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考察不同家蚕品种人工饲料育的饲育效果,选择安徽省5个现行蚕品种(菁松×皓月、皖丰×夏晖、华康2号、华康3号、苏豪×钟晔)为试验品种,以人工饲料育适应性品种优食一号为对照种,设置全龄桑叶育(MF)、1—3龄人工饲料育4—5龄桑叶育(AMF)、全龄人工饲料育(AF)3种饲育处理方式,以龄期经过、蚕体重、经济性状与健康性、丝质成绩为指标调查不同家蚕品种不同饲育方式的综合成绩。结果表明,各试验品种AMF组家蚕综合饲育成绩较优秀,与MF组差异较小,而各试验品种AF组综合饲育成绩较差,品比结果表明菁松×皓月综合饲育成绩较优。因此,采用小蚕饲料育、大蚕桑叶育方式饲养优食一号或菁松×皓月可以实现较为理想的饲育效果。  相似文献   

2.
对不同的家蚕原种选用低成本人工饲料饲育,调查其对低成本人工饲料的适应性;并对部分品种繁育制种,调查下一代适应性,为选择出适于低成本人工饲料的家蚕品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饲料饲育对家蚕幼虫中肠细菌多样性的影响,以家蚕品种秋丰×白玉为研究对象,分别以桑叶、NOSAN饲料和自制饲料饲育至5龄盛食期,取家蚕中肠样品进行16S rDNA高通量测序。结果发现,不同饲料育家蚕中肠的细菌菌群存在显著差异,NOSAN饲料育家蚕中肠的菌群丰度较高,而桑叶饲育组与自制饲料饲育组的菌群丰度相当。不同饲料育家蚕中肠菌群的功能基因在代谢途径上存在显著差异,且自制饲料饲育组与桑叶饲育组之间的差异明显大于NOSAN饲料饲育组与桑叶饲育组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为开发优质家蚕人工饲料和探究肠道菌群对寄主的适应机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各种各样的气候因素使得养蚕季节里常遇到连绵阴雨的恶劣天气,加上目前农村普遍采用省力化、粗放型、低成本养蚕,绝大多数蚕农不可能对湿叶进行脱水晾干,因此家蚕吃湿叶的次数比较多.家蚕常吃湿叶会导致营养不良、体质下降,而且湿叶会导致潮湿的不良饲育环境,促使细菌滋生,使家蚕增加染病的机会,严重影响着蚕茧的生产.本文通过对21个杂交蚕品种的湿叶饲育,研究分析了湿叶饲育对家蚕体质、茧质的影响,即对家蚕幼虫生命率、全茧量、茧层量等经济性状所造成的影响以及与这些性状之间的相关性,为筛选和培育抗逆性强的蚕品种提供初步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家蚕育种亲本及其新品种性状数据档案实行信息化管理,可在家蚕育种和品种的种性维持过程中自动实现完整的信息采集、计算、调用、选择等功能。开发了一个基于B/S结构的家蚕育种与种性维持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品种管理、计划任务管理、饲育信息管理、蚕茧信息管理、选种信息管理、选优信息管理等功能模块。选种信息管理模块的运行过程是通过电子天平称量蚕茧质量,然后根据计算模型自动进行数据信息处理与统计分析实施选择。用户可以方便地通过网络访问该系统,实现家蚕新品种选育及种性维持工作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6.
<正> 不良环境条件不仅严重影响家蚕饲育,还可能激活多角体病毒的潜伏体。在实际工作中,很难控制温度变化。因此,有必要引进对不良环境条件和多角体病具有遗传抗性的蚕品种。本文研究了饲育过程中的短暂低温对6个家蚕原种主要经济性状和多角体病抗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为加快家蚕品种更新速度,提升栽桑养蚕经济效益,今春在中国蚕业研究所和江苏省蚕种公司的支持下,淮阴区引进了已中试成功的苏镇×春光、春岭×钟月、华瑞×春明三对家蚕新品种,与我区大面积饲育的菁松×皓月在管理水平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进行了仅从饲育角度的品种间综合性状表现的对比与调查。  相似文献   

8.
吕广植 《北方蚕业》2005,26(3):63-64
2004年,山西省沁水县蚕桑研究所对家蚕品种B73×874(正反交)杂交种,分不同饲育季节进行实验室饲养和丝质方面综合性状调查,结果表明,873×874(正反交)杂交种适合沁水的气候环境特点,可以在全县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一、二回育对亚热带家蚕品种资源保护饲育的适用性,通过模拟亚热带家蚕品种资源保护饲育的方法,在春、秋季分别进行亚热带家蚕品种资源保护一、二回育试验.结果表明:按现行亚热带家蚕品种资源保护饲育方法,春、秋季一回育的生命力、种茧成绩、母蛾产量质量均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主要原因是单次给桑量过多,堆积过厚,蚕座温湿度偏高,...  相似文献   

10.
目前,大面积丝茧育及原蚕饲育反映现行推广品种饲养困难,抗逆性差,繁育系数低,怀疑种性退化。要正确判断一个家蚕品种性状是否退化,不能仅从个别性状的变化或局部地区,个别年季的成绩来判断,应经过多次的生物学性状观察和经济性状的调查,根据历年纯种饲养成绩及F_1经济性状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通过对在本所保存的家蚕种质资源品种筛选出来的4个人工饲养适应性强的品种材料进行连续4代的系统选育,发现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疏毛率、饲育经过和经济性状等方面都得到了相应的改善,表明通过系统选育,可以提高各项实用性状。调查同时表明,人工饲料育的饲育成绩与桑叶育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认为除遗体性状有待进一步提纯外,改良饲育技术和完善饲料配方也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吴凡  李德臣  陈登松 《北方蚕业》2009,30(4):27-28,31
湖北省经济作物研究所2009年春季对3对家蚕新品种进行了实验室鉴定,调查了各品种蚕期饲养性状、茧丝质成绩等,了解了其饲育特点,分析了其农村大面积示范推广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家蚕化性形成机理以及引起化性变化的主要因素,结合分析家蚕品种两广二号化性的特点,从种性选择、气象调节、蚕种催青、饲育管理、桑叶选择、蛹期及蚕种保护等方面提出化性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多丝量家蚕新品种0547×0548,由山东省蚕业研究所选育,该品种具有产茧量高、强健性好、茧丝质优、综合性状优良、遗传性状稳定等特性。简述中系原种0547、日系原种0548和一代杂交种0547×0548的性状特点,总结提出其饲育要点。  相似文献   

15.
<正>家蚕品种及种质资源的引进利用,是家蚕品种选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有目的地引进适合当地饲养的茧丝质优、体质强健的成对品种及单一品种,经实验室、农村鉴定,既可以取代现行品种直接用于生产,成本低、收效快,又可以作为育种的基础素材,育成适合当地使用的新品种;特殊性状基因材料的引进及利用可选育出特色品种,极大地丰富品种资源基因库,选育出适合市场需求的各类家蚕品种。 多年来,我所从国内外引进了大批品种资源,并对这些品种资源的利用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1 引进品种的试养、观察 从国内外直接引进的品种资源,首先必须做好引进种的防疫工作,同时进行生物学性状及经济性状的观察、调查、记载,综合评判引进种的应用价值。 1.1 引进种的防疫工作 引进品种资源,必须进行卵面消毒、预知检查、补正检查,确定为不带微粒子病孢子的蛾圈,方可饲育,一般采用蛾区育,亦可混蛾育,第一、二代要进行隔离饲育,注重迟眠蚕检查,母  相似文献   

16.
李藜  陈小平等 《蚕业科学》1990,16(4):233-234
<正>影响家蚕(Bombyx mori)茧层转换效率的因素很多,因蚕品种、龄期、性别、饲料组成及饲育条件等而有所不同.笔者在不同蚕品种消化率茧层转换效率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查了同一蚕品种在不同饲育条件下的茧层转换效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罗朝斌  姜虹  易勇 《蚕桑通报》2004,35(3):13-16
通过对现行几对家蚕品种的原原种选育及品种组配育种应用中主要经济性状的调查,比较各年份之间各品种经济性状的变异,以及提高家蚕品种质量,维护品种种性状稳定性的相关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制定合理的选育作业计划,针对各品种主要性状特征进行不同目的的选择,可以达到了保证品种种质、维护种性稳定的目的.为更好选育新品种,繁育优良蚕种提供稳定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8.
2022年春秋两季,陕西省安康市蚕种场有限公司在安康市汉滨区、汉阴县、平利县农村进行了人工饲料育养蚕调查,发现菁松×皓月、川山×蜀水和两广2号这3对家蚕品种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强,好养、高产,1—2龄人工饲料育对其饲育性状和经济性状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川山×蜀水"是四川省南充蚕种场与四川省蚕业管理总站共同育成的一对春秋兼用品种。它具有体质强健,容易饲养,产茧量高,丝质优良等特点。2005年1月经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自审定以来,先后在四川泸定、天全、名山、涪城、金堂、邛崃等县(区)累计推广20万张左右,为了使业界更好地使用和推广该品种,特对其性状和饲育技术要点作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保育的部分家蚕品系对人工饲料育的适应性,从而为选育适宜安徽省地理气候条件的人工饲料育适应性蚕品种奠定基础,挑选了 Z18等14份家蚕品系资源进行1~2龄颗粒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以下简称稚蚕饲料育)适应性及饲育成绩调查,以优食一号、菁松x皓月作为品种对照,以全龄桑叶育作为饲育方式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