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快油茶发展 推进富民强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丘岗山地多,具有适宜油茶生长的优越自然条件。目前,全省油茶面积118.5万公顷,占全国总面积的39%,年产茶油10万吨,约占全国茶油总产量的一半。  相似文献   

2.
正为充分展示湖南油茶产业发展成果,挖掘油茶文化,推进品牌建设,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由湖南省油茶产业协会主办,湖南大三湘公司承办的油茶宣传作品有奖征集活动正式启动。一、活动主题"湖南好茶油,健康中国梦"。二、活动要求1、作品主题。坚持正确价值导向,突出油茶文化内涵、功能特点及湖南特色优势;把生态、环保、营养、健康的茶油品质特征和油茶产业是国家粮油  相似文献   

3.
茶油加工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油茶是我国重要的木本食用油料,目前全国有油茶林400万hm2,占全国木本食用油料面积的80%以上,常年产油15万t,在我湖南,江西、广西有60%人口以食用茶油为主。我国油茶的主栽种为普通油茶(CameliaoleiferaAbel.),约占油茶面积的...  相似文献   

4.
正9月9日,2016中国食品餐饮博览会在长沙开幕。湖南11家知名油茶企业"抱团"参加食餐会,让湖南茶油影响全国、走向全球。全球油茶产量的95%以上来自中国,而中国油茶产量近50%来自湖南。近几年,湖南大力发展茶油产业,重点打造了衡阳、常德、怀化3条百里油茶产业带,湘中、湘南、湘东、湘西4大油茶产业集群和25个油茶产业示范  相似文献   

5.
2008年秋,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在湖南长沙召开。油茶产业,从此迎来了又一个春天。油茶,喜酸性红壤,广泛分布于江南丘陵缓坡。油茶果榨取的茶油,营养成分与橄榄油不相上下,被誉为"东方橄榄油"、"软黄金"。湖南是全国的油茶大省。2012年,湖南省生产茶油15.6万吨,占全国的50%。而全球茶油95%产自中国,可谓"天  相似文献   

6.
<正>"湖南茶油"是湖南省人民政府重点支持、湖南省林业局主持打造的公用品牌,由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国家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供技术支撑,湖南省油茶产业协会和湖南省茶油有限公司共同运营管理。通过《湖南茶油》团体标准和品牌授权管理约束,确保产品质量,加强行业自律。通过整合行业资源,抱团参展参会,加强品牌宣传,促进线上线下产品销售,提升"湖南茶油"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湖南油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湖南林业科技》2019,(2):F0002-F0002,77
按照省人民政府的部署要求,根据《湖南茶油品牌建设方案与千亿产业行动计划》,湖南省林业局组织省油茶产业协会、省林业科学院(国家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控股集团茶油公司等单位制定了“湖南茶油”公用品牌建设方案。湖南茶油公用品牌建设的基本思路是: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强化培育、扶优扶强,以油茶协会为平台,引入优势企业参与,通过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通过创新经营管理和品牌营销机制,创建湖南茶油省级公用品牌,并引导和扶持好市县茶油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8.
湖南林之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油茶良种繁育,油茶基地建设,茶油加工、经营、储备和油茶科研及咨询服务等业务,成立3年以来,现已成为集良种苗木繁育、油茶种植、茶油及副产品精深加工为一体的企业集团。  相似文献   

9.
油茶属山茶科山茶属常绿小乔木,是我国南方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是湖南广泛分布的优势资源。加工生产的茶油为世界四大主要食用植物油料之一,被誉为“东方橄榄油”、“软黄金”。据统计,全球茶油产量的90%以上来自中国,而我国茶油产量的近50%来自湖南。作为油茶大省,如何利用这一独特的优势,进一步做大做强油茶产业,走出一条兴林富民的强省之路,是当前摆在全省林业工作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11月6日上午,“湖南茶油”公用品牌高铁列车冠名发车仪式在长沙高铁南站隆重举行,标志着“湖南茶油”以高铁速度加速品牌发展。湖南是我国油茶重点产区,全球茶油95%以上来自中国,中国茶油近一半来自湖南,形成了“世界茶油看中国、中国茶油看湖南”的产业发展格局。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油茶产业发展,把发展油茶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和省重点打造的特色优势千亿产业之一,将“湖南茶油”公用品牌列为省重点打造的三大区域公用品牌之一。  相似文献   

11.
茶油在湖南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全省有60—65%的人口长年食用茶油。湖南油茶栽培区划是因地制宜地将油茶不同品种群进行科学布局。应用主分量和聚类分析方法将全省划分为6个不同栽培区,对指导生产有重要意义。油茶立地类型的划分是科学地经营好现有林,正确地选择油茶林地的重要技术措施。通过790块样地参加运算,应用逐步回归的方法,筛选出坡位,坡度和土壤肥力3个因子9个类目,共组成27个不同的立地类型。  相似文献   

12.
主产于南方的木本油料树种——油茶,正在变得"炙手可热"。油茶是常绿小乔木,过去自然长、靠天收,农民视为"露水财"。如今大户种油茶,把山当田耕,把树当菜种,并不高大的油茶树,成了农民的"宝贝"。油茶树的果实榨取茶油,号称"东方橄榄油",已被投资者视为"软黄金"。即便油茶投入期长达5至8年,各路资本仍纷纷涌入,新上加工生产线,扩建油茶林基地。"天下茶油,湖南占半。"一些油茶大县打起了"算盘":依托油茶,崛起县域经济的支柱。各  相似文献   

13.
正油茶属山茶科山茶属,是湖南省主要经济作物之一。研究表明,油茶主要产品——茶油含有的天然化学成分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长期食用对预防冠心病、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具有一定效果。由于油茶抗逆性强,适宜在红壤丘陵地区种植,因此广泛分布于我国湖南、江西、广西等17个省区。湖南省作为油茶的最大产区和茶油的最大消费区,油茶资源约占全国40%,年产茶油22万吨,年产值230亿元。  相似文献   

14.
<正>"湖南茶油"是湖南省人民政府重点支持、湖南省林业局主持打造的公用品牌,由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国家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供技术支撑,湖南省油茶产业协会和湖南省茶油有限公司共同运营管理。通过《湖南茶油》团体标准和品牌授权管理约束,确保产品质量,加强行业自律。通过整合行业资源,抱团参展参会,加强品牌宣传,促进线上线下  相似文献   

15.
试论油茶生产的规模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衡阳市地处湘江中下游,湖南的东南部。东经ill“32’16”~113“16’3*,北纬26。07I05)l~27”28’24”。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资源丰富。全市辖12县(市)区,农业人口551万;土地总面积15310.Zkm‘,林业用地7870.35km’(占全市总面积48%),人均林业用地近2亩,约为耕地的2倍。素有“油茶之乡”之美誉。l油茶生产现状据“八五”清查,全市现有油茶林面积为320万亩,占全市有林地面积的36%,年产茶油1100万kg;各县(市)区均有分布,主要集中于常宁和来阳。亩产茶油仅为3…  相似文献   

16.
升级打造湖南千亿元油茶产业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从国家政策支持、湖南省油茶栽培规模、栽培品种潜力、产品开发前景、市场需求、技术能力等方面综合分析了湖南打造千亿元油茶产业的可能性;全面解析了当前湖南油茶产业发展存在的品种良莠不齐、老残油茶林面积大、栽培管理技术应用不到位、茶油及副产物深度利用不够、地方茶油品牌缺乏、财政支持力度不够、产业发展模式创新不到位、产业发展环境有待改善等问题;系统提出了切实制定湖南千亿元产业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全面优化品种、规范油茶优质丰产栽培技术、全面实施油茶低产林改造、充分发挥深加工产品的增值效益、提升机械作业水平、着力打造湖南油茶产品、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加大培养人才力度等加快实施转型升级、规划打造湖南千亿元油茶产业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7.
记者从6月27日在长沙召开的湖南省油茶产业协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大会上获悉:为顺应广大油茶产业从业者的迫切需求,由湖南省林业科学院牵头,联合了省内行业中有影响的知名油茶企业和单位,经过近2年时间的调研、酝酿与筹备,湖南省油茶产业协会正式成立。该协会由湖南省林科院(国家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林之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神农油茶科技  相似文献   

18.
正对于油茶的采摘,一般民间有采摘"寒露籽""霜降籽"或"立冬籽"的说法,湖南的油茶品种类型主要是"寒露籽"与"霜降籽"两种。"寒露籽"一般在"寒露"前后采摘,"霜降籽"一般在霜降前后采摘。油茶果采摘时间不同,其果实含油量、脂肪酸组成和茶油功能成分差异很大。为充分保证茶油品质,实现生产效益最大化,要尽量选择一  相似文献   

19.
曾创造世界杂交水稻奇迹的湖南,又悄然书写另一项奇迹:将茶油产量从每公顷45公斤左右提高到1125公斤,最高达到1440公斤。维护国家粮油安全,让金色茶油香飘世界,正成为湖南油茶产业的光荣与梦想……  相似文献   

20.
张尚武 《林业与生态》2020,(3):28-29,31
正当下,正是春季造林的黄金时期。在湖南各市州的山头地块,一株株新栽的油茶树迎着春风亭亭玉立。湖南是我国油茶的主产区,多年来,湖南林业科研团队攻关不止、耕耘不息,研发培育出高产优质品牌茶油即"湘林油茶",成为了生态扶贫中的主力军,书写了万山油茶"惠"万家的绿色传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