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桑蚕卵电晕人工孵化技术研究──Ⅱ.冷藏电晕处理的人工孵化效果华东师大物理系陈家森,叶士,叶永青浙江农大蚕学系杨明观嘉兴市农林局蚕桑站吴春泉前文就产下20小时左右蚕种进行即时电晕处理的人工孵化效果作了报导;本文介绍一下秋用冷藏蚕种电晕处理的人工孵化效果...  相似文献   

3.
4.
桑蚕卵电晕人工孵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6.
桑蚕卵电晕人工孵化技术研究──Ⅲ.电晕人工孵化蚕的实验室饲育浙江农大蚕学系杨明观嘉兴市农林局蚕桑站吴春泉华东师大物理系陈家森,叶士璟,叶永青本试验的Ⅰ报、Ⅱ报就桑蚕滞育性蚕卵的即时电晕处理和冷藏电晕处理的人工孵化效果作了报导。电晕人工孵化技术实用化的...  相似文献   

7.
在蚕种生产上,秋用冷藏浸酸蚕种的冷藏日数一般都要求在40日以上.冷藏日数在35日以内的短期冷藏蚕种,浸酸后一般孵化率较低,孵化整齐度较差,因此早秋期蚕种供应的调节余地较小.已知用电晕放电方法处理蚕卵,能使即时蚕种和冷藏40日以上的冷藏蚕种获得与浸酸蚕种大体相当的孵化效果.那末用电晕方法处理短期冷藏蚕种,其人工孵化效果又如何呢?为了探讨这个问题,进行了短期冷藏蚕种的电晕人工孵化效果试验.  相似文献   

8.
通过1994~1996年电晕处理蚕种的农村饲养,得到以下几点认识,在保证卵面消毒和排除孵化不齐因素情况下,电晕蚕种与浸酸蚕种的产量质量无显著差异,专供农用的大板电晕仪存在放电不匀,孵经不齐和孵化率欠高的问题,有待改进,电晕处理蚕种还须进行卵消毒。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散卵层厚度与电晕人工孵化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单层蚕卵的人工孵化效果最好,散卵层越厚,电晕人工孵化效果越差。对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0.
家蚕卵电晕孵化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电晕技术对即时浸酸处理的蚕种和冷藏浸酸处理的蚕种进行了刺激试验,发现蚕的孵化率和盐酸浸渍法相媲美。该方法所使用的仪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劳动强度小,同时可以避免浸酸所带来的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1.
滞育,是有机体对环境适应的标志,是昆虫在系统发育中形成的一种生理遗传特性.这一特性的形成是长时期变异和适择的结果.因此,在系统发育中愈居上位的昆虫,其滞育的机制愈完善,则生命活动的时期与一年中对其最有利的时期配合得愈紧密.家蚕在胚子中胚叶形成时开始滞育,到中胚叶前胸部分节时,完全进入滞育.但是,滞育的环境诱导却发生在亲代的胚胎发育期,相距一代,其机制是极其复杂的.本文拟对家蚕滞育,化性与环境的关系,滞育的生理调节,以及滞育卵的代谢等进行概述,进而对滞育机制进行推测.但由子学识浅陋,错误之处,请阅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2.
我們在党的总路綫光輝照耀下,在多次养蚕方面,創造了簡單易行的小苏打浸种即时人工孵化法。在生产上試驗結果証明:孵化齐一,孵化率高,蚕体健康,产量高,質量好。去年的多次养蚕,最多养到十二次(第十一、十二次試驗全龄喂萵苣,不包括在内),截止十次以前,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生产环境和生产布局等因素的变化与影响,蚕卵符合规范化状态下进行即时浸酸的情况并不多,本文针对生产实际情况,探索了针对非常规状态下的即时浸酸技术,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前报(横山等,1987)探讨了家蚕发育初期卵的浸酸效果,随着卵发育的进展,感受性发生显著变化.但是,这些变化是温汤的热效应,或是盐酸刺激、还是两者的协合作用等尚未明瞭,另外,须贝(1976)研究了发育初期卵的温汤处理,诱导单性生殖,雄核发育,雌核发育及多倍体等,为了更有效地进行这些实验,需要准确地把握温汤对发育初期卵的效果.对发育初期卵进行高温冲击(40℃,一小时),已有桥本(1943)的雄核发育及田岛(1939)嵌合性卵的诱发等.还有Strunnikov(1983)试验,49℃,处理1—2分钟.这些都不是作者所要得到的资料.因此,本文阐述温汤处理对发育初期卵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声波及超声波对家蚕的影响早引起人們的注意,苏联盖佐娃等用125仟赫、300—400瓦的石英换能器处理不同发育阶段的柞蚕卵,認为处理1~30分鐘均有一定效果,其中以产下24小时內处理者能提早孵化时間21.5%,日本八木氏用450仟赫处理家蚕卵则孵化期此对照区提早,茧层却稍次于对照区。  相似文献   

16.
<正> 夏秋蚕用种常用即时浸酸法处理,使当年产下的越年卵得以解除滞育,并使胚子发育而孵化。日本昆虫生化学者茅野春雄认为:蚕的滞育可能与光周期反应、内分泌激素、能源代谢等因素有关。本试验就浸酸处理的蚕卵,进行了蚕卵糖元变化的探讨,结果如下: 试验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 据1987年8月5日消息,由陕西师范大学应用声学研究所和陕西农林学校共同进行的“超声对桑蚕发育影响和增产的试验研究,”通过国家教委鉴定。有关专家认为,这项研究对提高蚕茧质量和原蚕制种量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可使全茧量、茧层  相似文献   

18.
产后100小时内蚕卵的即时浸酸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液温46.1℃,比重1.075的盐酸浸渍8个家蚕现行品种(或杂交型式)产下后20至100小时的滞育性卵(25℃保护中),无论是普通孵化率,还是实用孵化率(二月或一日),要达到一定高值,在5至23分钟浸酸时间内,浸酸时期越迟,所需浸渍时间越长。产下后100小时以内的蚕卵,浸酸后都有较高的实用孵化率,而且产下后60至100小时的蚕卵比产下后20至40小时的蚕卵有效盐酸浸渍时间范围更广,安全系数更大。所有供试蚕品种,达到95%以上两日实用孵化率所需的盐酸浸渍时间分别为:产后20至40小时蚕卵5分钟;60小时蚕卵11至14分钟(7532×75新在14分钟时略低);80小时蚕卵14至23分钟;100小时蚕卵为20至23分钟。浸酸时期越迟催青经过也越长,25℃中催青的收蚁时间,产后20至40小时浸酸卵为浸酸后第11日,产后60、80、和100小时浸酸卵分别为浸酸后第12、13和14至15日。由于浸酸时期推迟,加上催青经过延长,产后20至100小时浸酸卵,收蚁时间可在蚕卵产下后第12至19日变动,这样不仅扩大了即时浸酸的适期范围,还可代替因收蚁推迟而需要的浸酸前冷藏处理。  相似文献   

19.
由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Nb)感染引发的家蚕微粒子病可以通过胚种垂直传播,如能在蚕种人工孵化处理过程中杀灭家蚕微孢子虫,阻断其胚种传播,将有效控制病害对养蚕业尤其是蚕种制造业造成的危害。对家蚕二化性四元杂交组合两广二号的带毒卵进行高温即时浸酸处理,考察浸酸温度和浸酸时间对蚕卵中Nb的灭活作用及实用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产卵后20 h的带毒蚕卵用47.5℃或48℃质量浓度为1.075 g/m L的盐酸溶液分别浸渍6.0、6.5和7.0 min,对蚕卵实用孵化率无明显影响;依据蚕卵孵化后饲养至3龄眠蚕用显微镜镜检Nb的数据,测算高温即时浸酸处理对家蚕微粒子病的相对防治效果可达90%~97%。此外,采用Real-time PCR扩增方法,检测高温即时浸酸处理组蚕卵孵化蚁蚕样本中的Nb孢子目标基因的相对拷贝数,较常规浸酸处理组蚕卵孵化蚁蚕样本下降了97%~99%。上述结果表明高温即时浸酸处理对蚕卵中的Nb孢子有显著的杀灭作用,能有效阻断家蚕微粒子病的胚种垂直传播,可作为防治家蚕微粒子病的一种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在蚕期和蛹期进行,供试品种为中亚细亚蚕研所17,30,21斑纹,苏维埃5及其杂交种。这些品种均为白茧,在普通的温湿条件下饲养。五龄饷食给予洒有微粒子病孢子悬浮液的桑叶使其感染。微粒子悬浮液是在柯里也夫室计算孢子数的,其密度为100个孢子/mm~3。添食用的孢子是从去年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