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利  冯喜文  刘春新  罗玲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612-15615
[目的]研究D101大孔树脂对金丝桃素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征。[方法]采用拟1级、2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和颗粒内扩散Kannan方程对吸附动力学过程进行拟合;等温吸附模型采用Langmuir模型、Freundlich模型和Temkin模型,使用Origin分别对3种模型进行线性拟合。[结果]动力学研究表明,D101大孔树脂对金丝桃素的吸附符合拟2级动力学方程描述;热力学研究表明,D101大孔树脂对金丝桃素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吸附焓变ΔH〈0,说明D101大孔树脂对金丝桃素的吸附过程是放热过程,且|ΔH|〈20kJ/mol,表明吸附过程为物理吸附过程;吉布斯自由能ΔG〈0,表明吸附过程是自发的;吸附熵变ΔS〉0,表明吸附伴有熵值增加的过程。[结论]该研究可为大孔树脂分离纯化金丝桃素的工业化放大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研究NKA-Ⅱ大孔吸附树脂对水中苯甲酸的吸附行为.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研究了NKA-Ⅱ大孔吸附树脂对水中苯甲酸吸附动力学及热力学特性.吸附符合一级动力学吸附方程,颗粒内扩散过程是影响吸附速率的主要控制步骤;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ln(qe)=lnKf+(1/n)lnCe,数据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呈现出Kf...  相似文献   

3.
为考察大孔NKA-Ⅱ吸附树脂对苯醚甲环唑的吸附可行性,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NKA-Ⅱ型大孔树脂对苯醚甲环唑吸附过程的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在288、298、308 K温度条件下,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苯醚甲环唑在NKA-Ⅱ型树脂上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和吸附焓变表明NKA-Ⅱ型树脂对苯醚甲环唑的吸附是吸热过程。吸附自由能ΔG<0,表明吸附具有自发性;吸附熵变ΔS>0,说明吸附质分子在溶液中的运动比在吸附树脂表面上受到更大的限制。  相似文献   

4.
该文在静态条件下,研究了植物单宁改性树脂对碱性橙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性.动力学研究表明,植物单宁改性树脂对碱性橙的吸附脱色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式;由动力学速率方程可知,该过程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同时伴有吸附剂内的粒子扩散.热力学研究表明,吸附过程是放热吸附,温度升高不利于吸附,这与实验结果相符合;此外,吸附过程为自发的物理吸附.   相似文献   

5.
为考察椰壳炭对水中阿莫西林的吸附特性,以活性炭为参照进行了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吸附热力学研究,结合扫描电镜、孔径与比表面积分析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椰壳炭、活性炭形貌结构和物化性质的表征,分析了椰壳炭对阿莫西林的吸附机制。结果表明,25℃时椰壳炭对阿莫西林的吸附量是50.50 mg/g,高于活性炭的吸附量(48.02 mg/g);2种炭材料对阿莫西林的吸附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R~20.991 9),表明吸附过程受2种以上因素共同影响;采用Langmuir与Freundlich方程对吸附等温结果进行了拟合,后者(R~20.938 7)拟合结果优于前者(R~20.928 8),表明炭材料对阿莫西林的吸附不是单分子层吸附;吸附热力学结果发现2种炭材料对阿莫西林的吸附过程是自发(ΔG0)吸热(ΔH0)熵变增大(ΔS0)的过程且吸附过程主要为物理吸附(ΔH40 kJ/mol)。  相似文献   

6.
732阳离子交换树脂对茶氨酸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732阳离子交换树脂对茶氨酸的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在303、323K的温度条件下和研究浓度范围内,732阳离子交换树脂对茶氨酸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分别计算了热力学参数吸附焓、自由能、吸附熵,结果表明,此吸附过程是放热和自发的,吸附速率受颗粒内扩散和化学反应等因素的共同控制.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活性炭对水体中呋喃它酮的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性以及相应的吸附率.测定了298.0、303.0、308.0、313.0 K4个温度下呋喃它酮的稳态吸附量.结果表明.该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焓变△H=4.01 kJ/mol <40 kJ/mol),该吸附为物理吸附,占布斯自由能变(△G)<0,表明...  相似文献   

8.
不同介质中石油污染物吸附过程的动力学及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个不同地域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平衡振荡法,研究了石油污染物在不同土壤中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征。试验数据分别采用4种动力学模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不同土壤对石油污染物的吸附均表现为快反应和慢反应2个阶段,0~15 min为快反应阶段,吸附量达到饱和吸附量的85%。3种土壤对石油污染物的吸附动力学符合拉格朗日假二级动力学方程。不同温度下3种供试土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均为负值,3种土壤对石油污染物吸附过程的焓变、熵变依次为:ΔH029.11、29.12、52.70 kJ/mol;ΔS0-100.85、-103.09、-182.66 J/(mol.K)。表明,土壤对石油污染物的吸附是自发进行且为放热过程,温度升高吸附量减少,石油被吸附的过程中混乱度降低。  相似文献   

9.
根据OECD Guideline106批平衡实验,研究了诺氟沙星在胡敏酸上的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并探讨了其可能吸附机理。结果表明,诺氟沙星在经过约12h的快速吸附阶段后,进入缓慢吸附阶段,其吸附平衡时间为48h。伪二级动力学方程能够较好地描述不同pH条件下诺氟沙星在胡敏酸上的吸附动力学特性。诺氟沙星在胡敏酸上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方程,该方程的拟合系数1/n<0.5,表明诺氟沙星在胡敏酸上为非线性吸附。ΔH0=-48.85kJ·mol-1和ΔG0<0,表明诺氟沙星在胡敏酸上的吸附是自发进行的放热过程,且离子交换是其主要吸附机理,同时也可能存在着偶极间作用力、氢键力和电荷转移等吸附机理;ΔS0<0表明吸附过程中熵在减小。吸附位点的能量随着吸附量的增大而降低,也表明胡敏酸的异质性和吸附的非线性。  相似文献   

10.
大孔树脂对紫甘薯色素的静态吸附参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4种大孔树脂(AB-8、S-8、NAK-Ⅱ及NKA-9)吸附紫甘薯色素,研究了大孔树脂吸附过程中的静态吸附动力学和AB-8大孔树脂的静态吸附热力学。结果表明:AB-8大孔树脂是较理想的吸附树脂,其吸附平衡速率常数为每分钟0.0246,吸附过程和Freundlich经验公式拟合较好;当溶液的色素含量为0.992(以A535表示)、吸附温度为40℃、吸附时间为30min时具有最佳的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