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7年湖北省稻飞虱发生程度是继2006年大暴发以来又一个大暴发年。2007年4月以来,由于受特殊气候条件和南方虫源的影响,水稻稻飞虱来势凶猛,迁入期之早、迁入量之高、发生范围之广均超过大暴发的2006年的同期水平。但是,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指挥下,在全省各级农业植保部门的准确在参谋和指导下,在广大农民的科学防治下,稻飞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尤其是中稻稻飞虱防控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没有出现2006年中稻大面积“穿顶”减产的现象。因此,2007年湖北省稻飞虱防控工作值得思考,应该对成功的经验进行总结,以便为今后的稻飞虱防控工作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2006年,我县水稻暴发了严重的稻飞虱危害,其发生面积之大、危害损失之重、虫量之高以及第3代、第4代连续暴发,第3代即已造成黄塘的严重危害情况都是我县历史上极为罕见的。造成2006年大暴发的成因,一是受全国稻飞虱总体上升大局的影响,大环境十分有利于飞虱暴发;二是2006年台风  相似文献   

3.
1发生概况自1974年以来,荆门市稻飞虱发生严重的年份有1980年、1981年、1982年、1987年、1991年、2002年和2006年。1982年,褐飞虱与白背飞虱并重发生,上述其他年份为褐飞虱严重发生,其中第4代褐飞虱是主害代。2预报因子的探讨2.1若以田间稻飞虱总虫量为预报要素2006年第4代稻飞虱大暴发,1987年属3级发生,局部大发生,2002年属4级发生。对1987年、2002年、2006年稻飞虱发生量进行比较,见图1,发现2006年8月11日以前稻飞虱的总体虫量并不高,比不上1987年、2002年的同期虫量。但8月11日后,其激增速度超乎想象,最终大暴发。我地发布第4代稻飞虱预…  相似文献   

4.
江西省安义县地处长江下流,赣西北,主要农作物为水稻,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之一.近年来稻飞虱为害逐年加重,由局部间歇性发生上升为常年发生.特别是2005年以来,连年大暴发,2005年因稻飞虱为害损失粮食1 600余t,2006年损失1 870余t,约占全年所有病虫害损失的50%,对粮食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为了有利今后对稻飞虱综合治理,保护粮食生产安全,现对其暴发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水稻稻飞虱是我国和许多亚洲国家当前水稻生产中最主要的害虫,也是湖北省水稻生产上的主要迁飞性害虫之一。近几年来我省连续特大发生。特别是2006年。为了明确防治稻飞虱当家农药品种和不同剂型的田间实际防治效果,选择高效、环保、低毒和安全的农药品种推广应用,我们于2006年  相似文献   

6.
《湖北植保》2008,(3):9-9
2006年稻飞虱大爆发使湖北省水稻损失惨重,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2007年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湖北省植保总站积极做好技术推广、防治药剂推荐等多项工作。在稻飞虱爆发虫情更甚于2006年的情况下,2007年,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稻飞虱防控工作取得了全面胜利,成效十分显著。据初步计算,全省共挽回稻谷损失50亿kg,挽回直接经济损失80亿元。全省农业植保部门为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我省的稻飞虱防控工作分别得到了农业部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  相似文献   

7.
据大冶县志记载,稻飞虱1973至1976年首次在大冶市双季晚稻暴发成灾,损失惨重。2005~2007年,由于气候、栽培条件及稻飞虱的抗性上升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稻飞虱发生频率增加,危害加重,早、中、晚稻均受其害,严重威胁大冶市粮食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8.
《植物医生》2006,19(4):38
近年来,东南亚不少地区稻飞虱逐年加重发生,我国江苏一带灰飞虱频繁暴发成灾。2005年,越南褐飞虱发生还不严重,但2006年其北部已开始成灾。稻飞虱生物型近年来演变较快,现已出现5种生物型混合发生的态势,且高致害力的生物3型稻飞虱普遍存在,稻飞虱抗药性也急剧上升。  相似文献   

9.
曾都区为稻飞虱北迁主降区,每年稻飞虱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危害,是影响我区中稻高产、稳产、优质的重要障碍。尤其2006年稻飞虱在我区特大暴发,是继1989年、1991年、1997年、2002年之后发生最为严重的一年。为了总结经验,寻找科学的防控策略,实现可持续综合治理,我们将近年稻飞虱在曾都区的发生及防治情况进行了调查和探索,以实行“早期防、综合控、重点治”的技术策略,  相似文献   

10.
受到气候、种植品种、田间栽培管理等多种因素影响,2013年我市水稻稻飞虱偏重发生,发生程度比历年重,特别是第四代稻飞虱局部暴发,部分田块“穿顶”倒伏,严重威胁着水稻生产安全。针对稻飞虱发生重的特殊虫情形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