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今后5~10年,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人口增长、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化率不断提高,将进一步促进粮油食品消费总量增长,消费结构升级,特别是动物性蛋白、植物油等消费增加,我国保持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将面临较大的压力。食物消费需求结构变化进入新阶段  相似文献   

2.
回眸2003年,我们心潮如涛,难忘而自豪。这一年,是极为不寻常的一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58万亿元,跃居世界第6位.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标志着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进人一个新的重要阶段,意味着我国国民的消费结构将进一步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昭示着对农产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原来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消费不仅要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而且也要成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当前中国存在的问题是,需求结构失衡导致产业结构失衡,拉动经济发展的消费比重偏低从而导致第三产业发展不足.解决问题的应对之策是,通过扩大消费比重、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来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并发展该产业,通过升级消费结构从而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调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消费结构失衡可能引发经济社会问题,消费信用结构失衡是美国爆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金融危机条件下,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被动升级、消费主体差距扩大、信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得到强化。应采取影响居民消费心理预期、推动农村消费结构升级、引导适度信用消费等政策措施,调整居民消费结构,应对金融危机冲击。  相似文献   

5.
河南:向食品工业强省跨越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工业是人类的生命产业.未来15年.中国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这一阶段.消费结构升级.在食品品种、功能、质量等方面产生很多新的需求.为食品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河南省食品工业应立足已有的基础和优势.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变化.在新形势下实现新的扩张和发展.积极向食品工业强省跨越。  相似文献   

6.
我国居民食品消费模式变化对资源环境影响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我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恩格尔系数逐渐下降,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主要趋向于肉类食品消费量的迅速增多,食品消费方式也逐渐由"生存型"向"享受型"过渡.这种消费模式的变化虽然大大提升了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质量,有利于农业结构的调整,但其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我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也产生了日益严重的负面影响.通过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实现土地、淡水等资源的节约使用,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对于改善居民的食品消费方式,实现食品消费与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均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升级,农产品消费"粮经饲"三元结构阶段性特征明显,现阶段呈现"3∶4∶3"消费结构,并向"2∶4∶4"消费结构转型并趋于稳定。受资源和环境约束,预计到2020年,我国口粮能够基本自给、经济作物略有盈余、饲料粮缺口较大。因此,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应重点稳定口粮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推动经济作物发展高附加值产品,着力拓宽饲料作物供应渠道。  相似文献   

8.
刘雪峰 《吉林农业》2011,(8):256-256,258
随着我国固民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章通过相关具体数据浅析了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快速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提出更高要求,更加注重品质,讲究品牌消费。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升级,是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是今后一段时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由外延扩张型向内涵集约型转变、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变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被认为是促进农户消费结构升级的有效路径。本文基于预防性储蓄理论,利用CFPS 2012年和2018年微观调研数据,运用PSM-DID模型,分析新农保政策对农户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探讨新农保政策对农户消费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2012年至2018年参保农户的恩格尔系数下降0.097个单位,未参保农户的恩格尔系数下降0.018个单位,差距显著小于参保农户,新农保政策的实施能够显著促进农户消费结构升级。预防性储蓄作为新农保政策影响农户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渠道,中介效应占比为15.3%。另外,相较于老年农户群体,新农保对于青壮年农户的消费结构升级效应更加显著,同时在地区差异上,新农保更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的农户消费结构升级。因此,建议持续推动农村新农保政策的覆盖广度和深度,科学合理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因地制宜实施新农保政策,继续探索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并轨,最终促进农户消费结构升级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农民消费对拉动我国内需,消耗国内生产剩余贡献巨大。随着近年来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消费需求结构升级潜力巨大。文章通过对农民收入状况、农民收入上升空间及制约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的分析,结合当前农村消费市场中个体消费心理、消费结构的现状,研究农民增收与消费结构变动关系,为进一步开拓农村市场,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为企业进军农村市场提供便利,同时针对农民收入与消费现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民消费结构进一步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愈益受到社会各阶层的关注,无公害、无污染、优质安全的农产品备受广大消费的青睐。随着“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全面推进和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虽然获得了迅速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方兴未艾,但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速度和认证总量规模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发展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面板数据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面板数据模型,研究全国各城市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从而得出居民的消费倾向及变化趋势,对于政府部门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引导居民向更高的消费层次升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世界畜产品贸易总量逐年增长,其中,禽肉、猪肉出口量大幅上涨,牛肉和绵羊肉保持不变。畜产品贸易产品结构发生变化,牛肉和绵羊肉占比相对下降。畜产品贸易地区结构相对稳定,世界贸易量前10位国家变化较小。展望未来,畜产品世界进出口贸易总量仍会持续增长,但总体增速会放缓;贸易产品结构将发生一定变化,牛肉和绵羊肉比重将增加;贸易地区结构也将发生改变,尤其是经济高速发展中国家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发生变化,需求量高速增长,成为世界进出口贸易量增长的主要动力,将导致畜产品进口重心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相似文献   

15.
在广泛收集历史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居民调查和专家咨询,采用GM(1,1)模型,对长江三角洲区域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城乡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显变化,城市居民的畜禽产品消费将趋于稳定,而农村居民的畜禽产品消费将显增加,城乡居民对水产品的消费均将显增加,在动物性食物消费的结构比例上,城乡居民均在向1/3猪牛羊肉,1/3家禽产品和1/3水产品的比例趋势比较,植物性食物消费中,粮食的直接消费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农村居民,因此,在中长期内,拉动长江三角洲食物消费总量增长的关键因素是城乡居民人口的增加和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1):104-107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已发生改变,新时代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已由以植物性消费为主的单一模式向动植物性消费并重的多元模式转变;营养需求模式也由传统的以粮食和蔬菜为主的碳水化合物与高纤维摄入模式向新时代以谷物和肉类并重的高脂肪、高糖、高蛋白、低纤维摄入的新模式转变。居民膳食结构的变化与未来的发展趋势对农业自然资源、市场供求结构、农业种植结构、农业补贴政策与居民营养问题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国食物安全将面临新的挑战。为此需要发展营养品质型与生态补偿型农业;建立全产业农业补贴政策;积极引导居民合理膳食结构;构建“四链”协同的食物安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2019年度数据,运用工具变量法、倾向得分匹配法以及分位数回归,探究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扩容升级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能够释放农村居民消费潜力,推动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扩容升级,且互联网使用对低收入农村居民的影响大于高收入农村居民。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升级的正向效应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8.
何蒲明  魏君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20086-20087,20098
利用1980~2009年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结构样本数据,通过相关分析、趋势分析、边际消费倾向分析和关联度分析,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民的生活水平正在逐步改善,但其恩格尔系数的下降与收入增加的关系不密切,农民的消费结构正在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针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这种变化特点,最后提出开启农村消费市场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孟彩红 《宁夏农林科技》2011,(12):186-188,190
消费结构不仅是消费领域的重要问题,而且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正确认识居民消费结构现状,有利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有利于调节供求矛盾,而且对于正确引导居民消费、实现消费结构的合理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2005—2009年聊城市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数据,分析发生的变化,进而分析其产生差异的原因,为促进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生活提供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年宵花市场供应增长过快,产能过剩,销售价量双降,各地花卉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集团消费进一步下降,个人消费稳步增长.存在的突出问题有:生产以蝴蝶兰、凤梨、红掌、大花蕙兰等大宗产品为主,生产结构不尽合理;产品质量不高,同质化、劣质化现象严重;生产经营水平亟待提高;团体消费比重较大,消费结构长期扭曲,“卖难”“买难”并存.今后,应加强宏观指导,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主动适应深度调整,积极完成企业转型升级;加强零售终端建设,提高市场营销水平;加强舆论宣传,积极培育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