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近年来,遥感技术(包括航片、航空录像、多光谱扫描、雷达等现代科学技术)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森林昆虫的研究,主要用来观察昆虫种群的大小、移动和迁飞,监测森林昆虫对森林的  相似文献   

2.
大气污染通过直接的接触或间接的通过植物和生态系统对昆虫虫体和种群数量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有好的影响也有坏的影响。重金属作为一种典型的污染物,当其在昆虫体内超过一定限度时便会使昆虫的历期改变,化蛹率、体重、繁殖力、产卵量、卵孵化率等降低,从而影响昆虫的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3.
在自然界的动物种群中,昆虫的种群是最多的。全世界已知动物150多万种,昆虫就占2/3以上,其中有许多昆虫长期栖息繁衍于森林之中,形成较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但是,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不断影响,往往引起昆虫群落组成的变化和种群数量的消长,以致有的种群得以昌盛,有的种群却逐渐凋落。毫无疑义,弄清森林昆虫区系的演替规律,不仅在害虫防治、益虫利用及植物检疫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林业区划,对树种的选育、配置、引进和更新,对森林的营造、间伐和抚育管理等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建国三十四年来,陕西也和全国一样,在中央林业部的统一部署下,进行过两次大规模的全省性森林昆虫区系调查,并对一些主要害虫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取得一定成  相似文献   

4.
森林害虫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成分。任何类型的森林里都有数量庞大和种类繁多的昆虫。它们与森林相互依存、相互适应,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森林的生长发育,起着或好或坏的作用。食叶性害虫是具有一定功能、大小、取食树叶的害虫种群复合体。它是受生存率、死亡率以及种群扩散  相似文献   

5.
我国森林昆虫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森林昆虫生态学是森林害虫综合管理的理论基础。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丰富了森林昆虫生态学的内容。该文从森林昆虫种群动态与环境、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生命表、预测预报、害虫优化管理决策和防治决策专家系统6个方面阐述了我国森林昆虫生态学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6.
由我院教务处处长高宝嘉副教授主持的科研项目“森林植物与昆虫群落多样性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该项目从今年起至1996年,主要研究森林植物群落多样性与昆虫群落多项性的时空变化动态及机制,探讨森林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对昆虫群落多样性,稳定性及种群平衡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程度及主要影响因子。这将为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利用病毒使森林害虫患病,从而达到防治森林害虫的目的。希望你读了这篇文章后,能对这一年轻的科学领域感兴趣。在自然界庞大的昆虫天敌种群中,有一类鲜为人知的微生物,它们寄生在昆虫体内,利用虫体细胞内的营养物质大量生长、繁殖,破坏了虫体的正常生理机能,使昆虫生病和死亡。它们的存在对昆虫自然种群的消涨和数量  相似文献   

8.
昆虫种群的空间分布型是昆虫个体在空间的分布图式,是该种群的特定属性。各种昆虫及同种昆虫的不同虫态都有其自己的分布型。李天生等已对我国森林大害虫、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的种群空间分布型作了研究。但是对天敌昆虫的种群空间分布型,在国内尚未见报导。  相似文献   

9.
研究林虫地理区划即是研究在不同的气候、地形、植被等条件下林虫的地理分布,种群结构以及林虫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平衡状况。森林昆虫长期棲于一定的区域,千百年繁衍于森林之中,由于长期适应的结果,不同的种类具有一定的分布区域,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然而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致使昆虫生存的生态不断发生变动,造成昆虫种群兴  相似文献   

10.
营林措施是生态控制森林昆虫危害的基础 ,是调控森林生物种群的基本方法。从森林生态学的整体出发 ,以生态学、经济学为原则 ,用营林技术科学有序调控森林昆虫的种群数量。强调自然导向 ,变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由单一扑灭向生态调控方向发展 ,目标是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森防体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理础和应用技术观点出发,综述了国际上近代10年来森林害虫测报的理论基础、应用基础、空间分布型与抽样调查、种群动态与生命表研制、电脑应用数理统计测报、遥感技术、信息素诱测、雷达监测、灯光诱测等先进技术,并对其发展趋势做出评述。  相似文献   

12.
通过调查林间喷洒Bt油悬浮剂后的非靶标生物种的种群数量,研究松林内昆虫群落多样性的变幅,并评价该生物农药的生态安全性。试验结果显示:Bt油悬浮剂有很强的专一性,主要作用于鳞翅目幼虫,对其他昆虫种无毒杀作用。在降低马尾松毛虫种群数量的同时,又保持了林间昆虫群落多样性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巴西亚马逊天然林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李星 《世界林业研究》2003,16(1):60-61,35
巴西亚马逊热带林具有巨大的贮碳功能,同时也是世界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之一。亚马逊天然林的减少,是与地球环境问题直接相关的人类生存问题,不能不引起世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固碳者。但森林常受到各种干扰, 使其固碳能力下降, 甚至变成碳源。文中主要介绍了叶部害虫、干部害虫和根部害虫干扰对森林碳汇的影响及其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森林昆虫种类繁多, 危害方式及机理也各不相同。叶部害虫通过食叶或吸取汁液破坏叶绿素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研究表明, 与光合作用相关基因的表达下调或上调, 光合作用减弱或增强, 目前尚无一致的结论。在林分水平上, 失叶通常导致碳贮量下降。小蠹虫等蛀干害虫危害致树木死亡, 将森林由碳库变成碳源。根部害虫不但使根生物量下降, 还会影响植物光合作用, 但机理尚不清楚。害虫暴发后改变了土壤理化性质, 但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对土壤呼吸并无显著影响, 其机理尚待揭示。  相似文献   

15.
影响湿地松粉蚧种群密度因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影响湿地松粉蚧种群密度因子的初步研究*顾茂彬陈佩珍关键词湿地松粉蚧、种群密度、环境因子湿地松粉蚧(OracelaacutaFeris)[1]于1988年由美国传入广东省台山市红岭种子园后,迅速繁殖并向四周扩散,目前此虫已分布到开平、新会、恩平、鹤山、...  相似文献   

16.
17.
Most of the investigated fir stumps (79%), aged 2–4 years after tree cutting, were occupied by cambio-and xylophagous insects (on average 32 individuals per 1 stump). There were identified 2 cambiophages, 1 cambio-xylophagous species and 5 xylophages. Colonization density of these insects in fir stumps was influenced by microhabitat and trophic conditions. The highest density was found in fir stumps without mosses and lichens cover, moderately decomposed and wet, situated in partly insolated places. Fir stumps are a good base for re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econdary and technical invaders of wood, which is important for forest management. Of particular significance isPissodes piceae that apart from stumps invades also weakened and withering fir trees, causing their death.  相似文献   

18.
FJ-MA-02引诱剂林间松墨天牛引诱效果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研制开发的FJ-MA-02松墨天牛引诱剂在福建、广东等地的试验表明,低密度虫口的松阔混交林内,当年新诱捕点每个诱捕器平均引诱到119.3头松墨天牛,其中46.5%为雌成虫,平均每头雌虫怀卵量为37.8粒。在福建中部地区诱虫高峰时间为5~8月。在诱虫点周围翌年虫口数量可降低3倍。该引诱剂诱捕到的松墨天牛携带线虫率高,数量较多。目前FJ-MA-02引诱剂已在各地推广应用,从2002年开始,FJ-MA-02引诱剂已在重庆、广东、安徽、湖南、山东以及云南等省市推广应用于松材线虫病监测与防治。  相似文献   

19.
大气氮沉降的增加对森林营养和胁迫敏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人类活动排放出来的N对大气的污染,使大气N沉降不断增加及过剩的N沉降对森林造成严重的影响。某些森林,由于N沉降的增加导致森林养分失调,增加了森林对寒冷,霜冻,真菌病害及可能的虫害等胁迫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st population and other factors is rather complex within the forest ecosystem. A number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extreme climatic conditions, infection of natural enemies, may cause the death of pest insects directly. The effect of these factors reflects basically the situation and cause of death of insects at different stages of entire process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so that they may be employed as the basic records of the quantitative dynamic of the population, and are of important value to the study of population quantitative dynamics of pests. Since Morris and Miller (1954) applied the life table technique to study natural population of insects, the insect life table technique has becoming an important means for the study of quantitative dynamics of pest populations. In foreign countries, the study of the life table of forest pest began in 50 year’s already. Moreover, the results of investigation were applied to the productive practice, such as the spruce budworm (Chorisloneura fumiferana Clemens), winter moth (Opperophlera brumata Linnaeus), while in our country, the quantitative dynamics of many forest pests were not investigated. The larch caterpillar is one of the great pest of larch plantation in China. Every year, the outbreak of this pest occur in some places, causing large economic loss. Many studies were performed on the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controls, but the investigation on quantitative dynamics of the natural population of larch caterpillar was lacking. Since 1980, we studied the quantitative dynamics of the natural population of larch caterpillar in Shangzhi Coun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worked out life tables of two gener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