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郑育麦9987由郑州市友邦农作物新品种研究所以豫麦21号/豫麦2号的F1代为母本,以漯麦4号(豫麦57号)为父本进行杂交后,采用系谱法经连续7代定向选育而成,2007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07003,并已获新品种权保护,品种权保护号20060479.1,品种权公告号:CNA003561E。该品种已由郑州市友邦农作物新品种研究所授权委托河南金源种业有限公司进行原、良种的生产、繁育和推广经营,并负责维权打假。  相似文献   

2.
正春丰0017是以兰考906为母本、豫麦18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丰产稳产早熟小麦新品种,2016年7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16001,2016年3月获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品种权号CNA20100947.0。该品种适宜在河南省南部稻茬麦区、湖北省西北部麦区及生态条件相近麦区中高肥力地种植。  相似文献   

3.
董昀 《中国种业》2006,(4):61-61
新麦208(区试代号为郑育麦029)是郑州市友邦农作物新品种研究所用豫麦18作母本、冀麦5418作父本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于2000年育成的小麦新品种,2003-2005年参加国家黄淮南片春水组区试二年和一年生产试验.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05013.已申报国家新品种权保护.  相似文献   

4.
小麦新品种平安3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安3号由河南省平安种业有限公司高级农艺师吕平安(河南省小麦首席育种专家)以兰考8679与豫麦18杂交F1代和祥8820复合杂交,系统选育而成,2006年通过河南省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06003号,已获得国家新品种权保护,品种权号CNA20040353.2,适宜河南省高肥力地块早中茬种植.是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超高产选用品种.  相似文献   

5.
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豫麦34豫麦34是郑州市农科所于1982年以矮丰3号×豫麦2号杂交选育而成,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早熟、适应性强等优点。1994年8月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5年3月农业部鉴评为面包用优质小麦新品种,同年10月在全国...  相似文献   

6.
周麦16系河南省周口市农科所采用阶梯杂交技术育成的超高产、多抗、广适、优质面条专用小麦新品种.2002年9月和2003年9月分别通过河南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分别为:豫审麦2002006号、国审麦2003029号.2003年9月获得国家新品种保护,品种权号为:CNA20020109.3.2004年在农业部启动的小麦、玉米、水稻、大豆4个大作物综合生产能力科技提升试点行动中定为黄淮南片麦区4大主导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7.
西农668小麦品种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以豫麦34为母本、西农213为父本,通过常规杂交,经系谱改良混合法而育成的一个高产、抗病、抗逆性好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通过2015年陕西省审定(审定编号:陕审麦2015001号)和2017年河南省引种认定(编号:豫引麦[2017]018号),品种权申请保护登记号20161743.8。介绍了西农668的品种来源、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郑麦004是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丰优室1994年以豫麦13/90M434的F1为母本、石89-6021(冀麦38)为父本,经过连续5年系谱法单株选择选育成功的优质、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2004年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0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并已申报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  相似文献   

9.
1 泰玉十一号 由泰安市农星种业有限公司于1998年组配而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该品种及亲本自交系申请了国家新品种保护,取得了品种权。2006年4月同时通过了山东及河南两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分别为鲁农审2006004号、豫审玉2006003号。  相似文献   

10.
小麦新品种汝麦0319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汝麦0319是以太谷核不育系为母本,以周麦9号为父本进行自然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超高产、抗倒强、适应广、品质优等特点,2009年9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09003.该品种已经申请了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品种权公告号:CNA004315E.目前该品种已经转让给河南国家小麦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经营.  相似文献   

11.
维权台     
《种子世界》2014,(2):60-60
<正>玉米品种豫青贮23维权声明豫青贮23是河南省大京九种业有限公司独家自育品种,分别于2007、2008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已获准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品种权号:CNA20060869X,该品种由河南省大京九种业有限公司独家生产经营,没有授权任何单位经营,近来发现市场上有冒充豫青贮23的侵权行为,为维护公司合法权益,保证用  相似文献   

12.
1品种来源豫农035由河南农业大学张清海教授选育而成,其组合母本为豫麦52号变异株,父本为豫麦18号变异株。2007年12月第二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定通过,农业部第943号公告公布。其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07006号,证书编号为:2007-3-6,该品种植物新品种保护公告号为:CNA003422E,申请号为20060483.X。  相似文献   

13.
太学7号由洛阳太学农作物研究所选用豫麦57与周麦16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于2011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11019。  相似文献   

14.
粳稻新品种新稻19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新稻19号是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新近育成的高产多抗常规粳稻新品种。2009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稻2009001。2008年申请了品种权保护,公告号CNA004357E。  相似文献   

15.
@@鑫麦8号是亳州市云鑫麦豆研究所以豫麦47(来源于河南省农科院豫麦2号×百泉3039)为母本、淮阴9628(来源于淮安市农科所烟中1604×郑州891)为父本组配而成的小麦新品种,于2011年11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品审2011007)。  相似文献   

16.
维权台     
<正>玉米品种豫青贮23维权声明豫青贮23是河南省大京九种业有限公司独家自育品种。分别于2007、2008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已获准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品种权号:CNA20060869X。该品种由河南省大京九种业有限公司独家生产经营,没有授权任何单位经营,近来发现市场上有冒充豫青贮23的侵权行为,为维护公司合法权益,保证用种者质量,近期已请法律顾问进行市场维权,欢迎广大用种  相似文献   

17.
小麦新品种豫麦3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新品种豫麦31豫麦31(原郑太1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利用大谷核不育小麦,通过转育与系统选择培育出的高产稳产小麦斩品种。1994年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2年较豫麦18(矮早781),豫麦17(内乡182)增产45...  相似文献   

18.
宛麦18小麦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新品种宛麦18由河南省南阳市农科所小麦研究室采用回交育种法。于2001年培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0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08018号。  相似文献   

19.
豫麦34(原名郑农7号)是由郑州市农科所选育的小麦新品种。1994年经河南省审定命名。1998年通过国审定名为GS豫麦34,是目前河南省生产上利用时间最长、品质稳定、商家认可程度最好的优质麦品种。豫麦34(原名郑农7号)是由郑州市农科所选育的小麦新品种。1994年经河南省审定命名。1998年通过国审定名为GS豫麦34,是目前河南省生产上利用时间最长、品质稳定、商家认可程度最好的优质麦品种。1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弱春性、多穗大粒、分蘖力中等,株高80cm左右,长芒、白壳、子粒白色、角质,穗粒数32粒左右,…  相似文献   

20.
洛麦22是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小麦新品种,在区试、生产试验中表现出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寒、耐热,落黄好,熟相佳,子粒饱满.品质优良的特性,适宜黄淮高产水肥地早中茬种植。200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08001。2007年申请品种权保护.申请公告号为CNA003558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