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夏季猪舍的闷热高湿的环境对猪只生长和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和危害,严重时可能引发猪场疾病。针对猪场夏季饲养管理的技术问题,文章从猪舍防暑降温、饲料的选用、夏季饲养方式、猪场用水、猪只非特异性抵抗力和猪场疫苗接种等方面的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总结了夏季生猪保健饲养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母猪饲养管理作为猪场核心价值,对于养猪成败与猪场生产水平具有决定性作用。主要以大中型猪场母猪饲养管理重要性为切入点,分析了做好母猪饲养管理可提高仔猪成活率、提高饲料利用率、保证母猪生长发育,提出相应饲养措施,以期为相关猪场工作开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后备母猪是猪场母猪群的补充力量,其饲养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猪场母猪群体的产仔性能。笔者从后备母猪的营养、饲喂策略、饲养管理等方面阐述如何进行后备母猪的培育,以期在生产中合理进行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从而提高猪场的效益和效率。  相似文献   

4.
夏季高温阶段猪的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夏季养猪户饲养情况,分析其饲养误区,并结合夏季气温较高、湿度较大、容易给猪场饲养管理带来诸多不良影响的实际情况,提出科学饲养管理措施,从而提升猪场的饲养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吴丽艳  赵永旭 《猪业科学》2019,36(4):110-112
为了探讨和评估分胎次饲养方式对母猪繁殖以及商品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以某规模猪场1 200头母猪及其商品后代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了分胎次饲养实施前后配种、受胎、产仔以及商品猪成活率上的指标差异。结果显示:猪场实施分胎次饲养后,哺乳成活率有显著提高。因此,分胎次饲养能显著减少疾病的发生,增加猪场经济效益。从控制猪场疾病发生,提高哺乳成活率的目的出发,分胎次饲养模式具有可推广之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和评估分胎次饲养方式对母猪繁殖以及商品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以某规模猪场1 200头母猪及其商品后代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了分胎次饲养实施前后配种、受胎、产仔以及商品猪成活率上的指标差异。结果显示:猪场实施分胎次饲养后,哺乳成活率有显著提高。因此,分胎次饲养能显著减少疾病的发生,增加猪场经济效益。从控制猪场疾病发生,提高哺乳成活率的目的出发,分胎次饲养模式具有可推广之意义。  相似文献   

7.
工厂化猪场高密度的饲养方式、数量庞大的猪群连续在一个空间饲养,常常引起应激反应增加,猪只机体抵抗力下降,加上频繁引种,猪场的疾病越来越严重,控制也越来越困难。为了提高猪场生产水平,猪场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从抓好小气候环境控制、卫生消毒、加强免疫接种、提前用药控制等各方面做好预防工作,减少猪场经济损失,确保猪群的健康。繁殖是猪场饲养管理的核心环节,而仔猪下痢则是猪场最难解决的问题,良好的消毒、疫苗注射和用药计划能提高产活仔数,减少仔猪下痢,有效提高猪场的繁殖力。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隔离二点式饲养模式与传统一点式饲养模式相比对仔猪成活率的影响,笔者对河南省的开封市、许昌市、洛阳市、新乡市4个不同地区8个规模化商品猪场的哺乳仔猪、保育仔猪和生长育成阶段仔猪进行成活率调查。结果表明:采取隔离二点式饲养管理模式的规模化猪场其哺乳仔猪、保育仔猪、生长育成阶段仔猪成活率均明显高于采取一点式饲养管理模式的规模化猪场。说明隔离二点式饲养管理模式对于猪病防控和提高仔猪成活率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杨永光 《猪业科学》2023,40(7):110-111
随着集约化、规模化养猪模式的出现,分娩舍作为猪场的一个部门,在生产管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猪场分娩舍饲养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但直接影响仔猪产出的数量和质量,而且关系着母猪断奶后的发情率、再次配种率,以及母猪的非生产天数,和猪场的运营成本和经济效益息息相关。本文对猪场分娩舍饲养管理技术进行重点研究,以期共同提高分娩舍饲养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养猪行业低利润化,以户养为主的传统饲养方式已逐渐被规模化、工厂化养殖所替代。规模化猪场饲养规模大,集约化程度高,有利于提高生猪的饲养、防疫能力和管理水平。与传统方式相比,规模化饲养能大大提高生长速度和饲料转换率,从而有利于降低猪场的饲养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提高母猪群体繁殖性能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场母猪群体的繁殖力是衡量猪场经济效益的一项主要指标.猪场每年每头母猪产仔数多、仔猪成活率高、窝重大,会降低猪场饲养管理的各项成本.根据本人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总结,可从调整猪群结构、缩短繁殖周期、优化母猪饲养管理条件和提高配种技术等方面来提高母猪群体繁殖力.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养猪业已从家庭户养和分散饲养发展到今天的集约化饲养。集约化养猪场与传统的饲养方式相比具有规模大、数量多、密度高、生产工艺先进等特点。通过对本场各猪场的调查结果表明,集约化饲养猪场不但要做优良品种的选育,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供给全价优质饲料,更要搞好疫病防制工作。现就集约化猪场疾病发生的特点及防制对策谈些粗略的看法。1集约化猪场疾病发生的特点1.1猪传染病危害大传统的饲养方式,动物群体规模小、密度低、疾病传播受到一定限制,如能及时采取措施,就能尽快扑灭,而集约化养猪场多为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3.
母猪的繁殖能力直接影响着规模化猪场内的生产效率,后备母猪是通过选留下来而没有参加配种的母猪,多以青年母猪为主,是保证猪场母猪良好繁殖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后备军,能够及时替补掉因年龄太大、繁殖能力低下以及疾病等淘汰的母猪.因此,后备母猪的选留与饲养直接关系到猪场的生产业绩和猪场的整体发展,在实际的饲养过程中应采用科学的饲养...  相似文献   

14.
生猪饲养是畜牧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保证正常食品供应的重要方面.随着现代化饲养方式的快速发展,集约化饲养方式越来越受到青睐,各种类型的猪场数量大量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加强猪场的日常管理,尤其是加强猪场的疾病预防日益成为当前生猪饲养当中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本文就当前猪场疾病预防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了加强猪场疾病预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畜牧业也在飞速发展,养殖场的规模、技术、管理等都在不断的提升,同时,我国生猪的养殖也随着发展迅速,规模化的猪场不断增加,饲养管理的措施也有所成果。笔者通过对规模化猪场种猪饲养管理的探究来总结规模化猪场种猪饲养管理的措施,以促进猪场饲养管理,实现养猪业的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16.
后备母猪是指被选留后未参加配种的母猪,后备母猪群大多以青年母猪为主,为了保障猪群的生产和繁殖能力,年龄大、繁殖力低和疾病母猪被及时淘汰。因此,后备母猪的选育、饲养和管理直接关乎猪场生产业绩,必须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才能提高规模化猪场的养殖收益。为此,本文从后备母猪选择与留种、饲养技术和日常管理等方面简述了规模化猪场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以期提高规模化猪场后备母猪的科学养殖水平。  相似文献   

17.
浅谈规模养猪场生物安全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模化养猪场生物安全措施主要包括猪场环境、饲养管理、卫生消毒、封闭隔离和疫病监测等。目前,猪场多数分布在农村,处于农村散养猪群包围中,由于饲养密度大,生产区与生活区分不开,规模养猪场与散养户相邻,饲养环境复杂,加上猪场内部布局、结构不够合理、饲养管理不尽科学、卫生消毒、封闭隔离、疫病监控等防疫措施跟不上,造成饲养环境与猪只群体受疫病侵害程度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由于养猪业规模化、集约化的不断发展,种猪流动频繁和生猪饲养方式的改变,以及我国规模猪场采用的落后饲养管理模式和传染病防控体系等原因,增加了规模猪场的疫病防控难度,对养猪业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有效控制规模猪场疫病发生、保障正常生产在猪场疫病防控过程中,必须以"预防为主"为首要养殖理念,建立和完善猪场疫病综合防控体系。按照上述理念,本文着重从猪场环境治理、兽医管理、猪群保健等三个方面阐述笔者在规模猪场的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19.
猪的生长速度、健康情况与饲养环境密切相关。本文简述了饲养环境对生猪健康的重要性,介绍了温度、湿度、通风、光照、噪音、卫生等饲养环境对生猪健康带来的影响,提出了如何有效控制环境卫生、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措施:选择猪场环境,控制猪场环境,防控猪场生物安全。  相似文献   

20.
从母猪的配种、母猪的饲养管理、以及产仔房的饲养管理等方面阐述了提高猪场经济效益的方法,为规模化猪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