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广西育成水稻品种抗病性现状及改良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2007年通过广西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水稻新品种产量、抗性、品质等方面,论述近5年来广西水稻育种的主要成就,概述了广西水稻抗病育种的现状,分析制约广西水稻育成品种高产与抗病之间的主要原因;在总结前人对水稻抗病性遗传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水稻品种改良的主要目标,探讨了水稻品种改良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的地位仅次于水稻。在小麦生产发展的进程中,小麦育种起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仅小麦品种改良就可使小麦增产40%左右,本文对国内外小麦育种科学的历史进行了简单回顾。浅析了小麦育种各发展时期的主要成就和学术思想。明确了小麦育种与小麦遗传理论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并对小麦育种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水稻高产育种中一些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顾铭洪 《作物学报》2010,36(9):1431-1439
进一步提高我国水稻产量,今后主要应依赖于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为此,选育单产潜力更高和改进栽培技术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总结近几十年来水稻品种改良经验的基础上,从形态、生理和遗传等方面对进一步提高水稻品种产量潜力的可能途径进行了分析。其目的在于推动对水稻高产育种的讨论和研究。解放以后,我国在水稻育种事业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就。其中最为突出的主要有三: (1) 在利用半矮秆基因sd1的基础上,通过株型改良,于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在南方籼稻矮化育种上取得了突破;(2) 利用引进品种Balilla通过籼粳杂交和复合杂交,育成了株型挺拔的直立穗株型粳稻品种,并在全国粳稻产区大面积推广;(3) 在成功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的基础上,实现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利用了水稻杂种优势。从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和几十年来水稻改良的历史分析,进一步提高水稻品种的产量潜力是提高大面积水稻产量的关键之一。为此,在高产品种的选育上,应在继续利用sd1等半矮秆基因控制株高的同时,注意提高茎秆的强度和根系的活力。分蘖对于小株作物的水稻来讲,在调节群体结构和提高水稻稳产性上具重要作用。应对分蘖应给予足够重视。千粒重尽管在产量上起重要作用,但粒重过大,对于品质有明显负面效应,因此高产品种的千粒重宜维持在中等偏上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我国水稻产量占全球总量的1/4以上,水稻育种成果一直领先世界,对我国水稻育种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可以促进水稻育种的创新。主要研究了我国水稻育种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利用F_1优势越来越成为现代农业增产、稳产和改进品质的重要途径.水稻尤为如此,因为全世界54%的人口以稻米为主粮.国内外生产实践证明,杂交水稻一般比常规品种增产20%~30%。杂交水稻的成功,为解决我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近年来,我国杂交水稻育种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产量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为了提高水稻产量,农业科技工作者进行了不懈研究。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对养分有非常高的要求,结合水稻生产过程中的测土配方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测土配方施肥对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为促进水稻增收增产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7.
超级稻育种实践和前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世界50%以上的人口以水稻为主食。20世纪五六十年代广东籼稻矮化育种的兴起使稻谷的产量增加了20% ̄30%,给水稻生产带来了第一次突破性飞跃;20世纪70年代三系杂交稻的问世使稻谷产量在矮化育种的基础上又上了一个台阶,使稻谷单产增加了20%,水稻品种矮秆化和籼型杂交稻的三系配套是现代水稻育种史上的两个重要里程碑。本文主要论述了超级稻的育种理论和技术创新,超级稻育种研究的实践以及中国超级稻育种的前景;同时介绍了福建省超级稻育种的特色和所取得的成果,比如超级稻组合汕优明86,2001年在福建省尤溪县西城镇的百亩超高产示范片,头季平均每公顷产量为12765.0kg,再生季平均每公顷产量为7101.0kg,两季合计每公顷产量达19866.0kg。其中产量最高一丘(0.068hm2)头季每公顷产量856.9kg,再生季每公顷产量达12853.5kg,两季合计每公顷产量达21570.0kg,再生季单产刷新世界记录。  相似文献   

8.
我国水稻育种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我国有60%以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和消费国。水稻年播种面积3000万hm^2,占世界的20%:产量1.85亿t,占世界的近1/3;单位面积产量6.35t/hm^2.比全球平均产量3.85t/hm^2高65%。水稻在我国谷物产量中始终保持在总量的40%左右,占据了近半壁江山。我国的水稻育种在20世纪经历了矮化育种和杂交水稻三系配套两次革命后,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研究人员在《自然?遗传学》杂志上发表报告说,他们找到了一个可同时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基因,未来可将其应用到超级杂交水稻新品种培育中。中国水稻育种的主要目的是保证产量提升,而高产水稻品质有时较差,如何解决"高产不优质,优质不高产"问题一直是水稻育种面临的难题。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傅向东研究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中国水稻持续增产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1世纪中国水稻持续增产的关键技术应存山(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310006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水稻育种经历了传统农家品种评选与良种推广,矮化育种与矮秆良种普及,杂种优势利用与杂交稻推广,高产、多抗、优质新品种(组合)选育等阶段。在育种技术上经历了纯系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