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许昌市常年玉米种植面积在15.33万hm2左右,是全市第一大秋粮作物。玉米螟作为玉米种植期间的常见害虫之一,对玉米的产量及品质影响重大。采用传统的化学防治技术虽然能够有效控制玉米螟为害,但不利于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总结分析许昌市玉米螟的发生为害特点和发生原因,并在实践中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不仅能显著提升玉米螟的防治效果,还可以有效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频次及数量,确保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省份,其中玉米生产占据着农业生产的较大比重,在日常种植工作中,我们必须重视玉米螟防控技术的应用,从而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本文主要介绍了黑龙江省玉米生产中玉米螟的发生特点,并且详细探讨了现阶段玉米螟的绿色防控技术,以供相关人员借鉴分析.  相似文献   

3.
<正>阜蒙县是以玉米生产为主的全国农业大县,每年因玉米螟危害而造成粮食损失达1亿元,玉米螟危害已经成为制约阜蒙县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重大问题。为了帮助农民"虫口夺粮"保障玉米生产安全,阜蒙县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工作。这个项目的实施明显压低了我县玉米螟虫口基数,减轻了玉米螟虫的危害,取得了巨大经济效益。阜蒙县玉米螟绿色防控项目采取两次发放蜂卡的方式,保证赤眼蜂与玉米螟卵相遇,减轻玉米螟对  相似文献   

4.
<正>近几年.辽宁省绥中县玉米螟虫害发生日渐加重,对玉米高产稳产造成严重影响。为减少玉米螟虫害造成的粮食损失.实现粮食稳步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2014年在全县实施了玉米螟绿色防控项目。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协调、督促项目的建设与实施,制定实施方案。抓好项目的技术培训、宣传和田间指导等工作,为玉米螟绿色防控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技术保障。该项目以控制玉米螟为害损失在5%以内为目  相似文献   

5.
甘南县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推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顾秀田  袁海清 《吉林农业》2011,(4):161+165-161,165
甘南县玉米产量的丰缺直接影响甘南县粮食生产和农民的经济收入。玉米螟是甘南县玉米生产中常发性、危害较重的虫害,是玉米产量降低、品质低下、容重小的重要原因。甘南县2010年被列为黑龙江省玉米螟绿色防控项目示范县,共实施绿色防控面积14000亩。通过绿色防控玉米螟,使防控区玉米螟危害率大幅度下降,文章介绍了甘南县2010年玉米螟绿色防控工作开展情况。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近几年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玉米螟也成为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虫,玉米螟的危害已成为影响我旗粮食稳产、高产、优质、农牧民增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我旗实际情况,建设以农业防治措施为基础,生物防治措施为主的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重点示范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保证玉米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近几年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玉米螟也成为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虫,玉米螟的危害已成为影响我旗粮食稳产、高产、优质、农牧民增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我旗实际情况,建设以农业防治措施为基础,生物防治措施为主的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重点示范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保证玉米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8.
<正>黑龙江省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创新与推广应用是促进全省农产品质量、农业生态和农产品贸易安全的保障,也是建设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绿色植保事业和化学农药减量使用的迫切需要。2013年在黑龙江省玉米主产区、高产区及玉米螟重发区及"三区交集"的重点区域里的玉米田推广实施生物、物理防治玉米螟技术,以达到虫口夺粮的目的。为圆满完成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保证各项技术措施的顺利实施,特制定本技术实施方案。1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9.
病虫害防治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保障措施,采用绿色防控技术不仅可以确保农作物品质,还可以有效推动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该文对菏泽市主要农作物的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进行介绍,小麦病虫害有条锈病、茎基腐病、麦芽虫、红蜘蛛,棉花病虫害有棉苗病、棉田烟粉虱,玉米病虫害有玉米锈病、玉米螟,以期提高当地的主要农产品质量,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落实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战略部署,强化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生物防治的规模化、组织化水平,有效降低病虫害带来的损失,确保粮食稳产、增产和质量安全,针对赤峰市地区玉米播种面积广、玉米螟发生面积大,为害程度重的状况,采取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及推广,通过组装生物、物理等绿色植保集成技术,开展了白僵菌封垛、频振...  相似文献   

11.
玉米是锦州市最主要的粮食作物。玉米螟防治工作直接关系到我市粮食生产安全。在省、市、县植保部门共同努力下,植保绿色防控技术得到大力推广,通过采取以生物和物理防治为主导的综合防控策略,近五年来我市玉米螟危害的发生面积正逐年下降。不仅有效保护了玉米生产安全稳定,更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2.
<正>玉米螟是开原市玉米生产中主要害虫,一般年份造成产量损失8%左右,损失玉米7800万斤。近年,随着玉米品种更新、耕作方式变革以及异常气候等因素影响,开原市玉米螟危害程度逐年加重。为保障开原市玉米生产安全和质量安全,确保玉米产量的提高,进一步提升玉米螟绿色防控的综合能力,实现开原市玉米螟绿色防控全覆盖,需保证各项技术措施顺利实施。一、搞好监测,适时防治及时准确地搞好预测预报,确定最佳的防治时  相似文献   

13.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是农业防灾减灾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提高水稻产量、保证产品质量、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绿色大米生产的重要技术措施。扬中市从注重保护粮食生产安全出发,积极引进水稻病虫绿色防控技术。该文主要介绍了水稻病虫绿色防控技术要点,即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大力推广生物防治、生态调控等综合技术,达到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农产品农药残留,全面提升水稻病虫害防治能力,确保水稻稳产增产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正>玉米是我省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螟是玉米生产上重要害虫,如果防治不力,可造成10%-20%的损失。加快推进生物导弹防控玉米螟等绿色防控技术,对于促进玉米生产意义十分重大,也是建设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绿色植保事业和化学农药减量使用的迫切需要。汝州市玉米种植面积常年维持在73万亩左右,开展"生物导弹"防控玉米螟,通过示范推动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是优化农技推广结构、切实有效减低化学农药施用量的重要举措。我市于2012年开始进行"生物导弹"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绿色防控技术在玉米螟上的应用效果,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确保生态环境安全,本文全面概括了影响杀虫灯、性诱剂、赤眼蜂、白僵菌及苏云金芽孢杆菌防控技术防效的因素,包括区域生态因素、气候条件、田间栽培方式、绿色防控技术自身特性、农事活动等方面.对促进玉米生产健康稳定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  相似文献   

16.
玉米作为山西省定襄县的主要粮食作物长期连作,玉米病虫害发生有加重趋势,化学农药的使用逐年增加,玉米品质和农业生态环境受到了影响和破坏。玉米绿色防控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以及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的技术,从而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确保农作物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达到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正>一、实施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意义实施玉米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是促进农作物安全生产,减少化学农药施用量,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措施来控制有害生物的有效行为。实施绿色防控是贯彻"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重大举措,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安全的有效途径。(一)绿色防控技术是持续控  相似文献   

18.
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螟是危害玉米最为严重的害虫,采用常规化学农药防治方法很难控制,利用绿色防控技术防治玉米螟总体防治效果较化学农药防效提高60%左右。文章主要阐述了天津市玉米螟发生规律和5项绿色防控技术。一是农业防治技术;二是物理防治技术;三是利用赤眼蜂生物防治技术;四是利用真菌类白僵菌生物防治技术;五是利用细菌微生物苏云金芽孢杆菌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9.
武城县是粮食生产大县,近几年武城县玉米种植面积在4万hm2。玉米整个生育期内会遭受各种病虫害,实施绿色防控技术,按照"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本文通过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以及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的技术等观点来进行分析,同时可有效减少农药的使用量,达到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确保农作物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达到农业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玉米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阳谷县玉米病虫害的发生情况,简单总结了几种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如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玉米茎腐病、纹枯病、玉米螟等,并从农业防控、生物及物理防控、化学防控等方面提出了绿色防控技术,以在提高玉米产量的同时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