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了提升我区蚕业部门技术干部的能力素质,进一步推动广西蚕桑产业优化升级、拓展提升,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7月10-12日,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在广州市举办了广西现代蚕业技术培训班。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李标站长在开班仪式上介绍了目前广西蚕桑产业发展的概况。培训班邀  相似文献   

2.
2005年广西蚕业生产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丽萍 《广西蚕业》2006,43(1):44-48
本文系统总结了2005年广西蚕业生产情况,从蚕桑生产、蚕茧收购、蚕种生产、蚕茧加工、农民增收、效益增长等方面分析2005年广西蚕业发展的成效和特点。尽管受高温干旱、特大洪涝灾害的影响,2005年广西蚕桑产业仍取得巨大成绩,蚕茧产量跃居全国第一位,成为我国最大的蚕桑省区,对增加农民收入,稳定我国茧丝绸原料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广西蚕桑产业链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叙述了蚕桑生产、茧丝绸加工业、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和茧丝贸易的现状;分析了广西蚕桑产业链发展存在资金投入少、蚕业专业人才匮乏、产业化程度低、茧丝绸加工业滞后、综合利用规模化程度低和蚕茧收购体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加快科技创新、加强生产基地建设、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发展龙头企业和蚕农合作组织、加快加工业发展、发展资源综合利用、加强蚕茧收购管理、建立和完善茧丝绸市场流通贸易体系等发展广西蚕桑产业链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深入广西蚕区,调研广西蚕业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结果显示,广西蚕桑产业科技创新在推动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表现为建成了以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为首的蚕业科技创新平台,育成了一系列家蚕、桑树优良品种,集成了杂交桑密植技术,组建了八桂学者等科研团队,加快了科研成果转化的步伐,建立了一批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发挥了产业优势,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等显著成效,但也存在科技创新资金与平台建设不足、科研创新团队与领军人才仍不足、蚕茧品质与生丝等级还不够高、优势蚕区与新兴蚕区在产业发展上不平衡、种养机械化与资源综合开发刚起步、蚕桑产业链条短与深加工不足等问题,建议从加大蚕桑产业资金投入与平台建设、完善蚕茧收烘与缫丝工艺的改善、加快提升省力化机具与技术的集成与推广、加快推进"东丝西移"和"东绸西移"、加快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与品牌化建设步伐等方面提升广西蚕桑产业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祁广军  乐波灵 《蚕业科学》2011,37(4):725-729
21世纪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蚕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我国蚕业生产第一大省。蚕业技术创新作为主要竞争优势在广西蚕业的发展历程中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广西的蚕业技术创新主要是针对亚热带气候特点,以提高蚕茧产量、质量和蚕桑生产效益为目标,围绕选育适应亚热带生态条件的优质、高抗、高产的蚕、桑新品种以及研究高产、优质、高效栽桑养蚕新技术进行创新,并且以坚持自主创新、坚持从生产中来再到生产中去、坚持科研与生产相结合推进创新。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广西蚕业技术创新应以打造多元化蚕桑产业,实现桑品种和蚕品种的多样化、栽桑养蚕技术的省力化、蚕桑产业的高效化为目标。  相似文献   

6.
陆瑞好  林强 《中国蚕业》2012,33(4):58-62
概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从“十五”以来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的快速增加、蚕桑区域布局的进一步优化、缫丝生产的快速发展以及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稳步发展等蚕业发展的特点;从蚕桑品种、种桑养蚕技术的创新和科技成果取得重大突破等方面阐述了广西蚕业取得的主要成就。并分析广西蚕桑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丝绸出口对外依存度高、蚕桑生产自然风险加大、蚕桑综合效益低、技术人才缺乏等方面。提出“十二五”应从加强建设优质原料茧基地、继续加强蚕业科技创新、加快蚕桑多元化发展、保障蚕种安全足量供应和强化新技术推广等方面促进广西蚕业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王军 《江苏蚕业》2014,(3):36-37
海安是全国著名的优质蚕茧生产基地,近年来,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劳动价值上升、茧丝行情大幅波动、环境气候异常变化等多种因素,蚕桑行业面临着严峻挑战。在新的形势下,发展以优质、省力、高效为主要内容的现代设施蚕业,成为蚕桑产业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调整优化桑园结构,加快优质高效示范基地建设;加大行业投入力度,提升传统蚕业设施化水平;加强养蚕环境污染治理,确保蚕作安全;开展蚕桑综合利用,提高行业整体效益等措施,构建海安现代设施蚕业框架,保持产业规模基本稳定,蚕茧质量和效益创全国一流。  相似文献   

8.
针对广西蚕桑产业发展存在的不足进行系统分析,结合五大发展理念的含义,提出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加快广西蚕桑产业建设的发展思路。应大力强化科技创新,努力提高研发水平;全面协调产业链,构建循环蚕桑产业路径;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探索蚕桑绿色发展方式;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积极参与"新丝绸之路"建设;构建新型生产经营模式,建立共享长效机制,以推进广西蚕桑产业的建设。五大发展理念是实现广西蚕桑产业转型升级的根本途径,为广西现代蚕业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宽广大道;广西蚕业各级部门应紧紧围绕五大发展理念,推动蚕桑产业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9.
应用综合比较模型,分析比较全国以及广西、云南等19个蚕区2016—2020年的桑园面积、蚕茧产值进行了分析,并分析19个蚕区的2016—2020年的规模优势指数(SAI)、效率优势指数(EAI)、综合比较优势指数(AAI)。结果显示,广西的桑蚕规模优势SAI指数稳定在7,位于第一位;蚕桑生产效率指数EAE位列蚕区第1位,且稳定在11以上,效率优势显著;综合比较优势(AAI)方面,广西2016—2021年的AAI指数在9左右浮动。AHP—SWOT分析显示,广西的蚕桑产业属于第一象限机会型战略区的实力型方位域,建议采取抓住机遇大力推进蚕桑产业发展、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带动引领作用、继续加大优质鲜茧及高等级生丝的生产与供应、加快蚕桑机械化研发应用、加快人工饲料全龄育的研究、加快桑蚕茧丝绸全产业链条发展等战略措施,确保广西蚕桑产业继续保持较高的竞争力,完成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0.
针对忻城县蚕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专业人才缺乏、蚕房和饲养技术不规范、养蚕设施简陋、综合防病意识弱、共育商品4龄蚕标准化基地建设缓慢、桑园单产和效益低、蚕种和蚕茧流通市场缺乏有效管理、茧丝绸产业链不长、蚕桑文化旅游发展滞后等问题,提出推动忻城县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通过创新科技服务,提升服务能力和完善服务体系;加大...  相似文献   

11.
为了深入探索广西蚕桑产业现阶段的发展状况,从蚕桑生产、缫丝织绸、资源利用、蚕业技术4个方面研究了广西蚕桑产业发展现状,认为当前广西的蚕桑产业发展存在产业链短、受市场影响较大、蚕桑资源利用率低、缺乏人才等问题,正面临着产业竞争、国际竞争、全龄人工饲料养蚕对传统养蚕的冲击、发展成本上升等挑战.提出了加强龙头企业建设、打造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1950—2015年蚕桑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并用桑园面积、蚕种发放量、蚕茧产量三个指标分析了我国江苏、浙江、四川(含重庆)、广东、广西、云南等主要蚕区的发展情况。通过相关的数据分析,认为1950年以来我国蚕桑呈现出生产效率明显提高,蚕桑产业发生结构性转移,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较大,蚕桑产业发展反弹性弱的特点,并结合中国蚕桑发展的实际和当前的研究动态提出了打造高效省力的蚕桑生产方式,全方位提升蚕桑产业产品附加值,加快"立桑为业"的步伐,延长蚕桑产业链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对近年来广西蚕桑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前景进行总结和分析,针对广西蚕桑产业发展进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建议,以推动广西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议通过积极强化科技创新,大力推广良种良法;着力培育新型蚕业经营主体,多元化发展多种新型种桑养蚕模式;全面构建广西蚕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方式;努力提高蚕桑综合利用水平,以加快广西蚕桑产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兰溪市蚕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兰溪市蚕桑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稳定发展蚕桑基地、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强蚕茧收购市场管理、引导蚕桑专业合作社规范运作、推广普及蚕业综合利用技术、政府出台扶持蚕桑产业政策等推动蚕桑产业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正>记者12月19日从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50年成就展示汇报会上了解到,广西蚕业创造了7个全国第一!取得优异成绩之后如何发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国工程院院士向仲怀建议广西要多元化开发桑蚕业。广西桑蚕业一步步向前迈进,50年来先后育成优质高产桑树品种5个、实用型家蚕品种13个(对),集成一套热带、亚热带蚕桑种养新技术。2005年广西蚕茧产量14.85万吨,首次跃居全国第一。2010年,生丝产量1.82万吨,登上全国榜首。2012年,广西蚕业坐拥7个全国第一(桑园面积、蚕茧产量、蚕种饲养量、每亩桑产茧量、  相似文献   

16.
科技进步推动凉山蚕业健康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伟 《四川蚕业》2006,34(3):1-3
蚕桑是凉山州特色农业优势项目,是建设绿色产业集群的重要支撑,是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收的支柱产业。到2005年全州有13个县市,13.5万农户从事栽桑养蚕,蚕茧产量达到27.6万担(1担=50kg),农民售茧收入达到1.92亿元,其副产物桑枝、蚕沙,解决了养蚕农户的大部分燃料和部分肥料,并带动了缫丝、蚕具、蚕药生产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目前,凉山州的蚕茧产量和蚕茧质量均位居全省前列,蚕业发展的势头仍然十分强劲。回顾凉山蚕业发展的历程,除了有强有力的行政推动,有比较稳定的产业政策,有良好的生产经营秩序,还得利于蚕业科技的进步,得利于蚕业新技术的普及应用,科技进步推动了凉山蚕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广西蚕桑产业迅速发展而成为全国最大的蚕业产区,现有桑园面积15.34万hm2,年发种600~650万张,蚕茧产量占全国的一半,它得益于开放的环境、优良的自然气候,对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新农村建设功不可没。笔者是四川蚕业科技战线的一员,从2005年开始进入广西,体会到当时当地养蚕技术的落后,从四川带领有一定养蚕技术的农民工20人,到广西来宾市忻城县红渡镇发展蚕桑生产,主要投资搞商品化小蚕共育。  相似文献   

18.
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是传统蚕业的延伸与拓展,是当前促进蚕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广西在桑、蚕、丝综合利用方面也取得重大发展。本文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广西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以期对广西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自2005年广西蚕茧产量跃居全国首位以来,已经过了近十年时间。广西蚕桑业发展已呈现出明显的地理区域分布的特点。从全区范围来看,广西区内形成了从种桑养蚕到缫丝及丝绸纺织的比较完整的桑蚕丝产业链生产结构。然而,如果从蚕丝业各个生产环节的地理分布状况来看,广西蚕业是否能够实现产业链的空间均衡分布,换句话说蚕业能否发挥产业的区域集中优势是今后蚕业发展的关键之一。通过运用评测产业地域集中度的"特化系数"理论,以往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计算出广西蚕桑业几个主要指标的"特化系数",并对广西蚕业产业链的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正2021年4月1日,两广蚕桑科技合作交流会在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举行。广东省农业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廖森泰和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总农艺师李如平出席了会议。会上,廖森泰围绕目前影响广西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问题、广西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和战略调整、广西蚕桑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两广合作方向等要点作《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两广科技合作》报告,提出两广下一步应着重在蚕桑品种选育、蚕病研究攻关、蚕沙肥料化、蚕桑食药用开发方面开展合作交流,并建议设立两广合作专项,建设蚕桑产业研究院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