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园林绿地植物的空间营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解释以及界定了很多相关的专业名词,运用简练的语言讲述了园林绿地植物的空间营造方法。  相似文献   

2.
植物景观空间营造是有意识的设计活动,在园林设计中,通过地形、水体、建筑、植物等要素共同营造,同时这个过程要借助植物材料作为限制空间的主要因素。优秀的植物景观空间营造既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更是城市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国现代园林景观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新材料的兴起,植物景观空间营造方法也越来越多。传统的营造方法多基于生态视角,该研究尝试结合空间理论,基于生态化、艺术化、表达方式和不同空间组合的方法对现有的营造方法进行综述,分析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未来营造方法的选择,以期为营造出有层次、有深度感的园林景观空间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空中绿化植物空间营造形式、植物景观设计类型以及植物选择进行了分析,为今后广州地区空中绿化植物景观营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阐述植物景观空间的内涵、空间类型及影响元素,对新乡牧野公园的植物景观空间营造进行初步分析,指出牧野公园植物景观空间营造类型比较丰富,植物景观空间设计较为合理,对类似气候城市中其他绿地的植物景观空间设计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营造植物空间是植物造景的重要环节.以木槿属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木槿属植物空间构成要素、主要空间类型及空间结构关系,从空间的对比、重复、过渡和序列4个方面,探讨木槿属植物空间营造的方法,为其他植物空间的营造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陆海宾 《花卉》2019,(12):134-134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不断的提高,对于园林景观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园林绿地植物空间营造过程中,充分实现园林植物的合理布局才能使得人们的生活环境更加优雅。本文通过叙述了园林绿地植物空间营造中的构成要素,对于园林绿地植物空间营造策略进行了分析,为塑造良好的园林绿地植物空间环境提供了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岳文秀 《现代园艺》2012,(12):117-118
居住区植物景境空间是直接影响居民生活方式、生活私密性以及安全感的场所之一。本文从平面、空间以及时间3个维度对居住区植物景境空间进行分析,针对空间类型提出植物景境空间营造方法,突出居住区主题特色,营造"步移景异"的艺术空间。  相似文献   

8.
植物设计是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在景观设计前期,结合场地特点、功能要求及甲方需求做好植物空间规划是植物设计的重要前提,植物作为景观设计中唯一有生命的元素对景观空间及景观氛围营造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梳理了植物空间的基本理论知识,并以贵州省贵阳市泉湖公园为例,分析植物空间的营造手法,深入研究了植物空间的组合及景观氛围营造。  相似文献   

9.
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的空间营造中起到重要作用,巧妙的空间营造不仅满足景观的空间、时间构成的需要,提供遮荫避暑、改善空气等功能性的需求,更是园林景观中的人文载体。以上海市卢湾区思南路绿化景观工程项目为例,对植物在园林工程中营造方式进行初步的探索和论述。  相似文献   

10.
园林绿地植物空间营造是园林设计的重要过程,直接影响游人的视觉和感官感受。本文从园林绿地植物的空间构成要素方面深化园林植物空间营造的理论认识,为进一步的园林空间营造策略研究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11.
城市中央公园是居民日常休闲的重要场所,本文基于居民的视角,对桂林市两江四湖景区植物景观满意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居民对两江四湖景区植物景观的感知均值4.243,处于基本满意水平。居民满意度主要受植物色彩、空间层次、植物与周围小品搭配、景观层次和遮荫效果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花卉》2017,(24)
随着现代园林景观行业的发展,各种建筑材料的应用兴起,园林中的空间营造方法越来越多样化。为了有更好的视觉体验,还需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完善新型园林景观空间。为此,笔者结合当代人们对于室外空间使用的需求,在充分了解植物的习性的基础上,对园林绿地植物空间营造的方法进行了分析,以下为具体内容,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朝阳大凌河风景区植物景观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和研究,对风景区内植物景观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提出了丰富植物季相景观、增加植物景观层次、营造多样植物景观空间、营造冬季植物景观特色、增加植物景观科普知识的提升策略,为今后指导大凌河风景区植物景观质量的提升与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对温泉喜爱程度的增加,温泉度假村的开发、建设和景观设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植物空间的营造在温泉度假村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也是温泉度假村赢得市场竞争的关键所在。以湖北罗田三里畈温泉风情小镇为例,对温泉度假村植物空间的营造与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绍兴瓜渚湖东岸公园秉承中国传统造园手法,结合现代造景艺术,充分体现以植物造景为主的建园定位;对瓜渚湖东岸公园植物景观营造主题、季相、层次、林缘线及林冠线等4方面特色进行总结;并对各类植物空间的空间构成、数量特征、品种构成进行量化分析,最后归纳出植物空间的开合、疏密,决定植物景观营造效果。  相似文献   

16.
植物配置空间结构设计是风景园林设计的重要部分。文章以沈阳中山公园4个植物空间为例,通过实地调查、数据采集、整理与分析,比较其共性和个性,探索植物空间营造的一般性规律,总结出公园绿地植物空间营造的一些规律,为营造高质量的植物空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应晶晶 《现代园艺》2013,(24):84-84
园林植物是园林空间的一个构成要素。本文探究了使用植物的材料营造园林空间植物景观的主要类型和如何使用植物材料来造就空间景观的艺术性,说明了对园林植物景观的空间意向和结构使用的展望。  相似文献   

18.
王婷  叶绵源  周晨 《现代园艺》2014,(11):15-18
棕榈科植物是海南及华南地区常用树种之一,其树型独特,自成体系,是营造热带植物景观的重要树种之一。通过对海口主要城市公园棕榈科植物的应用现状进行实地调查,总结出海口主要城市公园中的棕榈科植物种类为40种,分析了棕榈科植物在海口主要城市公园热带植物景观中的应用特点和配置方式,并针对棕榈科植物在海口城市公园热带园林植物景观营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的措施和策略。  相似文献   

19.
《现代园艺》2020,(1):101-103
以风水理论为基础,以风水植物的象征寓意、五行学说和阴阳属性为依据,通过对桃川万寿宫、桃川书院和桃花观分析,评价了桃花源风景区的空间布局和植物蕴含的风水意境。桃川万寿宫由罗汉松、桂花、铁树、香樟、山茶等风水植物组成,它们呈规则式布局,营造出清净、庄严的风水空间。桃川书院的罗汉松、紫薇、桂花、苏铁、迎春和女贞"五行"属性植物层次配置,营造了"五行相生"的风水意境空间。桃花观利用无患子、紫薇、火棘、百日青、吉祥草、八角金盘等阴阳植物营造了"阴阳合一"的风水空间。桃花源风景区利用植物营造的风水意境,丰富了风水空间的内涵,从而实现了风水理论与现代植物造景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0.
居住区绿地空间的植物尺度与种植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居住区的绿化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与居住区建筑建设速率相匹配,居住区植物景观建设往往期盼能够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忽略了对植物空间尺度的把控和对植物种植密度的合理化设计。植物尺度与种植密度决定了植物景观的空间形态以及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居住区绿地空间的营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分别从植物个体空间尺度、植物种植尺度与种植密度以及杭州居住区绿地案例3个部分综合分析居住区植物景观空间设计中有关于植物的尺度应用问题以及植物的种植密度问题,并给出空间营造改善的相关建议。讨论如何从植物造景的角度,创造出舒适宜人的居住区绿化空间,提升居住区绿地环境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