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镉胁迫对冬小麦根端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透射电镜观察镉处理对冬小麦幼苗根端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CdCl22.5H2O浓度较低时(10×10^-6),可见被观察的细胞表现为核膜凹陷,胞核变形,染色质稍显凝聚;同样浓度下线粒体的超微结构未见明显变化。CdCl2 2.5H2O浓度较高时(80×10^-6),则见细胞核膜破裂。崩解,染色质显著凝聚;线粒体内膜解体,嵴模糊或消失,表现为不可逆转性变化。  相似文献   

2.
镉对大蒜根生长和根尖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浓度氯化镉溶液对大蒜(Allium sativum L.)根生长和根尖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Cd^2+浓度的范围内(10^-5~10^-2mol/L),随Cd^2+浓度增加和处理持续时间的延长,根的生长速率递减或停止;Cd处理出现最明显的特征是在10^-3mol/L浓度处理组中,细胞质中沉积许多电子稠密颗粒,这些颗粒大小不等,包部着色较深,中心部分较浅,多分布于细胞质中大、小液泡周围;大部分细胞核中的核质高度凝集;出现质壁分离现象;细胞器严重受损;大部分细胞液泡化程度提高。X-射线微区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电子稠密颗粒中均未含有Cd^2+。扫描电镜观察表明,高浓度Cd^2+(10^-2mol/L)处理的根尖表皮细胞呈板结状,细胞壁明显增厚,细胞壁表面沉积许多分泌物。  相似文献   

3.
用透射电镜观察了镍化合物对蚕豆和冬小麦根端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镍不同程度地引起蚕豆和冬小麦细胞的损伤。在15μg/ml浓度下,镍化合物可诱导蚕豆根端细胞核变形,液泡内有凝聚物断续性附着于液泡膜内侧。在相同浓度下,硫酸镍对冬小麦根端细胞内部结构影响较小。在80μg/ml浓度下,冬小麦细胞液泡有凝聚性变化,质壁有轻度分离。而蚕豆在此浓度处理下,核固缩,核膜崩解,细胞内部电子密度明显升高,结构呈凝聚状,欠清晰,液泡出现凝聚性变化,质壁出现重度分离。以上结果意味着镍化合物对蚕豆的损伤程度要高于对冬小麦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4.
SMV3对抗感大豆品种叶片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透射电镜观察了SMV3对感病品种合丰25和抗病品系东农93-D46叶片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SMV3对感病品种合丰25的细胞超微结构破坏严重,叶绿体肿胀、片层严重扭曲、模糊不清、叶绿体膜瓦解仅剩片层结构;嗜锇颗粒增加较多,有大量的风轮状内含体出现,产生大量的束丝包裹病毒粒子;线粒体数目增加较多,细胞核核膜降解,核仁完全融解等.而抗病品系东农93-046接种SMV3 21d后细胞超微结构破坏较轻,少数细胞出现核质轻微边聚,线粒体增多,叶绿体片层有部分断裂,嗜锇颗粒增加,叶绿体外膜产生异形增生物,出现小泡囊等.  相似文献   

5.
烘烤工艺对‘KRK26’烟叶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不同烘烤工艺对烟叶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以烤烟KRK26中部叶为材料,对低温低湿条件、中温中湿条件、中温高湿条件3种烘烤过程中烟叶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发现:(1)在3种烘烤工艺下,叶绿体形态变化、结构解体的速度是不同的。低温低湿条件下出现时间晚,但速度快;中温中湿条件下,出现时间早,速度慢;中温高湿条件下,出现时间早,但速度慢。(2)在3种烘烤工艺下,线粒体的形态、嵴数量和膜结构的变化解体速度都表现为低温低湿条件下〈中温高湿条件下〈中温中湿条件下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水稻反足细胞发育期间超微结构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向东  徐是雄 《作物学报》1998,24(3):343-347
本文通过透射电镜对水稻反足细胞形成发育过程中超微结构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反足细胞反育过程中细胞壁,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均出现明显的变化。在发育早期(即胚囊中两个极核移向卵器上方之前的时期),反足细胞位于胚囊合点端顶部,细胞间的壁很完整。反足细胞与株心细胞相邻的壁(即最顶部的胚囊壁),反足细胞彼此之间的壁,以及反足细胞与中央细胞相领的壁上均有胞间连丝分布;在发育中后期(即胚囊中两个极核移向卵器上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外源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对低温下寒地冬小麦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选用东农冬麦1号为材料,在冬小麦幼苗长至三叶期时喷施1×10-4mol/L SA,以喷施等量蒸馏水作为对照,在越冬期自然降温条件下,分别于5℃、0℃、-10℃、-25℃时对分蘖节和茎取样,测定其丙二醛(MDA)含量,并用透射电镜观察其细胞的超微结构,统计返青率及分蘖节数。结果表明,外源SA减轻了低温对冬小麦膜系统造成的损害。对照组细胞仅在-25℃时出现了轻微的质壁分离;在-25℃各细胞器呈现轻微空泡化,线粒体外膜及核膜不清晰,但细胞核没有受到破坏。喷施SA后细胞核受损程度降低,核膜边缘清晰,线粒体结构完整清晰,内嵴数也略有增多,分蘖节的线粒体数目增多,仅在-25℃时核膜和线粒体的外膜不清晰,受到了轻微的破坏,但比对照组受损轻;前质体及淀粉粒数目增加(0℃以上);分蘖节中的液泡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SA处理提高了返青率,并在返青后增加了分蘖节数。这说明SA处理可增强低温下细胞结构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寒地冬小麦的低温适应性,从细胞学角度证实了外施适宜浓度的SA可增强寒地冬小麦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8.
水分胁迫对冬小麦旗叶细胞质膜及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许振柱  于振文 《作物学报》1997,23(3):370-375
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剧,冬小麦叶的膜质过氧化物丙二醛的含量升高,膜脂 酸不饱和度降低,叶肉细胞内叶绿体、线粒体的形态、结构异常,甚至裂解,质膜内陷,胞液泡化,胞壁层次减少。表明土壤水分胁迫损害小麦旗叶细胞质膜及叶肉细胞的超微结构,加速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9.
从显微水平及亚显微水平研究了锌处理对植物细胞毒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锌对植物根端细胞的损伤不甚显著,细胞内主要细胞器结构完整,液泡呈轻至中度凝集,微核形成率很低。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沙棘花粉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沙棘的花粉属小型花粉,赤道而观形状近圆球形,极面观为钝三角形。三孔沟,未形成合沟。花粉外壁具明显的疣状突起,与原生种中国沙棘相比为进化性状,从而进一步证实其形成较晚。  相似文献   

11.
张其昌  蔡义忠 《种子》1995,(2):8-12
对不同温度仓库内贮藏的亲交水稻(汕优63)种子作发芽率、幼苗长度、活力指数及电导率测定,并将种子活力与种子胚部细胞超微结构观察相结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贮藏温度极易影响杂交水稻种子活力衰退。在常温库内,杂交水稻种子活力衰退同膜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在线粒体的损伤关系密切,低温库内,种子仍然保持保持了高活力,膜结构几乎未见损伤。  相似文献   

12.
花生根边缘细胞发育影响因子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花生品种新昌小京生和江西一把抓为材料,采用种子悬空气培法,研究了根边缘细胞(BC)的数目、活性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花生根长为1 mm时开始产生BC,当根生长到13~17 mm时,BC数达最大值,约10 000个。在根边缘细胞的发育过程中,根冠果胶甲酯酶(PME)的活性与根BC发育、诱导存在密切的相关性,说明PME在BC产生、发育和游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BC释放出的胞外抑制剂不但可以抑制BC的产生而且还能降低其活性,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烈。与BC活性相比,胞外抑制剂对BC的产生影响更大。高温和低温环境不但抑制花生根的生长,而且影响花生根BC的产生速度、最大值及其活性。与对BC产生的影响相比,温度对BC活性影响较大。根尖黏液层渗透势的维持可以使BC在较长时间内维持高活性。  相似文献   

13.
大豆根边缘细胞的发育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根边缘细胞是由根冠游离并大量积累在根尖上的一群细胞,具有保护根尖免受生物和非生物的胁迫的作用。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大豆(8157毛豆)根边缘细胞(BC)游离发育的启动与初生根发育几乎同步,并且在初生根长至15 mm时,BC的数目达到最大值,约5 300个左右。与25℃、35℃相比,15℃低温更容易对初生根生长及BC的发育产生胁迫作  相似文献   

14.
烤烟根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烤烟根系的分布特征、发育规律、影响因子、生理及化学调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综述,并提出了烤烟根系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5.
韩善华  顾素芳  张红 《作物学报》2004,30(7):719-722
用透射电镜研究了豌豆根瘤发育中侵染细胞的核超微结构变化。早期发育的侵染细胞核较大,近似圆形或椭圆形,核膜开始内陷。随着细胞的发育,细胞核变小,形状趋向扁平,核膜内陷增加,逐渐出现浓的染色质。在细胞衰老后,细胞核再度减小,核膜内陷加剧,浓的染色质增多。在早期的解体细胞中,虽然细胞质、细胞器和类菌体已经  相似文献   

16.
李伟  申家恒  郭德栋 《作物学报》2014,40(1):166-173
应用透射电镜技术比较栽培甜菜(Beta vulgaris)中央细胞受精前后的超微结构特征,以完善甜菜生殖生物学研究,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基本资料。结果表明,中央细胞在受精前后的超微结构变化主要表现于核及核周围胞质。中央细胞的2个极核融合较早,在花蕾时期即以次生核形式存在,具双相核仁,可明显分辨纤维区和颗粒区;有的有额外小核仁和核仁液泡。核周围的细胞质中具丰富的细胞器且功能活跃,包括线粒体、质体(含或不含淀粉粒)、高尔基体、核糖体和粗面内质网。受精后,形成初生胚乳核,核周围胞质中变化最大的是质体,形成众多变形质体,形态多样,且富含淀粉粒。初生胚乳核分裂过程中,核仁消失,核膜崩解为囊泡状结构,粗面内质网减少,滑面内质网增加。分裂形成2个胚乳游离核,核周围胞质与初生胚乳核相似。总之,中央细胞在受精前后的超微结构特征均呈现代谢活跃状态。  相似文献   

17.
低温胁迫对葡萄叶片及根系细胞亚显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山葡萄与玫瑰香的叶片及根系细胞亚显微结构无明显差异。在2±1℃低温胁迫条件下,山葡萄叶绿体稳定性强,而玫瑰香叶绿体片层结构排列方向明显改变,但被膜仍保持完整。  相似文献   

18.
小麦颖果腹部维管束韧皮部细胞的超微结构与功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透射电镜技术,对小麦颖果发育过程中韧皮部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在颖果发育的早期和中期,韧皮薄壁细胞与伴胞、中间细胞间,以及韧皮薄壁细胞之间都有丰富的胞间连丝。筛分子(SE)与伴胞(CC)间、SE/CC复合物之间、筛分子与韧皮薄壁细胞间缺少胞间连丝。但SE和CC与中间细胞间、以及中间细胞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