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甘肃白猪繁殖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那森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95,30(1):28-33
为研究甘肃白猪繁殖性状的遗传规律,估测了该品种4个品群繁殖性状的重复力、遗传力和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并对其有关性状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甘肃白猪1988年育成并通过省内外专家鉴定验收,确认为一个具有一定种群数量,一定品系结构,遗传性稳定,生产性能优良的肉用型新品种。该品种已推广到全省大部分县、市生产应用,是农业发达地区生产商品瘦肉猪的理想亲本。本文通过对甘肃白猪培育结果和育种方法的总结,系统介绍了该品种的产地、分布、体型外貌、生长发育、繁殖性能、肥育性能、胴体品质、肉质和杂交利用;探讨了品种类群形成、育种程序、选种原则、选种方法、品系繁育、育种特点和种质特性,供教学、科研、生产部门应用。 相似文献
4.
甘肃白猪胴体性状的遗传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那森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95,30(4):335-338
对甘肃白猪胴体性状及20~90kg阶段日增重的遗传参数进行了估测,并根据估测结果对各性状的遗传特性和各性状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此外,还讨论了在选种选育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40头猪的测定分析表明,甘肃白猪表现了优良地肉用品质特性。大约亦具有较好的肉用品质,正反杂交后,多数性状呈中间遗传水平,杂交可降低于物质含量和熟肉率。也会减少失水率和提高肌肉脂肪。 相似文献
6.
大约克、甘肃白猪及其正反杂交猪的同期比较研究Ⅱ.肉质性状与生产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0头猪的测定分析表明,甘肃白猪表现了优良的肉用品质特性,大约克亦具有较好的肉用品质。正反杂交后,多数性状呈中间遗传水平,杂交可降低干物质含量和熟肉率,也会减少失水率和提高肌肉脂肪。失水率的降低正交可获35%的优势;肌肉脂肪的提高反交可获24%的优势。外引猪大约克与产肉力有遗传拮抗关系,培育品种甘肃白猪肉质与肥育性能存在强负相关,但产肉力提高不导致肉质迅速下降。肌肉pH值与干物质、肌肉脂肪存在拮抗关系,后二者有协同作用。两品种肉质相关聚类的不同,反映了在性状上的本质差异 相似文献
7.
对80头大约克、甘肃白猪及其正反杂交猪进行了纯繁和不同杂交方式的同期对比,并对40头猪进行了屠宰测定和胴体分析。结果表明外引猪种和本地猪种的生长差异是在660kg体重以后形成。 相似文献
8.
李焕友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1,(1)
本研究采用饲养试验与消化代谢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在能量摄入量不同、蛋白质摄入量一致的基础上,根据消化代谢试验的结果,制定出消化能需要量回归公式,并由此求得甘肃白猪20—35、35—60和60—90公斤三个阶段消化能需要量。试验用甘肃白猪去势公母猪24头,区组设计为三个组。三组日粮能量浓度不同、蛋白质浓度相同。每阶段中期进行一期消化代谢试验。根据消化代谢试验测得的三个能量组试猪的日增量与日均消化能摄入量基本数据,经统计处理,求得生长肥育期三个阶段每日消化能需要量回归公式如下: 20—35公斤:y_1=3.2230+2.9985x_1 P<0.01 35—60公斤:y_2=4.0028+4.1946x_2 P<0.01 60—90公斤:y3=4.9543+5.6614x_3 P<0.01将预期日增重x代入上述相应的公式,即可获得甘肃白猪生长肥育阶段消化能需要量。 相似文献
9.
10.
利用PCR-RFLP方法测定了80头三江白猪H-FABP基因的多态性,并对H-FABP基因的不同基因型对生长性能的影响做了初步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三江白猪H-FABP基因在HaeⅢ-RFLP和HinfⅠ*-RFLP位点上表现多态性,而在Hinf IRFLP和MspⅠ-RFLP位点上没有表现多态性.在HinfⅠ*-RFLP位点上,35日龄断奶个体重bb基因型显著高于Bb基因型(p<0.05);在HaeⅢ-RFLP位点上,dd基因型和Dd基因型对于DD基因型差异显著(P<0.05).各基因型对60日龄体重和170日龄体重并未产生显著性影响(P>0.05).在日增重上,HinfⅠ*-RFLP位点上的Bb基因型显著高于bb基因型(p<0.05);HaeⅢ-RFIP位点上的Dd基因型显著高于DD和dd基因型(P<0.05),dd基因型同DD基因型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以湖北白猪Ⅱ系、Ⅴ系、Ⅵ系为母体,以杜洛克、大白猪、长白猪、施格猪为父本,开展了白猪Ⅴ、Ⅵ系配套杂交利用研究。通过肥育性能和胴体性能测定,结果表明:大Ⅴ、大Ⅵ两配套组合优于其它组合,两配套母系75日龄至90kg平均日增重分别为712.5g、709g,与湖北白猪Ⅴ、Ⅵ系相比分别提高14.84%(P〈0.01)、15.45%(P〈0.01),与施Ⅴ、施Ⅵ、长Ⅱ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达90kg 相似文献
12.
本文比较了浙江中白猪和杜洛克猪染色体核仁组成区(Ag-NOR)。浙江中白猪和杜洛克猪Ag-NOR平均效分别为2.08和2.46,总频率0.520和0.618,猪种间差异极显著(P<0.01)。浙江中白猪公(2.08)母(2.08)间无差异,杜洛克猪公(2.55)母(2.40)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
高安市原始的杂种猪群经过大型约克夏公猪两次级进杂交,杂种猪的毛色全白,体型长大,在繁殖、肥育和胴体瘦肉率等方面均有提高,接近江西白猪高安系育种指标。此外,本文还对今后的选育工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苯二氮卓化合物F89对猪的生长、胴体组成和养分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32头大二杂种猪(试验1)和24头杜二杂种猪(试验2)进行日粮添加2μg/gF89试验。试验1、2试验期分别为20和28d。试验猪配对分组,自由采食含粗蛋白14.60%和16.14%的日粮。F89组在试验1和2平均日增重分别较对照组提高4.3%和9.8%(P<0.05),粒重比都略有下降。试验1中F89组猪背膘厚降低11.78%(P<0.05),血清FFA升高30.50%(P<0.01),血清脂肪酶活性升高8.94%(P<0.05)。血清脲氮降低,GPT、CPK及T#-3、T#-4水平升高,胰岛素水平降低,但差异均不显著。试验2的屠宰测定发现,F89提高屠宰率和胴体瘦肉率,降低胴体脂肪含量15.61%(P<0.05)。核酸分析表明,瘦肉的增多主要源于白肌的肥大。试验2中F89组猪血清脲氮降低14.50%(P<0.05),血清FFA升高58.20%(P<0.01),血清脂肪酶和GPT活性也显著升高。F89同样提高血清T#-3水平,降低胰岛素水平,两试验结果表明F89可以改善生长后期猪的胴体组成,减少脂肪沉积。 相似文献
15.
猪染色体杂合性与生产性能间的相关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杜洛克、汉普夏、甘肃黑猪、甘肃白猪4个品群及其9个杂交组合猪染色体杂合性与生产性能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第1对染色体条比,可反映纯种猪染色体的纯合性;在杂种则可反映其杂合性及双亲的亲缘关系;(2)用条比值代表杂种猪的杂合性,预测优势率,对遗传力低的性状,具有一定的可靠性,而对遗传力高的性状,可靠性不大;(3)绝大多数杂交组合,随条比值的增大而瘦肉率提高;(4)条比值与骨重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失水率、眼肌纤维细度间无确定的相关。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的目的是为甘肃省瘦肉商品猪生产确定最佳配套模式,是在过去两年五批试对长白猪、大约克夏、杜洛克、汉普夏和甘肃白猪杂交效果研究取得成效的基础上肯定了杜甘、汉×甘组合之后进行的一次大规模试验。用包括亲本在内的十五个组合90头试猪,调于同一场所进行的对比性研究。试验结果证明,以甘肃白猪为母本,杜洛克和汉普夏为父进行二元杂交,生产杜×甘F_1和汉×甘F_1代猪,日增重可达718克和761克,瘦肉率为57.53和57.39%,达到了国内三元杂交的水平。所以,甘肃白猪、杜洛克和汉普夏是甘肃瘦肉商猪生产的主要亲本,杜×甘、汉×甘组合是配套体系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7.
18.
段子渊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99,34(1):45-49
对甘肃白猪A、B、C专门化新品系的青年公母猪各阶段性行为表现进行了测定,对同期3系后备猪群进行了配种前体质量测定和产后繁殖力性状的统计。结果表明:A、B、C 3系的初情期为(190.8±3.2)d,(217.0±4.0)d和(180.2±5.1)d,发情周期为(21.5±2.80)d,(22.08±2.11) d和(20.82±2.59) d,发情持续期为 57.5 h、 44.4 h和 70.6 h。 3个系公猪的性活动早于同系母猪 6~10d。 C系猪断奶后返情期短、返情率高, A系居中, B系略长,返情率低于C、A两系。A、C系猪发情症状明显,以观察法即可掌握配种时机,B系以试情与观察相结合为宜。3系适宜的配种日龄与配种体质量为A:260d、110kg,B:280d、120kg,C:240d、97kg。配种前体质量达成年猪体质量的 65%为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