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碧桃对土壤盐胁迫的生理指标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耐盐绿化树种,对碧桃在盐胁迫条件下,其3项生理指标(脯氨酸、膜透性、叶绿素含量)的响应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盐溶液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碧桃叶片受害症状逐渐加重,脯氨酸含量和细胞膜透性增加,叶绿素含量降低,各项指标测定结果表明菊花桃耐盐性强于京五子。  相似文献   

2.
3种滨藜属植物幼苗叶片对NaCl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灰白滨藜变种1、灰白滨藜变种2和四翅滨藜的1年生实生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沙土盆栽试验,对不同质量浓度(0、0.1%、0.3%、0.5%、0.7%和1.0%)NaCl单盐胁迫条件下3种滨藜属植物幼苗叶片盐害指数、耐盐阈值及生理特性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盐胁迫提高了3种滨藜属植物幼苗各器官Na+浓度,降低了K+浓度,灰白滨藜变种2较其他2种植物各器官保持了相对较低的Na+和较高K+浓度,有利于维持较高的K+/Na+平衡;随着土壤盐浓度的增加,灰白滨藜变种2叶片受盐害起始浓度、耐盐阈值及耐盐极限浓度均高于灰白滨藜变种1和四翅滨藜,最终确定出灰白滨藜变种1、灰白滨藜变种2和四翅滨藜的耐盐阈值分别为0.59%、0.68%和0.63%;叶片丙二醛含量、细胞膜相对透性随着盐胁迫程度的加剧而增加。经隶属函数综合评价认为3种滨藜属植物耐盐性强弱顺序依次为:灰白滨藜变种2(0.686)>四翅滨藜(0.532)>灰白滨藜变种1(0.102);与灰白滨藜变种1相比,灰白滨藜变种2和四翅滨藜各项生理指标特征对盐土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3.
以青海杨3个品(系)C05、C08和X10为材料,通过人工盆栽盐胁迫试验,研究不同梯度盐胁迫下青海杨3个品(系)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胁迫程度的增加,3个青海杨品(系)的株高、地径、叶片数和侧根长明显降低;叶片中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基本呈上升趋势。通过隶属值分析,青海杨3个品(系)的耐盐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C05X10C08。  相似文献   

4.
以耐盐小麦(DK961)和盐敏感小麦(LM15)为材料,探讨NaCl胁迫下耐盐性不同小麦胚芽鞘Na+、K+含量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100 mmol/L处理对2个品种小麦生长都有抑制,对盐敏感小麦LM15的抑制作用大于耐盐小麦DK961.NaCl胁迫下,两品种小麦根、叶片和胚芽鞘中Na+含量均显著增加,高低依次为根胚芽鞘叶片;两品种小麦K+含量显著下降,高低依次为叶胚芽鞘根;胚芽鞘作为根和叶片的桥梁,能够有效地储存Na+,限制其向叶片运输,是小麦幼苗的耐盐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5.
EMS诱变处理定向筛选杨树耐盐突变体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EMS(甲基磺酸乙酯)处理杨树胚性愈伤组织,通过组织培养方法定向筛选杨树耐盐变异体。对EMS处理"加引"杨树胚性愈伤组织的浓度和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EMS浓度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胚性愈伤组织分化芽的比率降低;处理相同时间,随着EMS浓度增加,胚性愈伤组织分化芽的比率降低;不同EMS浓度处理后的胚性愈伤组织分化芽的比率与处理时间呈线性关系。约200万胚性细胞经4‰(V/V)浓度EMS处理36 h,并经逐级耐盐定向筛选,可得在含NaCl 0.5%(m/V)的培养基上生根的组培苗40株。经筛选优系,组培成再生植株,进行植株水平的试管内耐盐性检测,结果表明:诱变处理所得植株与对照相比,其耐盐性明显提高。同时,在未经耐盐定向筛选实验中得到29株叶片颜色发生变异的畸变植株,耐盐定向筛选试验中也得到4株同类型畸变植株。  相似文献   

6.
百合离体抗盐变异体的筛选及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甲基磺酸乙酯(EMS)对百合离体叶片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叶片的分化率和存活率均下降,并筛选出其半致死浓度(0.6%)和处理时间(3 h)。利用筛选的EMS浓度和处理时间对离体叶片进行处理,在1%盐浓度胁迫下进行抗盐性突变体筛选,得到抗盐性诱变植株。经鉴定,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强,丙二醛(MDA)含量减少,细胞膜透性减小,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表明筛选的百合突变体比对照具有更强的抗盐性。  相似文献   

7.
菜用大豆耐盐品种的筛选及其耐盐生理特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苗期,以NaCl致死浓度为评价指标,从15个菜用大豆栽培品种中筛选出2个耐盐品种(绿领特早、天峰);2个盐敏感品种(理想高产95-1、绿领3号);其余为中等耐盐品种.并进一步鉴定了其中耐盐级别不同的3个品种绿领特早、台湾75、理想高产95-1苗期和结荚期的耐盐性,分析了其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和膜脂过氧化特性.结果显示:绿领特早在苗期和结荚期均比台湾75、理想高产95-1耐盐性较强,而台湾75的耐盐性又强于理想高产95-1;NaCl胁迫下,菜用大豆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均与其耐盐性强弱有关,耐盐性强的品种的抗氧化酶活性在胁迫前期显著升高,且能长时间保持较高活性,MDA含量除胁迫15 d时显著升高外,其余时期均与对照(仅施营养液,无NaCl)无显著差异,而台湾75和理想高产95-1的抗氧化酶活性受到显著抑制,MDA含量除个别时期未受影响外,其余时期均显著升高.表明以NaCl致死浓度为评价指标筛选出的耐盐级别不同的3个菜用大豆品种在苗期和结荚期的耐盐性是一致的,NaCl胁迫下叶片保护酶活性和MDA含量与品种耐盐特性有关,耐盐品种由于其保护酶活性受到显著诱导而使MDA含量维持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8.
离体条件下,研究了2个马铃薯品种在0~80 mmol NaCl胁迫下的试管苗生长、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及氧化酶活性的反应.2品种苗高随盐浓度增加及培养时间的延长而显著降低.与品种紫花白相比,同一盐浓度下静石2号在苗鲜重、根长和根数等方面受抑制程度更强.盐胁迫培养3周后,试管苗叶片中叶绿素a,b与总量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在40~80 mmol高盐浓度下显著降低.两个品种试管苗中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随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静石2号中脯氨酸和丙二醛的累积量和累积率都高于紫花白,表明在盐胁迫下静石2号膜脂过氧化程度相对较高.2品种SOD和POD活性均在低盐浓度(20 mmol)下显著增加而高盐浓度下降低.离体条件下,紫花白试管苗呈现出比静石2号高的SOD、POD活性以及较强的耐盐能力,表明其具有进一步在田间进行耐盐基因型筛选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不同甘薯品种(系)田间耐盐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10027、13047、15001、15024、紫罗兰、济薯21、济徐23和济薯26共8个甘薯品种(系),在东营市垦利县汇邦农场盐碱地进行了不同品种(系)的耐盐筛选及耐盐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块根产量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可将8个甘薯品种(系)划分为四类,紫罗兰为第一类,属于盐敏感型;13047和15024为第二类,属于弱耐盐类型;10027、15001和济薯21为第三类,属于中度耐盐类型;济徐23和济薯26为第四类,属于强耐盐类型。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条件下,强耐盐型品种可保持较低的叶片Na+含量、较高的叶片K+含量和K+/Na+比值,有利于维持叶片正常的生理功能;同时也可保持较高的植株总干重和块根干物质分配比例,获得较高的块根干重。块根产量和叶片K+/Na+比值可作为甘薯耐盐性田间筛选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对正常条件和盐胁迫条件下13个芍药品种部分耐盐生理指标的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耐盐品种在盐胁迫条件下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上升值明显小于不耐热品种,而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上升值均比不耐热品种高,这些生理指标的变化与芍药品种的耐盐性有明显的相关性。上述生理指标均可作为芍药品种耐盐筛选指标体系,并从13个品种中筛选到4个耐热芍药品种,分别为‘粉玉奴实生苗3’、‘奇花露霜’、‘银边红阁’、‘红盘彩球’。研究结果也为其他园林植物的耐盐筛选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对海雀稗耐盐体系进行优化,并通过测定坪用质量和枯黄率对27份海雀稗种质资源进行了耐盐性评价。结果表明,7个不同NaCl浓度(0,5,10,15,20,25,30 g·L?1)处理下,坪用质量、枯黄率和叶色各指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随着NaCl处理浓度的增加,坪用质量显著下降(P<0.05),枯黄率显著增加(P<0.05),叶色显著变浅(P<0.05)。建立回归方程,以枯黄率50%为标准,确定海雀稗最适盐处理浓度为25 g·L?1。利用25 g·L?1 NaCl对27份海雀稗种质资源进行耐盐性评价,筛选出2种极端耐盐种质:USA17-18(耐盐)和USA17-26(敏盐)。对海雀稗耐盐极端材料的钠钾离子含量进行测定,发现盐处理后,地上和地下Na+含量均显著增加,但K+含量和K/Na值都显著下降。减少Na+的摄入,维持较高的K+含量,可能是海雀稗耐盐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耐盐性强的优异栽培稻种质资源,为盐碱地的改良提供品种支持,也为耐盐育种、耐盐基因的挖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419份广西水稻地方品种核心种质为试验材料,进行芽期和苗期的耐盐性鉴定评价,芽期鉴定采用1.5%NaCl溶液进行盐胁迫,以相对盐害率为耐盐评级指标;苗期鉴定采用沙培法,用0.5%NaCl溶液进行盐胁迫,以死叶率作为评级指标,以植株矮化率为参考指标.[结果]广西水稻芽期耐盐性等级为3.77级,芽期耐盐资源主要集中于1级和3级,占参试总数的62.53%;苗期耐盐性等级为7.15级,大部分资源耐盐主要集中于7级和9级,占参试总数的75.89%.在水稻不同类型耐盐性比较中,芽期平均耐盐性籼稻(3.64)高于粳稻(4.28),籼稻变异系数(69.12)大于粳稻(60.28);苗期平均耐盐性籼稻(6.91)高于粳稻(8.03),籼稻变异系数(30.21)大于粳稻(18.43);籼稻苗期鉴定株高矮化率(32.73)和变异系数(50.92)均小于粳稻株高矮化率(37.22)和变异系数(63.62);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籼稻(r=0.0667)和粳稻(r=-0.0531)的芽期和苗期耐盐等级均无显著相关(P>0.05).对不同稻作区水稻耐盐性进行比较,广西桂南稻作区水稻的平均耐盐性在芽期(3.48)和苗期(6.97)为4个稻作区中最高.[结论]广西水稻地方品种资源芽期耐盐性强于苗期,籼稻耐盐性强于粳稻,以芽期1级和苗期1、3级进行耐盐种质筛选,获得杨村一号等12份优异耐盐种质资源,可作为耐盐育种的亲本选育及在耐盐基因挖掘中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转拟南芥△1-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P5CS1)基因羽衣甘蓝的耐盐性,为获得较强的耐盐性羽衣甘蓝品种及其抗逆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拟南芥P5CS1基因(AtP5CS1)经农杆菌介导转入羽衣甘蓝植物中,在盐胁迫下,分别检测转基因植株与野生型植株的AtP5CS1 mRNA表达量、幼苗脯氨酸含量、株系根系性状、整株干质量和鲜质量、叶片相对水含量、叶片电导率和整株存活率。【结果】在150 mmol/L NaCl胁迫下,转基因植株的P5CS1基因mRNA可正常表达,与对照相比,转基因株系Y1、Y2的主根和最长侧根长度较长,侧根数目较多,整株干质量和鲜质量较重;而且相对水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植株(P0.05,下同),脯氨酸含量及存活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植株(P0.01),叶片相对电导率显著低于对照植株。【结论】转AtP5CS1基因植株的耐盐表型优于对照,即AtP5CS1基因在羽衣甘蓝中的表达明显改善了转基因植株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4.
白榆无性系生长特性及离子分布对NaCl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榆是滨海盐碱地最重要的潜在造林树种,以白榆无性系EC7和EC51为实验材料,采用盆栽实验的方法,研究5种NaCl浓度(0、50、85、120、155 mmol/L)下2个无性系生长状况及Na+、Cl-和K+在各器官的积累特点,以期探索白榆无性系各器官离子分布与积累特征及其对NaCl的响应,比较2个无性系的耐盐性,为白榆无性系在滨海盐碱地的引种栽培提供理论基础。结果显示:1)盐胁迫条件下,白榆无性系叶片黄化、干枯等盐害症状会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加重,在155 mmol/L的高盐浓度胁迫下,EC7植株死亡而EC51无死亡现象,且在相同NaCl浓度下EC7的盐害症状较EC51严重;NaCl胁迫明显抑制了白榆无性系生物量的积累,地上部位的抑制现象更加明显,在大于50 mmol/L的盐浓度胁迫下EC7各部分的生物量显著减少(P < 0.05),EC51的生物量变化更加稳定,适应性更强。2) EC7和EC51各器官Na+和Cl-含量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Na+的分布特点为根>茎>叶。Cl-的分布特点为根>叶>茎。在大于85 mmol/L的盐浓度胁迫下,EC51各器官的Na+含量增加幅度较EC7小;EC51根中的Cl-积累较叶中多,而EC7在叶中积累较多。EC51的离子分配模式减少了盐害离子在光合器官的积累。Cl-含量在茎中最少,由此推断,茎器官可能只是一种传输通道。3) K+在各器官的含量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EC7的降幅较大,在根和叶中尤为明显,EC51在大于85 mmol/L的盐浓度下K+含量变化较稳定,且EC51各器官中K+含量均高于EC7。EC51在茎和叶中K+/ Na+离子比值高于同浓度下EC7,表明EC51更能适应盐胁迫的高渗环境。研究表明,白榆无性系EC7和EC51均有一定的耐盐能力,能够在小于85 mmol/L的环境中良好生长,在盐浓度大于85 mmol/L的胁迫条件下,EC51较EC7有更强的适盐能力。   相似文献   

15.
王建辉  刘奕清  邹敏  吴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2,(20):10577-10580
采用比容消解法和定容、分光光度计,测定了永川3个不同污染级别区域的18种植物叶片含硫量,并计算相应的相对吸硫量,用以研究植物净化SO2的能力。结果表明,在相同污染区域,不同植物种类叶片含硫量和相对吸硫量不同,其中,桂花、栀子、冬青、刺桐等植物含硫量和相对吸硫量大;植物在重污染区的含硫量和吸硫量高于中等污染区;植物叶片的含硫量和相对吸硫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植物叶片的含硫量越高,植物相对吸硫量越大。该研究为城市园林绿地景观植物选择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对杨树无性系N L-80105, N L-80106, N L-80117和湿地松组织培养愈伤组织的耐盐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2,4-D 2.0 mg kg-1和KT 0.5 mg kg-1,诱导这些树种愈伤组织效果好;在含氯化钠的培养基上,杨树不同器官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能力和耐盐程度有差异,外植体茎、叶比根强;杨树继代愈伤组织的耐盐能力显著高于湿地松,这与植株水平的耐盐性相一致,表明用愈伤组织鉴别这些植物耐盐性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常用常绿树种冬季叶片多环芳烃含量及其富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北京市常用常绿植物对大气污染物多环芳烃的富集能力,以陶然亭公园和马甸公园为样地,运用液相色谱法测定了9种健康生长的常绿植物冬季叶片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并对比分析了其中4种植物在不同样地的富集能力差异。结果显示:同一样地叶片多环芳烃富集特征存在种间差异。陶然亭公园9种植物叶片中,白皮松叶片中多环芳烃的总含量最高,叶片多环芳烃总含量排序为白皮松>雪松>华山松>侧柏>油松>粗榧>沙地柏>圆柏>白扦,其中白皮松叶片内轻环多环芳烃含量最高,白扦的含量最低;粗榧叶片内中环多环芳烃含量最高,沙地柏的含量最低;油松叶片内重环多环芳烃含量最高,圆柏的含量最低。马甸公园与陶然亭公园相同的4种植物,其叶片中多环芳烃的总含量排序相同,即:白皮松>侧柏>油松>圆柏,但同一树种在不同样地表现出叶片内多环芳烃组成不同。结果表明,常绿植物对多环芳烃有一定吸收能力,不同树种的富集量和富集组成有显著差异,从吸收有害污染物角度考虑,在城市绿化建设中进行相关树种筛选很有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不同甘薯品种苗期耐盐性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选取山东和江苏地区广泛种植的甘薯品种(济薯21、济薯23、徐薯28和胜利百号)进行苗期耐盐性鉴定试验,以期选出适宜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种植的甘薯品种。本试验对0、150 mmol/L NaCl处理下的上述4个甘薯品种的幼苗黄叶率、植株死亡率、盐害率、盐害指数、干鲜重、生长量和叶面积等指标进行了分析。在上述4个品种中,济薯21幼苗的黄叶率、植株死亡率、盐害率和盐害指数均低于其他3个品种,是受盐胁迫影响最小的品种,而胜利百号所有指标均高于其他3个品种,是受盐胁迫影响最大的品种。与各自对照相比,济薯21的整株鲜重、整株干重、相对生长量和第三叶位叶面积均为4个品种中最大。因此济薯21是最耐盐品种,而胜利百号为盐敏感品种;4个品种的耐盐性:济薯21﹥济薯23﹥徐薯28﹥胜利百号。  相似文献   

19.
三个葡萄品种对NaCl胁迫反应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三个葡萄品种进行耐盐性评价,为三个葡萄品种的科学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火焰无核、淑女红和新郁三个葡萄品种的扦插苗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浓度NaCl盐胁迫下叶片细胞膜透性、渗透调节物质和总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趋势。【结果】在0~150 mmol/L NaCl浓度下,三个葡萄品种均基本上未受到伤害,表现出一定的耐盐特性,尤其是新郁的耐盐性较强;在200~250 mmol/L的盐胁迫下,三个葡萄品种均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其中新郁的伤害程度比较低,火焰无核的伤害程度比较高。【结论】三个葡萄品种的耐盐性强弱次序:新郁>淑女红>火焰无核。  相似文献   

20.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不同盐浓度胁迫下狼尾蕨及其体细胞耐盐突变体NY-7的5个生理指标,并应用模糊隶属函数法对其耐盐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随着NaCI浓度的升高和胁迫时间的延长,NY-7的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脯氨酸含量、SOD活性均没有显著变化,MDA含量有所增加;而狼尾蕨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SOD活性、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和MDA含量均显著增加;NY-7的耐盐性高于狼尾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