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调查分析云南省内野外救护猴病毒血清状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来源于云南省范围内救护的野生熊猴(Macaca assamensis)、北豚尾猴(M. leonina)、猕猴(M. mulatta)和短尾猴(M. arctoides)的猕猴疱疹病毒Ⅰ型(BV)、猴T细胞趋向性病毒Ⅰ型(STLV-1)、猴免疫缺陷病毒(SIV)、猴逆转D型病毒(SRV)和猴痘病毒(SPV)血清抗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野生猴BV、STLV-1和SR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5.96%、1.06%和3.19%,SIV和SPV抗体未检出。熊猴、北豚尾猴、猕猴和短尾猴的B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98%、0、26.47%和75.00%;熊猴和北豚尾猴SRV抗体阳性率为2.33%和15.38%;仅有猕猴检测到STLV-1抗体,阳性率为2.94%;混合感染率为0。经Fisher确切概率检验法比较,雌性和雄性抗体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熊猴与猕猴、熊猴与短尾猴BV抗体阳性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老年猴BV及SRV阳性率较高。野生猴病毒抗体阳性率与性别无关,随年龄增长感染率增加,...  相似文献   

2.
白眉长臂猿司氏伯特绦虫病病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司氏伯特绦虫(Bertiella studeri)是猴和其他灵长类动物较为常见的一种寄生虫。分布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上海动物园先后在猕猴、短尾猴、熊猴、豚尾猴、白眉长臂猿等动物体内发现。寄生  相似文献   

3.
猕猴趣谈     
韩联宪 《野生动物》2003,24(2):47-48
猕猴又叫恒河猴,还有人叫它广西猴、黄猴。由于猕猴容易捕捉,好饲养,训练也不困难,所以过去走街串巷、云游四方的江湖杂耍艺人表演猴戏用的猴子,全都是猕猴。各地动物园猴山上放养的猴子,基本以猕猴为主。  相似文献   

4.
<正>猕猴别名黄猴、恒河猴、广西猴,属于猴科,是我国常见的一种猴类,在我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兽类》中被列为易危种。猕猴一般体长43~55 cm,尾长15~24 cm。头部呈棕色,背上部棕灰或棕黄色,下部橙黄或橙红色,腹面淡灰黄色。鼻孔向下,具颊囔。臀部的胼胝明显。野生猕猴营半树栖生活,多栖息在石山峭壁、溪旁沟谷和江河岸边的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大量使用有机磷化合物作为高效农药对树木进行杀虫,但由于管理不严和使用不当,常常污染周围饲草和水源,因而导致动物有机磷中毒偶有发生。1999年我园发生猕猴有机磷中毒一例,经过反复洗胃、强心补液、配合氯解磷定静脉注射,全体同仁的精心护理,最终该猕猴基本康复。救治该猕猴成功与彻底洗胃是分不开的。猕猴又称恒河猴,广西猴,属灵长目猴科,产于我国南方,以及印度、尼泊尔、阿富汗等地,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相似文献   

6.
广西食蟹猴B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食蟹猴B病毒感染情况调查赵国明麻秀珍王弘义廖才伟杨仕琨(南宁动物检疫所530001)韦毅(广西野生动物保护站530022)食蟹猴(M.fascicularis)是猕猴属的一种,较其它猕猴属的体积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实验动物。随着国内外经济贸易和科...  相似文献   

7.
猕猴的繁殖及仔猴的哺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猕猴乃灵长类动物,它在形态解剖、习性行为和生理生化机制等方面与人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在生命科学各个领域的实验中用以代替人类,主要用于疫苗生产和疫病模型,是重要的实验动物。随着人类对医学技术水平要求的日益提高,对猕猴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同时猕猴野外资源的不断减少,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加强猕猴的人工养殖。本文就猕猴的繁殖及仔猴的哺育方面展开阐述。1 猕猴的繁殖1.1 种猴的选择选种工作直接关系到生育率的高低和后代生命力的强弱,不论雄猴、雌猴,都要选择体形正常、毛色润泽而且在生育年龄的健壮个体。1.1.1 …  相似文献   

8.
为了调查保护区野生猕猴是否感染猴的3种主要病毒,从广西某自然保护区一只濒死的野生猕猴抽取血液分离血清,分别应用猴3种病毒斑点酶免疫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果猴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1型(STLV-1)和猕猴疱疹病毒I型(B病毒)抗体呈阳性,而猴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呈阴性.  相似文献   

9.
猕猴人工驯养繁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猕猴又称恒河猴、广西猴、黄猴,属灵长类动物。1999年6月经安徽省林业厅批准,祁门县西武林场创建了全省首家“猕猴驯养繁殖中心’。经过专家的现场指导,猕猴的养殖取得了很大成效,目前120只猕猴生长良好。现将猕猴养殖技术作一介绍。 1.猕猴的利用价值 由于猕猴的解剖、生理学特点与人类相似;所以;在生物学、心理学、医学、药物学、计划生育、航空航天等科学研究中,常把它作为实验动物。人类的许多疾病,尤其是传染病都可以用它作摸型进行研究而使用猕猴最多的领域是小儿麻痹疫苗生产。这一疫苗的广泛应用,使许多生命得以…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初步建立黑叶猴、广西猕猴、熊猴外周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的参考值范围,本试验分别在2017年6月和2017年12月对南宁市动物园内6只黑叶猴、6只广西猕猴、6只熊猴称重并采血,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中的TSH、T3、T4、FT3、FT4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黑叶猴组、广西猕猴组、熊猴组的平均体重在上、下半年无差异(P>0.05)。(2)黑叶猴组、广西猕猴组、熊猴组TSH水平分别为≤0.05、≤0.18和≤0.09μIU/mL,T3水平分别为(1.456±0.684)、(2.827±1.203)和(2.478±0.445)nmol/L,T4水平分别为(60.096±20.047)、(92.328±32.137)和(61.106±10.610)nmol/L,FT3水平分别为(4.798±1.022)、(6.727±2.145)和(7.011±1.125)pmol/L,FT4水平分别为(16.787±1.872)、(12.617±3.917)和(8...  相似文献   

11.
猕猴Macaca mu-latta属灵长目,猴科。它是研究人类学、医学、生物学、行为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理想实验动物之一。1966年7月陕西省生物考查队在大巴山西部的镇巴县首次发现猕猴,并采集了标本;1975年7—8月又深入到大巴山地区的西乡、镇巴等县对猕猴的分布进行了调查。1981年6月,我们受省林业局的委托,对南郑县猕猴的分布、生态、种群数量等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提出猕猴自然保护区初步方案,经省自然保护区区划第五次扩大会议正式通过,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现将调查情况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为检测猕猴TRIM5基因序列CypA转座子插入TRIMCyp突变基因型个体,本研究建立了应用毛发PCR方法,在基因组水平初步检测猕猴属中TRIMCyp基因型方法,并从猕猴属食蟹猴中初步筛选出TRIMCyp突变基因杂合和纯合子个体。实验以平顶猴为阳性对照,无CypA插入的PCR扩增产物片段大小约为2 343 bp,纯合体为3 110 bp,而杂合突变体则为2 343 bp和3 110 bp。与从血液中提取基因组方法检测结果一致。该方法的建立,为进一步调查TRIMCyp嵌合基因型猕猴在中国的分布,以及研究逆转录病毒跨种间传播和建立HIV-1易感猕猴属动物模型提供了实验手段和平台。  相似文献   

13.
<正>黑叶猴(Presbytis Francoisi)又名乌猿,属灵长目、猴科,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主要分布于我国南部及越南、老挝等局部地区~([1]),地处北纬17~20°,东经104~107°之间,夏秋季节气温较高的亚热带阔叶林多灌木和有岩石的山上~([2])。黑叶猴已被认为是灵长类中较难饲养的动物~([3])。大连森林动物园原饲养1只雌性黑叶猴,后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猕猴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猕猴(Macaca mulatta Eimmermann)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属灵长目、猴科。其在本区的分布早在清康熙26年(1687年)《阳城县志》第三册赋役志、物产中就有记载。解放后曾见有王福麟(1962),唐蟾珠、马勇等(1964),文焕然(1981)等涉及山西猕猴的零星资料,但系统的研究尚未见及。我们于1985年的4—6月对蟒河自然保护区的猕猴资源做了实地调查;1986—1987年的5—6月、8—12月又作了补充调查。调查中主要采用定点观察、路线巡查、足迹追踪等方法,对猕猴的自然种群,栖息地、数量、分布和食性等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一、工作区域概况  相似文献   

15.
广西某猕猴驯养场出现一例猕猴消瘦、腹泻腹痛病例,经实验室检查(细菌分离鉴定和多种寄生虫检查),发现病猴粪便样品中有大量类圆线虫卵和鞭虫卵,未见致病性细菌和阿米巴原虫包囊等其他致病原,诊断该病猴为类圆线虫和鞭虫混合感染。选择肠道线虫敏感且安全性高的驱虫药物进行治疗,病情好转。  相似文献   

16.
<正>平顶猴(Pig-tailed macaque,Macaca nemestrina)又称猪尾猕猴或椰子猴,属于中等体型的旧大陆猴(old world monkey)。平顶猴的尾巴较短,尾巴上的毛发也比较稀疏,尾巴根部较粗,尾梢较细,末端有一簇长毛,在行动的时候常呈S形弯曲,形似猪尾,故得名"猪尾猴"~[1]。北平顶猴(Macaca leonina)作为豚尾猴的1个亚种,主要分布在亚洲南部的孟加拉国、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缅甸、泰国、越南等  相似文献   

17.
<正>短尾猴(Macaca arctoides),俗名红面短尾猴、红面猴等,属于哺乳纲、灵长目、猴科、猕猴属的动物。短尾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易危(VU)。短尾猴是体型较大的一种猕猴,体质量5 kg,体长50~56 cm,尾极短,不及后脚长,仅为体长的十分之一,而且被毛稀少。颜面部常为暗红色或带紫红色斑块;体色深暗,背部多为暗褐黑色或暗橄榄棕褐色,腹面稍浅于背部,亦为暗棕黄色。  相似文献   

18.
图片说明     
猕猴(Macacamulatta)也称“恒河猴”。分布于南亚、东南亚以及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在河南、山西和河北省还有很少的间断分布。猕猴在人类学、医学、行为学和心理学等科学研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隶属哺  相似文献   

19.
李国刚  丁伟  刘泽华  李建民 《野生动物》2011,32(3):115-117,157
为了探讨峨眉山藏猕猴与游客接触相互行为与猴和游客年龄/性别组间的关系,以及猴群对游客的攻击行为,2010年4月13~18日和9月24日~10月5日共16 d以峨眉山一线天生态猴区藏猕猴与游客为研究对象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青年猴与未成年、20~30岁、30~50岁和50岁以上各年龄阶段的女性游客接触行为比例最高,均占一半以上,分别为62.5%、57.82%、56.12%、52%,且藏猕猴与不同性别、年龄的游客接触相互行为变化差异极显著(P〈0.01)。藏猕猴主动接触游客的行为比例(74.35%)明显高于人主动投食而引起的接触相互行为比例(25.65%),藏猕猴攻击游人的行为比例(10.02%)远远低于接触相互行为比例(89.98%),而且峨眉山藏猕猴与不同性别、年龄的游客攻击行为变化差异极显著,其中未成年猴和成年雄猴攻击性较强。  相似文献   

20.
王建飞  符明泰 《野生动物》1994,(6):37-37,10
广西地区猕猴和食蟹猴麻疹病毒感染调查王建飞,邵伟娟,王晓明,符明泰,赖玉梅,刘自民,杨晓明(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广西林业厅动物保护站)猕猴和食蟹猴广泛用于生物医学的研究和疫苗的生产,但它们携带着的多种病原体给疫苗生产、科学研究和饲养管理带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