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试验方法,对多粒型花生莆系11秋季种植时的适宜栽培密度及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每公顷种植24.0~36.0万株和每穴留苗1~2株的试验方案中,该品种以每公顷种植33.0万株和每穴2株组合的产量性状较好,表现为百果重、百仁重高,三、四仁荚果比例高。  相似文献   

2.
为贯彻执行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伟大方针,探索粮油双高产、花生保全苗和寻找农业增产新途径,一九七五年,我们在小麦亩产400—500斤的麦茬地块上,进行了夏播花生育苗移栽试验,获得一些零星资料。为了和各地互通情报,共同探讨这项措施的利用价值,现将我们的初步试验报告于下,供参考。 试验采用简单对比方法排列,重复两次,小区长32尺,宽9尺,每区面积为0.048亩,每亩密度为5000穴,供试品种为辉县一带种植较久、面积较大的罗江鸡窝。五月十六日育苗于棉花背垄上,这时棉苗尚小,互不影响。  相似文献   

3.
花生不同叶位叶片对植株生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明确花生不同叶位叶片的作用,以便对促进荚果发育的主要叶位叶片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改进栽培管理技术,提高花生产量,我们采用中熟种花39为供试品种于花生花针、结荚、饱果初期分别做去叶试验。 材料与方法 试验在水分池栽场内设一专圃进行,每处理一行,行长5尺、行距1.5尺、穴距0.5尺,单株种植,每行种植10株。试验设三个不同生育期,五种不同摘叶处理,时间分别为6月15日(初花期)、7月15日(结荚期)、8月20日(饱果期)。摘叶处理有摘除第一对侧枝叶  相似文献   

4.
根据近年来我县夏花生的开发试验及生产实践,我们认为,夏花生生产应抓如下六条关键措施: 一、改平播为起垄栽培。 据近两年花生开发试验,起垄栽培同样也适应夏花生栽培,因为起垄后的花生具有加厚活土层,加大昼夜温差,增强光辐射面积,利于通风透光,便于抗旱排涝、治虫和收获等优点。所以在夏花生种植上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模拟人工淹水逆境的试验方法,研究花生生育后期,湿涝胁迫对不同种植方式下花生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湿涝胁迫可使花生的百果重、百仁重、饱果率、出仁率、单株生产力、单株结果数和产量明显降低,籽仁脂肪和油酸含量有所降低,蛋白和亚油酸含量有所提高。湿涝胁迫对花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程度:结荚期胁迫危害大于成熟期,平作种植危害大于起垄种植。  相似文献   

6.
花生起垄种植是栽培技术上的一项改革,我县正在大面积推广,但对起垄的增产原因及其适宜的密度还不够明确,为此,特安排了起垄与平种的对比试验和密度试验,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麦套花生在不同种植方式的影响下,产生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不同。满三垄、隔垄种、二垄靠三种种植法,产量最高的为二垄靠。本试验中二垄靠法的荚果产量和籽仁产量分别达4602kg/hm 2和3267kg/hm 2,较产量最低的对照区(满三垄),分别增产253% 和372% 。这是因二垄靠法利于创造理想的株型,中耕培土给花生带来了迎针结果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我区覆膜栽培花生的经济施肥指标,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1983—1985年进行了花生覆膜与不覆膜不同肥料用量效果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分析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本试验在锦州市农科所花生试验田中进行,时间为三年,处理为少肥、多肥、无肥3种施肥量,盖膜和不盖膜二种种植方法,即2×3裂区试验设计,整区随机区组排列,4次重复(其中一重复为破坏区)。小区行长5米,垄距0.9米,大垄双行,4垄区,穴距16.5厘米双粒,小区面积18平方米。膜型采用青岛市塑料二厂生产的花生专用一号改良膜,品种为海花一号,各处理组合及代号列表1。  相似文献   

9.
水分是花生高产的重要条件,但花生的需水量和灌水量尚缺乏明确指标,尤其是花生结荚、饱果期临界水分研究资料更少。为此,本试验借助池栽法。利用人工遮雨设施控制全生育期的水分状况,在结荚和饱果期人为造成不同干旱条件,以研究其对花生植株生长和荚果发育的影响,为今后花生高产提供科学的灌水依据。  相似文献   

10.
起垄覆盖秸秆对土壤理化性质及花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设计,在花生起垄种植方式下,研究了秸秆覆盖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及花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覆盖秸秆的垄面和垄沟土壤温度均最高,垄沟秸秆覆盖、全部秸秆覆盖显著增加了垄沟土壤水分含量;覆盖秸秆能不同程度地降低土壤的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垄沟覆盖秸秆对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影响较小,产量仅降低3.9%;秸秆覆盖能增加花生籽粒中蛋白质含量,提高棕榈酸、亚油酸、花生一烯酸、木焦油酸的含量,减少粗脂肪的含量,降低油酸、硬脂酸、花生酸的含量。本试验条件下,小麦秸秆覆盖量为4500kg/hm~2,花生能获得较高的荚果产量、蛋白质和粗脂肪产量,分别为4480.95kg/hm~2、1169.5kg/hm~2和2029.9kg/hm~2。起垄种植+垄沟覆盖秸秆方式是既能够充分利用小麦秸秆资源,又保证花生丰产的合理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1.
麦油两熟制一体化高产栽培大田试验结果表明 ,宽幅麦套种花生套期和密度对麦套花生产量作用显著 ,套期效应大于密度穴数 ,高产麦套花生必须适期套种。麦套花生最适套期为麦收前 5 3天 ( 2 8/ 4) ,适期过后 ,套期每推迟 1天 ,花生约减产 14.6kg/hm2 ;适期套种时 ,麦套花生适宜的公顷穴数为 7995 0 ,夏直播花生适宜的公顷穴数为 8715 0。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鲁西地区小麦花生双高产,探寻适宜的夏直播起垄覆膜配套栽培技术,选用花生品种花育25号,采用5个播期和3个密度的试验设计,研究花育25号在鲁西地区适宜的播期和密度。结果表明:花育25号在夏直播起垄覆膜配套栽培模式下的适宜播期是6月5日至6月15日,在适期内争取早播,以实现高产,最佳密度为15万穴/hm~2。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行苎麻群体生理的研究,1979年我们在院农场种植一块不同密度的试验地。试验地设在丘陵塝田上,前作为水稻。试验品种为阳新细叶绿。分每亩1000、1500、2000、2500蔸四种密度处理。小区面积3厘(18尺×10尺=180尺~2),重复四次。种根用小龙头根与跑马根搭配,每穴一两,3月7日栽植。整地后每亩施基肥豆  相似文献   

14.
低丘红壤春大豆种植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董灵  陈诗武 《大豆科学》1992,11(2):97-105
本文分析了在低丘红壤的生态条件下,春大豆不同种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植株性状的变化特点;以及不同种植方式对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春大豆群体是一个高度自我调节的系统,其适宜种植密度范围较大。每亩穴数相同每穴株数不同种植方式的密度差别为21.26~43.25千株/亩,当种植密度为30.968千株/亩时,期望最高产量为174.3kg/亩,单株最高产量为15.2961g。每亩穴数不同每穴株数相同种植方式的密度差别为24.01~53.18千株/亩,当种植密度为36.678千株/亩时,期望最高产量为146.7kg亩,单株最高产量为10.8713g。在相同的种植密度条件下,种植方式前者优于后者,增产幅度分别达5.56~34.26%。综合试验结果,在本试验条件下,浙春2号每亩种植7.500~12.000穴,每穴留苗4株左右,这样的群体结构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不同生态区域花生种植方式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田试验表明,在小麦花生两熟制栽培中,不同种植方式的小麦产量基本随小麦行距的增加而降低,无论鲁东、鲁西,小麦产量均以畦田麦最高,大垄宽幅麦最低。除春花生外,花生产量大垄宽幅麦套种最高,一般等行麦套种(鲁东)和畦田麦夏直播(鲁西)最低;不同种植方式小麦、花生单作经济效益高低与各自的产量表现一致。在鲁东,全年效益大垄宽幅麦套种最高,达到15921.0元/hm2,一般等行麦套种最低,在12000元/hm2以下。在鲁西,小垄宽幅麦套种和一般等行麦套种效益较高,在16000元/hm2以上,春花生最低;不同种植方式前茬小麦单季光能利用率高低与产量水平一致,畦田麦达到了1.6%以上。花生单作光能利用率明显高于小麦,且并不与产量表现完全一致。鲁东春播最高,达到了2.23%,大垄宽幅麦和夏直播次之,达到了2%左右。鲁西夏直播最高,达到了2.28%,春花生次之,达到了2.22%。全年光能利用率,鲁东畦田麦夏直播最高,鲁西小垄宽幅麦套种最高,此两种方式光能利用率均在1.8%以上。春花生全年光能利用率最低,约为1%。综合本研究结果,大垄宽幅麦套种、畦田麦夏直播和春花生为鲁东较为适宜的种植方式;小垄宽幅麦套种、畦田麦夏直播为鲁西较为适宜的种植方式,除非旱薄地鲁西一般不宜采用春播方式。  相似文献   

16.
有翅蚜虫与花生病毒病的关系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病毒病的发病原因,除因部分种子带毒而发病以外,有翅蚜虫传毒是花生感染病毒病最主要的因素。为了摸清有翅蚜虫传毒与花生发病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我们对其进行了初步研究。现将结果简报如下。研究方法及内容选择代表性强的地块,自花生出苗以后,采用棋盘式方法定6个点,每点两行50穴,总样本300穴。每5天调查一次发病率和发病级别,并计算病指。另每点隔一行各选1个点,每点10穴,每穴留一单  相似文献   

17.
花生不同生育阶段土壤干旱对植株生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省花生多种在丘陵山区,土层浅、蓄水保肥力差,整个生育期间易受干旱危害。为了明确浅土层条件下花生受旱后对植株生育以及产量的影响,以便今后为丘陵山区花生经济用水提供科学依据,本年我们借助池栽法进行了本项研究。  相似文献   

18.
花生产区土壤肥力低,施用适量氮肥,有明显增产效果。有些地区由于增产要求迫切,有盲目增加氮肥用量的现象,这不仅造成肥料浪费,而且也影响增产增收。为此,我们于1954年采用池栽法,在含氮量较低的砾质砂土上,进行了花生施用氮肥增产效应和经济效益的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9.
采用玉米品种郑单958,基于不同种植密度,比较研究65 cm传统小垄(一穴单株,A;一穴双株紧靠,B)及110 cm大垄双行(一行为一穴单株、一行为一穴双株紧靠,C;两行均为一穴双株紧靠,D;两行均为一穴单株,E)不同种植方式下,玉米的产量构成因素、光合物质生产分配和光合性能指标动态变化及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方式和密度对玉米产量影响显著,种植方式和密度交互作用达到极显著水平.种植方式C和E产量优势得益于较高穗粒数、千粒重和穗数的相互补偿作用;种植方式C和E在吐丝后干物质积累及其向子粒的分配比例较高,吐丝后能维持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  相似文献   

20.
花生大畦小垄密植栽培法是我们根据花生习性和当地生产实践经验而设计的一种栽培法。1980年春秋两季,通过大田试种和小区试验,都比常规种植法有较大幅度的增产,初步看出这是珍珠豆型花生栽培技术上的一项有希望的改革,有进一步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的价值。现将试验结果,整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