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天幕毛虫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所取得的数据结果表明,天幕毛虫幼虫共分6龄;卵寄生率为5%;室内饲养全幼期死亡率为100%;感染病毒是幼虫死亡的主要原因。自然生态因子影响幼虫的存活,以1~2龄幼虫死亡率最高,占全幼期死亡率的91.9%。试验的温湿度对出壳率无显著影响。在适宜温度范围内,温度高寿命短,存活率低。各龄幼虫发育速率随着温度升高而加快,相对湿度在40.0~92.0%之间是幼虫生活的适宜湿度范围,1~4龄幼虫发育历期与湿度呈显著直线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试验采用120只小鼠,每只感染116条脱囊幼虫。用于治疗的96只11、鼠分为4×4组,分别按旋毛虫的4个不同发育阶段分别1次肌肉注射30,50,75和100mg·kg ̄(-1)丙硫咪唑缓释注射剂,结果肠内脱囊期幼虫减少均为100%;肠内成虫减少率分别为79%,90.3%,94.3%和99.2%;移行期幼虫减少率分别为87.22%,89.94%,93.16%和95.24%;成囊期幼虫减少率分别为90.5%,94.48%,100%和94.18%。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试验结果表明,按30mg·kg ̄(-1)~100mg·kg ̄(-1)剂量给小鼠1次肌肉注射丙硫咪唑缓释注射剂,对各发育阶段的旋毛虫均有显著的杀虫效果。使用该制剂具有用药量小,疗效高,给药次数少,使用安全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泰山1号线虫对斜纹夜蛾的致死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据室内试验,泰山1号昆虫病原线虫对斜纹夜蛾幼虫具有较高的侵染能力。当益害比为80:1时,与线虫接触24h的1-6龄斜纹夜蛾幼虫,48h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28.690%、48.438%、84.722%、98.333%、100%和98.333%;当益害比为40:1时,2d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20.201%、51.471%、58.571%、85.246%、96.667%和98.333%,斜纹夜蛾蛹对泰山1号线虫不敏感。实验在25-28℃下进行。  相似文献   

4.
对西方(ApismeliferaL.)采用1和2日龄工蜂幼虫产浆的王台接受率和不同时间取浆浆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2日龄工蜂幼虫的王台接受率(80.67%)极显著高于1日龄(49.33%)(P<0.01);(2)1和2日龄幼虫产浆的台平均产浆量最高峰分别在各自移虫后第84h和第72h,浆量较高时段分别在移虫后第78—90h和第68—78h.2个日龄幼虫产浆最高浆量之间及浆量较高时段的浆量均无显著差异,但采用2日龄幼虫产浆的比1日龄幼虫的提前12h达到台平均产浆量高峰和浆量较高时段.(3)采用2日龄幼虫产浆其总产浆量可比采用1日龄的增加56%.通过试验认为,西方蜜蜂产浆采用2日龄幼虫,并在移虫后第66—78h内取浆最适  相似文献   

5.
抑食肼对棉铃虫1、2龄幼虫拒食生物活性很强,平均拒食率为88%和83%,对5龄幼虫基本无拒食作用。抑食肼与灭幼脲对菜青虫4龄幼虫有很好的触杀作用,还研究了棉铃虫幼虫取食肼后中肠的组织学病变。  相似文献   

6.
室内增效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丙溴磷对棉铃虫幼虫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与甲胺磷混配对棉铃虫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以1∶6.25配比增效最为显著,增效效果达19.1%;混配成的45%申丙磷制剂对棉铃虫3龄幼虫的共毒系数为158.4,温室盆栽棉苗药效好于50%甲胺磷,与40%丙溴磷防效接近。  相似文献   

7.
落叶松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生物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叶松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是一株毒力较强的病毒,用1.216×10^8PIB/mL的浓度感染1~4龄幼虫,其死亡率在91.55%~96.81%之间。本文主要介绍落叶松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生物测定,分别确定了ZrNPV浓度和幼虫死亡率,ZrNPV浓度和幼虫死亡时间的回归方程式。  相似文献   

8.
在豫中南棉区,小地老虎一代低龄幼虫平均自然生存率为30.85%-39.13%左右,其为害棉苗的损失,随虫口密度增加而增长,当每m^2有1头幼虫时,平均产量损失率达0.88%。此数值可作为该虫对棉苗为害的经济受害水平。在正常降水情况下,经济阈值为低龄幼虫2.5-3头/m^2;在无降水或雨后防治则为1头/m^2。  相似文献   

9.
落叶松绶尺蠖(ZetheniarufescentariaMotshulsky)核型多角体病毒(ZrNPV)是一株对落叶松绶尺蠖幼虫具有很强感染力的病毒。本文主要对多角体进行了电镜扫描及超薄切片观察,对该病毒的致病力等进行了研究。结果多角体大小为0.8~2.3μm,形状为三角形、四角形至不规则形;病毒粒子为杆状、多粒包埋,大小为180~230×30um。该病毒在自然界发病率为75%以上;室内用1.26×106PIB/mL~1.216×108PIB/mL;接毒试验其校正死亡率1龄幼虫为74.83%~96.23%;2龄幼虫为65.96%~96.81%;3龄幼虫为61.72%~91.55%;4龄幼虫为55.73%~93.56%。  相似文献   

10.
芒果柑桔小实蝇是云南芒果主要害虫之一,幼虫取食芒果果肉,对3年芒果危害率为32.4%,对象牙芒果为34.7%。该虫在云南景谷地区1年发生5代,世代重叠,全年均有活动,以老熟幼虫、蛹入表土中或成虫栖于杂草丛中越冬。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3年芒果危害率降为2.3%,象牙芒果降为1.8%。  相似文献   

11.
茶毛虫的防治指标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茶毛虫是我是茶树主要害虫之一。本文测定了幼虫取食量、取食嫩叶和成叶的比例,并进行人工摘除成叶模拟茶毛虫取食成叶对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茶毛虫幼虫的平均取食量为1468.9mg,第1、2、3代幼虫取食嫩叶占取食总量的比例分别为67.23%、58.96%、64.92%;根据防治费用、茶叶产量、茶叶价格、幼虫存活率和防治效果的调查,每公顷年产干茶2250kg的茶园,第1、2、3代茶毛虫的防治指标分别  相似文献   

12.
棉田亚洲玉米螟自然种群发生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辅助试验,组建了棉田亚洲玉米螟的二,三代自然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棉田亚洲玉米螟二代存活率仅为0.5%-3.5%,三代存活率仅1.0%左右。从种群存活曲线分析得出,影响种群增长的关键虫期为卵至1,2龄幼虫期;风雨导致初孵幼虫死亡及天敌寄生,是制约亚洲玉米螟种数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在温室西葫芦和黄瓜上对美洲斑潜蝇幼虫的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40%绿菜宝1000倍液和1.8%,虫螨克,1%农哈哈3000倍液的防效较好,持效期10d左右,防效优于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施药适期为幼虫1-2龄期,3龄幼虫期施药防效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4.
饲料中氮和糖含量对亚洲玉米螟幼虫取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亚洲玉米螟幼虫在含糖量为22.27%,含氮量分别为1.69%,2.25%,3.01%,3.67%,4.42%和含氮量为3.01%,含糖量分别为13.14%,16.43%,22.27%,29.66%,32.49%的两个系列人工饲料上的取食选择、速率和行为的研究结果表明,初孵幼虫嗜食高氮、低糖含量的饲料,而高龄幼虫则喜食低氮、高糖的饲料。3龄幼虫在含氮3.01%和含糖22.27%的饲料上,相对取食速率最快;5龄幼虫的相对取食速率则随所取食饲料含糖量的增加而加快。取食高氮、糖含量饲料时,5龄幼虫的首次取食前时间显著延长,12h内取食次数减少、取食总时间缩短;取食含氮3.01%,3.67%和含糖22.27%的饲料时,5龄幼虫的取食总时间最长。说明饲料中含糖量的增加有利于高龄幼虫的取食活动。  相似文献   

15.
蜜蜂虫蛹的加工与应用湖北洪湖市瞿家湾镇农技站朱运蛟蜜蜂幼虫和蛹是一种容易被人们忽视的蜂产品,其营养价值很高。据分析,新鲜蜜蜂幼虫含蛋白质15.4%(略高于蛋黄)、脂肪3.71%(与牛肉相似),1克蜜蜂幼虫含维生素A89—119国际单位,维生素D613...  相似文献   

16.
Bt乳剂防治灰茶尺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IU/μlBt乳剂防治灰茶尺蠖,室内试验结果,80倍液防治1 ̄4龄幼虫效果达80%;田间试验,70倍液防治1 ̄5龄(4 ̄5龄所占比例较大)幼虫效果在80%左右;以防治1 ̄3龄幼虫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两年一代落叶松毛虫的防治是个新课题。为更有效的控制其危害,寻找新的杀虫剂势在必行。合力灵是一种新有机磷杀虫剂。经对落叶松毛虫的毒力测定和室内外的药效测定得出:1.5%和3.0%的合力灵制剂对5龄以下落叶志虫幼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72h杀虫死亡率分别为94.6%和97.3%。1.5%合力灵对4龄叶松毛虫幼虫的致死中量为32.30mg/kg。研究表明合力灵在防治两年一代落叶松毛虫幼虫上大有前途,可以在  相似文献   

18.
茶毛虫(EuproctispseudoconspersaStrand)是我国茶树主要害虫之一.本文测定了幼虫取食量、取食嫩叶和成叶的比例,并进行人工摘除成叶模拟茶毛虫取食成叶对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茶毛虫幼虫的平均取食量为1468.9mg,第1、2、3代幼虫取食嫩叶占取食总量的比例分别为67.23%、58.96%、64.92%;根据防治费用、茶叶产量、茶叶价格、幼虫存活率和防治效果的调查,每公顷年产干茶2250kg的茶园,第1、2、3代茶毛虫的防治指标分别为91400、320700、163900头hm-2;每公顷年产干茶1500kg的茶园,第1、2、3代茶毛虫的防治指标分别为73100、256600、131100头hm-2.  相似文献   

19.
质型多角体病毒感染赤松毛虫幼虫后,幼虫死亡率随感染龄期的增大而减小,随处理一的增加而增大,老熟幼虫感病后死亡率低,但幼虫化蛹死亡率高达53.3%,羽化率仅为25.1% ̄27.5%。成虫产卵量比未带毒成虫产卵量减少40.9%,部分成虫甚至不产卵,卵孵化率较对照低10 ̄20个百分点,且子代幼虫带毒率高达61.1%,死亡率达49.8%,CPV与Bt混用,可迅速降低幼虫的取食量,处理后第5天幼虫的排粪量约  相似文献   

20.
稻苞虫缀苞类型与天敌寄生(简报)曾伟熊伯均(宜宾县农业局,644600)稻苞虫幼虫后期田间缀苞类型有:一时苞(多为一叶倒折)、二叶苞、多叶苞(三叶及以上)。1989年,二、三代幼虫化蛹盛期叶苞类型比例为:一叶苞15.1%~20.2%,二叶苞16.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