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保护性耕作对黑土农田土壤水热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爽  张兴义 《大豆科学》2011,30(1):56-61
保护性耕作措施是干旱区农田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耕作技术,为研究其在冷凉区域的适用性,于2004~2009年,以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试验站黑土农田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免耕秸秆覆盖、少耕和传统旋耕3种耕作措施长期定位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大豆玉米轮作制度下,实施免耕秸秆覆盖和少耕的保护性耕作方式,连续3 a免耕大豆产量均表现...  相似文献   

2.
水稻免耕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是指在收获作物后,未经任何翻犁、耙的稻田,先使用灭生性除草剂,灭除杂草和摧腐稻桩,灌水后施肥沤田,待水层自然落干,将盘秧抛栽到大田中的水稻栽培技术。是一种省工、节支、增收的轻型栽培新技术,改变了水稻传统耕作方法,体现了新时期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发展要求,因而被认为是水稻栽培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泉州地区地处闽南金三角,  相似文献   

3.
免耕稻鳖鱼螺生态种养模式发展前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耕稻鳖鱼螺复合生态种养模式是一项既符合保护性耕作要求,又顺应水稻绿色高效生产理念的新型技术模式。从生物学角度,利用生态位原理、食物链原理分析了免耕稻鳖鱼螺模式的科学性;详细介绍了稻鳖鱼螺模式的水稻种植、饲养动物管理、病虫害草害防治、鳖苗的繁育等关键技术流程;同时分析了稻鳖鱼螺模式的生态经济效益,探讨了其发展前景,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形势下,对这种模式的推广应用具有科学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国外作物免耕栽培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邹应斌 《作物研究》2004,18(3):127-132
介绍了国外作物免耕栽培的形成发展过程、近期研究结果、生产应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指出采用绿肥作物或作物残茬覆盖的免耕栽培是保护性耕作的最有效技术,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邹应斌 《作物研究》2003,17(4):170-173
作物高效生产技术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劳力投入。在讨论我国作物高效生产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作物高效生产的物化技术、免耕(少耕)技术、免耕直播技术和复种免耕直播技术。  相似文献   

6.
《杂粮作物》2010,(5):F0003-F0004
耕作栽培研究室始建于1977年,是专门从事作物耕作栽培、旱地农业和高产高效农业综合发展模式研究的科研团队。现有科研人员10名,其中研究员4名,副研究员2名,助理研究员4名。  相似文献   

7.
水稻连免高桩抛秧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连免高桩抛秧的优势连免高桩抛秧是基于以往的研究于1999年提出的一项秸秆自然还田超简化栽培新技术。该技术是在稻麦(油 )连续免耕 (小麦、油菜免耕稻草覆盖 )的基础上 ,收小麦 (油菜 )时只收麦穗 (油菜果枝) ,然后在留下的高桩小麦 (油菜 )秆间抛秧 ,利用秸秆改良土壤从而弥补常规免耕的缺陷 ,形成良性循环 ,实现土壤长期免耕 ,使作物持续高产高效。自1999年以来 ,连续设置试验对该技术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同时省内许多地方也对该技术进行了示范和推广应用 ,表明该技术顺应了当前农业发展的主方向 ,即优质、高效、安全、高产…  相似文献   

8.
地膜玉米分带轮作系指在玉米覆膜种植的基础上,通过预留空行,分带间套一季或多季互利互惠的矮秆粮经作物,组成一定复合群体,充分利用作物之间的时间、空间差和生物因素,年度合理进行带内轮换,平衡肥力供应提高地膜玉米生产整体水平的种植制度。笔者自1987年开始,在总结单项技术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着手研究分带轮作套种马铃薯、豆类和光叶紫花苕的养用结合技术,以玉米高产高效栽培为目标,从耕作、播种、施肥等方面进行了产量效应,增产原因和经济效益分析,结合选用对路高产良种,配方施肥,适时茬口衔接合理田间配置四项关键技术,形成了高寒山区地膜玉米高产高效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9.
皂市水利枢纽工程为大型河流水库工程,水库库容1.44×109m3,控制流域面积3000km2,水库建设可能引起人文地理、气候、植被、生物群落等生态因子响应,对农业种植业结构、作物生长、农业有害生物防治、栽培管理技术产生影响。讨论了这些生态响应对农业种植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浅谈稻田生态养鱼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芳 《北方水稻》2015,45(3):58-59
稻田养鱼技术可以减少水稻种植过程中除草剂、杀虫剂和化肥的使用,达到降低成本、减少污染的效果,是一套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的水生农业生态体系。在稻、鱼共生系统中探索生态种养技术,把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水稻的有机生产。从稻田条件、鱼种选择、养鱼设施建设和生产管理等方面介绍了稻田养鱼技术,以指导稻田生态养殖的推广。  相似文献   

11.
茶树种植业与21世纪大茶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月荣  陆建良 《茶叶》1999,25(2):67-71
本文总结了20世纪茶树种植业的成就,展望了21世纪茶树种植业的发展趋势。指出本世纪茶树种植业的发展主要受益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即茶叶高产优质综合技术的推广和高高效低耗栽培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12.
《作物研究》2012,(3):202-F0002
“2012年农作物优质高产安全高效生产研讨会”将于2012年10月在湖南张家界或长沙召开,主要从作物遗传育种、气候、土壤、生态、耕作栽培、病虫防治等方面系统研究提高粮、油、蔬、果、糖、茶、棉、麻等农作物产量与经济产值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总结云南咖啡栽培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引进良种,建立生态咖啡园、配方施肥和自然酵等农业生物技术措施,以提高咖啡的产量和质量,使咖啡产业走高产、高效、优质的农业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4.
烟-稻模式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稻耕作制做为一种粮经轮作制是我县的主要种植模式之一,该模式在促进全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我县农业科技人员经过多年的实践和不断探索完善,总结出相应的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常德西洞庭管理区从1989年开展免耕栽培研究与推广,经20余年的积累总结,形成了适应该区的独特耕作制度———宽垄深沟免耕化除覆膜耕作模式。该模式集成宽垄深沟、免耕技术、化学除草技术、地膜覆盖技术4项要素于一体,互补协作,充分发挥了各要素的优点。介绍了该耕作模式的优点及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6.
陈灿  焦文献  袁娇  黄璜 《中国稻米》2022,28(4):12-18
分析了合理栽培、耕作方式、稻田生态种养和土壤重金属生态调控等不同中国生态学技术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运用各生态学技术均能不同程度改善稻田生态环境,使水稻处于适宜生长状态,整体上使稻米品质变优。稻米品质的形成机理非常复杂,应用生态学技术改善米质是生产绿色优质安全稻米的有效途径;在水稻生产过程中,选用优质的水稻品种,综合利用好气候、土壤、栽培等因素,并将各生态技术科学耦合,发挥技术群体的优势,才能实现水稻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前农村,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农业生产迫切需要轻简高效的生产技术,以实现"增产、增效、增收"。水稻免耕撬窝移栽高产栽培技术是采用塑盘旱育秧培育健壮秧苗,在前茬作物收获后进行化学除草,灌溉浸泡,待田水落干成花花水时均匀撒施底肥,水基本落干时用轮式免耕撬窝器打孔,在孔中移栽秧苗,本田配套进行化学除草、肥水管理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该技术具有省工、省能、省时、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简便易行等优点,可以提早本田移栽期1~3d,节约用水10%~15%,增产3%~8%,增收节支75~110元/667m2。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乌泥坡模式免用除草剂免耕抛秧技术(简称双免法).该技术是通过低割稻桩、深水泡田除草,而不施用化学除草剂的环保型水稻免耕抛秧技术.双免法具有生态环保、省工节本、简便易行、高产高效等特点.经过3 a的试验,该技术能较好地防除前季稻茬再生苗、落粒谷苗和杂草,比使用化学除草剂免耕模式更简便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19.
一季晚稻起垄免耕直播技术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经过3年的研究探索。总结出了一季晚稻起垄免耕直播技术的特点及配套操作技术,分析了一季晚稻采用3种不同栽培方式的种植效益,认为一季晚稻采用起垄免耕直播技术操作简便,省工省力,高产高效,切实可行,应用前景广阔,同时探讨了该技术在具体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通过棉田免耕套播技术种植双低油菜的高产创建,总结出品种搭配、播前除草与清田、适时播种、科学施肥、前作拔秆与油菜定苗、防除杂草和病虫防治的棉田油菜免耕套播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