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掌握苹果矮砧密植栽培模式下桃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为其有效测报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悬挂不同高度性信息素诱捕器的诱捕监测方法,对矮砧密植栽培模式下果实套袋和不套袋苹果园桃小食心虫的空间发生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泰安地区桃小食心虫成虫发生期为5月中下旬-10月上旬,其中,6月-9月是桃小食心虫发生盛期,此间共出现两次高峰。苹果矮砧密植栽培模式下,距离地面0~2.5m处均可监测到桃小食心虫雄成虫;果实不套袋苹果园在树体不同高度桃小食心虫的发生数量均显著高于果实套袋苹果园(P0.01);果实不套袋苹果园距地面1.5m处的桃小食心虫诱捕量显著高于其他高度(P0.01),而果实套袋苹果园2.0m处诱捕量显著高于其他高度(P0.01);桃小食心虫发生动态趋势、成虫发蛾高峰期和持续时间在果实套袋和不套袋两种条件下差异不明显。试验结果进一步明确了苹果矮砧密植栽培模式下桃小食心虫的空间分布动态规律,可为提升应用昆虫信息素预测预报的精准性与诱捕防治的全面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黄桃梨小食心虫的绿色防控技术,于浙江嘉善开展了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迷向技术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应用迷向丝对梨小食心虫迷向效果显著,对2、3代梨小食心虫迷向率分别达100%和99.83%,迷向区梨小食心虫蛀果率和蛀梢率显著低于常规化学防治区,蛀梢率显著低于化防套袋区。迷向区、常规化防区、化防套袋区的投入产出比依次为1∶12.69、1∶2.61、1∶2.45。应用迷向法显著降低了防虫成本,增加了收入,适宜进一步推广应用。此外,在调查中发现梨小食心虫为害桃树的主要部位集中在桃树树冠的上部。  相似文献   

3.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甲氨基阿维菌素1%乳油对桃小食心虫防效较高且持效期长,是生产无公害苹果适宜推广的药剂,同时可兼治多种虫害;并提出桃小食心虫防治最好采用果实全套袋,对不套袋园根据桃小食心虫的发生特点,抓住防治最佳时期应采取地面施药和树上防治相结合,以地面防治为主,树上防治为辅。  相似文献   

4.
忻定盆地梨小食心虫的发生与综合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年系统观察的基础上,根据梨小食心虫的生活习性和发生为害规律,提出优化果园栽培环境、秋后诱集越冬幼虫、刮翘皮、剪虫梢,推广生物防治、果实套袋和适期施药等综合防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水果套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果实行套袋,是提高果实品质、防治病虫害、减少农药残留量的良好措施。近年来对果实袋的研制和开发、应用发展很快,但在各种水果上或同一种水果上不同地区的应用、发展极不平衡。同时,果实袋的种类多种多样,因而套袋效果也优劣不齐。为使水果套袋技术得到逐步提高和普及,现将苹果、梨、桃、葡萄等果树的主要品种果实套袋技术介绍如下。1套袋园地及品种的选择套袋要选择土壤较肥沃,群体结构和树体结构良好,生长季透光率好的园地。要求透光率25%~35%,每亩枝量10万~12万条。同时,套袋要选择商品性状好,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6.
, 《植物医生》2012,(6):44-44
由山东省农科院植保研究所等单位制定的13项果蔬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日前通过专家鉴定,这标志着部分水果和蔬菜生产将有新规可循。据悉,这13项防治技术规程涉及苹果、梨、葡萄、樱桃、桃、茶、棉花、设施蔬菜等水果和蔬菜的生产,课题组的专家们对绿盲蝽、食心虫、棕榈蓟马等的防治制定了详细技术,规范明确了这些病虫害的为害特点、防治时间和具体措施,对科学防控绿盲蝽、食心虫等重要病虫害、保障农产品质量安  相似文献   

7.
2017年,在贵州玉屏针对黄桃主要病虫害开展了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示范,在统一进行农业防治、灯诱和科学用药的基础上,开展了黄板、套袋、食诱、性诱等绿色防控技术试验。不同集成模式的示范对黄桃缩叶病、流胶病、褐腐病均有较好的控制效果,示范区缩叶病病叶防效和病梢防效均在76%以上,流胶病防效在74%以上;应用套袋技术的示范区褐腐病相对防效达100%。不同集成模式示范对潜(卷)叶蛾和桃(梨)食心虫相对防效均在90%以上,显著高于农民自防区。其中含套袋的2种模式对桃(梨)小食心虫的相对防效均达100%。不同绿色防控技术集成模式均能有效减少农药用量,保护天敌,提高单产和优果率,实现优质优价,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高浓度性信息素和杀虫剂胁迫对梨小食心虫的种群特征与为害的影响,2019—2020年连续2年在山西省运城市梨园内测定了性信息素迷向、杀虫剂等不同处理条件下,梨小食心虫种群数量、交配率以及蛀果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年内迷向防治区、迷向+杀虫剂防治区、杀虫剂防治区与空白对照区内梨小食心虫种群发生动态基本一致,但各处理区梨小食心虫种群数量逐年递减;其中,迷向+杀虫剂防治区梨小食心虫种群总量显著低于其他防控区,单个诱捕器诱蛾量分别为98.20头和67.20头;同时,迷向防治区和迷向+杀虫剂防治区,梨小食心虫的交配率和蛀果率也显著降低。综上所述,性信息素迷向和杀虫剂结合能更好地压低梨园梨小食心虫种群数量,降低其交配率和为害。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提升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迷向防治效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南疆新兴特色水果杏李上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Busck)的发生规律和迷向防治效果,于2021—2022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杏李园采用性诱剂诱集法监测梨小食心虫种群动态,评估性信息素迷向丝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在阿克苏杏李园1年发生4代,其中越冬代羽化高峰期在4月上中旬,第1代羽化高峰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第2代羽化高峰期在7月上旬,第3代羽化高峰期在8月上中旬,存在世代重叠现象。2022年农户常规防治区内梨小食心虫的蛀果率为2.46%,性信息素迷向防治区内蛀果率为0.06%; 2021年和2022年使用性信息素迷向丝对梨小食心虫的蛀梢减退率为98.13%和88.65%,2022年的蛀果减退率为98.40%;对不同世代梨小食心虫的雄成虫迷向率在2021年为92.87%~100.00%,雌、雄成虫虫口减退率在2022年为58.75%~81.37%。表明采用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迷向丝为主的综合防控技术,可有效控制南疆杏李园梨小食心虫的发生与为害。  相似文献   

10.
桃小食心虫在我国温带水果主产区广泛分布,严重威胁水果出口贸易。为明确纯磷化氢熏蒸处理桃小食心虫的可能性,本文系统研究了纯磷化氢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桃小食心虫的毒力。耐受性分析结果表明,桃小食心虫各虫态对磷化氢的耐受力有很大差别,1~2龄幼虫耐受性最弱,5龄老熟幼虫耐受性最强。室内毒力试验结果表明,25℃,0.14~0.70mg/L磷化氢熏蒸5龄老熟幼虫81~199h或15℃,0.28~0.84 mg/L磷化氢熏蒸136~166h,桃小食心虫死亡率可达99%;在25℃和15℃下,试虫达到一定死亡率的气体浓度、时间乘积(CT)关系式分别为k=C0.5 T和k=C0.2 T,说明在本试验所取浓度范围内,处理时间是影响磷化氢对桃小食心虫老熟幼虫毒力作用的主要因素,相同条件下高温比低温更有利于磷化氢熏蒸杀虫。本文首次对不同温度条件下纯磷化氢熏蒸桃小食心虫的毒力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明确了纯磷化氢熏蒸技术在水果携带桃小食心虫的检疫处理中极具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为了科学评估多年迷向防治对桃园梨小食心虫的实际防控效果,并完善优化桃园害虫性信息素科学应用技术,在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5个乡镇大面积连片桃园内连续4年使用迷向丝防治梨小食心虫,并实时监测调查,分析各年度桃园内梨小食心虫种群消长动态,抽样法调查统计桃树折梢率。结果显示,多年迷向防治可以有效降低桃园梨小食心虫种群发生数量,各乡镇桃园内虫口基数逐年减少;洛社和钱桥2个乡镇2021年迷向防治处理区梨小食心虫平均迷向率在94.37%以上;2021年阳山镇迷向防治区平均折梢率为1.24%。结果表明大面积且连续使用迷向防治法对桃园梨小食心虫具有很好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12.
无袋栽培梨园梨小食心虫发生动态及综合防治技术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分析了无袋栽培梨园梨小食心虫发生为害日趋严重的原因,开展了无袋栽培梨园梨小食心虫成虫发生动态监测和卵量消长动态调查,分析了监测和调查结果,讨论了监测和调查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无袋栽培梨园梨小食心虫综合防治策略以及分时段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性信息素迷向法对桃树梨小食心虫的防控作用,开展了240 mg/根梨小食心虫性信息迷向丝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应用性信息素迷向法不同处理对梨小食心虫成虫防效、蛀梢和蛀果防效分别在93.19%、79.95%和78.57%以上,比常规药剂防治区防效可提高50%、40%和25%以上,整体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270 g/667m~2。由此可见,性信息素迷向法可控制桃树梨小食心虫为害,同时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  相似文献   

14.
兰州桃园梨小食心虫发生动态监测及其综合防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续3年对梨小食心虫发生动态监测表明,兰州地区桃园梨小食心虫1年发生4代。越冬代成虫最早出现在3月底4月初。越冬代和第1~3代成虫高峰期分别出现在4月下旬、6月中旬、7月下旬和8月下旬。第3代成虫终于9月下旬。分析提出雄成虫发生高峰期后7 d以内为梨小食心虫化学防治的关键时期。总结提出了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相结合,减少化学农药防治次数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5.
桃小灵防治桃小食心虫效果好臧逢春,张文准(烟台市果树研究所,264004)防治桃小食心虫,长期来,一直使用50%1605乳油,每年常有不少人畜中毒事故发生。而取代“1605”的农药,需杀卵效果好,残效期较长和防治成本不高于“1605”才行。经几年来的...  相似文献   

16.
用迷向丝防治梨小食心虫效果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性诱技术是应用于果园的一种无公害、绿色防治技术。梨小食心虫是江西省梨产区的一种主要害虫,为了寻求适时有效的防治方法,于2012年,利用性诱剂迷向散发器(即迷向丝)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性诱剂迷向法可使98%以上的梨小食心虫迷失方向,明显减少梨小食心虫的发生数量,减少了被害果,蛀果率只有1.8%,比对照降低了13个百分点,从而增加了梨果产值,同时降低了化学杀虫剂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17.
剂量控制是迷向技术防控梨小食心虫的关键,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新型材料装置固体迷向丝和高剂量自动信息素喷施系统对梨园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和持效期,以期探讨新型材料和释放技术在害虫迷向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性信息素在傍晚18:00―20:00对梨小食心虫的诱捕量占全天的93.7%,田间虫量监测以绿色粘胶诱捕器效果较好。常规化学防治处理区对梨小食心虫的平均诱蛾量为42.13头,平均蛀果率为2.64%,相对于常规化学防治处理区,新型材料固体迷向丝、高剂量自动信息素喷施系统处理区平均诱蛾量分别为1.00头、5.31头,对成虫的迷向率分别为91.84%~100%、70.86%~98.25%,平均为97.96%、91.41%,平均蛀果率分别为0.81%、0.95%,在8月采果期的蛀果防治效果分别达85.79%、77.16%,防控持效期可达6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18.
梨小食心虫等蛀果害虫地域分布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箭  徐洁 《植物保护》2000,26(6):40-41
梨小食心虫 (GrapholithamolestaBusck)等蛀果害虫在地域内的分布对果树栽培具严重威胁 ,许多国家为有效地保护本国的水果安全生产 ,把蛀果害虫纷纷列入对外检疫对象。梨小食心虫是《中俄双边植检植保协定》中 ,俄方提出的检疫性害虫 ,桃小食心虫、梨小  相似文献   

19.
桃蛀果蛾(Carposina niponensis Walsingham)又称桃小食心虫(下称),是昔阳县为害苹果、梨、桃、枣的主要蛀果害虫.由于果农不能及时抓住防治适期进行科学施药,常造成用药次数多而防治效果差,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果农收入,制约了本县的水果业发展.为控制桃小食心虫的为害,昔阳县病虫测报站自1994年起连续10 a对其进行了定点观察,在掌握其发生规律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准确测报是关键,树下防治为主导,树上喷药为辅助,人工与药剂相结合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玉屏县经果业得到迅猛发展,果树生产成了部分农民的生财之道.玉屏县梨树种植面积800 hm2,大部分梨园已经挂果投产,并且种植面积还在逐渐扩大.然而,梨果受黑斑病、梨黑星病、吸果夜蛾、梨网蝽、梨小食心虫等病虫的危害,形成的"疙瘩梨"、黑斑梨较多,其品质和产量受到极大的影响.为了探索梨果病虫的有效防治方法,减少用药防治次数,降低有毒物质残留,提高果品质量,生产更多无公害果品.进行了不同套袋材料对金秋梨果实病虫控制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