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甘露寡糖对犊牛血液免疫球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择 30头犊牛 ,随机分成 5组 ,每组 6头。对照组饲喂不含甘露寡糖的牛奶 ,试验 1、2、3、4组分别喂含甘露寡糖 1、2、3、4 g的牛奶 ,通过 30d的试验。结果表明 ,其头平均增重对照组和试验 1、2、3、4组分别为 1 1 .0 2、1 2 .1 2、1 2 .2 5、1 0 .6 2和 1 1 .30kg ,试验 1、2、3、4组增重分别比对照组增加 1 0、1 1 .2、- 3.6和 2 .5 %。试验 1、2、3、4组经济效益分别比对照组提高 1 4 .4、1 3.6 8、-1 5 .4、和 - 7.5 2元。试验结束后对试验 1组和对照组犊牛血液免疫球蛋白IgG、IgA进行测定 ,发现试验 1组比对照组IgA水平提高 2 2 % ,IgG提高 0 .6 % ,研究证明 ,饲喂 1g甘露寡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E3泛素连接酶Nrdp1、SOCS-1基因在布鲁氏菌侵染巨噬细胞过程中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构建Nrdp1、SOCS-1基因的干扰和过表达细胞模型(简称为pLL3.7-N1、pLL3.7-S1和pLEX-Nrdp1、pLEX-SOCS-1);羊种布鲁氏菌16M(简称16M) 侵染正常细胞RAW264.7及pLL3.7-N1、pLEX-Nrdp1、pLL3.7-S1、pLEX-SOCS-1组细胞,qRT-PCR检测Bax、Bcl-2、TNF-α的mRNA表达量,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显示,试验成功构建并筛选出干扰和过表达Nrdp1、SOCS-1效果最好的pLL3.7-N1、pLEX-Nrdp1、pLL3.7-S1、pLEX-SOCS-1细胞模型;16M侵染各组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在不同的时间段pLL3.7-N1、pLL3.7-S1、pLEX-Nrdp1、pLEX-SOCS-1组细胞的Bcl-2和Bax的mRNA表达量差异显著(P < 0.05);pLL3.7-S1组细胞的TNF-α mRNA显著降低(P < 0.05),而pLEX-SOCS-1组显著升高(P < 0.05);pLEX-Nrdp1、pLEX-SOCS-1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 < 0.05),而pLL3.7-S1组显著降低(P < 0.05)。研究结果表明,Nrdp1、SOCS-1基因与16M诱导的细胞凋亡密切相关,为16M胞内寄生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内皮素-1(ET-1)对羊驼皮肤黑素细胞增殖和黑素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研究内皮素-1 (Endothelin-1,ET-1)对羊驼皮肤黑素细胞(Melanocyte,MC)增殖和黑素合成的影响.本研究中,体外培养正常羊驼皮肤黑素细胞,观察不同浓度ET-1(0、0.1、1、10、100 nmol·L-1)对羊驼皮肤黑素细胞增殖、黑素含量、内皮素受体B(Endothelin recepter B,EDNRB)基因、酪氨酸酶(Tyrosinase,TYR)基因、酪氨酸相关蛋白-1(Tyrosinase related protein 1,TRP-1)基因和表皮黑皮素1受体(Melanocortin 1 receptor,MC1R)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ET-1处理羊驼皮肤黑素细胞3d后,羊驼皮肤黑素细胞增多,黑素含量、EDNRB、TRP-1和TYR基因表达量都明显增加(P<0.05),以10 nmol·L-1组最为显著.ET-1能诱导羊驼皮肤黑素细胞增殖、树突增长,诱导EDNRB、TYR和TRP-1基因表达量增高,使黑素合成增加;同时诱导MC1R基因表达量增高,从而通过α-MSH信号通路对羊驼黑色素的生成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球虫消杀剂(Oo-stat)的配方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获得对鸡球虫卵囊有良好抑杀作用的球虫消杀剂最佳配方,将3种不同配方的球虫消杀剂配成1:20、1:30、1:40、1:50、1:60、1:80、1:100、1:150、1:200、1:300及1:400.分别对柔嫩艾美耳球虫未孢子化卵囊体外相互作用6h、12h和24h之后,培养观察其孢子化率.结果表明,配方一、配方二除1:300和1:400处理6h组及1:400处理12h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各组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1:20、1:30、1:40、1:50、1:60及1:80的球虫消杀剂溶液分别处理卵囊6h、12h和24h后孢子化率均低于5%;配方三1:20、1:30、1:40、1:50、1:60及1:80的球虫消杀剂溶液分别处理卵囊12h和24h后孢子化率均低于5%,但是当处理时间为6h时,其孢子化率较高.研究表明配方二具有优良的抑杀鸡球虫卵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不同品种或组合猪多产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以 1 2个品种或组合猪为研究对象 ,收集了其 1胎、2胎及经产共 42 6 9窝产仔数和产活仔数的数据资料。纯种猪混合胎次窝产仔数以四川白猪Ⅰ系为最高 ,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分别为 1 1 6 1头和 1 0 71头 ,本地猪、杜洛克猪和长白猪居中 ,分别为 1 0 86头和 1 0 0 6头、1 0 0 7头和 9 33头、9 85头和 9 2 6头 ,大白猪的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最低 ,分别为 9 34头和 8 87头。二杂母猪的窝仔数以DL、DI、YI、DY较高 ,其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分别为 1 1 4 9头和 1 0 80头、1 1 4 8头和 1 0 38头、1 1 36头和 1 0 4 5头、1 0 89头和 1 0 89头 ,YL、YB较低 ,分别为 1 0 2 7头和 9 6 5头、1 0 1 8头和 9 84头。二杂母猪产仔数和产活仔数的平均杂种优势率分别为 8 2 6 %和 9 4 1 % ,其中DL、DI、DY3个组合产仔数和产活仔数的平均杂种优势率分别为 1 1 1 4 %和 1 3 1 3% ,TI、YL、YB相应为 5 39%和 5 6 8%。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抗氧化基因谷氧还蛋白1(GRX1)、硫氧还蛋白1(TRX1)在云南乌金猪脑垂体、下丘脑、甲状腺、胸腺、胰腺、生殖腺、肝脏、皮肤、十二指肠、空肠、回肠11种组织中的差异表达,探讨L-组氨酸对乌金猪氧化应激细胞中GRX1、TRX1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检测乌金猪组织中GRX1、TRX1基因表达;以过氧化氢(H2O2)为氧化应激源建立氧化应激细胞模型,探讨L-组氨酸对GRX1、TRX1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GRX1、TRX1基因在乌金猪被检测组织中均有表达,肝脏表达量最高,其次是皮肤、空肠,其他组织中的表达量相对较低;2)乌金猪组织中TRX1基因表达量明显高于G RX1基因表达量;3)细胞培养结果表明,受到H2O2刺激时,氧化应激细胞中GRX1、TRX1基因产生过表达,L-组氨酸对氧化应激细胞或非应激细胞中GRX1、TRX1基因表达具有调节作用,其适宜浓度约为280μg/mL。乌金猪GRX1、TRX1基因表达具有明显组织特异性,H2O2可诱导氧化应激细胞中GRX1、TRX1基因产生过表达,添加适宜浓度的L-组氨酸可以调节氧化应激细胞或非应激细胞中GRX1、TRX1基因表达。结果提示,通过营养途径可诱导乌金猪体内G RX1、TRX1基因的表达,这是缓解机体氧化应激损伤和增强抗氧化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应用琼脂平板打洞法、试管稀释法和平板培养法测定溪黄草和桉树叶煎剂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状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链球菌等几种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显示,溪黄草煎剂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状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链球菌均显示高度敏感,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80、1/320、1/160、1/80、1/80,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1/80、1/80、1/160、1/40、1/80;桉树叶煎剂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状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链球菌均显示高度敏感,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80、1/80、1/40、1/160、1/40,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1/80、1/80、1/10、1/40、1/20。结果表明,溪黄草和桉树叶煎剂对常见的多种细菌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比例牛角瓜和皇竹草混合青贮的品质,为调制高质量的混合青贮饲料和开发新型饲料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牛角瓜和皇竹草按照1∶0、2∶1、1∶1、1∶2、0∶1(分别对应1C0P、2C1P、1C1P、1C2P、0C1P组)比例混合调制青贮饲料,青贮60 d后测定混合青贮饲料的感官评分、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和强心苷含量。【结果】1C1P、1C2P和0C1P组的感官评价均优于1C0P和2C1P组,达到了优良等级;不同混合比例对混合青贮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均存在显著影响(P<0.05);1C1P组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未检出丁酸;1C0P、2C1P、1C1P、1C2P组强心苷含量比青贮前分别降低了4.87%、6.59%、11.49%和9.52%。【结论】混合青贮对改善牛角瓜青贮品质具有显著效果,同时对强心苷毒素有降解作用,当牛角瓜和皇竹草比例在1∶1时青贮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目前,全球范围内流行的猪流感病毒亚型主要有3种:H1N1、H3N2、H1N2,此外,H1N7、H4N6、H9N2、H5N1、H3N3、H3N1和H2N3等亚型病毒也在猪体内分离到,但没有证据显示这些病毒在猪体内建立稳定的谱系。为了解我国屠宰场猪群中流感病毒的感染与流行情况,选取2009年甲型H1N1(pdm/09)、欧洲类禽H1N1(EA H1)、经典H1N1(经典H1)、新型三源重排H1N1(ReH1)、H3N2(H3)、H9N2(H9)流感病毒制备的血凝抑制(HI)标准抗原作为检测抗原,对全国25个屠宰场的猪血清进行了HI抗体的检测。结果显示,2016年我国屠宰场样品中,pdm/09、EA H1、经典H1、Re H1、H3、H9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3.18%、28.12%、19.34%、24.97%、7%、7.41%;在所监测地区中,华南地区屠宰场猪流感血清平均抗体阳性率最高。结果表明,2016年我国屠宰场猪群中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感染比较普遍,H3N2和H9N2亚型猪流感病毒抗体阳性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夏季放牧冬季舍饲饲养环境下美国瑞士褐牛、德国瑞士褐牛、加拿大瑞士褐牛与新疆褐牛杂交F1代(MXHF1、DXHF1、JXHF1)母牛综合生产性能,选取3种F1代母牛各18头,分别测定0、6、12、18、24月龄体尺、体重,计算体尺指数,并测定18月龄肉质性状。结果显示:6月龄DXHF1体斜长显著高于JXHF1(P0.05),12月龄DXHF1体高极显著高于MXHF1和JXHF1(P0.01),12月龄JXHF1胸围显著高于DXHF1(P0.05),18月龄、24月龄MXHF1和DXHF1体高显著高于JXHF1(P0.05),24月龄MXHF1、DXHF1体斜长极显著高于JXHF1(P0.01);DXHF1初生重显著高于MXHF1和JXHF1(P0.05),18月龄JXHF1体重显著高于MXHF1、DXHF1(P0.05),12~18月龄段JXHF1日增重显著高于MXHF1、DXHF1(P0.05);JXHF1各月龄的体长指数、胸围指数均高于MXHF1和DXHF1;18月龄JXHF1眼肌高度、眼肌面积显著高于MXHF1和DXHF1(P0.05)。从体型外貌上看,JXHF1更偏向肉用类型,MXHF1和DXHF1更偏向于乳肉兼用类型,今后可利用美国瑞士褐牛、德国瑞士褐牛选育新疆褐牛乳用类型,利用加拿大瑞士褐牛选育新疆褐牛肉用类型,同时可利用加拿大瑞士褐牛与新疆褐牛进行杂交育肥,以期获得更高的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1.
旨在探讨鸡TGFβ1对MDCC-MSB1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与侵袭的影响。作者将构建的鸡TGFβ1过表达载体、干扰表达载体以及相应阴性对照转染MDCC-MSB1细胞,然后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鸡TGFβ1的表达水平、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周期与凋亡,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结果显示,与相应阴性对照相比,转染TGFβ1过表达质粒可显著上调MDCC-MSB1细胞的TGFβ1表达水平,显著抑制MDCC-MSB1细胞的增殖,且使G1期细胞增加、S和G2期细胞减少,同时增加细胞凋亡率,降低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转染TGFβ1干扰表达质粒可显著下调MDCC-MSB1细胞的TGFβ1表达水平,显著促进MDCC-MSB1细胞的增殖,G1期细胞减少、S和G2期细胞增加,同时降低细胞凋亡率,增加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结果表明,鸡TGFβ1可抑制MDCC-MSB1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研究云南特有的高黎贡山猪不同组织中谷氧还蛋白1(GRX1)、硫氧还蛋白1(TRX1)基因的表达规律,并探讨维生素E对高黎贡山猪氧化应激细胞中该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检测高黎贡山猪脑垂体、下丘脑、甲状腺、胸腺、胰腺、生殖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皮肤、肝脏11种组织中GRX1、TRX1基因表达;以过氧化氢(H2O2)为氧化应激源,建立猪胎儿皮肤成纤维细胞(PFSF)氧化应激模型,研究维生素E对G RX1、TRX1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G RX1、TRX1基因在高黎贡山猪被检11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基因表达谱为肝脏中GRX1、TRX1基因表达量最高,其次为皮肤、空肠,而胰腺和内分泌腺各组织中的表达量不高。母猪胸腺、生殖腺、回肠、肝脏中GRX1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公猪(P<0.05),胰腺中GRX1基因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公猪(P<0.01);母猪垂体、胸腺、胰腺、生殖腺和肝脏中TRX1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公猪(P<0.05)。2)细胞培养结果表明,受到H2O2刺激时,氧化应激细胞中TRX1基因产生过表达(P<0.05),维生素E对GRX1、TRX1基因表达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其适宜浓度为40μg/mL。综上所述,高黎贡山猪GRX1、TRX1基因的表达存在明显的性别和组织特异性;诱导猪体内GRX1、TRX1基因的表达可能是缓解机体氧化应激的一种重要方式;添加适宜浓度的维生素E可以提高氧化应激细胞中GRX1、TRX1基因表达,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3.
比较了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牛乳中黄曲霉毒素B1(AFB1)和M1(AFM1)的回收率、方法检出限及精密度。结果表明,HPLC法测定AFB1、AFM1的检测限分别为0.02和0.01μg·L-1,ELISA法测定AFB1、AFM1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05和0.02μg·L-1;阴性牛乳试样AFB1(0.003、0.006、0.012、0.024μg·kg~(-1))和AFM1(0.005、0.01、0.025、0.05μg·kg~(-1))的回收率试验表明,HPLC法测定AFB1与AFM1的回收率分别为77.58%~82.81%和77.51%~82.23%,变异系数分别为1.93%和3.51%;ELISA法测定AFB1与AFM1回收率分别为77.28%~79.11%和75.40%~76.34%,变异系数分别为2.20%和3.80%,两种方法测定AFB1的回收率差异不显著(P0.05),当AFM1添加浓度大于0.025μg·kg~(-1)时,HPLC法回收率显著高于ELISA法(P0.05);综上,两种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HPLC法测定高浓度AFM1时准确性优于ELISA法。  相似文献   

14.
2009年10-11月,全球通报发生的重大动物疫情主要有禽流感、口蹄疫、非洲猪瘟、新城疫、H1N1流感、H3N2流感、蓝舌病等。全球动物感染H1N1流感病毒的种类和地区不断增多,引起了WHO的高度关注,提醒各国应密切关注H1N1  相似文献   

15.
1 材料与方法 1.1 中药免疫增强剂的配制 将党参、黄芪、丹参、当归、川芎、何首乌等6味中药粉碎,过40目筛,按1∶1∶1∶1∶1∶1比例混合拌匀、装袋备用. 1.2 试验分组设计及方法 将1日龄铁脚麻肉鸡200只随机均分4组进行试验,每组50只,体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饲粮中添加单一剂量黄曲霉毒素B1(AFB1)后奶山羊乳中黄曲霉毒素M1(AFM1)的分泌规律及AFB1转化为AFM1的转化率,选择3只健康、体重接近的泌乳中期关中奶山羊,每只羊饲喂1 mg AFB1。饲喂后0、4、8、24、32、48、56、72、80、96、104及120 h采集羊乳,测定AFM1含量。结果表明:1)饲喂AFB1前(0 h),羊乳中未检出AFM1,但是饲喂AFB1后4 h,在收集的羊乳中均检出了AFM1;2)3只试验在羊乳中AFM1含量存在差异,但是其分泌规律非常相似,均呈先升高后急剧下降再缓慢下降的趋势;3)羊乳中AFM1的峰值出现在饲喂AFB1后4~8 h;4)羊乳中AFM1平均含量在56 h时为0.39μg/kg,低于我国限量值(0.5μg/kg),到120 h平均含量为0.02μg/kg,低于欧盟限量值(0.05μg/kg);5)各时间点AFB1转化为AFM1的最大平均转化率为0.19%,出现在4 h;6)饲喂AFB1后24 h内的AFM1平均转化率之和占AFM1总转化率的81%。结果提示,AFM1在奶山羊乳中的排出时间主要集中在采食AFB1后的24 h内。  相似文献   

17.
对 1 3/ 1 7易位纯合子猪、杂合子猪及杜洛克、长白、约克夏猪的核仁组成区 ( Ag-NORs)的多态性作了研究 ,结果表明 ,杜洛克、约克夏猪 Ag-NORs定位于 8号和 1 0号染色体的次缢痕区 ,而 1 3/ 1 7易位纯合子猪、1 3/ 1 7易位纯合子猪×约克夏猪 F1代 Ag-NORs的遗传方式符合孟德尔定律 ;Ag-NORs在细胞间、个体间及品种间数目均有差异 ,而且品种差异显著大于品种内个体间差异。 1 3/ 1 7易位纯合子猪、杂合子猪 ,以及长白、杜洛克、约克夏猪 Ag-NORs均数分别为 1 .99、1 .98、2 .0 0、2 .0 5、2 .0 6,说明 Ag-NORs在品种、个体及细胞间具有多态性。这种多态性与猪的起源和杂交育种时所用亲本品种的血缘成分有关 ,因此可作为遗传标记 ,用以分析家畜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8.
王辉东 《山东饲料》2009,(12):39-39
随着季节更替,甲型H1N1流感病毒已成为流感病毒中的主导病毒。甲型H1N1流感是由变异后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的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腋温≥37.5℃)、流涕、鼻塞、咽痛、咳嗽、头痛、肌痛、乏力、呕吐和(或)腹泻。  相似文献   

19.
《畜牧与兽医》2017,(2):51-56
为分析T1R1(味觉受体1家族Ⅰ型)、T1R3(味觉受体1家族Ⅲ型)及PepT1(Ⅰ型寡肽转运载体)基因对湖羊氨基酸吸收的影响,以6月龄的湖羊为试验材料,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湖羊瘤胃、网胃、瓣胃、皱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和直肠的T1R1、T1R3和PepT1基因的表达量进行相对定量分析。结果表明:T1R1和T1R3基因在检测的各段组织中均有表达,而PepT1基因在结肠中不表达;其中T1R1和T1R3基因在十二指肠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空肠,并且两者差异显著极显著(P0.01);T1R1和T1R3基因在十二指肠(P0.01)和空肠(P0.05)中的表达量与消化道其他部位相比差异极显著或显著;Pep T1基因在空肠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回肠,并且两者差异极显著(P0.01);Pep T1基因在空肠和回肠中的表达量与消化道其他部位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T1R1、T1R3和Pep T1基因对湖羊氨基酸吸收相关功能影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前,已知的5-羟色胺(5-HT)受体至少存在7种类型,即5-HT1、5-HT2、5-HT3、5-HT4、5-HT5、5-HT6、和5-HT7,其中5-HT1受体又可分为5-HT1A、5-HT1B、5-HT1C、5-HT1D、5-HT1E和5-HT1F等亚型。5-HT1A是最早被克隆成功的5-HT受体亚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