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晓煜  杨晓光  吕硕  陈阜 《中国农业科学》2016,49(10):1859-1871
【目的】以1981年为时间节点,将1961-2010年划分为2个时段,结合未来不同升温情景,定量分析历史和未来气候变暖对黑龙江寒地水稻安全种植区域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冷害风险。【方法】利用积温带划分标准和农业气候指标,结合ArcGIS方法,对比分析历史和未来黑龙江积温带及寒地水稻安全种植区界限的空间变化特征。基于气象行业标准中水稻冷害标准分析寒地水稻安全种植北界变化敏感区域的延迟型冷害及障碍型冷害变化特征,评估气候变暖背景下水稻种植北界敏感地区冷害风险特征,并预估未来不同升温情景下冷害风险演变趋势。【结果】与1961-1980年相比,研究区域内1981-2010年积温带发生了明显的北移东扩,平均北移1.19个纬度,位移最大的是第五积温带和第六积温带,面积增加最多的是第二积温带,几乎覆盖了整个松嫩平原。未来不同升温情景下各积温带北扩趋势明显,面积增加最多的是第一积温带。1981-2010年寒地水稻安全种植北界相对于1961-1980年北移121 km,水稻安全种植北界北移至嫩江中部-五大连池-逊克北部一线。未来升温1-3℃情景下,寒地水稻安全种植北界向北移动410.5-545 km,向北扩展至黑龙江省呼玛以北地区,温度升高3℃时,除漠河地区外都可种植寒地水稻。比较寒地水稻种植界限敏感区域和非敏感区冷害风险可见,敏感区域冷害风险明显高于非敏感区域,其中障碍型冷害风险高于延迟型冷害,寒地水稻种植区严重冷害出现频率最高,其次是轻度冷害,中度冷害最低。1981-2010年敏感区域严重和轻度延迟型冷害较非敏感区域显著增加,中度延迟型冷害风险在敏感区域和非敏感区域均较低,敏感区域的各级障碍型冷害较非敏感区域明显增加;未来升温情景下敏感区域的各级冷害均高于非敏感区域。【结论】气候变暖背景下黑龙江积温带及寒地水稻安全种植北界发生了明显北移,未来升温情景下仍呈北移趋势。寒地水稻种植敏感区域的冷害风险明显高于非敏感区域,随着未来温度升高,冷害有不同程度的减轻,但仍需进一步关注寒地水稻种植区北缘北扩后的冷害风险,采取改进栽培技术与选育抗寒早熟品种等低温冷害防御措施,同时避免水稻种植区域的盲目扩大和品种越区种植,加强冷害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2.
李勇  杨晓光  王文峰  陈阜 《中国农业科学》2010,43(12):2477-2484
 【目的】以1981年为界,把从20世纪50年代到2007年划分为两个时段,对比分析1950s—1980年和1981—2007年热带作物安全种植北界的地理位移以及北界位移后界限变化敏感区域的寒害风险。【方法】利用中国种植制度分区标准和农业气候指标,对比分析两个时段热带作物种植北界的演变特征,并采用ArcGIS绘制了热带作物种植北界地理位移图;利用综合寒害指数对气候变暖背景下热带作物安全种植北界位移后的敏感区域进行寒害风险评估。【结果】与1950s—1980年相比,1981—2007年在80%气候保证率下中国热带作物安全种植北界北移了0.86个纬度,且年代际变化显著;20世纪90年代和时段2000—2007年,北界的北移速率每年分别达0.03和0.06个纬度;在80%气候保证率下,热带作物安全种植北界北移后敏感区域的寒害风险比非敏感区域要高出3.0倍,而重度以上寒害风险比非敏感区域要高出3.5倍。【结论】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热带作物安全种植北界发生了明显北移,且北移速率呈加快趋势;在热带作物安全种植北界地理位移后的敏感区域,寒害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3.
Hughes TP 《Science (New York, N.Y.)》1994,265(5178):1547-1551
Many coral reefs have been degraded over the past two to three decades through a combination of human and natural disturbances. In Jamaica, the effects of overfishing, hurricane damage, and disease have combined to destroy most corals, whose abundance has declined from more than 50 percent in the late 1970s to less than 5 percent today. A dramatic phase shift has occurred, producing a system dominated by fleshy macroalgae (more than 90 percent cover). Immediate implementation of management procedures is necessary to avoid further catastrophic damage.  相似文献   

4.
抵押权的从属性问题对资产证券化中的资产转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债权保全型抵押与投资型抵押的比较以及登记公示原则的分析,探讨了抵押权从属性是如何影响资产证券化资产转移的过程,最后,还研究了抵押权从属性的缓和问题,探讨了抵押权从属性的未来发展趋势对资产证券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We report the cancellation of the soliton self-frequency shift in a silica-core photonic crystal fiber with a negative dispersion slope.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stabilization of the soliton wavelength is accompanied by exponential amplification of the red-shifted Cherenkov radiation emitted by the soliton. The spectral recoil from the radiation acts on the soliton to compensate for the Raman frequency shift. This phenomenon may find applica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family of optical parametric amplifiers.  相似文献   

6.
票据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使票据业务的转贴现利率风险日益突出。本文拟通过2004年9月以来银行承兑汇票买断利率的变动情况及特点分析,探讨转贴现利率形成机制、影响机理,揭示其变动的影响因素及规律,最后提出防范转贴现利率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水稻低温冷害风险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黑龙江省水稻生长发育对低温环境的反应,分析了水稻冷害致灾的因素、机理及指标。用变异系数、概率分布函数等方法分析了水稻冷害风险的地域分布,并对水稻冷害经济损失风险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黑龙江省伊春北部、黑河和大兴安岭地区冷害风险较大,中部次之,西南和东南部较小。  相似文献   

8.
化控对棉铃虫发育和危害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网室接虫、室内饲养等方法,研究了化控药剂缩节胺(DPC)和多效唑(PP333)对棉铃虫田间落卵量、卵孵化率、幼虫生长发育及危害的影响.初步研究表明:与对照相比,化控使棉铃虫卵孵化推迟,孵化率降低17.7;~36.4;,幼虫发育历期缩短0.1~1.7 d,死亡率增加2.0;~28.6;,蛹历期延长0.3~3.0 d.在棉铃虫的不同发育阶段,缩节胺和多效唑对其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多效唑对棉铃虫卵孵化的抑制作用比缩节胺强,而缩节胺对棉铃虫幼虫发育及成虫产卵选择性的影响较大.室内外试验中缩节胺、多效唑对棉铃虫危害的影响存在差异,但喷施后都使棉铃虫低龄幼虫的危害减轻.  相似文献   

9.
开封市无公害农业发展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无公害农业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入手,剖析了开封市无公害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无公害农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农业环境损害学源于农业污染事故调查处理与突发事件应急,萌芽于损害鉴定评估。本文系统阐释了学科背景、学科需求、学科定位、学科特色与学科体系等内容。研究认为,农业环境损害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生态环境行为与农业受体损害发生发展规律,调节人与自然关系,协调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健康与农业绿色发展,规范人类生态环境行为的新兴综合交叉学科,是以农业受体损害为对象,研究受体损害的预测预防、诊断识别、基线确定、损害确认、因果关系及原因力、损失评估、损害救治等的科学活动。  相似文献   

11.
为了加快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步伐,促进西部经济发展,本文通过对目前己存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的研究,结合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提出了一些解决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Creep damage by void nucleation and growth limits the lifetime of components subjected to loading at high temperatures. We report a combined tomography and diffraction experiment using high-energy synchrotron radiation that permitted us to follow in situ void growth and microstructure development in bulk samples.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void growth versus time follows an exponential growth law. The formation of large void volumes coincides with texture evolution and dislocation density, reaching a steady state. Creep damage during a large proportion of sample creep life is homogeneous before damage localization occurs, which leads to rapid failure. The in situ determination of void evolution in bulk samples should allow for the assessment of creep damage in metallic materials and subsequently for lifetime predictions about samples and components that are subject to high-temperature loading.  相似文献   

13.
中国南方双季稻春季冷害动态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利用星地多源数据,在南方双季稻种植区空间信息提取、双季稻发育期动态图组制作及研究区逐日平均温度反演的基础上,结合冷害监测指标,实现多要素相协同的南方双季稻春季冷害动态监测,为农业部门及时准确地应对双季稻冷害,减少冷害损失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南方双季稻区190个气象站点1951-2011年逐日气温数据,计算各站点≥10℃的多年平均积温。根据各站点多年平均积温与其地理因子的相关关系,建立多年平均积温推算模型。通过所获模型得到研究区积温空间分布图。按照南方双季稻安全生产积温阈值≥5 300℃·d的指标,扣除研究区内积温小于该值的区域,制作南方双季稻积温区划图。利用 MODIS MCD12Q1 分类产品获取了 2001-2010 年 10 年的谷类作物分布图。将以上两步结果叠加求交集,提取南方双季稻种植区空间信息;利用南方双季稻区167个农业试验观测站点1981-2011年的水稻发育期资料,计算各个站点双季早稻主要发育期出现的多年平均日期。依据发育期多年平均日期与地理因子的相关性,获取各主要发育期回归拟合分布图。在拟合结果残差订正的基础上,将南方双季稻春季冷害重点监测时段前后两幅发育期静态图,通过EVNI+IDL编程,制作双季早稻发育期动态图;利用AMSR_E_L2A 89 GHz升轨和降轨垂直极化亮温、地理因子与气象站日平均气温建立多元混合回归拟合模型,通过所获模型反演研究区2010年2-5月逐日平均气温。【结果】对研究所建多年平均积温推算模型,利用未参与建模的90个气象站观测数据进行验证,观测值与模型模拟结果之间的均方根误差(RMSE)为289℃,这一估测精度能够满足研究所需。双季稻积温区划与MODIS土地利用分类结果叠加求交集,提取的双季稻种植区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9.26%。通过该步骤一方面提升了双季稻冷害监测结果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可使双季稻冷害实时监测在还没有获取当年准确种植位置信息前就能有效开展起来;对研究所获南方双季稻春季冷害重点监测时段(早稻播种期至返青期)两幅发育期静态图,采用未参与建模的 59 个农业试验站观测数据进行验证,观测值与模型模拟结果之间的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5.68和4.24 d,模型精度符合要求,试验结果可以于后续分析;研究将遥感数据与地面数据相结合通过混合建模反演逐日气温,该方法充分利用了微波遥感受天气影响小的特点,克服了南方常年多云的天气条件,使模拟的日平均气温的RMSE为1.69℃。微波数据的加入使日平均气温估计精度提高了0.35℃。研究对2010年南方双季稻春季冷害的动态监测结果与农业统计部门报道的当年南方双季早稻冷害在发生时间和空间上相吻合。【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冷害监测方法具有普适性,能够实现对南方双季稻大范围冷害的同步跟踪监测,对其他作物大范围冷害监测同样也适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辽西油松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难点的分析,得出传统取脂方式对油松林的损伤,会严重破坏辽西生态环境,因此传统方式完全不适合辽西油松资源的开发利用。无损伤取脂开发利用策略,不但可以很好地解决辽西油松开发利用的难点,还可以有力地带动辽西油松荒山育林工程。因此无损伤取脂是辽西油松资源开发利用的最佳策略。  相似文献   

15.
DNA damage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threats to meiotic cells. It has the potential to induce infertility and genetic abnormalities that may be passed to the embryo. Here, we reviewed exogenous factors which could induce DNA damage. Specially, we addressed the different effects of DNA damage on mouse oocytes and embryonic development. Complex DNA damage, double-strand breaks, represents a more difficult repair process and involves various repair pathways. Understanding the mechanisms involved in DNA damage responses may improve therapeutic strategies for ovarian cancer and fertility preservation.  相似文献   

16.
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工作是环境行政处罚的重要依据,随着近年来生态环境损害案件的不断发生,损害鉴定工作流程复杂、案件资料分析工作量大、数据缺失严重等问题不断显现,如现场勘察耗时耗力、污染物溯源困难、基线不清、损害赔偿金额难以确定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探讨了机器学习在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中的应用前景。近几年,机器学习凭借其强大的计算能力,已在数据挖掘、图像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综述机器学习在上述领域的已有进展,结合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总体工作流程,本文深入探究了机器学习在损害鉴定评估中的应用前景,分析了机器学习在鉴定评估工作中的挑战和局限性,指明机器学习的应用可以提高损害鉴定评估的工作效率,促进损害鉴定评估有序化、系统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古村落是马克思话语体系中的感性的生活世界,也是科恩所述的现代游客追逐的真实性空间,但现代性的旅游产业系统将古村落从感性的生活世界转换为理性的非生活世界,随之带来了古村落物质世界与意义世界的割裂,以及景观同质化、过度商业化,造成古村落旅游体验下降、古村落景观的完整性遭受破坏等诸多问题。解决的关键是要修复和重建古村落空间的生活世界属性,让景观回归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8.
从中国农村劳动力和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比较分析开始.论述了现阶段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四个特点,同时对西部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了三点分析,最后对西部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措施和途径这一问题从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强东西部劳务协作等四个方面做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业企业增多,环境污染事故时有发生,农民赖以生存的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农业环境污染引起的群体性事件增多。农业生态破坏及环境污染事故的解决成为各地农业环保部门面对的艰巨任务,农业类环境损害司法鉴定评估的发展完善与实践将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借鉴农业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相关标准及规定,以实践为例,探讨农业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的具体程序以及内容,为农业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农村土地流转的动因审视与法律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动因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主要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提高农业比较收益需要、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需要、参与国际农业竞争需要、合理利用和保护耕地需要和农村劳动力实现非农转移需要等方面原因;同时介绍了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包括承包经营权转让、承包经营权转包和出租、承包经营权互换和承包经营权股份化等以及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