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螺既是人们喜爱的健身食品,又是饲养肉食性鱼类的饵料.因过度捕捞,自然资源日益锐减,发展田螺养殖前景看好.近年来,我镇大力推广人工仿自然塘养田螺,即在塘中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种植少量水草为田螺栖息和避暑,放置一些树枝和石块等供田螺在不同的水层立体栖息,有条件的可在塘中安装增氧机.田螺生活在这样的生活环境里,一般667平方米产量可达800千克~1000千克.这是农村致富养殖的好门路.……  相似文献   

2.
问:我看到我们村里凡挖塘养鱼的农户都收入不错,赚了不少的钱。于是,春节过后,我就选择了自己家一块水源充足的良田,带领全家五口挖塘,打算养鱼,增加收入。可当我们正在挖塘时,被村里的主任知道了,他带领几名村干部前来阻止,责令我们停止挖塘,我不听,村主任就搬出《土地管理法》,说我们这是违反国家《土地管理法》的行为,必须立即停止挖塘,他还说像我们这样的良田,只能种植粮食作物,不能挪作它用。由于我对土地法的知识了解不多,请问,我在自家水田里挖塘养鱼真的不行吗?村主任的说法对吗?答:你在自家承包的水田里挖塘养鱼是不行的,你们村主…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今年春节过后,我准备在自家承包的一块水田里挖塘养鱼。村委会主任得知后,就带领几名村干部前来阻止,说这是违反国家《土地管理法》的行为,责令我停止挖塘。他还说,像这样的良田,只能用于种植粮食作物,不能挪作他用。请问,我真的不能在自家承包的水田里挖塘养鱼吗?读者兰耕耘兰耕耘读者:你在自家承包的水田里挖塘养鱼是不行的,你们村主任的说法是对的。农村土地的产权归集体所有,农户仅仅拥有承包经营权和收益权,而非所有权。另外,基本农田,尤其是种植粮食作物的良田,《土地管理法》规定是不准挖塘养鱼的。该法第31条第一款规定:“…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村科技》2006,(11):28-28
田螺是我国产的一种淡水螺,是上等保健食品。近几年,随着田螺天然产量日渐减少,田螺市场不断看好。目前在广东、福建等地区已开始人工养殖,不少农户把养殖田螺作为一项创业门路,大力发展。现简单介绍田螺的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5.
我非常喜欢看《农村新技术》杂志,她蕴含丰富的实用科技信息,让我受益非浅。去年我父亲养了6头瘦牛,我在《农村新技术》中收集瘦牛育肥的相关知识,帮助父亲实施科学  相似文献   

6.
我是《孜村新技术》的忠实读者,多年来,我努力寻求致富门路。自1999年认识贵刊以来,其新颖性实用性令我对她情有独钟,并学到不少新技术。特别是在2003年第4、8、11期上刊登的《4种豆腐的制作方法》、《盒装内酯豆腐的加工技术》等文章,更是让我受益匪浅,我依靠贵刊文章指点制作豆腐已发财致富。如今我在5个乡镇开设了豆腐加工店。我的豆腐因味美价廉深受乡亲们喜欢。锹村新技术》不仅让我学到实用的技术,而且拓宽了思路,致富点子越来越多。我还在县城里开设了一家数码影像店,生意兴隆,收益大大提高。《农村新技术》带我走上幸福路,我衷心感谢她。  相似文献   

7.
我认识《农村新技术》已有6年了,刊中所登能人致富的事迹让我敬仰无比,有时一篇好的文章会让我兴奋得彻夜难眠。我发誓:虽然家境贫困,但一定要干出一番事业。我每期必看《农村新技术》,从中细读那些致富人物的事迹。2002年,我从《农村新技术》获悉  相似文献   

8.
成功来自《农村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是一名地道的农民,过去很少读书看报,接受新科技少之又少。2000年夏天我在报刊亭偶然发现了《农村新技术》,其中“医疗保健”、“种植园地”和“植物医院”等栏目深深吸引了我。从此《农村新技术》伴随着我一年又一年。我把《农村新技术》介绍给村里几位病友,他们按刊中文章提供的药方,服用一段时间后,病情  相似文献   

9.
我是《农村新技术》的长期订户,自青年时代步入中年我就没有离开过农民朋友的好老师《农村新技术》。在她的熏陶下,我学会了思考、探索,知道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2006年第11期刊登《水田蔗“双高”栽培技术》一文,让我掌握了有关良种选育、新植水田蔗的种植管理方法,当年取得了大丰收。又参照《削皮甘蔗保鲜技术》一文进行加工,使甘蔗的附加值增加了。靠种甘蔗我也富了,是《农村新技术》让我从贫穷走向小康,我们全家人都感谢她。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名农村女青年。走过几年坎坷的道路。感谢《农村新技术》提供的信息、技术。使我成为中草药种植大户,仅此一项年收入达3万多元。2002年春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农村新技术》,一篇篇短小精悍、内容新颖实用的文章,使我思路开阔、信息灵通。从那时起,我年年订阅《农村新技术》。我从《农村新技术》上了解到种植甘草大有发展前途的信息后,承包了村里1.33公顷(20亩)土地,全部种上甘草。  相似文献   

11.
我的家乡甘肃徽县麻沿河新坪村,穷山僻壤,交通不便,村民世代以种粮为生,生活十分艰苦。一次我在县城报亭发现《农村新技术》,被她丰富的内容深深吸引。生活虽然清贫,我还是订阅了一份《农村新技术》。每期书一到,我就认真阅读,了解各种致富信息,学习实用的栽培技术。2001年第1期《种名优水果年收10万元》一文给我很大启示。于是我开垦  相似文献   

12.
《农村新技术》知识面广,信息量大,我订阅它已有近10年了。通过邮购贵刊编印的《农村技术致富精选》、《农村新技术精华本》两书,更是受益良多。我是从事感光瓷像工作的,很想学习当今流行的电脑制瓷像技术,  相似文献   

13.
我自2001年开始订阅《农村新技术》,就对“863”有了很深刻的认识, 于是我汇款至《农村新技术》编辑部购买了一个“强的纳米863”生物助长器。我按说明书的介绍来处理饲料和潲  相似文献   

14.
用循环氧化塘新技术治理三峡大学求索溪景观河流,探讨了新工艺设计构思、氧化塘参数、停留时间、运行效果、运行成本、生态效益。结果表明:出水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指标均符合《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5-2010)》进水质要求;运行成本低;生态效益显著。主要污染物总消减率均值:化学需氧量为89.6%,总氮为76.4%,总磷为67.8%。  相似文献   

15.
我是11年来一直订阅《农村新技术》的小学教师。1993年患了痔疮病,因为我愿吃中药而不愿打针,多次邮购了小报上《治穷又治病》的“神验方”,结果不但没好转,反而延误了病情。幸好我订有《农村新技术》,偶然看到1995年第2期59页《痔疮的中  相似文献   

16.
我是河南西华县的农村青年,1999年回乡务农时就与《农村新技术》相识并成为她的热心读者。6年来,《农村新技术》鼓励我在致富路上一步步向前走,使我在当地小有名气。我们村人多地少,单一种植粮食作物很难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的,我和家人认为,必须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我分析了当地瓜菜市场的行情后,决定大力发展瓜果蔬菜生产。我根据《农村  相似文献   

17.
我是《农村新技术》的老读者,自1994年订阅贵刊后,我就再也不看其它杂志了,我喜欢贵刊刊登的内容,特别是《制作工艺》、《生活百科》、《医疗保健》和《市场分析》等栏目,使我增长了不少知识。  相似文献   

18.
自从我结识《农村新技术》,每期必读,从中寻找适合自己的致富门路。2004年12月,我根据《农村新技术》第11期提供的信息,从北京引进了水晶葡萄的制作技术。这是一个看似不起眼的  相似文献   

19.
我是高考落榜生,家居山区农村。村民有时生病都走20公里的山路去看病买药。为此,我下决心学一些医学知识,以便为民解忧。正当我苦于无学费求学无门时,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朋友家看到1999年第6期《农村新技术》,我被其中“医疗保健”栏目深深吸引住了。当年秋季我开始订阅《农村新技术》  相似文献   

20.
从读农业中学起,我就与《农村新技术》结下了不解之缘。1995年毕业后,我自费订阅了《农村新技术》,经过认真读刊,我选择了食用菌这个项目。当年投料3000公斤,经过精心培育,喜获丰收,仅3个月就获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