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两种基因型泡桐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范国强  翟晓巧  马新业  黎明 《核农学报》2005,19(4):274-278,254
以叶片和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毛泡桐和白花泡桐胚性愈伤组织诱导、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情况。结果表明,白花泡桐叶片和茎段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分别为MS+0.3mgLNAA+14mgLBA和MS+0.3mgLNAA+8mgLBA,其最适培养基皆为MS+0.3mgLNAA+17mgLBA。从体细胞胚胎发育所需时间来看,两种泡桐叶片的体细胞胚胎发育能力均高于茎段。  相似文献   

2.
采用埃及海岛棉辐射突变系226、188、197和埃及棉吉扎69的下胚轴为外植体,接种子改良的 MS 培养基(MS 无机盐+B_5有机元素)上,补加不同外源激素诱导愈伤组织和分化,然后经过悬浮培养,获得大量胚状体。经过重复实验,226、197能够产生大量胚状体,胚状体的发生频率分别为90%和70%左右,发生指数3.0和2.0。最适诱导培养基为改良 MS+2,4-D 0.05mg/L+KT 0.1mg/L,最适继代次数3~5次,其中需要在 IAA 1mg/L+ZT 0.1mg/L 培养基中继代2次。分化培养基为 MS+KT 1mg/L+NAA 4mg/L。然后选择淡黄或灰白松散的愈伤组织接种到悬浮培养基MS+KT 0.05mg/L 中,培养15~20d,即产生大量胚状体和胚性细胞团。在不加激素的培养基上,胚状体萌发成苗生根。对不同状态愈伤组织的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进行分析表明,其酶活性和谱带差异较明显。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不同外植体的研究,发现幼胚下胚轴是理想的外植体材料,2,4-D和ZT是中棉所12体细胞胚发生的关键植物生长调节物。从愈伤组织诱导到大量再生植株只需4个月左右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采用60Coγ射线200Gy辐照处理晚粳稻品种“浙粳20”纯系干种子,在其后代发现2个粳稻耐旱突变体G1和G2。经(生殖生长期)海南和杭州(营养生长期)耐旱性鉴定,2个突变体耐旱性明显优于原亲本“浙粳20”,也优于巴西陆稻“IAPAR-9”。普通灌溉栽培条件下的农艺性状测试表明,2个突变体对水陆环境具有较好的双重适应性。G1综合性状优良,可直接应用于生产,G2产量偏低,可作为新的优质耐旱种质利用。  相似文献   

5.
水稻雄性不育诱导和突变体基因等位测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 30 0Gy60 Coγ射线辐照诱变水稻恢复系测 48、测 49、测 64和明恢 77的干种子 ,从M2代中选得 7株雄性不育突变株。遗传观察表明 ,他们分别为单基因隐性遗传 ,双列杂交测验结果分属于 4个不等位的雄性不育基因突变体 :测 64ms、明恢 77ms 1、明恢 77ms 2和测 48ms 1。  相似文献   

6.
以"岗山3号"蔺草成熟种子作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激素浓度及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4-D浓度为2.0mg/L,6-BA浓度为0.5mg/L时,蔺草种子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为74.7%;在IAA浓度为0.5mg/L,KT浓度为2.0mg/L时,蔺草种子的愈伤组织分化率最高,为83.3%;IAA与KT的比值对再生芽和再生根形态影响较明显。  相似文献   

7.
8.
利用60Co γ射线辐照籼稻材料M804,获得了1个性状能稳定遗传的矮秆突变体MU101,对其形态学及细胞学方面进行了鉴定分析表明,该突变体田间表现植株矮化,叶色浓绿,株型紧凑,长势较强,抽穗和分蘖正常,节间数较野生型减少2个,各节间不按比例缩短.该突变体可作为一个特殊类别材料进行深入研究,同时也为该突变基因的定位克隆...  相似文献   

9.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植物体细胞胚发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合理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成功诱导体细胞胚的决定因素,也是影响体细胞胚高频率发生的主要因素。本文从生长素类、细胞分裂素类、赤霉素、脱落酸以及各类植物生长调节剂间组合使用等几个方面综述了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体细胞胚发生中的应用进展,为植物体细胞胚的诱导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乌拉尔甘草胚状体的诱导及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君迈  李强  王崇 《核农学报》2010,24(3):522-526
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乌拉尔甘草外植体、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胚状体诱导的影响,并对胚状体诱导和成苗技术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适宜乌拉尔甘草胚状体诱导培养的最佳外植体为芽,优化培养基为MS+甘氨酸0.3g/L+蔗糖30g/L+琼脂5g/L+2,4-D0.2mg/L;2,4-D对胚状体诱导具有促进作用。适宜胚状体诱导成苗的最佳外植体为芽,培养基为MS,成苗率达到66.67%,外源激素对胚状体诱导成苗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关正君  郭斌  尉亚辉 《核农学报》2011,25(3):594-601
以樱桃番茄叶片为外植体在附加6-BA 2.0mg·L+IAA 0.1mg·L的MS培养基上诱导体细胞胚发生,研究了樱桃番茄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和某些生理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樱桃番茄体细胞胚发生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变化表现为SOD活性在培养第7天和第21天出现2次高峰,分别为73.69U·g-1FW和77...  相似文献   

12.
采用60Coγ射线200Gy辐照处理晚粳稻密穗型材料U5纯系干种子,经加代筛选后,获得了粳稻伞状穗型突变体,取名为ET2。与原亲本比较,ET2穗部形态发生了明显变异,其一次枝梗着生角度显著增大,与穗轴的张开角达30°~40°;其未成熟粒、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分别减少41.8%、39.8%和59.1%;其籽粒产量提高4.15%。分析ET2穗部不同部位籽粒特性表明,在未成熟粒和垩白改良方面,其穗下部显著优于穗中部,而穗中部又优于穗上部。ET2的诱发可能是培育籽粒优良、密穗型高产晚粳稻品种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小麦体细胞胚发生中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动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相似文献   

14.
观赏凤梨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高频再生及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观赏凤梨‘名宝剑’的短缩茎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激素及浓度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分化的影响,并通过形态学和组织细胞学观察了不同类型愈伤组织的超微结构和胚性愈伤组织的分化过程。结果表明:NAA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19),其中0.5mg/L NAA最有利于提高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和胚性愈伤组织的比...  相似文献   

15.
用5-氮胞苷(5-azaC)处理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恢复系“明恢63”、“密阳46”和“特青2号”成熟胚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当5-azaC浓度为0.1mmol/L时,愈伤组织的增殖明显受抑;当5-azaC浓度达1.0mmol/L时,愈伤组织增殖率下降50%以上;5-azaC浓度提高到1.5mmol/L时,愈伤组织增殖率仅及对照的20%。分化阶段愈伤组织对5-azaC更敏感,当5-azaC的浓度为0.02mmol/L时,愈伤组织的再分化率明显下降,且随5-azaC浓度的增加,再分化率也显著下降,当5-azaC的浓度为0.2mmol/L时,各试验品种的愈伤组织的再分化力完全受抑,不能分化出幼苗。经5-azaC处理的愈伤组织再分化力也下降,但经预分化培养后分化力可恢复到较高水平。经5-azaC处理的愈伤组织再生植株产生了性状变异,出现了白化苗、矮秆、迟熟和早熟等变异体,当代的突变率为3.03%~5.31%。突变性状表现为单基因隐性突变,可稳定遗传。  相似文献   

16.
钾素营养对水稻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际型 《土壤学报》1997,34(2):182-188
本文研究了大田和盆栽试验中钾素营养对水稻根系形态、活力及其对养分吸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在氮磷肥的基础上施钾能促进稻根的生长;(2)土壤供钾潜力、钾肥种类和水稻品种的吸K特性均影响根系的生长;(3)在缺钾的酸性土壤上,吸钾强的品种,施钾的促根效应最为明显;(4)施钾能增加小于0.2mm的细根量,提高稻根的再生能力,影响N、P、K、Ca、Mg等营养元素的吸收及其在地上和地下部分间的分配;(5  相似文献   

17.
苹果离体叶片特定部位体细胞胚胎发生和人工种子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苹果品种嘎拉试管苗顶部前3片展开叶为试材,将叶片由叶尖至叶基分为上、中、下3个区,每区又由叶脉分隔为左、右两个亚区,共6个亚区。每一叶片在1个亚区中心部位用解剖针刺伤1点后接种于MS+BA1mg/L+NAA4mg/L+2,4-D0.5mg/L+蔗糖20g/L的培养基上,暗培养7d后,转接到MS+BA1mg/L+蔗糖20g/L的培养基上继续暗培养,40d后,85%的叶片在刺伤口周围发生直接类型体细  相似文献   

18.
水稻类病变突变体lmm1的诱发与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忠华  贾育林 《核农学报》2006,20(4):255-258
用1.0%化学诱变剂EMS处理抗稻瘟病水稻品种Katy,获得一个水稻类病变坏死突变体,命名为lmm1。与对照Katy相比,该突变体的主要农艺性状表型发生了显著变异:植株变矮,分蘖数和千粒重显著减少。遗传学分析研究表明,该突变为单基因细胞核隐性突变。经稻瘟病与纹枯病真菌人工接种实验,结果表明该突变体比对照Katy具有更强的广谱抗性,表明lmm1对于提高水稻广谱抗性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用~(60)Coγ射线外照射粳稻生长植株(1、2、3、4、5、6片叶、孕键、抽穗和开花期),每个时期所用照射量为2、5、10、15、20、25kR,照射量率为96.8—99.1R/min。试验表明:1—6片叶接受~(60)Coγ射线照射的植株,辐射生理损伤具有阶段性,照射后新长出的3片叶是辐射损伤最为明显的部位,通过照射后的株高增长曲线,可粗略预报辐照后减产10%、50%、90%的植株。水稻一生中孕穗期是对γ辐射最为敏感的时期,5kR便可减产80%,10kR减产100%。  相似文献   

20.
诱抗剂对水稻幼苗耐盐性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本试验对水稻幼苗做诱抗剂处理并进行盐胁迫,测定了不同品种幼苗各性状耐盐性诱导率,并进一步对品种R6幼苗的生理特性分析。结果表明,诱抗剂对不同水稻品种幼苗的耐盐性诱导率有明显差异,品种R6的根长诱导率最高;用诱抗剂处理水稻品种R6后,耐盐能力比盐胁迫对照显著提高,表现为增加了根系活跃吸收表面积、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明显增强了根系活力,降低丙二醛含量。诱抗剂还具有调节IAA和ABA内源激素含量及其分布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