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日粮纤维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粮纤维在维持奶牛瘤胃正常功能、生产性能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日粮纤维通过刺激奶牛的咀嚼和反刍,促进唾液的分泌,提高瘤胃的缓冲能力,维持瘤胃的发酵功能;日粮纤维是维持奶牛泌乳和乳成分稳定的重要保障,适宜的日粮纤维水平可维持奶牛较高的乳脂率和产乳量。  相似文献   

2.
<正> 反刍家畜能将其他动物不能消化的植物纤维素分解成挥发性脂肪酸,并能利用非蛋白氮化合物合成菌体蛋白质,生产乳、肉,这种优良的经济性能是靠反刍家畜瘤胃内微生物和动物生理机能的巧妙协调实现的。近年来,奶牛场为了提高牛奶产量,广泛采取集约化饲养方式,多给奶牛浓厚饲料,少给粗饲料,结果奶牛产奶量虽有一定程度提高,但乳脂率有所下降。就我场而言,牛奶乳脂率普遍在2.9%—3.5%之间,平均为3.36%。这除了遗传因素外,可能和日粮中粗饲料比例低(精粗比为65:35)有很大关系,为此,我们于1988年4月1日至5月30日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3.
利用F89和瘤胃素减缓奶牛热应激与提高产奶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将33头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3组,试验Ⅰ组日粮中添加1.2mg/kg的F89,试验Ⅱ组日粮中添加20mg/kg的瘤胃素,结果表明:在热应激条件下,F89可以提高奶牛的粗饲料采量和减缓产奶量下降;使用瘤胃素,奶牛产奶量比试前提高8.32%;同时这两种物质都具有抗热应激和提高血清PRL及T4水平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王金宝 《饲料博览》2002,(12):51-51
饲养奶牛应以充分发挥牛的生产潜力与维护牛的健康为目的。在实际生产中,应按牛的生理需要增加青、粗饲料量,按其不同的泌乳期,使精、粗饲料间保持适当比例,泌乳初期精料50%~40%,粗料为50%~60%;泌乳中期精料30%,粗料为70%;泌乳后期精料20%,粗料为80%;干奶期精料15%,粗饲料为85%。这样合理搭配,保持稳定。干物质中精、粗比例是4∶6,以粗料为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牛瘤胃的正常机能。日粮中粗纤维含量为13%~17%。如过多时,则失去粗饲料的效果,容易患消化障碍病。奶牛各阶段合理粗精饲…  相似文献   

5.
反刍行为奶牛一天8至10个小时都在反刍,全群中50%的牛卧倒反刍才是正常的,如果日粮配制比较合理,奶牛每次反刍应该咀嚼50至60次,若咀嚼次数低于40次,就表明粗饲料饲喂过少,如果咀嚼次数高于70次,就意味着粗饲料饲喂太多。  相似文献   

6.
粪便状态能够反映奶牛瘤胃的健康状况,粪便分析是判断瘤胃发酵正常与否、日粮消化状况以及日粮配方是否合理的一个直接、便捷、快速的诊断方法,是解决奶牛营养问题的关键.粪便的颗粒分布能直观地反映奶牛机体的消化性能以及饲料消化利用程度,判断奶牛瘤胃功能是否最佳.通过对奶牛粪便状况的分析可调整优化日粮,改善瘤胃健康状况,有效提高产...  相似文献   

7.
高产奶牛泌乳早期能量需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量是奶牛的第一营养需要。高产奶牛的特点是机体新陈代谢旺盛,饲料采食量大,转化率高。在泌乳早期,由于能量的供给不能满足产奶需要,导致奶牛能量负平衡,代谢机能障碍,发生酮病和脂肪肝。缓解能量负平衡的措施主要有:增加精料进食量,使用过瘤胃脂肪,添加瘤胃调控物质,饲喂优质粗饲料等。文章综述了高产奶牛日粮中能量营养需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日粮精粗比条件下奶牛瘤胃pH,挥发性脂肪酸(VFA,主要包括乙酸、丙酸、丁酸)浓度和血清乙酸、丙酸、丁酸浓度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选用5头健康的干奶期荷斯坦奶牛(体重(502±25)kg),饲喂精粗比(质量比)分别为30∶70、35∶65、40∶60、45∶55、50∶50、55∶45、60∶40、70∶30和100∶0的9种日粮,对奶牛瘤胃内pH、VFA和血清VFA浓度进行检测。对5头奶牛连续进行9期饲喂试验,前8期试验每期30 d,最后一期试验为3 d。【结果】随日粮中精料比例的提高,奶牛瘤胃pH逐渐降低,其中饲喂精粗比为100:0日粮组的奶牛瘤胃pH显著低于其他精粗比日粮(P<0.05);精粗比为55∶45日粮组的奶牛瘤胃乙酸、丙酸和丁酸浓度,显著低于粗精比为30∶70、35∶65、40∶60、45∶55日粮组(P<0.05);精粗比50∶50日粮组奶牛血清乙酸浓度显著低于粗精比为30∶70、35∶65和100∶0日粮组(P<0.05);不同精粗比日粮条件下,奶牛血清丙酸和丁酸浓度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乙酸和丁酸浓度与瘤胃中乙酸、丁酸浓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血清丙酸浓度与瘤胃丙酸浓度间呈极显著负相关性(P<0.01)。【结论】不同精粗比日粮对奶牛瘤胃pH、VFA和血清丙酸具有显著影响,奶牛在饲喂过程中逐渐对精料产生了耐受性,获得了稳定的瘤胃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9.
齐牧 《油气储运》2006,(4):46-47
奶牛是大食量的草食畜种,具有非常发达的瘤胃和反刍功能。饱食后的反刍是奶牛的生理需要,奶牛的咀嚼活动暨有助于唾液缓冲液分泌,有效地控制奶牛瘤胃中的酸碱度,也是决定瘤胃环境是否正常的一个指示剂。  相似文献   

10.
选择4头安装有瘤胃瘘管的泌乳奶牛,按4×4拉丁方设计,研究日粮精粗质量比约为30∶70的“高低质粗料型”日粮、30∶70的混合型高青贮日粮、50∶50的精粗料比例相当的日粮及65∶35的高精料日粮等4种不同精粗比日粮对瘤胃纤维降解酶活性及血液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奶牛采食4种精粗比不同的日粮,均能达到满足纤维降解及纤维分解菌生长要求的瘤胃pH值;日粮精粗比对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酶、纤维二糖酶和木聚糖酶等瘤胃纤维降解酶活性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对奶牛颈静脉血中血浆葡萄糖浓度和血清生长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浓度亦无显著(P>0.05)影响。说明4种精粗比日粮对奶牛瘤胃纤维降解酶活性及上述血液指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缓冲剂的添加条件:①处于泌乳初期的高产奶牛;②奶牛日粮中精饲料占50%-60%;③奶牛长期饲喂青贮饲料或饲喂的粗饲料几乎全是糟渣类饲料;④奶牛泌乳初期的日粮为高精、高糟渣类饲料,且粗饲料质量很差;⑤夏季泌乳牛食欲下降,进食的干物质明显减少;⑥泌乳牛群所产常乳的乳脂率明显下降;⑦泌乳牛日粮从粗饲料型转换为精饲料型(精粗饲料比例为3:2);⑧当日粮是将精料和粗料分别单独饲喂时。  相似文献   

12.
<正>众所周知,奶牛是反刍动物,日粮应该以粗饲料为主。但是在现实生活当中,规模奶牛场往往忽视奶牛日粮中粗饲料的作用,仍然采取大量使用精饲料来追求较高的奶产量,这种"掠夺式"的经营方式,造成奶牛的繁殖、消化、代谢、  相似文献   

13.
柠条可作为奶牛的日粮粗饲料。柠条枝条在榆林晚春饲草缺乏季节,可替代部分粗饲料饲喂奶牛,在维持正常产奶水平的同时,乳脂肪、乳蛋白、乳糖及乳干物质等均具有提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利用体外批次培养法,研究了奶牛3种不同品质粗饲料日粮及添加戊酸对培养液纤维素酶活力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粗饲料品质及添加戊酸对培养液纤维物质降解率的影响机理.体外试验选用体况良好、体重和胎次相近的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3头荷斯坦奶牛,以供采集瘤胃液.固定精粗比为45:55条件下配制3种混合日粮,用GI指数对粗饲料品质进行测定,形成含高GI粗料日粮组(1号料,粗料GI=2.89 MJ)、含中GI粗料日粮组(2号料,粗料GI=1.73 MJ)和含低CI粗料日粮组(3号料,粗料GI=0.65 MJ).结果表明:随着粗饲料品质的提高,培养液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和木聚糖酶活力显著提高(P<0.05);粗饲料品质对滤纸酶活力没有产生显著影响(P>0.05);滤纸酶活力和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峰值出现在培养后6h,木聚糖酶活力峰值出现在培养后9h;戊酸的添加使3种混合粗料日粮培养液3种酶活力显著提高(P<0.05).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条件下日粮与缓冲液pH对奶牛瘤胃液共轭亚油酸(CLA)含量的影响,筛选能提高奶牛瘤胃CLA含量的最佳条件。【方法】选择日粮中粗料比例、精料中植物油种类及比例、棉粕质量分数与豆粕质量分数比值(以下简称棉粕与豆粕比例)、缓冲液pH值、硫酸铜作为影响因素,采用五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泌乳荷斯坦奶牛瘤胃液进行体外培养,测定奶牛瘤胃中CLA含量。【结果】各因素对CLA含量的影响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pH值平方项>粗料比例>植物油种类及其比例平方项(达1%显著水平)>粗料比例与pH值交互项(达2.5%显著水平)>棉粕与豆粕比例平方项>pH值(达5%显著水平)。在其他条件一定时,日粮中添加5%葵花籽油、粗料比例为70%、棉粕与豆粕质量分数分别为14%与11%、pH值为7.0时,奶牛瘤胃液CLA的含量最高。【结论】日粮中粗料比例、植物油种类及其比例、缓冲液pH值、棉粕与豆粕比例是影响奶牛瘤胃液CLA含量的主要因素,筛选得到了提高奶牛瘤胃中CLA含量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6.
奶牛是反刍食草动物。瘤胃功能的好坏是一头奶牛能否正常生产的基础。因此,在饲养的各个环节注意对瘤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正>当库存原料短缺或粗饲料不能满足用量的情况下,降低日粮中粗饲料的比例具有一定优势。然而,高比例粗饲料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一直起作用。例如,粗饲料库存和土地面积不足以满足较高比例粗饲料用量;由于出口引起干草价格上涨从而导致使用高比例粗饲料不能节约成本;粗饲料消化率较低从而限制奶牛泌乳性能。在这些情况下,养牛者需要多考虑如何利用其他可以选择的饲料原料。若将TMR(全混合日粮)中粗饲料的水平降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全球乳和乳制品需求量的增加,提高奶牛产量的愿望愈加迫切。在过去20年里,益生酵母被不断证明其对提高产奶量、提高饲料利用率和降低奶牛体况损失等方面有显着效果。已有研究表明,无论在高精料日粮还是在高粗料日粮中,益生酵母都表现出良好的改善瘤胃功能的效果。益生酵母刺激纤维分解菌和乳酸利用菌的生长,改善瘤胃pH值,最终提高了精饲料和粗饲料的总消化率。额外释放出的  相似文献   

19.
日粮精粗比对奶牛瘤胃发酵及泌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4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泌乳奶牛,按4×4拉丁方设计,分别饲喂精粗比约为30∶70的“高低质粗料型”日粮、30∶70的混合型高青贮日粮、50∶50的精粗料比例相当的日粮及65∶35的高精料日粮等4种不同精粗比日粮,研究日粮精粗比对奶牛瘤胃发酵及泌乳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日粮精粗比对奶牛瘤胃pH值,氨氮质量浓度,总挥发性脂肪酸、丙酸、丁酸的浓度和乙酸/丙酸、(乙酸+丁酸)/丙酸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而对瘤胃乙酸浓度影响不显著(P>0.05);饲喂不同精粗比日粮,奶牛乳产量、4%标准乳产量均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而乳脂、乳蛋白、乳糖、非脂固形物及总固形物的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其产量随乳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结果表明,4种精粗比日粮能使瘤胃发酵和乳成分含量保持稳定,但影响瘤胃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和乳产量;低质和优质粗料的合理搭配有利于稳定瘤胃内环境和乳脂含量,且能改善泌乳性能。  相似文献   

20.
过瘤胃胆碱对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和能量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阐明日粮中添加过瘤胃胆碱对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和能量代谢的影响,选取年龄、胎次和泌乳量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牛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Ⅰ、Ⅱ、Ⅲ组每天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10和20g过瘤胃胆碱,Ⅳ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内(产前14d~产后42d)分别调查和检测奶牛的生产性能(泌乳量和干物质摄入量)、血液生化指标(葡萄糖、β-羟丁酸、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和内分泌指标(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结果显示:1)围产期奶牛日粮中添加过瘤胃胆碱能明显提高奶牛泌乳量(MY)和干物质摄入量(DMI),以每头奶牛每天添加10g过瘤胃胆碱效果最好。2)围产期奶牛日粮添加过瘤胃胆碱,能延缓血浆葡萄糖(Glu)水平的下降(P<0.05),显著降低试验奶牛血浆β-羟丁酸(BHBA)、游离脂肪酸(NEFA)总胆固醇(TCHO)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血浆甘油三酯(TG)有升高的趋势(P>0.05)。3)添加过瘤胃胆碱,有提高试验奶牛血浆胰岛素(Ins)含量、降低胰高血糖素(Gn)含量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上述结果表明围产期奶牛日粮添加过瘤胃胆碱能够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改善奶牛体内脂肪代谢,促进体内糖异生作用,缓解围产期和泌乳早期奶牛的能量负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