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福建茉莉花茶 ,色香味俱佳 ,是出口花茶的主要品种。由于茶树品种、生长的自然环境、采制技艺不同 ,制成的成品茶的品质特征、等级、价值的高低就不同。要使茉莉花茶既符合出口标准和合同的品质条件 ,又有利于经济核算 ,仅靠单一地区、单批唛原料往往难以实现 ,必须通过拼配技术“扬长避短”、“优势互补”。1 福建出口茉莉花茶品质特征福建茉莉花茶传统的外销产品主要有茉莉银毫、春风、春毫 ,特级花茶至六级花茶 ,茉莉片、碎茶等。其品质的主要特征 :1 1 茉莉银毫 外形肥壮匀嫩 ,毫显 ,香气浓郁、鲜灵持久 ,滋味醇厚、清甜爽口 ,汤色鲜… 相似文献
2.
3.
4.
5.
福建茉莉花茶生产技术的历史沿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茉莉花茶是我国茶叶中的一朵奇葩,全国年产量约为10 万多吨,国内销售量居各茶类之首,约占备茶类用售份额的1/3,是福建省的主要出口茶类之一。福建是历史上茉莉花茶商品性生产的发源地,撩开历史发展有脉络,茉莉花茶生产从雏形初现直至目前具有相当的规模,可以看到福建在茉莉花茶生产的发展史上留下了让后人为之秉笔可赞的龙头领航作用,现就福建茉莉花茶生产技术的历史沿革总结如下. 1.茉莉花茶的起源 1 .1 茉莉花在我国的种植栽培 茉莉属于被子植物门、木樨科、素馨属(或茉莉属),学名加Jasminum Sanbac … 相似文献
6.
7.
一茶叶是世界三大主要饮料之一,由于它对人们健康有很大的益处,因而深得广大人民的喜爱。但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和国家,不同的经济条件及不同的气候环境,消费者对饮茶的数量、品种、级别都会发生一些变化。如香港、广东和福建人所占比例大,加上是国际性的商埠,经济交往频繁,人员流动量大,因而除畅销乌龙 相似文献
8.
我场自1980年建立花茶厂以来,生产茉莉花茶近2000吨,品质稳定,客户反映:“香高持久、味浓耐泡”。这除合理的加工、窨花工艺外,还与正确运用拼配技术有关。 相似文献
9.
雨茶是我国出口绿茶花色品种之一。近年来雨茶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因此,发展雨茶生产对改善产品结构,适应国际市场需求,使产品适销对路具有重要的意义。雨茶的嫩度实际低于3级珍眉,但价格与3级珍眉相同,比4级珍眉价格每公斤高0.70元,如果不提取雨茶,则雨茶料将大部分走料到4级珍眉,可见,取雨茶对充分发挥原料的经济价值也有积极的作用。此外,提取雨茶还有利于提高三四级珍眉的外形品质。为此,笔者就眉茶加工中如何掌握雨茶花色的加工取料与拼配技术谈些浅识,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都在不断的提升,对于精神层面的需求更为重视,在这其中,品茶是一种良好的文化体验,给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带来优雅的艺术享受.想要确保茶叶产品有良好的品质,被人们认可和接受,在茶叶加工的过程中,就需要注重对于拼配技术的合理运用.基于此,本文结合在茶叶加工过程中应用拼配技术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在面临加入WTO后我市农业各业如何进行结构调整的大调查中,经专家和领导们的反复分析论证,提出了我市高山优质茶工程实施意见,随后在全市山地开发专项经费中切出一块资金,用于扶持高山茶及具闽西特色的茶叶开发,并把以实施高山茶开发为主业的云顶茶园确立为本年度全市1 2个农业产业优化龙头企业之一.这为我市茶叶发展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遇.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福建菜区生产开发绿色食品菜叶积极性很高,目前,我省已有11个企业,15个茶叶产品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见下表),取得绿色食品标志的使用权。本文通过对已获得"绿色食品标志"的茶叶产品的综合考察,提出茶叶产品要达到绿色食品要求的主要综合栽培管理技术。1建立环境条件优良的绿色食品茶叶生产基地绿色食品是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绿色食品茶叶的标准之一,就是茶园(茶叶生产基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的生态环境标准,其主要包括大气、水、土壤等环境。对大气要求茶园及其周围不得有大气污染源,特别是上风口不… 相似文献
19.
关于振兴福州茉莉花茶产业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茉莉原产于印度,福州是国内首先引种地之一,深受群众喜爱,被选为市花。福州茉莉花茶制作始于南宋,至明代时加工有了较大发展。清咸丰年间,福州茉莉花茶作为皇家贡茶,开始进行大规模商品性生产。独特的山水灵气孕育出了清雅飘逸的福州茉莉花茶,并使之成为中国茉莉花茶的发源地和主产区。福州茉莉花茶在历史上曾占据全国茉莉花茶产量的60%,但近十几年来,福州茉莉花茶产业却日益低迷萎缩,重振茉莉花茶这一极具福州传统地域特色的产业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世界上茶叶关税的现状.由于世界上多数国家对绿茶征进口税,有的税额还相当高,加入WTO对我国绿茶出口有利,而我国红茶市场将进一步受到冲击.建议:第一,取消出口配额和许可证制度,真正鼓励茶叶出口;第二,解决茶叶中农药残留问题,突破技术贸易障碍,提高茶叶产业化和现代化水平;第三,制定和实施茶叶出口国家营销策略;第四,实行茶叶产品、出口市场和出口机制多元化战略;第五,在世界范围内引导绿茶消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