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用高效催产合剂人工催产青鱼5组,雌雄比1:1。总剂量为LRH-A285μg/kg RES15mg/kg。产卵率为80%,受精率为43%,孵化青鱼苗30万尾。  相似文献   

2.
卞伟 《内陆水产》1989,(1):19-20
白鲫(Carassus Cariei Tets)是1976年从国外引进的鲫鱼新品种。经试养,它具有比本地鲫生长快、体型大、起水率高、并以吃浮游植物为主等优点。近年来通过较大面积的池塘养殖与移植到湖泊、水库大水体中试养,效果较好,因此,这些年白鲫苗种需求量很大。为了解决白鲫在自然繁殖条件下,产卵不集中、持续时间长与受精率、孵化率低,形成不了大批量鱼苗生产的问题,为此,1987年我们从白鲫亲鱼培育、药物催产、孵化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3.
1994年4月使用HCG剂量1000-1200国际单位,对75尾彭泽鲫进行人工催产繁殖,孵化鱼苗12万尾,养成夏花鱼种7.4万尾。  相似文献   

4.
田鱼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鱼学名瓯江彩鲤,因农民在稻田中养殖而俗称“田鱼”,原产于浙江瓯江流域。该鱼生长迅速、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尤其是鳞片柔软可食。现将田鱼人工繁殖技术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亲鱼产前培育 选择两口平均水深1.8米、面积为3.2亩、灌排水方便的池塘,作为亲鱼产前强化培育池。亲鱼引进放养前,每亩用生石灰180千克对培育池进行了彻底清塘、消毒,3日  相似文献   

5.
建鲤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肉质鲜美、产量高、易于捕捞、能自繁自育等优点。为了加速该品种的推广,经福建省水产厅立项,我们在省内首次引进亲鱼及乌仔进行人工繁殖技术等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试验材料与方法1.亲鱼原种亲鱼购于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共408千克约为250组,用鱼篓、氧气、专车运抵三明市水产良种繁育试验场进行专池培育,精心选留。2.环境水源为当地(永安大湖)河沟池塘天然水。人工繁育水温18~23℃(遇冷空气14~16℃),pH6.8~7.5;硝酸氮0.43~0.45毫克/升,氨氮0.1…  相似文献   

6.
梁政 《河南水产》1997,(1):15-16
青鱼生长快、肉质好、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随着大水面的不断开发利用,对青鱼苗的需求日趋增加,针对这个问题,我所进行了多方位、多组合试验,取得了青鱼人工繁殖的成功,仅1994~1996年3年我所共向社会提供青鱼水花1000多万尾,寸片400多万尾,大规格鱼种3万多公斤。现就我们的试验经过总结一下,以便与广大水产工作者共同探讨。1 亲鱼的选择与培育  相似文献   

7.
8.
本研究设计实施了生态刺激诱导产卵、敏感催产药物筛选、催产药物剂量控制、催产技术重复验证等一系列试验。受试亲鱼120组,顺产75组,顺产率62.5%;收集鱼卵77.1%万粒,获受精卵57.3万粒,平均受精率74.3%;孵出鱼苗33.6万尾,平均孵化率58.6%。建立了一套稳定可靠、实用性强的三角鲤人工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9.
塘角鱼的人工繁殖技术具有节约产卵设施,减少雄鱼使用量,提高催产成功率,能大规模批量生产鱼苗等优点。是保证当今塘角鱼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一种有效手段,是很有推广价值的一项技术。  相似文献   

10.
乌鳢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鳢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能生肌补血、滋补身体,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特别在当前水库养殖中风行混养少量乌鳢,既可清除水中野杂鱼、又可提高养鱼经济效益。目前乌鳢养殖的苗种来源一般是从市场收购或野外采捕,苗种供应得不到保障。为解决苗种供应,探索切实可行的乌鳢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我们在上高县鱼种场进行了乌鳢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试验,获得了初步成功。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1.
钟强 《淡水渔业》2005,35(2):44-47
平均体重 150g的三角鲤苗种 11250尾, 采用二级养殖技术养殖 20个月, 成活率 90 .1%, 平均体重 726. 6g/尾, 收获三角鲤 7362. 5kg, 亩产 589kg, 总产值为 515375元, 获利 356458 2元, 平均 28516. 7元 /亩, 饵料系数为 3 .2, 饵料成本占生产成本 48 .2%, 投入产出比为 1∶3. 24。  相似文献   

12.
三角鲤生物学特性及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琴  黄飞鹤 《水利渔业》2002,22(1):30-31
阐述了三角鲤的生物学特性,介绍了其人工繁殖的主要技术要领。苗种培育放养密度以225-300万尾/hm^2为宜。  相似文献   

13.
丁(鱼岁)(Tinca tinca L.)是新疆名贵鱼类之一.地方名黑鱼,因口角有一对短须亦称须(鱼岁).属于鲤科(Cyprinidae)鱼类.丁(鱼岁)主要分布于北冰洋区以外的欧洲平原河川和湖泊中,在西伯利亚分布于鄂毕河和叶尼塞河,在我国仅分布于额尔期斯河流域[1].它具有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适应水温范围广,耐低氧,食性杂,易驯化,起捕率高等优点.是我国南北方池塘主养和湖泊、水库养殖的优良品种之一.丁(鱼岁)属分批产卵的鱼类,在阿勒泰地区自然繁殖期晚,在生态竞争中属弱势群体,资源量波动较大.为了促进其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我们对丁(鱼岁)的人工繁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寒冷地区革胡子鲶苗种自繁自育问题,在1996年10月初从本单位养殖革胡子鲶的商品鱼中选择备用亲鱼,利用甲鱼场的温室大棚池和设备进行冬季培育,1997年元月进行强化饲养,同年2月18日进行人工早繁试验,先后繁殖并培育出3~20厘米的苗种近20万...  相似文献   

15.
鳜鱼全人工繁育试验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鳜鱼是肉食性凶猛鱼类,其食性特殊,终生以活鱼虾为食,生长快,个体大,且具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特点,经济价值高,为我国名贵淡水鱼。但多年来由于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影响,野生鳜鱼资源锐减。为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鳜鱼资源,适应规模化人工养殖鳜鱼的需要,我们开展了鳜鱼全人工繁殖及大规格夏花培育技术的开发研究,并取得成功,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美国太阳鱼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水泥池、人工鱼巢 ,经人工催产 ,对 18组蓝鳃太阳鱼亲鱼进行人工繁殖技术试验 ,在第二次注射催产剂 2 8h后开始产卵 ,持续 6d产卵结束 ,共产卵 15窝 ,计 10 5万粒 ,产卵率为 83 3% ,受精卵为 9 0万粒 ,受精率约为 86 % ,经 38~ 4 2h孵化 ,出苗 7 8万尾 ,孵化率为 86 8%。蓝鳃太阳鱼雌鱼具有一年多次产卵、繁殖能力强的习性 ;其卵为粘性卵 ,制作特殊的人工鱼巢是人工繁殖成功的关键 ;而优良的水质、充足的溶氧、保持卵膜良好的通透性 ,是提高蓝鳃太阳鱼孵化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沈永忱  李秋  牟均素 《河北渔业》2005,(2):36-36,45
泥蚶legiiiurcagranosalinne人工育苗试验国内曾多次报道,本文是在生产条件下利用现有的设施,采用亲贝提早促熟,阴干、流水刺激产卵,合理选择附着基粒径和饵料种类及投喂方法,加大水体交换量等措施,获受精卵4亿粒,培育D型幼虫3.5亿个,眼点幼虫2 .5亿个,出池6 5 0~95 0 μm稚贝1.8亿粒。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瓦氏雅罗鱼和高体雅罗鱼为试验材料,进行了自交、正反交苗种繁育试验,成功获得了自交和杂交苗种,并对比了不同苗种的早期生长速度,旨在为雅罗鱼苗种繁育和杂交育种提供参考. 一、材料与方法 1.亲鱼的来源与规格 瓦氏雅罗鱼和高体雅罗鱼分别引自鸭绿江和额尔齐斯河水系,瓦氏雅罗鱼亲鱼全长(28.00±1.41)厘米,个体重...  相似文献   

19.
郑乐云 《福建水产》2011,33(4):37-41
实验观察了20℃、23℃、26℃、29℃和32℃等不同水温条件下鳝鱼的产卵情况,结果表明水温26℃条件下,鳝鱼的日均产卵量最大,受精率最高,26℃是鳝鱼产卵的最佳水温;实验设置了10种不同的雌雄鱼配组方式,结果发现16+1辛组、2艿+1早组、46+1早组的雌雄鱼配组方式雌鱼产卵量最大且受精率最高,是鳝鱼产卵的最佳配组方...  相似文献   

20.
齐口裂腹鱼人工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齐口裂腹鱼 (Schizothoraxprenanti)是川西高原特有的冷水性鱼类之一 ,它是继虹鳟、黑龙江鲟科鱼类、青海湖裸鲤等冷水鱼之后又一条具有开发潜力的冷水鱼。 2 0 0 1年 5~ 7月 ,我们在岷江、大渡河上游河段进行了齐口裂腹鱼产卵场调查及亲鱼捕捞 ,并进行了亲鱼暂养、催产和苗种培育方面的试验 ,人工繁殖取得成功 ,但还有一些技术需要提高。现将初步研究的情况公诸于众 ,以供广大水产工作者参考。1 野外产卵场调查及亲鱼捕捞四川西部高原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 ,山高壁陡 ,河谷深 10 0~ 70 0m ,平均海拔 2 70 0m以上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