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日光温室是北方地区实现蔬菜越冬生产的基本设施,设计和建造一个优型的日光温室,是保护地内作物生产能够获得高产、优质、高效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根据辽西地区实际,详细总结了辽西优型标准化日光温室的规划与建设技术,以供参考。优型日光温室规划与建造标准一是具有良好的采光屋面,能最大限度地透过自然光照;二是具有优良的保温和蓄热构造,能够在温室密闭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散热;三是温室的长、宽、矢高和后墙高、前坡屋面和后坡屋面等规格尺寸及温室规  相似文献   

2.
《山东蔬菜》2004,(3):2-8
本标准规定了山东Ⅰ、Ⅱ、Ⅲ、Ⅳ、Ⅴ型日光温室(冬暖大棚)建造的结构参数依据、结构参数、选址与场地规划,日光温室墙体、后屋面、骨架、覆盖物及建造、安装的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山东省以寿光市为代表的日光温室蔬菜主产区,为提高日光温室的采光保温性能,进而提高稳产水平和实现安全生产,在日光温室建造、日光温室蔬菜栽培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其中有关的技术值得各地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河北省蔬菜设施存在的诸如设施老化,结构不合理,参数不合理,灌水技术落后等问题,本研究对河北省滨海平原区的秦皇岛、山海关、昌黎至滦河口片的设施类型及灌水方式进行调研,了解了该分区设施类型及灌水方式的发展演变过程,并且提出适合该分区发展的理想设施类型为第四类日光温室,合理的前屋面采光角应该为33°5′~33°18′;后屋面角应为34°~35°。这一结果为研究区以后发展新日光温室及旧温室改造工作提供参数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双屋面日光温室的结构设计和温光性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提高日光温室保温蓄热能力和土地利用率,在普通日光温室基础上进行结构优化,建成了双屋面日光温室,并对其温光性能及土地利用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阳屋面日光温室在冬季最冷的1月份保温性能和蓄热性能明显优于普通日光温室,为喜温果菜的越冬安全生产提供了设施保障。双屋面日光温室的土地利用率提高到85%以上。阳屋面日光温室主要用于蔬菜越冬和春提前生产,阴屋面日光温室适于早春叶菜类和茄果类越夏连秋生产。  相似文献   

6.
教你设计日光温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光温室建筑设计中包括场地的选择、场地的布局以及温室各部位的尺寸、选材等。日光温室各部位的尺寸即是日光温室建筑设计参数,主要包括温室方位、温室跨度、高度、前后屋面角度、墙体和后屋面厚度、后屋面水平投影、防寒沟尺寸和温室长度等。在确定日光温室建筑参数时应  相似文献   

7.
正蓝莓作为保健果品,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为满足市场需求,蓝莓保护地栽培应运而生。日光温室蓝莓栽培可提早上市两个月以上,不仅能延长蓝莓鲜果供应期,还能获得较高产量和更高的经济效益。笔者通过对多年保护地蓝莓栽培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形成日光温室蓝莓栽培技术要点,以供同行在生产过程中参考。一、温室建造1.温室类型蓝莓日光温室栽培,一般采用无立柱半拱形日光温室。前屋面为拱圆形,脊高3.5~4.2米,南北跨度10~11米,  相似文献   

8.
完成单位:石河子大学农学院 地 址:新疆石河子市 邮 编:832003 该课题主要完成了以下关键技术: (1)首次提出了新疆节能日光温室发展中的区划. (2)确定了高纬度寒冷地区节能日光温室结构参数. (3)在节能日光温室结构参数的确定中在国内又提出了一种新的、科学的、更合理的保温比概念,其具体概念是:温室内所有的受光面(包括地面、后墙、后屋面)及太阳辐射在其上的分布状况与散热面的比.其表达式为:保温比=(温室内的土地面积×日照百分率×折减系数+内后墙面积×日照分布百分率+内后屋面面积×日照分布百分率)/透明屋面面积.保温比越大,温室的保温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9.
异质复合墙体日光温室的设计建造及保温性能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河北省现有日光温室保温性能差、土地利用率低、抗自然灾害能力弱、使用年限短、标准化水平不高的问题,设计建造新型异质复合墙体日光温室及利用巡检仪测定其保温性能,筛选出页岩实心砖、页岩多孔砖作为墙体承重材料,酚醛板、HD-STP真空绝热板、水泥基复合保温砂浆作为墙体保温材料,挤塑聚苯板作为后屋面保温材料;设计建造了4种异质复合墙体日光温室,净跨度10m、矢高4.5m,内砌页岩实心砖或页岩多孔砖,外贴保温隔热材料的墙体结构;37cm厚的页岩实心红砖+5cm厚的酚醛板的墙体传热系数为0.05W/m2.K,传热系数最小、保温性能最优;冬暖Ⅱ型日光温室墙体(底部2.9m、顶部1.5m厚的粘土碾压成型土墙)传热系数为0.12W/m2.K,居第2位、保温性能居第2位;第3、4、5位依次为37cm厚的页岩多孔砖墙+5cm厚的酚醛板墙体0.53 W/m2.K、37cm厚的页岩多孔砖墙+ 1cm厚的STP真空绝缘板墙体0.6 W/m2.K、37cm厚的页岩实心红砖+5cm厚的保温砂浆墙体1.35W/m2.K。本设计建造的异质复合墙体(37cm厚的页岩实心红砖+5cm厚的酚醛板)保温蓄热性能良好且优于冬暖Ⅱ型日光温室墙体,该温室可完全替代冬暖Ⅱ型日光温室。  相似文献   

10.
寿光日光温室小气候变化规律及模拟方法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为了开展北方日光温室小气候要素预报报务,利用寿光三元朱村三号黄瓜日光温室2007-2010年冬、春季节小气候要素观测资料,对北方日光温室内气温、相对湿度、地温等要素在不同天气类型下的日变化以及温室内气温空间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利用相关分析、逐步回归等统计方法对影响日光温室内气温变化的影响因子进行筛选,并建立日光温室未来一天24 h不同天气类型、不同月份、不同时间段的逐小时模拟模型。模拟结果表明,除4月的模拟结果差异较大外,其他各时间段均较好;利用实际观测结果对2010年2-5月温室内气温进行实际检验,模拟预报结果较好,可以将预报模型应用于业务服务。  相似文献   

11.
研究旨在估算黑龙江省典型日光温室气候生产潜力,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以期使有限的气候资源得到充分高效的利用,为设施农业的稳产高产提供科学依据。利用温室内外的观测数据,建立温室内温度预测模型,模拟1961—2020年温室内温度,对黄秉维光合生产潜力估算模型进行修订,得到日光温室内的光合和光温生产潜力模型,计算1961—2020年不同地区的气候生产潜力并分析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研究时间段内林甸和友谊的天气类型每月晴天居多,其次为阴天,多云天气相对较少;建立了代表站点典型日光温室平均气温预测模型,均通过信度检验(P≤0.05);黑龙江省日光温室1961—2020年温室生产季节光合生产潜力和光温生产潜力时空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均是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增大,且逐年减小,5月最高,12月最低。光合生产潜力最小值出现在2015年,最大值出现在2020年,光温生产潜力最小值出现在1995年,最大值出现在2020年。该研究获得了黑龙江省不同地区典型日光温室1961—2020年的气候生产潜力分布,以期为当地日光温室生产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计算出近年辽宁省日光温室这种特殊几何屋面建筑所受的基本雪压及雪荷载分布情况,利用辽宁省30年冬季降水数据,使用矩法、耿贝尔参数估计方法对极值I型分布函数的参数进行估计,比较参数优良性指标,进而计算30年一遇最大降雪量及基本雪压,结合辽宁省日光温室结构特点,确定日光温室积雪分布系数,最终得出辽宁省各地区日光温室雪荷载分布。结果表明:辽宁省30年重复期实际基本雪压与建筑规范中基本雪压标准值差距较大;辽宁省日光温室雪荷载范围为0.28~0.79 kN/m2。其中,以鞍山、岫岩、本溪、沈阳等中部地区雪荷载最大,由此向东西南北4个方向雪荷载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3.
山东寿光冬季日光温室内温度变化特征及低温预报   总被引:15,自引:8,他引:7  
为了提高设施农业气象服务水平,减轻气象灾害对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影响,利用2008-2011年冬季日光温室内外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相关及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冬季日光温室内温度变化特征及最低气温预报模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晴天和多云天气下日光温室内的气温有明显的日变化,且晴天状况下温度变化幅度要大于多云天气;连阴天时日光温室内气温较低,严重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日光温室内最低气温与室外气温及室内湿度、气温、地温相关性较好。试验建立了日光温室内最低气温预报模型,利用最新资料对模型进行预报检验,不同天气状况下日光温室内最低气温预报值平均绝对误差小于1℃,平均相对误差低于10%。  相似文献   

14.
辽西日光温室温度变化规律及温度预测模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设施农业的发展,拓宽农业气象服务范围,减轻低温冷害对日光温室农业生产的影响。利用多年多点日光温室大棚内外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相关及温度变化速率分析方法,对日光温室内温度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并建立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日光温室内气温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不同的天气状况、不同季节产生不同的温变速率,晴天温度速率大于多云及阴天;寒冷期温变速率大于非寒冷期。大棚内温度日变化为“1升2降”,季节变化呈U型。日光温室内外温差随着外界气温的下降而加大,12月至翌年2月呈抛物线型变化。应用棚内温度预测模型,预报2012年2月中旬棚内最低温度,预报值平均绝对误差-0.7℃,平均相对误差-11.4%。  相似文献   

15.
研究旨在探索基于日光温室条件下科学高效的种植模式,为实现日光温室蔬菜科学化种植、统一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奠定理论基础。通过监测分析温室不同种植位置的气温、地温、湿度以及光照强度,研究不同种植位置的温湿度及光照变化规律。同时,选取8个结球生菜品种,分畦测定不同品种生菜的产量,研究日光温室不同种植位置对结球生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室不同种植位置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均存在较大差异,气温、地温由南向北逐渐升高,光照强度先升高后降低。由于温光条件的差异导致结球生菜南北两边的长势都不均匀,不同品种生菜产量由南向北呈现出较为一致的规律性,即北边产量高于南边,靠近棚边最南边的位置与其他区域生菜产量存在显著差异。试验研究温室不同种植位置的温光等环境条件变化规律,为温室蔬菜科学化种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东北地区大型日光温室最高、最低温度预报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在东北地区开展大型日光温室内气温预报,防御温室蔬菜冷冻害和热害,在东北地区的中部建立大型日温室和温室小气候自动观测系统,应用小气候监测资料研究棚内外最高、最低气温的关系,建立相关模式,用棚外的最高、最低温度预报值预报棚内的最低(最高)温度。结果表明,大型日光温室内、外最低(最高)气温相关显著,不同季节、不同天气条件下的相关模式差异较大。这类相关模式可以用于日光温室内最低和最高气温的预报,从而提升温室气象要素预报水平,预防设施农业气象灾害,提高蔬菜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主要对新引进的日光温室与当前厚墙体温室的光热性能进行对比研究,为呼和浩特地区日光温室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根据4种类型日光温室小气候监测数据,分析温室内外日平均温度、温室内外日最低温度、温室内外日最高温度、温室内光照度等气象要素变化规律.双膜双被日光温室为室内温度水平最高的日光温室,越冬期间(1月12日-2月21日...  相似文献   

18.
日光温室番茄寡照灾害等级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初步确定日光温室番茄苗期及花果期冬季寡照灾害等级指标。基于日光温室内番茄苗期、花果期寡照对比观测试验,将冬季温室番茄生产寡照分为无灾、轻灾、中灾、重灾4个等级。通过1、3、5、7、10、15天寡照及恢复处理,对寡照植株样本及对照植株样本进行光合速率的观测分析,结合试验过程中样本生长性状表征以及经寡照处理后的样本产量统计分析,确定寡照等级指标。结果表明,苗期寡照指标为:无灾(3天及3天以下)、轻灾(4~7天)、中灾(8~10天)、重灾(10天以上);花果期寡照指标为:无灾(3天及3天以下)、轻灾(4~5天)、中灾(5~10天)、重灾(10天以上)。本研究为开展日光温室番茄寡照预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电锅炉供暖日光温室土壤加温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普通燃煤锅炉进行日光温室加温是目前常用的一种冬季采暖方式,但也存在着环境调控水平低、能源浪费和费工、费力等问题。本文采用新型电锅炉供暖方式对土壤进行加温,并配套设计了土壤温度自动监测与控制系统,大大降低了系统耗电量,经过性能测试和经济性分析,表明该套系统是经济可行的,为单栋日光温室加温提供一种有效且环保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依据典型温棚对比试验以及气象数据,将低温冻害、寡照、风灾作为研究区域典型气象灾害,分类设计轻度、中度、重度以及特大灾害阈值指标,在此基础上引入单重灾害指数(SI)和复合灾害指数(CI)以评价灾害的风险强度。结果表明:单重灾害指数差异性明显,复合灾害指数表现为:古浪凉州民勤天祝永昌乌鞘岭,即古浪、凉州宜作为区域日光温棚建设的首选之地,民勤要充分考虑棚型设计上的抗风性,其余地方则不适合大面积推广。研究结论不仅为日光温棚生产布局提供了依据,也填补了区域农业气象灾害评估体系的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