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花的良种繁育是保证优良品种持续发挥良种增产优势的基础.棉花是常异交作物,异交率一般为8%~10%.根据田间实际测定,棉花在田间的异交率在13%~14%.由于棉花群体内个体间存在一定的剩余变异(异质性),同时再发生品种间的异交、机械混杂,必然导致棉花的生物学混合.杂种个体的逐代增加,造成品种退化速度加快.为了提高棉花个体的纯合度,降低群体的异质性,减缓种性退化,进行人工自交保纯是最隹途径.  相似文献   

2.
<正>棉花属常异花授粉作物,遗传组成比较复杂,比自花授粉作物更易造成品种混杂退化。品种混杂退化的直接表现是纯度下降,群体中出现各种不符合该品种典型性状的植株,造成产量下降,纤维品质变劣。1品种混杂退化的主要原因1.1自然选择和不正确的人工选择一般认为,多数的自然变异都是不利的,向着棉花自身对环境的适应性方向发展,而人们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要求与棉花自身对环境的适应常常是矛盾的。因此,在不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 ,随着转基因抗虫棉良种的选育成功 ,棉农的植棉积极性逐年提高 ,抗虫棉的种植面积也越来越大。但是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导致抗虫棉抗虫性减退和种子混杂退化现象日趋严重。如何避免和杜绝这些现象已成为当前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转基因抗虫棉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主要有 :天然杂交 棉花是常异交作物 ,其天然杂交率在 5 %~ 10 %左右 ,如果抗虫棉良繁田与其它常规棉种植田相邻过近 ,极易造成天然混杂。机械混杂 原种纯度的高低、播种机械的混用、籽棉收贮和加工等诸多环节中的任一方面出现疏漏 ,都会人为造成品种的混杂。自然…  相似文献   

4.
一、品种混杂退化的概念品种混杂退化是指优良品种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机械混杂和生物学混杂等原因,生活力逐渐衰退,以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劣。如棉花衣分降低,纤维长度变短,铃重减轻,短绒率增加,产量下降,植株各部分形态发生各种变异等。二、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 1.机械混杂  相似文献   

5.
退化就是指品种的特征特性(即遗传性)发生了不利于栽培、不利于生产的改变。混杂就是一个品种中混入了其它品种。混杂必然导致退化,退化必然导致混杂。因此,通常用混杂退化来说明品种生活力的减退。1989、1990年我们的调查表明,一般谷子大田用种的杂株率为7.8%~16.7%,白发病、红叶病分别增加1.3和1.7个百分点,株高降低9.0厘米,穗长缩短5.4厘米,穗粒重减少10.3克,比原种平均减产6.9%~11.0%。  相似文献   

6.
埃及对新选育的棉花品种都要经过3—5年的区试。为了防止棉花品种混杂退化,埃及政府于1958年制定了棉种保纯的法律,其中规定“一地一种”、“一厂一种”。埃及把棉花品种保纯看作是与育种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具体做法是:一个品种育成后,首先以已育成的某品种的几个家系里(一般3—4个)选出1000—2000个典型单株,代代进行人工自交(50%)和自然授粉(50%)。为了确保良种的质量,原则上农民不保留棉种,全由政府控制生产。其他种用棉子纯度也不低于99%。  相似文献   

7.
自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加上棉花品种的频繁更换,对我国原有的棉花良种繁育体系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棉花品种“多、乱、杂”的现象又日益严重起来。据某省种子公司调查,全省32个棉花原(良)种场,近年来改变生产经营方向的占80%,全省棉花三圃面积由3万多亩下降到2000多亩,原种量由125~150万公斤下降到10~15万公斤,棉种纯度也有所下降。这种状况  相似文献   

8.
棉花是常异花授粉作物,品种群体的遗传基础复杂,棉花的经济性状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在大田连年种植易发生混杂退化,造成产量下降,纤维品质变劣。  相似文献   

9.
方丽 《中国种业》2003,(11):39-40
品种混杂退化是指一个新选育或新引进的品种,经一定时间的生产繁殖后,会逐渐丧失品种原有的典型性优良特性,以致最后失去使用价值。在园艺作物生产中,品种混杂退化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必须采取适当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持其优良种性,才能发挥良种在生产上的作用。1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1.1机械混杂是指在良种繁育过程中,例如,种子的收获、脱粒、晾晒、接穗的采集、种苗的生产和调运等环节,不按良种繁育技术规程办事,操作不严,使繁育的品种混进了异品种。此外,不合理的轮作和田间管理、前作和杂草种子自然脱落以及施用混有作物种子或杂草…  相似文献   

10.
路红卫  杜红  宋广杰 《种子科技》2009,27(12):35-35
棉花杂种优势的高低与亲本的纯合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据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研究,混杂退化的亲本配制的杂交种比纯度高亲本配制的杂交种优势下降8%~10%.棉花是常异交作物,异交率一般为8%~10%.根据田间实际测定.棉花在田间的异交率在13%~14%.所以,杂种利用中必需对亲本材料进行保纯,以保持亲本材料的纯合性.  相似文献   

11.
王卫军  陈维扬 《种子》1999,(6):70-71
棉花是常异花授粉作物.天然异交率在5%以上,基因纯合率低,遗传变异较大。常因机械和生物学混杂,造成品种种性退化,从而影响了优良品种在生产上的增产作用和利用年限,因此,保持与提高棉花品种种性显得极其重要。根据我场近40年的育繁经验,我们的体会是:1育繁结合育繁结合就是由育种科技人员负责良种繁育的技术工作,严把单株选择,株行鉴定,株系及原种生产技术关,扩大鉴定群体,尽力避免选择偏差。由于有种者对自己的品种看得透,摸得准,易于保持品种遗传基础的长期稳定,避免了经济性状的退化变劣现象。另外育繁结合,将科研与…  相似文献   

12.
<正>"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在我国耕地面积越来越少的现实面前,农业基础条件的改善和良种的推广应用,将担负起实现粮食安全目标的重任。1997~2006年天津市小麦主要种植的品种为京冬8号,通过10年种植,京冬8号品种已经混杂,种性退化,尤其一些农户采  相似文献   

13.
1品种退化的主要原因 1.1机械混杂是指作物在大田栽培或良种繁育过程中,因为播种、收割、运输、脱粒(轧花)、扬晒、装袋、入仓等作业而发生的混杂。机械混杂不仅直接影响种子的纯度,还会增加天然杂交的机会,加速品种混杂退化的进程,使品种过早丧失其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14.
优良品种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如不注意防杂保纯工作,就会由纯变杂,由优变劣,良种的增产作用会逐年下降,甚至完全消失,这种现象称为品种的混杂退化。造成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主要有五方面,即机械混杂、生物学混杂、品种自身的变化和环境条件的影响、选种中的人为作用及使用非种子田的种子用于生产。针对这五种原因,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是采取提纯复壮。亚麻提纯复壮的基本方法是三圃提纯技术。所谓三圃即单株培育选择圃,株行鉴定圃,混系高倍繁殖圃。  相似文献   

15.
小麦品种混杂退化原因及防杂保纯关键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育种家育成审定的小麦品种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性,但经一定时间的推广种植,逐渐发生纯度降低、种性变劣等不良变异,导致出现小麦品种失去原有形态特点、抗逆性减弱、产量和品质下降等混杂退化现象混杂退化的小麦品种田间表现为植株高矮不齐、成熟早晚不一、生长势强弱不同、病虫危害加重、抵抗不良环境条件的能力减弱、穗小、粒少等经济性状变劣,其中典型性下降和生长不整齐是小麦品种混杂退化的主要表现,产量降低和品质下降是小麦品种混杂退化的  相似文献   

16.
我国自50年代初期学习苏联的良种繁育技术,开始了对棉花品种退化的研究工作.当时,苏联学者认为,棉花的群体产量和品质逐年下降,即棉种退化的主要原因是棉株的生活力衰退.因而提倡采用异地父本和本地母本进行同品种人工杂交,借以扩大双亲性细胞的差异,增加合子的内在矛盾,从而恢复和增强生活力。这种观点是一种笼统的概念化的认识,它没有  相似文献   

17.
2001—2005年连续5年对全国9个植棉省份的棉花主栽品种种子质量进行了监督抽查并汇总分析,发现“十五”期间,棉花新品种审定和淘汰进程大幅缩短,新品种更新换代加速。全国棉花品种无序流通,造成品种混杂退化严重,并直接影响到我国皮棉质量。建议理顺棉种经营管理机制,引导实行统一供种与区划种植,健全品种质量监督检验体系,改善目前同区域多品种混杂种植状况。  相似文献   

18.
张香桂  钱大顺 《种子科技》2000,18(5):299-300
棉种退化是植棉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也是造成棉花产量和品质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一个常规棉花品种来说 ,要保持其优良种性 ,延长其使用年限 ,提高品种的使用价值 ,搞好良种繁育 ,生产足量、优质的种子是至关重要的。而对于杂交棉花来说 ,由于目前主要采取人工制种 ,加之生产上不仅利用 F1,部分组合还同时利用 F2 ,要保持杂种的高优势 ,延长组合的使用年限 ,同时还要降低杂交棉良种的生产成本 ,就要根据杂交棉种子生产的特点 ,建立适合杂交棉良种生产的技术体系。本文根据笔者多年来在杂种棉苏杂 16号种子生产过程中的经验与体会 ,对杂交…  相似文献   

19.
小麦品种混杂一般分为生物学混杂和机械混杂,大田生产上,种子混杂主要为后者.孔显民等选用一个高纯度小麦高产品种掺上中低产品种,人为造成不同纯度后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纯度每降低1%,产量随之减少2.43 kg/667 m2.生产上小麦种子纯度检验能防止种子混杂退化,提高种子品质,使良种种性充分发挥,不断提高农作物产量.现阶段种子纯度检验主要包括:形态学鉴定、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分析造成楚雄地区小麦良种混杂退化的原因主要有生物学混杂、机械混杂、不正确的繁育方法及种子自留串换等,提出了坚持三级良种繁育程序、采用适当的繁育方法、严防机械混杂、使用高质量的种子等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止小麦良种混杂退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