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镇居民奶制品消费行为分析——基于新疆的问卷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2008年新疆城镇居民奶制品消费状况的问卷调查数据,对城镇居民的奶制品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进行了分析。调查显示,消费者选购奶制品有明显的消费倾向,奶制品消费的区域性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特征十分明显;城镇居民以液态奶的消费为主,尚无固态奶的消费习惯,奶类消费水平还不高;不同性别、民族、职业和文化程度消费者的奶制品消费行为存在一定差异;绝大多数消费者对奶制品的消费知识还不够了解,营养知识和保健意识还不强;同时表明,居民收入、消费偏好、乳品价格、乳品质量、品牌宣传、购买的便利性以及消费观念和保健意识等都是影响城镇居民奶制品消费的重要因素;最后从消费者自身、乳制品生产企业和政府部门三个方面提出了增加城镇居民奶制品消费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不同人口特征的居民有着不同的消费偏好,性别、年龄、学历、收入等人口特征的差异性会导致消费者偏好异质性。本文基于猪肉的质量安全属性,从消费者角度出发,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了消费者对猪肉的偏好异质性。  相似文献   

3.
在消费升级和消费环境改变的双重刺激下,消费需求和消费行为均发生了巨变,品质高端化、品类新型化、渠道多元化已成为消费者乳品消费的主要诉求,我国乳业消费需求出现了选购要素由重品牌向重品质转变、需求品类向新型健康产品转变、购买途径向新零售渠道转移三方面的变化,但目前我国乳业供给侧在优质原料、高端产品、研发创新、新零售渠道开拓等方面仍存在明显短板,尚不能完全匹配消费者需求的三大转变。鉴于此,从统筹国内外奶源资源、推进高效精细化管理、创新升级乳制品品类、打造新商业模式四方面提出建议,以期补齐我国乳品行业短板,快速响应并满足消费升级需求。  相似文献   

4.
基于全国1834份问卷调查数据,从购买频率、购买金额、购买品牌、购买渠道、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6个方面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乳制品消费行为的影响。得出结论:新冠肺炎疫情对绝大多数消费者乳制品消费行为产生了影响。具体来看,由于疫情期间乳制品供应链中断,居民出行减少,对乳制品购买频率、购买金额影响较大;乳制品购买品牌、购买渠道和消费观念等受疫情影响,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疫情短期内不会改变消费者的乳制品偏好,乳制品消费结构变化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5.
消费者品质认知与液态奶产品差异化策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杭州市的调查发现,影响液态奶消费的品质因素包括新鲜度、包装规格、绿色食品标志、品牌和价格。液态奶的外在品质较内在品质更能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和消费行为,液态奶的信任品品质则对消费行为基本没有影响。总体上,人口特征除孩子年龄以外都不影响液态奶消费,但也存在消费行为具有显著差异的消费者群体,如理性消费者、感性消费者和品牌依赖者等。针对消费者的品质认知和行为特点,讨论了液态奶产品的差异化策略。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消费者对蚕桑产品的认知与消费情况,以便为蚕桑产品的推广与销售提供参考,通过线上问卷调查方式对不同职业和年龄的消费者进行调查,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5.0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消费者对蚕桑产品认知度较低、消费量偏低,购买渠道单一。分析结果显示,对蚕桑产品了解情况不同的消费者在蚕桑产品认知度、购买情况和购买渠道等方面具有极显著差异。针对提高蚕桑产品销售量,提出应当加大宣传力度、提升产品质量、做好营销和建立多种销售渠道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不同消费态度的猪肉消费者消费行为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消费态度决定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不同消费态度的消费者有不同的消费行为。本文定义和阐述了"喜欢"、"冷漠"、"谨慎"和"关心"4种态度的猪肉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这4种典型消费态度的消费者由于年龄、性别、家庭构成和经济基础等众多因素不同,致使他们选择猪肉时对猪肉品质、风味、营养、口感和安全性的要求不同,消费量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非洲猪瘟防控背景下城市消费者猪肉消费意愿及影响因素,以青岛市黄岛区350位消费者调查数据为样本,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交叉列联表分析、卡方检验分析,采用多项Logistic模型对消费者购买猪肉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逐步回归法剔除不显著变量。结果发现:家庭常住人口数越大、家庭人均月收入越多、对食品安全的评价越高的消费者对猪肉购买意愿越强;认为猪肉会携带非洲猪瘟病毒的消费者则不愿意购买猪肉;年龄、性别、学历等因素对消费者购买猪肉意愿的行为影响不显著。这提示应加强生猪稳产、保供复养工作,加大猪肉市场监管力度,增强消费者安全意识,提升品牌企业责任感。本研究为优化管理政策及措施提供了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居民的收入水平和食品消费偏好都在发生巨大变化。消费偏好的变化带来新市场,新市场需要新供给,同时经济结构也需要新的调整。掌握都市居民的食品消费行为与变化趋势,对于了解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食品行业的发展方式如何转变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基于现有研究文献,本文利用2011—2018年连续8年的消费者问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消费者的社会特征、家庭特征与购买肉类食品的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消费者选择在超市购买肉类食品的比率由2011年的20.41%上升到2018年的41.34%,并有显著上升趋势。消费者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人数构成、家中是否有老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心度、消费者对肉类食品可追溯体系的关心程度等因素显著影响着消费者在超市购买肉类食品的频度。从长期来看,由于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对"超市肉类食品的卫生安全条件比农贸市场的肉类食品更加有保障"这一特征并不了解,应加大宣传肉类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要性,并向消费者提供必要的超市肉类食品卫生监管方面的相关信息,提高超市肉类食品在卫生安全上的信用水平,进而提高消费者选择在超市购买肉类食品的比率。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山东省城乡居民的鸡蛋及其制品消费行为特征,研究影响鸡蛋消费的关键因素,对鸡蛋及其加工制品的消费状况进行问卷调查。以青岛、济南、潍坊、临沂、聊城五地市的消费者为主要对象,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鸡蛋的购买地点、购买频率、质量安全、价格及对鸡蛋加工制品的了解等方面展开调研。结果显示:各地消费者在超市和零售点购买鸡蛋是消费的两大方向;购买频率集中在2~4周1次;鸡蛋消费价格基本趋势为5~10元/500 g;购买鸡蛋时最为关心的还是内在的质量安全问题;在对鸡蛋的用途方面的了解中最熟悉的是添加在蛋糕等面点中,其中营养成分被广泛了解的是卵磷脂。从调研结果分析,建议通过网络销售等新型模式降低直销点的成本、提高生产要求、加强监管力度,严格保证新鲜鸡蛋的质量安全、促进龙头企业与养殖户及科研部门联合,对鸡蛋进行深加工并进一步促进鸡蛋及其制品的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消费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在兰州市展开调查,了解当前品牌猪肉消费情况,针对兰州市消费者个人信息和对某品牌猪肉的消费现状与了解程度及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主要因素设计问答题,然后对调查结果数据进行统计,采用二元回归方法进行分析对购买意愿有显著影响的因素;由统计结果和回归分析结果可得消费者的年龄、收入、受教育程度、购买喜好、价格因素、品牌了解程度对猪肉购买意愿影响较大,其中年龄、受教育程度、对品牌的了解程度对购买意愿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农村乳制品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牧与兽医》2016,(11):55-59
多年来,乳制品消费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城市,对农村乳制品消费关注较少,实际上农村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本文在对河北省农村乳制品消费进行调研的基础上,从中提取了个人基本情况、家庭特征、消费者认知水平、产品特性和消费环境五个影响因子,通过构建模型,运用相关分析、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各因素对消费者对乳制品购买行为的影响程度及显著性进行深入分析,得出河北省农村消费者的家庭特征如家庭月收入、家庭食用乳制品人口数量对乳制品购买行为有显著影响。河北省农村消费者的认知水平如对河北省乳制品生产过程的了解程度、乳制品的安全程度的信任度对河北省农村乳制品购买行为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养鹿大国,在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下,作为市场营销主体的鹿产品生产企业应该更加重视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研究。笔者利用对384位消费者的网络调研数据,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消费者对鹿产品的购买意愿。将影响消费者对鹿产品购买意愿的因素分为个体特征、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三个方面。结果表明:在个体特征方面,消费者的年龄、婚姻状况、收入和对鹿产品的认知程度对购买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在心理因素方面,消费者对产品的营养成分含量的重视程度对购买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在外部环境因素方面,消费者对品牌以及销售推荐的认可程度对购买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余因素的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朱宁  秦富  马骥 《中国畜牧杂志》2015,(6):35-38,43
本文以北京市为例,在对北京市城镇居民家庭鸡蛋消费行为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了城镇居民品牌鸡蛋的购买决策行为,实证研究了影响城镇居民品牌鸡蛋购买决策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在购买品牌鸡蛋时比较注重品牌鸡蛋的价格、营养和食用的安全性,消费者的收入是影响品牌鸡蛋购买的重要因素。此外,购买的渠道也会影响决策的制定。基于此,生产企业应当把控好产品质量、合理定价、拓宽销售渠道。政府要加强对品牌鸡蛋行业的监管、扶持以及宣传,以促进该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作为牛肉生产大省,近年来牛肉消费需求增长迅速。笔者通过对吉林省607位城乡居民的调查,从牛肉消费基本情况和影响消费者牛肉购买行为的因素两方面研究城乡居民牛肉消费行为的最新动态。结果表明:消费者在购买牛肉时比较注重质量、安全及价格等因素,且普遍认为牛肉价格偏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牛肉的消费需求,促进肉牛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6.
90后大学生是特殊的消费群体,其自身并没有独立的经济收入,消费行为极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通过访谈法了解到地方工科院校大学生在消费行为方面存在着感性消费居多、盲目追求新奇商品、从众消费等方面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提出地方工科院校大学生消费行为引导的优化策略,从学校、家庭、社会、大学生自身这四个方面对消费行为进行具体引导。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我国居民对乳制品的需求量不断上升。笔者从消费意愿入手,以消费数量和消费金额作为因变量的度量标准,研究性别、年龄等12个因素对北京市居民乳制品消费意愿的影响,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对消费量影响的主要因素为学历和价格接受度;对消费额影响的主要因素为工作、家庭人口、月收入。笔者调查过程也得到了一些其他经验类的信息,希望能为企业制定生产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消费者安全农产品购买意愿和支付行为的一致性对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的逆向促进作用。本文以吉林省城镇消费者的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实证分析了消费者安全农产品认知和消费情况,并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识别了影响区域消费者安全农产品购买意愿和购买行为一致性的因素。结果显示,尽管81.27%的受访者表示愿意购买安全农产品,但受溢价约束购买意愿和动机鲜少转化为购买行为。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口规模、家庭月收入、消费环境、消费体验对消费者安全农产品购买意愿与行为的一致性具有显著影响;消费者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知识和政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了解程度也对安全农产品消费意愿与行为的一致性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乳制品消费将会迈向新的高度。文章基于消费者行为理论,添加合适变量构建SEM模型,通过对数据的计量分析,探究影响黑龙江省消费者购买乳制品的因素。结果表明:消费忠诚和社会地位显著影响消费者对乳制品的购买,购买后评价和消费信任为次要影响因素;消费评估与购买行为反向相关,而消费个性的影响程度较小。并为鼓励乳制品消费,提出加强宣传,精准定位目标顾客,拓宽乳制品现有的销售渠道,调整和改革现有乳制品安全监管制度,做好乳制品创新,向功能性乳制品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崔钊达  吴金红 《猪业科学》2019,36(10):58-61
2018年8月中国确诊了首例猪瘟疫情,接连数月,疫情呈"点状散发"在多省市蔓延。由于非洲猪瘟在我国爆发的初次性、高致死性以及影响范围的广泛性,我国生猪产业和猪肉市场的稳定发展受到了巨大冲击。本文以南京市248位消费者调查数据为样本,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当前消费者安全猪肉的购买意愿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消费者对猪肉的购买意愿较低,在非洲猪瘟发生后,有73.79%的消费者表示不再愿意购买猪肉;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结构等变量对消费者购买猪肉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职业性质和对非洲猪瘟传染性的认知水平对消费者购买猪肉意愿具有显著影响。据此结论,提出要加大猪肉质量监管力度,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提高消费者认知水平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