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植物染色体制片效果影响因素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质量的染色体制片是后续研究工作的基础,在实际操作中要获得理想的制片并不容易。本文综述取材时间与根尖长度、预处理、解离、染液的选择和制片方法等5项压片法中影响植物染色体制片效果的主要因素,其中预处理为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
用于菊花品种核型分析的根尖压片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明丽  张译云  戴思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8919-8922,8933
根尖压片技术是研究植物中期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的一种重要方法。以2个大菊品种的根尖为材料,以典型中期分裂相的数目、中期染色体的分散程度、聚缩程度和中期染色体的清晰性为衡量制片效果优劣的标准,通过对比不同预处理药剂、取材时间、预处理温度、预处理时间长短以及解离时间条件下的制片效果,得出如下结论:当根长至1 cm时,在9:00~10:00取根,用饱和对二氯苯溶液在4℃条件下预处理4 h,然后用卡诺固定液固定22~24 h,用1 mol/L的HCl60℃下解离10 min,能够得到数量较多、染色体分散良好、染色体形态清晰以及染色体长度适中的中期分裂相。  相似文献   

3.
芝麻染色体常规制片技术关键因子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索最佳的染色体制片方法,以芝麻活体种子根尖为材料,研究根尖预处理方法、解离时间、取材长度和染色方法等关键因子对芝麻染色体制片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处理方法为40 mg/L的放线茵酮溶液处理3h、饱和对二氯苯溶液处理4h或0.002 mol/L 8-羟基喹啉溶液处理3h;取材长度为0.5~1.0 mm;在V无水酒精∶...  相似文献   

4.
采用睾丸生精细胞空气干燥制片法和骨髓细胞染色体制片法,研究石鸡染色体数目和组型。结果表明,染色体2n=76±(♀),大染色体10对,微粒状染色体28对;染色体组型:性染色体为ZZ/ZW♀型,1,2号染色体属亚中部(sm)着丝粒染色体,3,4,6~38号染色体均为端部(t)着丝粒染色体,5号染色体Z,W分别为中部(m)、端部(t)着丝粒染色体,W染色体长度在6~7号染色体之间。应用睾丸空气干燥制片法研究,可提高统计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以米口袋根尖为供试材料,用常规压片法探讨不同预处理方法和预处理时间对染色体制片的影响,优化染色体制片技术,并对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旨在为米口袋的分类、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及育种提供细胞学依据。结果表明:(1)当预处理时间为3 h时,0.1%秋水仙素溶液预处理效果最好;当预处理时间为6 h时,0.01%秋水仙素溶液预处理效果最好。得到的分裂相多,染色体浓缩程度适宜,分散性较好,形态清晰;(2)米口袋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2x=14,为二倍体植物。核型公式K(2n)=2x=14=10m+4sm,具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的为第1、2、3、4、7对染色体,具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的为第4、5对染色体。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14=2L+8M2+4M1,染色体长度比1.30,没有臂比大于2的染色体,属“1A”类型,为对称型核型,说明米口袋在进化上属于比较原始的类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新疆紫草不同材料的染色体制片方法,为今后倍性鉴定奠定技术基础.[方法]以新疆紫草根尖及毛状根根尖为试验材料,采用常规制片法,分别考察培养方式及培养时间、取材时间、预处理方法、酸解方法、酸解时间、染色时间对染色体制片效果的影响.[结果]B5固体培养基培养4d的毛状根中期分裂相指数较大,且染色体清晰,制片效果较好;早上08:00取材的毛状根根尖的中期分裂相指数(124.2‰)最高,原植物根尖(115.4‰)在早上10:00取材较为适宜;毛状根根尖采用0.1;秋水仙素、温度15℃、预处理时间4h时的中期分裂指数为97.6‰~124.2‰,室温酸解法、10;盐酸、酸解时间为12 min、染色时间为20 min有利于毛状根根尖的制片.原植物根尖采用0.1;~0.2;秋水仙素、温度4 ~15℃、预处理时间3h、室温酸解法、10;盐酸、酸解时间为15 min时的中期分裂指数为128.6‰~128.9‰.[结论]材料不同则取材时间及秋水仙素预处理时间就有所不同.秋水仙素预处理时间、温度及酸解时间是影响新疆紫草染色体制片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玉米染色体常规制片技术中关键因子处理效应及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五因素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玉米染色体常规制片技术中5个关键因子(取材时间、根尖长度、α-溴萘水溶液预处理时间、解离时间和α-溴萘水溶液的体积分数)及其处理效应.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除根尖长度外,其余4个处理因子对染色体制片效果有极显著影响.此外,基于回归方程的统计选优方法获得了比较符合实际的各处理因子的适宜范围,即取材时间8:00,根尖长度1.49~1.81 cm,97.62%~99.38%的α-溴萘水溶液预处理4.16~4.66 h和60℃1 mol/L HCl解离11.25~11.55 min,将取得较好的玉米染色体制片效果.  相似文献   

8.
以金盏菊根尖为材料,分析取材时间、根长、预处理时间与试剂种类对染色体制片效果的影响,并研究其核型。结果表明:在根长为1.0~1.5 cm、上午8:30至9:30取材,能获得较多有丝分裂中期相的细胞;用对二氯苯饱和溶液在6 ℃处理金盏菊6 h,可以获得浓缩程度适宜且形态清晰的染色体。通过染色体制片可以观察到,金盏菊常染色体数为28,包括中部着丝点和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染色体相对长度为5.93%~8.46%,相对长度系数为0.83~1.18,臂比最大值为2.34;金盏菊体细胞中有多达11~18条B染色体,B染色体有棒状和点状形式,其核型公式为2n=18m+10sm,为2B类型。  相似文献   

9.
采集母树生长于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的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二倍体和四倍体种子,在室外自然层积至萌发,待根长(L)分别达到0.5 cm2.0 cm时,选取根部嫩白且完整的根尖,按照试验设定的处理条件进行预处理、固定、解离、染色。取长度达到0.5 cm相似文献   

10.
天山雪莲根尖染色体制片影响因素研究及组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天山雪莲的根尖进行染色体常规压片,旨在为其系统分类、遗传育种及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依据。分析不同取材时间、预处理和酸解时间对天山雪莲染色体制片的影响,每处理随机挑选1 000根尖细胞进行观察,比较中期细胞和适宜核型分析的中期细胞所占比例。结果表明,10:00取样,用0.002 mol/L 8 羟基喹啉与1 g/L秋水仙素按等体积混合0 ℃预处理24 h,1 mol/L盐酸58 ℃解离7 min制片所得染色体分散效果最佳。核型公式为2 n=2 N=20 m+16 sm,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 n=32=8 L+6 M2+6 M1+12 S,核型不对称系数(As.k)为60.998 %,属于2B类型,核型对称性程度高,说明天山雪莲在进化中处于趋向于原始类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丹参根生长发育与温度、光辐射和土壤湿度的关系,建立丹参根生长发育预测模型。【方法】以紫花丹参为试材,通过小区试验测定其主根长、主根最大直径(主根粗)、根鲜质量、根干质量、根粗>3 mm分根数及根含水量;测定丹参生长环境的温度、光辐射和土壤湿度,求出环境影响因子积,分别绘制丹参主根长、主根粗、根鲜质量、根干质量、分根数及根含水量与环境影响因子积的关系曲线,模拟其方程,建立丹参主根长、主根粗、根鲜质量、根干质量、根粗>3 mm分根数及根含水量的预测模型,采用回归估计标准误差(RMSE)对所建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检验。【结果】丹参主根长、主根粗、根鲜质量、根干质量、根粗>3 mm分根数及根含水量与环境影响因子积分别呈对数函数、二次多项式函数、二次多项式函数、二次多项式函数、幂函数及对数函数关系,其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RMSE分别为0.778 2 cm,0.510 9 mm,3.925 4 g,2.588 6 g,0.685 0和1.097 0%。【结论】成功建立了基于温光和土壤湿度的丹参根生长发育预测模型,该模型的RMSE较小,预测效果较好,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丹参根的生长发育进程。  相似文献   

12.
橡胶草染色体制片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橡胶草根尖和嫩叶为材料,对其染色体制片技术的取样时间、预处理试剂、解离方法及解离时间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橡胶草根尖和嫩叶取样最佳时间均为上午8:00~10:00;2 mmol/L 8-羟基喹啉溶液室温预处理4 h效果最好;根尖和嫩叶用1 mol/L盐酸于60℃下分别酸解10和12 min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有关蚕豆根尖微核试验的问题分析及改进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健  王璐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7):166-169
蚕豆根尖微核技术是1种新兴的快速生物测试方法。该方法已被列入国家"生物监测技术规范(水环境部分)",而且在监测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环境致突变性物质方面也得到了充分应用。综述了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从产生到最终确立的进程,并重点就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以期为蚕豆根尖微核试验技术的完善和广泛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冬小麦根系形态性状及分布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目的】了解冬小麦根系形态的动态分布规律,为优化根系构型、提高小麦产量潜力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借助于微根管技术,对冬小麦根系生长至消亡过程中的根长密度、根尖数、表面积、直径和以根长为基础的根系生长速率进了原位监测。【结果】冬小麦根系的根长密度和根尖数均在拔节期达到最大值,根表面积和直径在抽穗前达到最大值;收获1周后,其根长密度、表面积和根尖数开始大幅降低;10—40 cm土层根系的平均直径较大,根长密度的最大值出现在30—40 cm土层;冬小麦绝大多数根系的直径(RD)小于0.5 mm,0.1 mm<RD≤0.25 mm区间的根长密度是其它区间之和的1.3—2.1倍;返青至拔节前期,0—40 cm土层的根系增长速率最为显著,拔节中后期40—80 cm土层则显著增大。【结论】返青至抽穗期冬小麦的根系生长最旺盛,其生长重心也逐渐下移,收获后死亡节律滞后。深层根系的直径较小,0.1 mm<RD≤0.25 mm区间的细根是冬小麦根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首次测定了冬小麦自然越冬期间不同部位中玉米赤霉烯酮含量。发现越冬冬小麦的分蘖节中玉米赤霉烯酮含量呈双峰曲线,10月底和1月初分别出现最高值。根尖中的含量与分蘖节中的含量变化基本同步,但前期无明显峰值。在1月初根尖和分蘖节同时出现峰值时,根尖中的含量约为分蘖节中含量的10倍。02-10以后,各部位含量的均降至较低水平。说明冬小麦体内玉米赤霉烯酮含量变化与春化过程密切相关。鉴于根尖和分蘖节含量远高出其他部位,推测分生组织是玉米赤霉烯酮生物合成的活跃部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药用植物刺五加根尖的压片技术。[方法]以刺五加幼苗根尖为试材,通过压片试验研究取材时间、预处理液浓度、预处理时间、固定和保存、解离时间和染色条件对根尖压片效果的影响。[结果]最佳取材时间为9:30~10:30和13:30~14:30;用0.10%秋水仙素处理2.5和3.0h的材料的中期和前中期细胞增多;固定根尖2.0~4.0h对后续操作没有显著影响;60℃下解离10min以上根尖的细胞膜破裂较多,解离8min以下的根尖的细胞壁没有破碎,镜下观察细胞呈方形,无膨胀。室温下解离15min以上和12min以下的解离效果都不理想。室温下用1mol/L盐酸解离根尖15rain,然后用改良的石炭酸品红染液进行染色,通常染色10min左右即可达到较好的染色效果。[结论]该研究为刺五加的染色体核型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草铵膦对油菜种子萌发和根尖细胞遗传毒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草铵膦对油菜种子萌发和根尖细胞遗传毒性的影响。[方法]模拟不同浓度和处理时间下,低剂量草铵膦残留对甘蓝型油菜萌发后幼苗生长初期的生长发育和根尖细胞分裂活动的影响。[结果]草铵膦处理对油菜发芽期幼苗下胚轴、初生根等性状的抑制效果随处理浓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强;0.000 01%的草铵膦残留即可对油菜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产生明显的抑制效果,下胚轴对草铵膦的敏感性显著大于初生根;0.005%的草甘膦处理根尖4 h可显著抑制油菜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其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逐步增强,并可诱发细胞产生染色体桥、染色体落后、多级分裂、间期微核、染色体浓缩等染色体变异。[结论]试验结果为草铵膦在油菜田使用的安全性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Root border cells (RBCs) originate from the root tip epidermis and surround the root apices. In this study, we evaluated the development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roles of RBCs in protection of root apices of cucumber and ifgleaf gourd seedlings from CA toxicity. The formation of RBCs and the emergence of the root tip occurred almost simultaneously in root apices of cucumber and ifgleaf gourd seedlings. CA ranging from 0 to 0.25 mol L-1 inhibited root elongation and decreased root cell viability in the root tip, moreover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CA were more signiifcant in the CA-sensitive cucumber than in the CA-tolerant ifgleaf gourd. Removal of RBCs from root tips led to more severe CA induced inhibition of root elongation and decline in root cell viability. Increasing CA levels and treatment time decreased the relative viability of attached and detached RBCs. CA also induced a thicker mucilage layer surrounding attached RBCs of both species. Additionally, a signiifcantly higher relative cell viability of attached RBCs and thicker mucilage layers were observed in ifgleaf gourd.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RBC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tecting root tips from CA toxicity.  相似文献   

19.
张英慧 《安徽农业科学》2011,(10):5713-5714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Ca2+对蚕豆种子萌发、根长以及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CaCl2溶液培养蚕豆种子,以蒸馏水培养为对照,统计不同处理下蚕豆种子萌发率;测量根长;根尖固定、染色、压片后进行观察,计算有丝分裂指数。[结果]1.0~5.0 mmol/L Ca2+对蚕豆种子萌发没有影响,当Ca2+浓度超过10.0 mmol/L后,随着Ca2+浓度的增高,蚕豆种子萌发速率降低,但对最终萌发率没有影响;1.0~10.0 mmol/L Ca2+能不同程度地促进蚕豆根生长和细胞分裂,其中5.0 mmol/L Ca2+处理的蚕豆根长和有丝分裂指数最高,之后随着Ca2+浓度的继续增高,根生长和细胞分裂速度开始下降,甚至受到抑制。[结论]Ca是植物体生长的必需元素,但Ca2+浓度过高不利于植物生长发育,这为合理施用钙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不同砂梨品种根系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爱甘水、幸水和丰水3个砂梨品种6年生盛果树不同土层内根系的总长、重量、平均直径,不同直径范围内的根长、表面积、总体积、根尖数、根叉数和根尖点等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土层内3个砂梨品种间根系生长状况存在明显差异。0~2mm直径的根系爱甘水、丰水多集中于20~30cm土层,而幸水则集中在40~50cm土层;3个品种大于5mm根系的重量所占比例均为最高;在0~10cm土层内爱甘水的根叉数、根尖条数和根尖点数均高于幸水和丰水,在0~20cm土层内,爱甘水的根系表面积和体积也明显高于幸水和丰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