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胎儿浸软常因胎儿骨片及分解产物不能全部从子宫排出或伴发子宫炎后贻子宫粘连而失去受孕能力。有的可能发生子宫穿孔,导致母牛死亡。我们曾采用过剖腹手术取出子宫内的胎儿骨片,治疗乳牛胎儿浸软一例,以后患牛恢复了受孕能力。 1236号牛,第2胎,妊娠5个半月时,从阴道排出深红褐色,混有胎儿骨片,诊断  相似文献   

2.
<正>流产也叫妊娠中断,是由于各种原因母牛在妊娠期间,由于胎儿或母体的生理过程发生扰乱,或它们之间的正常关系受到破坏,致使胎儿早期死亡,或从子宫内排出死亡的或不足月的胎儿。流产时早期胚胎能被吸收,或从子宫排出死胎或不足月的胎儿。也可能死胎停留在子宫内干尸化,称为"木乃伊",或胎儿在子宫内浸软及腐败称胎儿浸溶。  相似文献   

3.
母牛分娩后,胎衣在12h内未排出,就叫做胎衣不下或胎衣滞留。分娩12~24h内排出则认为胎衣排出迟缓,分娩24h内仍未排出则认为胎盘滞留。如不及时治疗的主要易引起子宫感染、子宫恢复延迟和卵巢机能障碍,导致母牛不怀孕。主要导致原因是母牛怀孕后期运动量不足,饲料单一,缺乏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造成营养不良。母牛过胖或过瘦,胎儿过大,羊水过多,致使子宫过度扩张。流产或难产,致使子宫收缩无力。母牛胎盘出现炎症,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出现粘连等。  相似文献   

4.
正母牛胎衣不下是指母牛在产后12~18小时内,未将胎儿胎盘(俗称胎衣)全部排出体外,若胎衣长时间滞留在子宫内腐败产生毒素,会引起母牛发生败血症。现将母牛胎衣不下的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1发病原因1.1母牛产后子宫收缩无力,日粮中钙、镁、磷比例失调,运动不足、消瘦或肥胖使母牛虚弱和子宫松弛。1.2胎水过多或胎儿过大。1.3难产后子宫肌肉过度疲劳或者雌激素不足。  相似文献   

5.
胎儿死亡后一般死胎在子宫内变成干尸或软组织分解液化,从而从子宫内排出污秽不洁的恶臭液体,并含有胎儿组织碎片及骨片。而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遇到一例临产牦牛因胎儿浸润从而继发子宫腹壁瘘病例,愈后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沈辉 《中国奶牛》2006,(1):41-41
流产是奶牛妊娠期间常见的一种产科疾病。不足月龄的胎儿死亡,一般情况下会从子宫中自然排出,但有些母牛由于子宫松弛或子宫颈口闭锁等因素,引起胎儿在子宫内腐败分解,骸骨滞留宫中,如果处理不及时,治疗不恰当,会导致母牛死亡或丧失繁殖能力而被迫淘汰,给生产造成损失。1症状患  相似文献   

7.
<正>牛在娩出胎儿以后,如果经过12小时以上全部胎衣或部分胎衣仍然停留在子宫内不能排出,则称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是母牛产后的常见病之一,舍饲牛(尤其是奶牛)更是多发,成为目前影响奶牛业发展的严重疾病之一。本病若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常引起母牛子宫或阴道脱出,若胎衣滞留子宫时间过长,常因胎衣腐烂而导致子宫内膜炎、子宫积脓等,甚至中毒或引发败血症。常规的治疗方法以手术剥离为主,极易造成患牛感染而继发败血症,  相似文献   

8.
正胎儿溶解是胎儿死亡后在子宫内发生软组织液化溶解,而使关节及骨骼脱离并滞留于子宫内。此病多见于牛,其他家畜少见。笔者采用直肠把握阴道夹取骨片法治愈患病役用母牛,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宜丰县石市镇石崖滩村外南山村小组村民卢某饲养的1头怀孕黄母牛,因常见其阴部流出脓液而求诊。  相似文献   

9.
母牛胎衣不下是指母牛产后12小时以上胎衣还未全部排出,为母牛产后的一种常见病。导致母牛胎衣不下的主要原因:一是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妊娠期营养不良或其它疾病造成机体衰弱,妊娠后期运动不足,胎儿过大或难产等;二是由于患慢性子宫内膜炎和布氏杆菌病造成的胎盘与子宫粘膜粘连。胎衣不下分为全部胎衣不下和部分胎衣不下两种。其防治措施是: 1.改善母牛妊娠期的饲养管理,补饲富含维生素A、D和钙、磷矿物质饲料,加强布氏杆菌病的检疫,注意子宫内膜炎的防治。产后给体质差的母牛灌服红糖水(红糖300~500克,用温水1500毫升溶解而成)或当归  相似文献   

10.
沈辉 《广东奶业》2005,(3):25-25
流产是奶牛妊娠期间常见的一种产科疾病。不足月的胎儿死亡,一般情况下自然会从子宫中排出,但有些母牛由于子宫松弛或子宫颈口闭锁等因素,引起胎儿在子宫内腐败分解,骸骨滞留子宫中,如果处理不及时,治疗不恰当,会导致母牛死亡或丧失繁殖能力而被迫淘汰,给生产造成损失。多年来,笔者在临床上采用如下的治疗方法解除了受孕障碍,而且愈后妊娠。  相似文献   

11.
桐柏县城郊乡西十里村郝修社养有一头怀孕母牛,预产期是今年4月份,可是在3月初,这头母牛表现不吃草,有些弓腰、喘气,在一小时内排尿姿势有5~6次,排粪有点稀,尿液颜色仍正常,尾巴经常向上翘,间隔3天左右,排粪正常,排尿有点不正常,颜色发红,有较大腥臭味,母牛频频卧地,腹痛显著,阴道检查时可见阴道黏膜充血,子宫颈口开大,子宫内有胎儿的骨片,阴道流出污秽不洁的恶臭液体,有腐败的胎儿组织碎块,显然胎儿在母体内发酵、腐败、分解。一天以后,胎衣仍未排出,母牛有些不正常,应进行手术剥离胎衣。让患畜站立保定,用绳子将尾系于一侧,并把直肠粪便…  相似文献   

12.
胎衣不下是母牛产出胎儿后一般经4~8小时自行排出胎衣,如经12小时以上胎衣还未全部排出者。胎衣不下是母牛产后的常见病,在舍饲奶牛群中较常发生。导致奶牛胎衣不下的原因包括子宫收缩无力以及母子胎盘由于胎膜和子宫内膜受感染而发生炎症。  相似文献   

13.
母牛在胎儿产出后,超出正常胎衣排出时间没有排出的属于胎衣不下。全部胎衣不下和部分胎衣不下都会引起母牛发生病变。采取手术剥离和药物治疗,促进胎衣排出,及时治疗康复。怀孕母牛要预防胎衣不下。  相似文献   

14.
奶牛胎衣不下的原因分析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产后胎衣不下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病,发病率一般在20%~40%左右,并且常可继发慢性子宫炎,甚至造成奶牛不孕症。一般奶牛在产后4~8h胎衣自行排出,若母牛产后超过12h胎衣还未全部排出,即为胎衣不下。1病因分析1.1奶牛产后子宫收缩无力,子宫弛缓,不能排出胎衣。主要是母牛的运动不足,饲料品种单一,营养不良,精料过多,缺乏矿物质和维生素。1.2由于胎儿过大,产双胎,胎水过多,奶牛过肥和体质虚弱,难产等因素,或助产使分娩期延长,子宫肌肉过度扩张,胎儿产出后子宫弛缓,造成使胎衣不能顺利排出。1.3牛的胎盘结构呈扣状,胎儿胎盘上的绒毛比较长,因…  相似文献   

15.
母牛胎儿干尸化是指胎儿在母体子宫内死亡后,因母体的子宫颈闭锁,致使胎儿未能排出,在没有细菌侵入的情况下,胎儿的体液及胎水被母体吸收,使胎儿逐渐萎缩变干形成的干尸化.此病虽然在临床上不常见,其诊断及治疗方法也欠完善,但是本病的发生不仪影响母牛的繁殖机能,而且如果操作不慎还有可能引起母牛生殖道的感染造成母牛的不孕.近日笔者遇到一例临床症状比较特殊的胎儿干尸化病牛,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胎儿在腹内死亡,即预示着子宫内已产生炎症或是即将产生炎症,胎衣在腹内体温、细菌感染和细菌毒素的作用下,随时有可能腐烂,引发子宫感染,乃至全身感染,导致严重后果。胎衣一般在母牛产出胎儿后4~6小时内由子宫内自行排出。如果12小时后仍未排出或排出不全,则称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  相似文献   

17.
1产后监护 ①产后3小时内注意观察母牛产道有无损伤、出血,发现损伤出血及时处理。②产后6小时内注意观察母牛努责情况,若母牛努责强烈,要检查是否还有胎儿未产出,并注意是否有子宫脱出症兆。③产后12小时内注意观察胎衣排出情况。④产后24小时内注意观察母牛有无产后瘫痪症状.发现瘫痪症状要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8.
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母牛产后,胎衣一般在4-8h内自行排出,正常不会超过12h,12~24h内排出则认为是排出迟缓,如果24h后仍未全部排出,即为胎衣不下或胎衣滞留。胎衣不下分为全部胎衣不下和部分胎衣不下。1临床症状多数母牛产后可见部分未下的胎衣脱垂于阴门之外很少全部滞留在子宫内。  相似文献   

19.
正正常情况下,母牛产犊后12小时内都能自行排出胎衣。如果母牛产犊后12小时内,胎衣不能自行排出而全部或部分滞留于子宫内,就叫胎衣不下,又叫胎衣滞留。胎衣不下可导致母牛子宫内膜炎,影响母牛正常繁殖,严重的子宫感染,还可导致奶牛乳房炎、不孕症,甚至引起败血症而死亡。一、发病原因1.日粮营养不均衡。母牛在妊娠期,特别是妊娠后期、干奶期,粗饲料品质差,日粮营养水平不均衡,特别是矿物元素、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20.
<正>母牛子宫角前端翻入子宫腔或阴道内称为子宫内翻,子宫全部翻出于阴门外称为子宫脱出。二者为程度不同的同一个病理过程。子宫内翻是子宫脱出的前段过程,子宫脱出多见于产程的3期。本病多发生于母牛分娩以后,或在胎儿排出数小时以后,产后超过1 d发病的牛极为少见。牛多发,马也有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