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低温胁迫下NO缓解辣椒幼苗伤害的可能机理,为外源NO在蔬菜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津福803’辣椒为试验材料,采用叶面喷施外源NO供体硝普钠(SNP)和内源NO抑制剂L-NAME(N-硝基-L-精氨酸甲酯盐酸盐)处理低温胁迫下的辣椒幼苗,首先筛选出最佳SNP处理浓度,共设6个处理,分别为常温(喷施蒸馏水,25 ℃/17 ℃)、低温(喷施蒸馏水,15 ℃/5 ℃)、SNP处理(设置SNP浓度依次为0.05,0.1,0.2,0.3 mmol/L,15 ℃/5 ℃),然后以筛选出的SNP最佳浓度(0.2 mmol/L)为处理,另设L-NAME处理(0.2 mmol/L,15 ℃/5 ℃),SNP+L-NAME(0.2 mmol/L SNP+0.2 mmol/L L-NAME,15 ℃/5 ℃),以及上述常温和低温处理为对照进一步试验,研究不同处理对辣椒幼苗的生长情况、光合参数、活性氧积累、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与常温处理相比,低温胁迫下辣椒幼苗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冷害指数为62.8。与低温处理相比,喷施0.2 mmol/L SNP能显著提高辣椒幼苗的生物量、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抗氧化酶活性,增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显著降低细胞膜透性,抑制O-·2产生和H2O2积累,冷害指数为33.1。与低温处理相比,L-NAME处理则使辣椒幼苗的生物量、光合作用、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显著下降,活性氧积累显著上升,冷害指数达到79.2;而SNP+L-NAME处理则使辣椒幼苗的生物量、光合作用、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活性氧积累均高于L-NAME处理,但低于SNP处理,冷害指数为65.1。【结论】NO对提高辣椒低温耐受性有着积极作用,可通过增强光合作用、抑制活性氧积累、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等途径,缓解低温胁迫对辣椒幼苗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2.
辣椒原产中南美洲热带地区,为喜温性蔬菜作物。冷害是辣椒生产中的主要逆境因子,严重影响辣椒的生长发育。遭受冷害胁迫时,包括辣椒在内的众多植物通过多个信号转导途径调节耐冷相关基因的表达,提高植物的耐冷性。本文从冷信号感知、冷信号转导途径中关键转录因子、耐冷基因表达等方面,综述了辣椒应答冷信号的研究进展,从而为辣椒耐冷分子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野生辣椒小米辣(M)和不同果型辣椒代表性品种为试材,在人工控制环境下,研究了高温对辣椒幼苗(5叶1心)内部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小米辣(M)热害指数最小,丙二醛(MDA)含量最低,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含量和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最高,耐热性最强;朝天椒(HZ),灯笼椒(431)和牛角椒(419)耐热性依次降低。较高的渗透调节能力和抗氧化能力可能是小米辣(M)耐热性较强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辣椒具有调节味道、开胃的作用,另外还具有丰富的维生素,它是人们经常食用的蔬菜之一。文章对辣椒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分析,旨在提升辣椒的产量与质量。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食品安全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焦点。作为主导蔬菜产业发展的地区,思南县由于其特殊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和地理环境,具备栽培无公害大棚辣椒的优势。研究和应用大棚辣椒无公害栽培技术,在带来蔬菜增收的同时,也能为促进思南县农业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调节辣椒市场供应关系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结合思南县辣椒栽培实际情况,分析了大棚辣椒无公害栽培的技术,以期待为无公害辣椒的增收、农业产值的提升等带来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不同引发因子对辣椒和茄子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引发温度、引发时间、水份、渗透势等不同引发因子对辣椒和茄子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固体基质引发和渗透调节引发的最适条件分别为15℃、80%含水量、5 d和15℃、-1.5 MPa KNO_3、24 h,均显著提高了辣椒和茄子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固体基质引发效果好于KNO_3渗透调节引发。  相似文献   

7.
在羊角辣椒不同发育时期,分别用0.12ppm臭氧按一定间隔时间熏气两次。结果看到,臭氧能抑制辣椒的光合作用。各时期抑制程度为,花期>苗期>蕾期>果期,抑制的最大值为56.30%,最终导致比对照减产48.86%。但植物对臭氧的影响也有一定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8.
以辣椒、茄子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海藻糖(0、5、10、20 mmol/L)预处理(3 d)对4℃低温胁迫下辣椒、茄子苗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及其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外源海藻糖缓解辣椒、茄子幼苗低温伤害的能力。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辣椒、茄子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丙二醛(MDA)、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低温胁迫下,与对照相比,喷施不同浓度的海藻糖预处理能够显著降低辣椒、茄子叶片的MDA含量,并能够提高Pn、Gs、Tr、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a/b值;同时,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POD、SOD、CAT)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均提高。综上所述,叶面喷施适宜浓度(5~10 mmol/L)外源海藻糖对低温下辣椒、茄子叶片光合能力和叶绿素等所受胁迫有缓解作用,可提高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低温对辣椒、茄子叶片膜脂过氧化程度,促进渗透调节物质的...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Ca2 浓度处理和Ca2 信号抑制剂对低温下辣椒幼苗叶片中3种主要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10mmol/LCa2 能明显地增加辣椒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采用Ca2 螯合剂EGTA和钙调素拮抗剂W 7[N-(6-氨基己基)-5-氯-1-萘磺胺]对辣椒幼苗低温处理后,辣椒幼苗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降低。以上结果说明Ca2 信号系统参与了调节辣椒幼苗抗寒过程中渗透物质的合成。  相似文献   

10.
<正>为解决秋延后辣椒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增加菜农收入,笔者在多年的农业技术推广中,形成了一套以预防辣椒病毒病为主的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一、品种选择选择豫艺特大墨玉大椒、新秀大椒、青皮大椒等品种。二、培育壮苗调节好温、光、水、肥,创造适宜辣椒生长的环境是培育壮苗的基础,为此需注意做好以下几点:(一)苗床选择与建造苗床地要选择靠近大田,地势高,通风条件好,遇旱涝时排灌方便的地块,  相似文献   

11.
不同土壤调理剂对酸性土壤的改良效果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采用土壤盆栽试验,研究碱渣、菇渣、污泥、泥炭等土壤调理剂对酸性土壤的调节作用和对辣椒生长、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土壤调理剂均能提高土壤pH,降低酸性土壤交换性铝含量,提高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均能降低酸性土壤活性铝对辣椒的毒害作用,提高辣椒品质,使辣椒根系鲜重、地上部鲜重和辣椒产量增加,辣椒根系鲜重与土壤交换性铝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其中以碱渣+菇渣处理的效果最显著,该处理辣椒叶片SPAD值、株高、根系鲜重、地上部鲜重、辣椒产量分别比不施土壤调理剂处理(对照)增加了17%、32%、244%、45%、189%,辣椒V-C、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是对照的1.78、2.77倍;碱渣和菇渣在调节土壤酸性、改善土壤肥料方面表现出很好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12.
壳聚糖对辣椒幼苗抗寒性的效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50 mg/L的壳聚糖溶液喷施辣椒幼苗,在不同低温胁迫时间下,对辣椒幼苗叶片中主要渗透调节物质的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壳聚糖能明显地降低辣椒幼苗叶片细胞质渗出率,增加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从而减轻低温对辣椒幼苗的伤害程度.  相似文献   

13.
以辣椒品种“驻椒22”为试材,研究辣椒果实相应高温胁迫活性氧代谢的影响,为预防辣椒果实灼伤及果实优质生产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使辣椒果实中O2·生产速率、H2O2含量、MDA含量升高,明显增强了辣椒果实中的POD、SOD、APX、CAT的活性,提高了PRO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高温胁迫下,辣椒果实中出现了维持活性氧代谢的清除能力,减缓了高温对细胞膜的伤害。  相似文献   

14.
文章针对冬春茬辣椒开花坐果期时常早育、低温寡照,选用耐低温、抗病新品种,利用辣椒分枝强特性,大胆创新,对冬春茬辣椒老株采用平茬剪枝技术,实现辣椒老株再生,调节辣椒开花坐果期,避免低温寡照不利的影响,有效促进开花坐果,提高产量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木霉菌复合菌剂对辣椒及茄子生长的影响,采用5种木霉菌复合菌剂溶液灌根处理辣椒和茄子植株,研究了木霉菌复合菌剂对其植株生物量及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配方的木霉菌复合菌剂中,K2和K5明显促进辣椒生物量的增加,而K5提高茄子生物量的效果明显;K3、K4、K5显著提高了辣椒和茄子根际土壤纤维素酶和蔗糖酶活性,而K4和K5处理则提高根际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效果明显。由此可知,木霉菌复合菌剂配方K5的促生效果及对土壤酶活性的调节最佳,表明了K5能应用于设施蔬菜绿色、优质生产。  相似文献   

16.
溶剂及pH值对皂化后辣椒碱萃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辣椒油树脂皂化液中辣椒碱的萃取纯化条件,以辣椒油树脂为原料,通过对皂化溶液选用不同的萃取溶剂(石油醚、正己烷、乙酸乙酯、乙醚)和调节不同pH值(6.50、7.50、8.50、9.50、10.50)来确定萃取辣椒碱的最佳工艺参数,并利用GC-MS法测定不同条件下苹取液中辣椒碱类化合物与杂质的组分及其相对含量.结果表...  相似文献   

17.
壳聚糖对水分胁迫下辣椒幼苗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壳聚糖(CTS)对水分胁迫下辣椒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等生理指标的影响,探讨CTS对辣椒幼苗水分胁迫的保护作用。【方法】以熟性不同的3个辣椒品种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的外源CTS (10、30、50、80 mg•L-1)对水分胁迫下幼苗叶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水分胁迫下,熟性不同的3个辣椒品种的SOD、POD、Pro、MDA和EL均显著高于对照,而GSH和AsA的含量最低,且均与其它各处理差异显著;水分胁迫下喷施不同浓度的CTS可明显降低活性氧清除系统中SOD和POD的活性、提高可溶性蛋白质、GSH及AsA的含量,降低细胞质膜相对透性和MDA、Pro的含量。【结论】50、80 mg•L-1的外源CTS可以通过提高其抗氧化物质的含量,有效地阻止辣椒体内MDA和Pro的积累,缓解水分胁迫对辣椒幼苗造成的膜脂过氧化,增强辣椒幼苗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8.
ROP是植物特有的一类Rho相关GTPases,在植物体内通过GTP结合形式与GDP结合形式的切换而对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起调节作用.由GTP结合形式向GDP结合形式的转换主要依赖于鸟苷酸交换因子(guanine nucleotide exchangefactor,GEF).本文以锁定于GDP结合形式的辣椒DN-CaROP1突变体为诱饵,采用ProQuestTM酵母双杂交体系,从辣椒幼苗cDNA文库中分离了辣椒GEF阳性克隆,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植物中发现的GEF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并含典型的植物ROPGEF保守域DUF315及N端与C端的高度变化域,将之命名为CaROPGEF1;RT-PCR分析表明,CaROPGEF1在辣椒多种组织中均有表达;进一步酵母双杂交分析表明,CaROPGEF1可与GDP结合态的ROP结合,而不能与GTP结合态的ROP结合.上述结果暗示CaROPGEF1调节的ROP从DN态向CA态的转化在辣椒植株中频繁发生,可能参与辣椒ROP介导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适应的调控.  相似文献   

19.
金雀异黄素浸种对辣椒种子萌发与植株生长的调节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浓度金雀异黄素(GNT)处理对辣椒种子萌发以及植株生长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0~20ms/L GNT浸种能够明显促进辣椒种子萌发,促进盆栽植株生长,提高产量.抗氧化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GNT处理可以提高辣椒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以及抗坏血酸过氧化酶(APX)活性,表明GNT促进辣椒生长与其提高植株抗逆性有关.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云南丘北地区辣椒移栽机核心部件的结构适应性问题,本文基于Solid Works Simulation对现有开沟器的结构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开沟器的最大应力幅值为251 MPa,超过材料的屈服极限,强度不够;危险截面位于开沟器支撑架与滑刀根部以及支撑架与调节板的结合处。通过对开沟器局部结构的优化,其应力幅值较原结构下降了19.92%,安全系数提高了25.25%,满足了工作安全强度要求;优化后开沟器的模态分析表明,其固有频率均避开了辣椒移栽机工作时的外部激振频率,有效避免了共振的产生。研究结果为云南丘北辣椒移栽的适应性设计提供了技术指导,为机器优化改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