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化感作用与可持续农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这了农业生态系统中化感物质的种类和作用机制以及化感作用对养分资源管理及其他农艺措施的影响,提出优化农艺措施、合理利用植物间化感作用建设可持续农业的方法和途径,并指出今后化感作用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2.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化感作用体现了植物之间的生化相生相克关系,且广泛存在于农业生态系统之中。由于化感物质的作用,某些种类的作物不宜混种,而有些种类之间实行间作则提高产量。因为自毒作用的影响,重茬种植作物会出现减产,因而选择适宜品种进行轮作可避免此况发生。开发、利用化感物质作为植物源杀虫剂、土壤灭菌剂也已成为当前植保工作的热点。通过杂交和转基因等生物工程手段筛选、培育携带抑草基因的栽培品种,或将普通作物与抑草作用显著的品种进行间作,均可有效减少除草剂的使用。更为直接的方法是将化感物质发展为除草剂,并进一步探讨其人工合成和化学修饰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减少化学除草剂对农业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3.
水稻化感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水稻化感作用的研究进展,包括水稻与其他植物相互间的化感作用、水稻化感物质的分离鉴定及其特征特性、水稻化感育种、水稻化感作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展。  相似文献   

4.
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对持续性农业建设的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植物化感作用是植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本文概述了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对持续性农业建设的必要性,并从持续农业建设的生物措施方面,讨论了农业生态系统中植物化感作用的现象及其实质,以及植物化感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指出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对持续农业建设既有直接作用,又有长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植物化感作用及其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化感作用作为一种自然的生态现象,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目前对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化感物质的分离、鉴定、释放途径、作用机理及化感作用对农、林、牧等草地农业生态系统持续发展的应用潜力等方面.但化感作用在草地农业中的具体作用和应用还缺乏深入系统地概述.为探明化感作用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作用,本文从植物化感作用的物质...  相似文献   

6.
作物化感作用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58,自引:6,他引:58  
作物化感作用研究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方向,尽管2000年前就有关于植物间克生现象的描述,化感作用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很有潜力,从化感作用的概念着手总结了近20年来的研究成果,包括化感作用物质研究,作用机制研究,种质资源,生物检测方法和遗传特性研究等,并阐明了作物化感作用的研究意义,研究存在困难以及应用途径与前景。  相似文献   

7.
化感作用在杂草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杂草危害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而大量施用除草剂会造成环境污染和增加杂草抗药性。利用植物相互间化感作用控制杂草非常有效,抑草植物通过释放化感物质并与杂草竞争生存环境,进而对杂草发芽和生长产生抑制作用。轮作、耕作等措施影响植物残茬化感物质的释放,造成抑草效果不同。化感育种是解决杂草危害的最有效途径,可使植物具有对杂草抑制作用的化感性状。  相似文献   

8.
植物化感作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近年来植物化感物质的提取、纯化、鉴定及其生物检测方法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化感作用物质主要来自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它通过影响植物膜系统、激素水平、矿质吸收、呼吸和光合作用等对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并阐述了植物化感作用及其机理、化感作用的研究方法,指出植物化感作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植物化感作用类型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不同植物化感作用类型及其作用机制和在农业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植物化感作用包括化感偏害作用、自毒作用、自促作用和互惠作用。植物化感偏害作用是由植物根系分泌物介导下的植物与特异微生物共同作用的结果。利用植物化感偏害作用控制田间杂草是一项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农业技术,并已在水稻化感抑草研究方面取得了较突出的成果。植物化感自毒作用(作物连作障碍)是造成作物产量降低、生长状况变差、品质变差、病虫害频发的现象。药用植物,特别是以根部入药的药用植物中,连作障碍表现更为突出。近年来研究结果认为根系分泌物生态效应的间接作用及土壤微生物区系功能紊乱是导致植物连作障碍的主要因素。因此,改善土壤生长环境,恢复和修复根际土壤微生物结构平衡,增强生态系统机能是克服作物连作障碍的关键。植物化感自促作用(连作促进作用)是在植物根系分泌物促进下,根际土壤微生物之间此消彼长,有益微生物之间互利协作,土壤肥力和营养补给能力明显改善,从而增强植物根系抗性,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的结果。牛膝的连作促进作用明显,有学者试图通过牛膝与其他不耐连作药用植物间作套种或轮作,实现药用植物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植物间的正相互作用(互惠作用)是作物间套种系统超产和养分等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机制,根系分泌物在介导根际微生物与植物的有利互作中起到重要作用。最后作者强调指出,存在于根际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的宏基因组组成是决定植物能否健康生长的关键。深入研究存在于土壤生态系统中的植物体外基因组的组成与演化机制,将成为借用现代合成生物学原理与技术,定向控制植物根际生物学过程,促进作物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优先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0.
水稻化感物质作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对水稻化感作用生理生化特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水稻叶片浸提液的GC-MS分析和相关酶的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水稻叶片中苯丙氨酸裂解酶(PAL)和肉桂酸-4-羟化酶(CA4H)活性的大小与酚的含量密切相关,同时水稻化感作用强度与其肉桂酸含量呈正相关关系。而与其水杨酸含量呈负相关关系,因此水稻化感作用是由许多化感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农业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可持续农业思潮的兴起、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实施可持续农业方面策略的异同以及可持续农 业的学科体系和五大要素。提出“中国生态农业”是在我国推行可持续农业的理想方式以及我国应走以依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者素质为重点的可持续集约化农业之路。作为可持续农业指导思想的农业生态学需要同传统农学紧密结合,以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12.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介了可持续发展和我国生态农业的概念,论述了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指出我国生态农业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农业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简析了国内外可持续农业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并指出未来可持续农业评价研究应强化与完善可持续农业的动态监测和尺度效应研究、评价主体多元化以及评价模型研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山西旱地农业高效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4年科技攻关研究,建立起3套旱地农业高效持续发展模式,即种养结合良性循环模式,其土地生产率较单作玉米高49.7%,绵羊当年育肥羔羊的屠宰率、净肉率分别较对照组高3.0%和1.4%,应用增内剂每只羔羊115d总增重11.3kg,较对照组日重增加14.1%,改良草地产草量可达1.2-1.44万kg/hm^2;甘薯-加工-养殖产业化发展模式,其平常年份产鲜薯7.5万kg/hm^2以上,生产的淀粉地膜可降低覆膜成本27.9%,研制了甘薯低糖脯,研制的既食粉丝增值率在10倍左右;与现行的清耕果园相比,旱地生态果园双向控制模式0-60cm土层土壤含水量高3.1%,0-4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高1.7g/kg,速效钾每g土高0.091mg,4年后土壤容重降低0.20g/cm^3,天敌数量超过3倍,害虫减少95%,果实发病率减少80%以上,平均1级果品产量2.7万kg/hm^2,增加纯收入1338元/hm^2。  相似文献   

15.
各国可持续农业发展道路与资源利用模式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阐述了可持续农业有关概念、定义及其实质内涵,并比较分析了国外一些国家和我国台湾省可持 续农业发展模式,论述了我国不同地区农业持续发展及资源利用模式,指出我国SARD模式已经展现了我国农业现代化方向和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生态有机肥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阐述了生态有机肥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指出生态有机肥具有改良土壤 ,提高土壤肥力 ,改善土壤对植物N、P、K等营养元素供给 ,提高植物抗病能力 ,减少植物病虫害 ,辅之秸秆堆肥还田 ,可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 ,促进农业良性循环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湿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探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阐述了湿地农业内涵及不合理开发带来的湿地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探讨了我国3类典型湿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并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山江湖工程可持续农业示范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江西省贫困山区、平原红壤丘陵区和鄱阳湖区最具代表性的3种持续农业示范模式,并分 别对其特点、机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浅谈东北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及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其产业化战略的特征、目标及意义, 并在分析东北农业产业化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探讨了实现东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及产业化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及相应对策。东北农业应立足于资源优势和较好的农业生态环境, 立足于巩固国家优质商品粮储备基地的重要地位,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 规划和组织农业产业化, 将东北农业产业化纳入区域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 实施“可持续农业产业化”战略。在实施可持续农业产业化战略中应坚持社会公正性、资源永续利用和环境保护、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科技与教育为本的原则和策略, 并发挥地方政府在可持续农业产业化战略中的保驾护航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持续农业的概念及其特性,明确了持续农业的研究对象是农业新技术和在环境上安全与健康的农业生产开发管理战略的研究与开发,提出了我国持续农业研究应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