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整粒甲硫氨酸(MET)水平的提高将会改良家禽饲料籽粒的品质。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采用高MET水平自交系BSSS53作供体亲本来增加A63、B73、Mo17、A632/Mo17、B73/A632和B73/Mo17的NET含量。在MN的明尼苏达农业试验站进行所有试验。  相似文献   

2.
作者1987—1988年进行O、T、C三个生理小种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三个生理小种分别接种在WF9和B73两套同核异质的玉米苗上,所产生病斑的大小存在极显著差异.T小种在WF9’和B73’上产生的病斑与WF9和B73上产生的病斑相比,在长度和面积上都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C小种在WF9°和B73°上产生的病斑与  相似文献   

3.
普通玉米种质及双回交对爆裂玉米改良效果初报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对5个普通玉米自交系与4个爆裂玉米自交系组配的20个普×爆组合F3、BC11F2、BC12F2的膨爆特性及其与两类亲本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普通玉米种质对普×爆后代的膨爆特性影响显著,选择适宜的普通玉米种质、恰当组配普×爆组合,对于普通玉米种质在爆裂玉米育种中的有效利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普×爆组合F3的膨爆特性均较差,一代回交可使其显著提高,最高分别为F3的750,2200,1100,基本达到对爆裂玉米膨爆特性的要求指标;双回交世代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基本模式主要有四×L、四×R、旅×L、旅×R与四×获5 种;复合模式则包括由诸多多元复合种质构成的如四( 获×L) 、R( 四×旅) 等。复合模式在玉米杂优育种中渐趋突出。应用基本模式良好的融合性构建复合模式,代表了优势种质组合模式演化的基本趋向。发掘、创新现有种质资源,引入美国玉米带和热带- 亚热带优势种质组合模式及其相应种质,分别与京、津、冀、鲁、豫优势种质组合模式的相应种质对应进行“温×热”互导,是优势种质组合模式演化的两条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热带玉米与温带玉米种质杂交农艺性状的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热带玉米和温带玉米为亲本,系统地研究了不同种质玉米杂交后代农艺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苗期全株干物质积累量温×温>热×热>热×温,地上部干物质量热×热>热×温>温×温,地下部分表现趋势与地上相反;生长初期株高温×温>热×温>热×热,随着生长进程的推移,组合间株高呈现出相反的趋势;不同种质间杂交后代苗期叶片数和出叶速率没有明显差异;杂交组合中含热带种质的比例越高,最大面积叶片出现的高度越高,面积较大的叶片数相对较多;热带种质所含比例越大,后代雄穗分支数越多。热带种质带来的株高增加,主要源于植株中下部节间的伸长。  相似文献   

6.
对玉米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B73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表明,细胞溶质最高,玉米雄性不育系B73-C,B73-T及其保持系B73-N叶片基态超氧物歧化酶活性在细胞内的分布是:细胞溶质最高(占总活性77%);线粒体、叶绿体次之,且SOD活性N细胞质显著大于C和T细胞质;过氧化物酶(POX)的活性主要分布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占总活性85%左右。用专化于C细胞质的C毒素(HMC毒素)处理B73C、T与N三种细胞质玉米叶片后,这三种细胞溶质的SOD和POX酶活性均表现不敏感;三种细胞质的线粒体有不同反应:B73-C的SOD活性下降,导致细胞伤害,而B73-T和B73-N的SOD活性稍有提高或持平,保持了对C毒素的抗性。POX基本上随着SOD活性降低而增高或随着活性增高而降低。可见,HMC毒素能够诱导线粒体SOD和POX的活性,而这两个酶活性与玉米抗病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利用玉米杂交优势,是提高玉米单位面积产量的一项重要措施。近年来.我区推广杂交玉米良种对玉米增产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现有当家品种使用年限过长,有的混杂退化,影响了产量的进一步提高.为了加速杂交玉米的推广及组合的更换更新,1985年我们从辽宁丹东市农科所引进了MO17Ht×丹340,复原183×丹340.黄早四×丹340和丹340×G29等几个杂交玉米新组合作生产示范,以鉴定其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为我区示范推广优良组合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现将生产示范的调查结果初报于  相似文献   

8.
带遗传标记的玉米基因雄性不育的发现及遗传和利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2年在玉米族远缘杂交组合3402F3(丹340×403-2)中首次发现带标记性状的基因雄性不育(GMS)材料。 遗传分析结果表明, 不育性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 当不育株(A)与可育株(B)进行兄妹交, 育性分离比例接近1∶1; 而可育株(B)自交的后代, 可育株与不育株的分离比例为3∶1。 连锁遗传分析结果证明, 不育基因(ms°)与标记性状  相似文献   

9.
CO_2浓度增加对小麦和玉米品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 3种 CO2 浓度 ( 70 0× 10 -6、 50 0× 10 -6、 350× 10 -6)模拟实验表明 :CO2 浓度增加使小麦籽粒的蛋白质、赖氨酸、脂肪含量增高 ,淀粉含量下降 ,品质得到提高 ;玉米则相反 ,其蛋白质、赖氨酸、脂肪含量随 CO2 浓度升高而减少 ,淀粉含量略有增高 ,品质有所下降。 70 0× 10 -6的小麦籽粒粗蛋白、赖氨酸、粗脂肪、粗淀粉比 350× 10 -6分别增长 3.0 %、 3.0 %、 8.5%和 - 2 .3% ,玉米增长- 7.5%、 - 10 .5%、 - 3.7%和 0 .6% ;50 0× 10 -6小麦分别增长 4 .4 %、 9.1%、 11.3%和 - 1.7% ;玉米增长 - 5.0 %、 - 5.3%、 - 4 .0 %和 2 .6%  相似文献   

10.
CO_2浓度增加对C_3、C_4作物生理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 C3小麦、大豆、大白菜和 C4 玉米在不同 CO2 浓度 ( 350× 10 -5、 50 0× 10 -6、 60 0×10 -6、 70 0× 10 -6)条件下的生长模拟实验和生理特性研究表明 ,CO2 浓度增加 ,促使作物光合速率增长 ,光合时间略有延长 ,光补偿点明显下降 ,蒸腾系数减小 ,叶气温差增大 ,叶温升高。 70 0× 10 -6和50 0× 10 -6比 350× 10 -6小麦光合速率分别增长 30 .7%和 11.7% ,大豆增长 63.4 %和 4 2 .7% ,大白菜增长 68.0 %和 39.0 % ,玉米增长 15.7%和 4 .7% ,C3作物比 C4 反应明显 ;蒸腾系数小麦下降 14.3%和 7.7% ,大白菜下降 2 7.1%和 2 3.1% ,玉米下降 16.8%和 10 .4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