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绿化与生活》2014,(6):56-56
正为进一步推进核心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园林绿化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海淀区园林绿化局以各类公园为阵地,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生态文化科普教育。一是利用网络智能技术开展科普文化宣传。翠湖湿地公园、海淀公园、北坞公园、玲珑公园、阳光星期八公园等分别开通官方网站和微博,长春健身园、巴沟山水园、金源娱乐园等公园将"二维码科技"运用到植物识别中,玲珑公园为"慈寿寺塔"文化古迹和"火车头"科普设施增加二维码标识,长春健身园、巴沟山水园、元土城遗址公园积  相似文献   

2.
《绿化与生活》2014,(11):24-27
正"文化建园"是社会发展对于城市公园建设的必然要求。今年,西城区以"书香文化"为主题,整合多元化业态,充分发挥园林景观优势,搭建文化展示平台,将自然园林景观与文化内涵有机融合,营造"书香满西城"的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公共服务中的作用。万寿公园前身系明代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修建的关帝庙,1955年命名为万寿西宫公园,1995年改造后更名为万寿公园,是北京市第一座以开展老年文化活动为中心的主题公园。近年来,由于游  相似文献   

3.
正陶然亭公园建于1952年,是一座融古典建筑和现代造园艺术为一体的以突出中华民族"亭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历史文化名园,是国家级AAAA景区(点),北京市精品公园。全园占地面积56.56公顷,其中水面积为16.15公顷。陶然亭是清代的名亭,也是中国四大名亭之一。清康熙34年(公元1695年),当时任窑厂监督的工部郎中江藻在慈悲庵内创建此亭,并取唐代诗人白居易"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之诗意,为亭题额曰"陶然"。这便是公园名称的由来。  相似文献   

4.
正昆明莲花池公园位于昆明市区北部、圆通山西北面,商山下,池侧有水口,水满时流入盘龙江。莲花池自古便是昆明胜境,明洪武时就跻身著名的"滇阳六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莲花池公园从50年代后逐渐凋敝、水体污染加重。今天,重建一新的莲花池公园将"龙池跃金"的文化胜境呈现给市民。新开放的莲花池公园尊重历史、注重文化内涵。市民置身其中,将感受到安阜新韵、五华聚秀、四面荷风、妆楼倒影、商山梦痕、红廊烟柳、龙池跃金、冷泉  相似文献   

5.
黄璇 《林业勘察设计》2019,39(2):51-53,57
城市滨水区绿地景观设计应紧密围绕"水"的特性,使其得到更大的延伸及发展。江滨公园在景观建设中将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古建筑及历史名人等地方文化特色元素融入景观设计中,以保持城市文化的连续性与地域性,并通过绿化树种的搭配和绿道将原本相对封闭、独立的城区绿地开放出来,增加空间绿量,净化空气,改善城市生态,保留并体现出这一自然景观带最美的一面,提升公园的景观品质和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6.
正鸳鸯作为文化之鸟,在中国文化中是夫妻感情忠贞的象征,实际上鸳鸯远比人们文化想象中要"多情"。冬末春初,到北京的公园里转上一转,在公园还未结冰的湖面上也许能看到乌泱泱一大群的鸳鸯和野鸭。沿着湖边的小径慢慢地踱步,看着水里一对鸳鸯交颈缠绵,雄鸳鸯仔细地为雌鸳鸯梳理羽毛,  相似文献   

7.
场所文脉是景观规划设计的出发点,本文从场所文脉的角度以昆明市呈贡新城春融公园为例进行了论述。春融公园的规划以场所文脉中的"山水文化、青铜文化、农耕文化"为典范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运用景观造园的手法在公园中给以集中的回归展示,旨在为游人提供一个可游、可赏、可居的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8.
《绿化与生活》2012,(5):18-25
2012北京市公园系列游园活动启动2012年,北京市将推出以"绿色北京魅力园林"为主题的贯穿全年的系列游园活动。今春,已经推出的是包含160处公园风景区赏花踏青点、44项特色文化活动的春日游园季。在夏季、秋季、冬  相似文献   

9.
正古树名木是有生命力的"绿色古董",是公园历史文化的缩影。让古树名木活起来带大家走过了众多公园,本期,生态融媒记者将带读者走入北海公园和大觉寺,让我们一起感受北海唐槐的魅力与千年银杏的传奇!北海公园:北海唐槐不姓唐在北京城的中心,有一座山青水秀、风景如画的古老园林,这就是闻名中外的北海公园。它是我国迄今保留下来历史最悠久、最完整的皇家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介绍了北斗公园的现状,依据规划设计指导思想和原则,将公园规划为体育运动区、休闲游憩区、娱乐活动区、文化活动区、滨水活动区等功能区,阐述了公园的道路系统规划、水系格局、竖向设计、景观设计,最后提出"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1.
森林文化与人类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充满活力的课题。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走过了漫长的历程,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和丰富内涵的体系,影响并推动着经济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人类的“木文化”创造了科学世界,森林文化也是文学艺术创作的重要源泉。竹文化、花文化、茶文化、园林文化、森林美学是森林文化的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2.
从西双版纳自然环境优势和茶叶发展历史角度出发,讨论了生态茶园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建设生态茶园是西双版纳茶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Ancient tea garden has existed in Lancang County, Yunnan Province for more than 1,300 years, and is regarded as the provenance of Pu’er Tea’s seed source. The ancient tea garden ecosystem is a typical model that integrates conservation biodiversity and utiliz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In order to reveal the role of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of this ecosystem, plant diversity and application value of ancient tea gardens, normal tea gardens and secondary forestry communities in Lancang County were surveyed and compared. 360 households investigation were also conducted by using household-based agro-biodiversity assessment (HH-ABA). The results showed: (1) Ancient tea garden communities have high biodiversity, whose plant species diversity (H = 3.03) is lower than that of secondary forestry (H = 4.59) and higher than that of normal tea garden (H = 2.62); (2) Life forms analysis of plant species showed the vertical structure of the ancient tea garden communities are intact, herbs, trees, shrubs, vines, epiphytes are included, which is similar to that of secondary forest, while normal tea garden is dominant by herbs and no trees; (3) A large number of protected species, including five endangered, seven vulnerable and three rare, is well conserved in the ancient tea garden, while no protected species were found in secondary forest and normal tea garden; (4) The analysis of agro-biodiversity revealed that 56 % of plant species in the ancient tea garden are effectively used by households, while no plant except tea trees is used in normal tea garden; (5) The integrated values of ancient tea garden and normal tea garden illustrated that both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economic income of ancient tea garden are higher than that of normal tea garden. We suggest that the local peoples’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o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utilization should be well documented and encouraged, and effective conservation and reasonable utilization of ancient tea garden would be achieved through training and demonstration with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research institution and farmer.  相似文献   

14.
运用SWOT矩阵对贵州省茶园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贵州茶园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具有茶文化历史悠久,茶园分布广,环境优良,茶叶保健功能突出,产品丰富,茶叶生产清洁化发展等优势及国家大健康战略和各级政策支持的机遇,但也存在茶园基础设施不全,经营体制落后,特色康养产品缺乏,森林康养科技支撑弱等问题及国内外知名度不足,市场竞争激烈的外部威胁。提出应以核心保护区为中心,建设森林康养综合体,开展茶园森林康养各方面的研究,打造特色和核心疗养课程体系,推动茶旅一体化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茶博园规划为例,从规划目标、规划战略、规划结构等方面,探讨将茶业活动、自然风光、科技示范、休闲娱乐、环境保护等融为一体,建造集教学、科研、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现代观光茶博园。  相似文献   

16.
山水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其影响力不仅体现在古典艺术的许多方面,还从深层次渗透到了我国历代造园活动中。从中国山水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入手,通过实例探讨分析山水文化在古代传统山水园和现代园林中的作用和体现,并展望中国山水园林艺术传统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园林建筑、园林楹联匾额、园林造景、园林雕塑和景观小品、园林设施5个方面探讨竹文化景观的表现形式,提出通过竹文化景观创建达到多样的园林景观效果,进而促进公园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司书娟  蔡晨瑞 《绿色科技》2011,(11):183-185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茶文化,探究了茶文化中的“和解”心理元素。从“茶之源”中阴与阳、刚与柔、热与寒的和解,“荼之器具”中的天人合一等方面阐述了“和解”心理。分析了“茶之为饮”中的水的阴阳急缓和解,“茶道”的中正平和,“酒文化与茶文化”的互补和解。  相似文献   

19.
宗桦  张楠 《广东园林》2013,(5):58-62
中国古典园林特色和意蕴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独特的植物景观。在园林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植物作为造园的四大要素之一,积淀了深厚的中国文化内涵。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收集整理了我国现有的有关园林植物文化内涵研究的文献,分析归纳出其研究方向、研究重点、热点和薄弱点,最后对植物文化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与发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0.
论海洋文化对岭南园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个园林的产生及其特点的形成,很大程度取决于其所在的造园环境,即地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因素。换言之,地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会对园林的造园活动产生很大的影响。海洋文化作为一种奇特的催化剂,曾经对岭南园林的造园艺术产生过一定的影响。本文剖析了海洋文化及其各个历史阶段在岭南地区的文化表现,并从园林的造园整体布局以及一些细节处理方面阐述海洋文化对岭南造园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