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基于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理念,主要介绍中国信息化发展政策体系的演化轨迹:形成期、确立期、深入发展期和完善期。  相似文献   

2.
刘绛华 《今日农村》2002,(11):11-11
农业信息化已实施多年,但目前的效果并不理想,主要体现在农业信息纵横向交流困难重重,信息不准确、不及时、不全面,农民参与信息化热情不高。针对这些情况,必须切实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营造有利于农业信息化的良好环境。信息技术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产业,具有明显的外部效益性,特别是农业信息技术的外部性更为突出。政府作为外部经济的“天然保护者”,应当担负起相应的经济职能,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协调,集中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进行协作攻关,提高研究效率。同时要制定相…  相似文献   

3.
农业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是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相结合的过程,是生物、环境、经济、技术等系统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过程.农业信息分散在农业全过程的生产中,在加工、贮运、销售、消费的循环中,在自然、社会、经济三大系统中,农村信息化也是社会信息化的一部分,随着农村信息平台的逐步完善,通过互联网的延伸和渗透,已经逐步达到农村信息化与社会信息化融合,消除农村信息鸿沟,达到与城市信息同步,是实现农业信息化的最终目的,对提高农民素质和致富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4.
2004~2014年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及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辉  孙素芬  谭翠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582-12584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农业政策具有调节农村生产关系、自觉运用农业经济规律、维护农民整体的长远利益、促进科技发展等多重作用.该研究从2004~2014年我国出台的农业信息化政策入手,主要从各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及研究期间的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规划方面进行深度分析研究,在此政策背景下探讨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资源、服务模式、信息技术、系统平台等农业信息化各方面的发展现状,并对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农业信息化建设中提高农民信息素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通过对农村信息建设的调查研究与分析,提出了目前农村信息化建设中提高农民信息素养的问题。从信息传递理论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阐释了农民的信息素养在农村信息化及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强调提高农民信息素养是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建设信息化农村和发展农村经济的关键内因。  相似文献   

6.
农业信息化与农民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是继材料和能源之后的第三资源,是支撑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正在席卷全球,它将是新的经济时代的基本特征.信息化是当代农业现代化的标志和关键,它主导着未来一个时期农业现代化的方向,农业信息化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以北京市信息化发展为例,研究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建设、农村服务体系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借鉴美国、日本和印度农村信息化建设经验,转变政府职能,建立信息综合服务网络,加强信息资源的整合、开发和利用,探索"三农"服务投入模式,推进新技术与农村信息化的融合,加快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8.
以辽宁省为研究对象,基于大量实地考察,以信息进村入户为突破口,探讨新常态下农业信息化发展之路。结果表明,辽宁省始终坚持以12316为主线、以整合资源为动力、主导创新发展机制、强调数据积累与挖掘、以信息技术为引领的"5个始终坚持",总结出以"平台综合统一、体系纵向贯通、运营市场外包、数据深入挖掘"为主要特征的"辽宁模式"。新常态下"辽宁模式"向"一体化、多维度、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性探索,阐述了不断强化信息平台的市场服务功能、农民权益保护功能、社会化服务功能、便民服务功能、电子商务功能等适应农业农村经济新常态新需要的"5个强化功能"实践,剖析了我国农业信息化推进过程中的农业部门角色定位、公益服务边界确定、运用机制模式、平台建设等关键问题,提出了通过探索信息服务机制模式、加大信息服务投入力度、凝聚信息服务社会资源、整合信息服务数据资源加快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农村信息化建设对农户生计改善的影响,基于对宁夏北部、中部和南部地区的9个县的628户农户进行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农户的网络信息利用行为特点,研究了农民的生计改善与信息化的关系.结果显示,农村信息化建设影响了农民的生计,增加了农民受教育与培训的机会,改善了医疗和健康状况,丰富了文化生活,提高了农民收入.基于当前农户的利用行为特点,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业信息人才的培育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业信息化的关键在于应用,而应用的关键在于人才.我国农业信息化迫切需要一批既懂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化农业技术,又善于经营现代信息产业的高级专业人才.基于我国农业信息化的现状,通过分析信息化社会农业信息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结构,针对目前农业信息人才培养和教育现状,提出培养不同层次信息人才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