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用兔出血症毒(RHDV)和巴氏杆菌研制成蜂胶佐剂灭活苗,用1.0mL免疫试验兔,免疫后第5天,对RHDV保护率达100%;免疫后第7天对巴氏杆菌的保护率为72.5%,通过HI法监测兔病毒性出血症抗体水平,结果表明:蜂胶苗产生抗体时间较早,第7天后HI效价25.0,第20天效价显著上升达29.25以上,第30天达到最高峰,可达211.0,60~120 d均可维持在27.0~25.5水平,到第180天时抗体水平面略有下降为25.25,蜂胶苗分别在免疫后4个月、6个月用兔出血症强毒攻击均产生100%保护,在6个月用2个MLD的兔巴氏杆菌攻击保护率可达70%以上,二联苗4~8℃条件下保存期暂定为1年,25℃条件下暂定为半年。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制备了3种兔出血症灭活苗,经对试验兔进行免疫对比试验,以1mL为免疫剂量,7d后检测,发现3种疫苗均可产生抗体。组织灭活苗、蜂胶佐剂苗、铝胶佐剂苗7d的抗体滴度分别为27.1、27.2、26.5;14d的抗体滴度分别为27.9、29.0、28.0;45d的抗体滴度分别为26.8、28.5、27.5;85d的抗体滴度分别为25.5、27.2、26.2;145d的抗体滴度普遍下降。在免疫攻毒试验中,第7、15、50、90d攻毒时,3种疫苗的保护率均为100%,对照组全部死亡;150d攻毒时,组织灭活苗、蜂胶佐剂苗、铝胶佐剂苗的保护率分别为25%、75%、50%。以上结果表明,3种疫苗都有很好的免疫效果,其中以蜂胶佐剂苗的抗体滴度更高,免疫保护期更长。  相似文献   

3.
4.
以蜂胶为佐剂制备兔病毒性出血症蜂胶灭活疫苗,并对疫苗进行了安全、免疫剂量、免疫保护期、疫苗保存期等的研究,确定疫苗的最适免疫剂量为0.5m L,免疫后7~180天均可提供100%的保护率,疫苗可保存18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了兔病毒性出血症(又称兔瘟)组织灭活苗的研制程序与测试结果。本疫苗是用人工感染兔的肝、脾、肾的10%组织匀浆中加入0.5%甲醛溶液37℃灭活24h而制成的。本疫苗安全性可靠,免疫原性良好。兔肌肉注射1mL,10d产生免疫力,近期保护率为100%。  相似文献   

6.
兔病毒性出血症,简称“兔出血症”,曾误称“兔瘟”,是兔的一种毁灭性新型传染病。该病的特点是潜伏期短、发病快、死亡率高、流行范围广。1984年本病曾在江苏、上海、浙江、安徽等十多个省、市爆发和流行,死亡严重,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齐齐哈尔市于1986年3月以来,家兔暴发了  相似文献   

7.
采用人工感染兔瘟(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致死的兔的脏器(主要是肝),制成10%的兔瘟组织灭活苗和10%的兔瘟蜂胶组织灭活苗。采用常规血凝抑制实验,初步分析比较了注射兔瘟组织灭活苗和兔瘟蜂胶组织灭活苗后兔体内抗体水平的消长情况。结果表明:兔瘟蜂胶组织灭活苗能明显提高抗体效价,增强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8.
9.
采用对本地区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兔病毒性出血症强毒株和巴氏杆菌菌株,研制出常规二联灭活苗和蜂胶二联灭活苗.用血清学方法对常规二联灭活苗和蜂胶二联灭活苗免疫后兔病毒性出血症抗体的检测.结果表明:常规二联灭活苗免疫后7 d HI抗体可达5.0log2,15 d明显上升,达5.510g2,30 d达到高峰,可达8.0log2,;而蜂胶二联灭活苗在免疫后7 d HI抗体可达5.0log,15d明显上升,达5.5log2以上,20 d显著上升9.25log2以上,30 d达到高峰,可达11.0log2.说明蜂胶提高抗体效价作用明显,可显著增强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0.
兔病毒性出血症组织病理学动态观察赵立红(张家口农业专科学校;河北宣化075131)范立中,徐福南(南京农业大学兽医系)乔健(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兔病毒性出血症组织病理学观察已有报道,但缺乏发病全过程的动态研究。本试验采取人工接种的方式,从攻毒后2...  相似文献   

11.
以三株本室分离的病毒作为种毒,研制了免病毒性出血症油乳剂灭活疫苗和氢氧化铝灭活疫苗。所研制的两种疫苗无菌及理化检验均合格。将疫苗大剂量接种实验兔无任何不良反应,两种疫苗免疫实验兔后用强毒攻击,均获得保护,免疫持续期至少5个月。  相似文献   

12.
兔病毒性出血症基因工程苗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兔病毒性出血症 (RHD)组织灭活苗涉及的成本、生物安全及动物福利等问题 ,国内外学者正致力于 RHD新型疫苗的研制和开发。以 VP60表达为基础的亚单位疫苗经历了最初的原核、真核表达 ,目前正寻求在转基因植物中进行表达 ,以期获得大量、低成本的口服疫苗 ;而以牛痘、金丝雀痘病毒、黏液瘤病毒等作载体的重组活载体苗 ,无疑使 RHD疫苗正在向更安全、实用及对家兔、野兔均有保护作用方向发展 ,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前景。国外学者在RHD基因工程苗方面研究较为广泛和深入 ,而国内尚未有此方面报道  相似文献   

13.
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保藏及其对疫苗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不同地区收集到的8株兔病毒性出血症典型病料,放在-30℃低温冰箱中分别保藏5年和10年,保藏期满后取样检测血凝效价,并用保藏5年的RHDV病料和2001年活化增殖的新鲜病料分别制成病毒疫苗。试验结果表明RHDV以病料形式(主要是肝、肺等脏器)保藏,在-30℃低温冰箱中,经5年后,病毒血凝效价稳定不变,保藏10年后总下降率为25%,但病毒效价仍大于2560,可用于疫苗生产,说明该商毒在上述条件下保藏5-10年病毒是比较稳定的,不同保藏年限的病料批量生产疫苗,安全性和免疫保护率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4.
蜂胶极其复杂的化学成分,决定了它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其中,蜂胶具有抗菌、抗病毒及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蜂胶颗粒能与抗原相互交联成类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结构,具有抗原“仓库”和免疫刺激复合物作用;蜂胶本身没有抗原性,但可起到免疫佐剂的作用,促进抗体的生成;这些作用及其间的协同作用决定了蜂胶是一种天然的免疫增强剂。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蜂胶的免疫增强作用及其在疫苗佐剂中的研究不断深入,并取得了满意效果,这为新型而有效疫苗的研制和开发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楚雄州部分地区的猪瘟免疫情况,利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楚雄市、南华县和禄丰县随机采取的393份血清进行猪瘟抗体检测,并对各县(市)的调查数据加以比较,了解猪瘟在楚雄州部分地区的免疫情况。结果显示,楚雄州部分地区均有较高的猪瘟抗体阳性率,各县(市)的猪瘟抗体阳性率都在80%以上,有的县(市)猪瘟抗体甚至达到了100%。说明楚雄州部分地区的猪瘟免疫效果较好,猪瘟免疫成功。  相似文献   

16.
17.
对送检的9只家兔进行病理解剖,对心血、肝、脾及肠系膜淋巴结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并选取心、肝、脾、肺等组织按常规病理制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应用免疫组化染色(ABC法)检测肝细胞内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RHDV)抗原,结果证实此次家兔自然暴发的传染病即是兔病毒性出血症(RHD)。其临床主要表现为最急性型及急性型,病理变化特点以全身微循环障碍为主;DIC形成,以实质器官淤血、水肿、出血、变性、坏死为主要特点,其中以肝、肾、脾等器官病变较重,尤其肝脏的病变具有特征性。综合病理学检测结果,确定此次家兔暴发的是RHD。  相似文献   

18.
为评价兔出血症病毒(RHDV)VP60基因在小鼠体内诱导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情况,本研究构建了RHDV VP60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VP60,并将其免疫小鼠。利用ELISA方法检测特异性抗体和小鼠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MTT法和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抗体检测结果显示,重组质粒免疫组抗体水平在免疫后5周~6周达到峰值,而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细胞因子检测结果显示,重组质粒免疫组血清中IFN-γ、IL-2、IL-4因子水平随免疫时间延长而升高,并且能够维持较高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显示,重组质粒免疫组T淋巴细胞明显增殖,CD4+T淋巴细胞数量免疫后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所有检测指标显示重组质粒免疫组和灭活苗免疫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以上结果表明pcDNA-VP60重组质粒可以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为研制预防兔病毒性出血症的候选DNA疫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给兽医临床诊断兔瘟病提供病理学快速诊断依据,对一起非典型兔瘟(慢性兔瘟)病例的发病情况和解剖病理变化进行了详细观察和拍照,并通过对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剖检病理变化、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和血清学检测等综合分析,确诊为兔瘟。观察到兔瘟病主要病理变化表现为心脏充血、心耳充血明显,心包积液,心内外膜有散在针尖大小出血点;喉头和气管黏膜充血和出血,气管内有泡沫状液体;肺脏水肿、出血;胸腺严重水肿、出血,有的肿大3~5倍,外观大理石样;肝脏稍肿大、土黄色、质地脆弱;脾脏肿大,呈紫黑色,边缘有锯齿状坏死;胃壁变薄,黏膜易脱落;结肠充气鼓胀,浆膜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点状出血;肾脏水肿、土黄色、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膀胱积尿、有出血点;母兔子宫水肿、出血等。本试验为兽医临床快速诊断兔瘟病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