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沙兰杨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兰杨属杨柳科杨属中黑杨派品种,于1954年从德国引入我国,1973年又从陕西引入我场,经过近20年的栽培试验及区域试验,品种的优良特性得以表现,是杨树中生长较快的优良品种。1995年该品种通过自治区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2004年该品种又通过自治区良种委员会审定,得以在北疆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2.
3.
对华北地区6年生沙兰杨丰产林测试分析表明,不同造林密度4年生时胸径、材积及高径比差异显著;林分结构亦有不同分化,3m×6m的集中分布在16~18cm径阶,4m×6m的集中分布在18~20cm,6m×6m的则集中在20~22cm,且这种差异逐年增大。3m×6m密度林分4年生时达到国家檩材林的标准,6m×6m的6年生时达到柁材标准。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杨毒蛾的生物学特性,并对树干涂毒环、树干围缚毒绳、树上喷药、树下喷药四种防治方法的防治效果及投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树干涂毒环,树上喷25%灭幼脲3号2000~2500倍液是一种较为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京枣39”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果研究所选育的鲜食大枣品种,具有果实大、果个整齐、结实早、高产稳产、抗病、抗寒以及Vc、糖和可溶固形物含量高等特性。2002年通过北京市果树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命名其为“京枣39”;2003年经国家林业局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优良品种,并颁发林木良种证(良种编号为“国S—SV—ZJ—020—2003”);同年列入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专项资助项目(合同编号为03EFN216900292),山西、江苏、浙江、湖南、安徽、辽宁、新疆等地已陆续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6.
7.
杨直角叶蜂生物学特性观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正>近几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及退耕还林的实施,各地栽植了大量速生杨树,但由于管理粗放及干旱,造成速生杨病害严重,品质下降。通过长期实践证明,沙兰杨不仅病害少、适应性强,适生范围广,而且材质轻软,纹理细致,易加工,是做家具、门窗的上等材料,同时也是制作胶合板的理想原料,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尤其是它的速生特性,对于在较短期内实现绿化和获得大量木材将起到了  相似文献   

9.
本文描述了杨扇舟蛾的形态,并研究了该虫从卵至成虫各虫态的生物学特性,对其食量作了定量分析。提出该虫在临沭县一年发生四代,以第四代5龄老熟幼虫在落叶、树皮缝、土块、石块下等处化蛹结茧越冬。  相似文献   

10.
杨扇舟蛾生物学特性研究及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描述了杨扇舟蛾的形态,并研究了该虫从卵至成虫各虫态的生物学特性,对其食量作了定量分析。提出该虫在临沭县一年发生四代,以第5龄老熟纪虫在落地、树皮缝、土块、石夫下等处化蛹结茧越冬。  相似文献   

11.
杨毒蛾作为近年来传入西藏的入侵物种,危害当地杨柳树的生长,通过对该害虫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系统性研究,为该地区防治杨毒蛾及后续深入研究打下理论基础。通过野外调查、定期观察结合室内饲养的方法,从2021年4月到2022年7月,在林芝市结麦村设野外定点定期观察基地,同时采样进行室内饲养,对杨毒蛾在西藏林芝地区各虫态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年生活史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杨毒蛾在西藏林芝地区一年发生一代,以2—3龄幼虫9月中旬开始陆续越冬,越冬场所主要在杨柳树枝干树皮缝内侧或地表枯枝落叶层中,越冬幼虫于翌年4月中下旬开始危害杨、柳树新展叶片;在饲养过程中发现寄主挥发物是杨毒蛾卵正常孵化的必要条件之一,没有寄主挥发物的刺激卵可正常发育但幼虫无法孵化;通过杨柳树叶区分饲养发现北京杨叶饲喂下的幼虫其幼虫期明显短于白柳叶饲喂下的幼虫期,且幼虫成活率更高。杨毒蛾成虫多在夜间羽化,次日凌晨活动交尾,交尾时间长达11—17 h。自然变温条件下测得卵期、幼虫期、蛹期、雄/雌成虫期分别为20.17±2.34 d、44.03±4.00 d、9.67±1.81 d、5.7±0.84/4.9±0.94 ...  相似文献   

12.
印楝生物学特性及引种栽培   总被引:8,自引:8,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印楝的形态特征和3个来自不同水分条件的印楝种源在引种地的适应性及经济性状的表现。初步认为3个印楝种源;(1)物候期不同;(2)保存率,生长量,结果枝数,结果枝比等生长指标也都存在明显差异。(3)种子的印楝素量>0.4%,高于原产地的平均水平。从适应性和经济性状比较,来自干旱,半干旱地区的2种源优于来自湿润地区种源。  相似文献   

13.
杨叶枯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叶枯病Alternaria alternate(Fr.)Keissler是一种发生普遍且危害严重的杨树叶部病害。该菌的生长发育温度在5~35℃,菌丝和分生孢子的最适生长温度在20~30℃之间,孢子的致死温度为52℃,菌丝的致死温度为55℃。在pH3~10之间的培养基上均可生长,以pH值6~8为最佳。有无光照处理对菌丝生长差异明显,以黑暗与日光灯交替处理病原菌生长较快。在PDA培养基黑暗条件下培养该菌生长良好,其次是胡萝卜汁培养基,但在琼脂加水培养基上产孢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室内饲养与野外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杨扇舟蛾的生物学特性与发生规律进行了观测,杨扇舟蛾在鲁西南地区1a发生4代,以第4代蛹在树下土缝、树干伤疤以及地面枯落物内越冬,次年4月初羽化为成虫。各代幼虫的孵化盛期分别在4月中下旬、5月上旬、6月下旬、8月上旬,有世代重叠现象。成虫夜晚活动,有趋光性,交尾产卵多在夜间,单雌产卵量平均300粒。  相似文献   

15.
漯河市杨扁角叶蜂生物学特性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扁角叶蜂(Stauronematus compressicomis Fabricius)在漯河市1年发生8代,世代重叠。以幼虫取食叶片,取食时分泌白色蜡丝。在成虫羽化期,采用黑光灯诱杀成虫。在幼虫初期,喷洒25%灭幼脲Ⅲ号1500倍、5096杀螟松乳油1000倍、1.896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2.5%氯氰菊酯乳油...  相似文献   

16.
灰木莲生物学特性及引种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点介绍了灰木莲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苗木培育、栽培技术及其在我国南方各地的引种生长情况。  相似文献   

17.
杨扇舟蛾生物学特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扇舟蛾在河南省每年发生4代,以蛹在地表落叶上、表土层内结茧越冬,来年4月上中旬羽化为成虫;6月中旬出现第1代成虫;7月中旬出现第2代成虫;8月中旬出现第3代成虫;第4代蛹于9月中下旬越冬。  相似文献   

18.
廊坊杨育苗及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廊坊杨是廊坊市农林科学院的林业科技人员,经过16年的杂交培育,精心选育出的几个黑杨派杨树的新无性系.  相似文献   

19.
杨直角叶蜂1987年在内乡县突发成灾,并蔓延至西峡、淅川。经3年观察,此虫每年发生7—8代,以成、幼虫危害黑杨派杨树的叶子。每年10月下旬老熟幼虫下树入土做茧越冬。防治试验表明,在幼虫盛发期用敌马烟剂熏杀,防治效果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20.
杨尺蠖(Apocheima cinerarius Erschoff),又名春尺蠖、柳尺蠖、榆尺蠖、桑尺蠖、属鳞翅目尺蛾科。主要危害杨树、柳树、榆树、桑树、槐树、苹果树、梨树、桃树等。该虫在早春发生,幼虫发育速度快,取食量大,爆发成灾时,常常将树木的嫩叶、嫩芽、嫩梢、花蕾全部吃光,仅剩下叶柄、叶脉留在枝干上。2005年全县发生面积达5000亩,2006年发生面积达31100亩。近年来我们对该虫进行了观察和综合防治试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