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农业地貌分类中形态、成因、土地属性相一致的原则,提出了三级分类的依据及分类系统,划分了各级地貌类型单元,为大比例尺农业地貌调查与制图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土地资源评价的方法,1987-1988年对余庆号小流域土地资源状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分析与评价。对流域内生物、土壤、地文因素及其有关项目进行了分析与筛选,确定了评价的原则及标准。对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原理及方法进行了探讨。编绘了1/10000土地评价图。提出了不同等级土地的分布、数量、适宜性以及土地开发、利用方向。  相似文献   

3.
土地类型反映了土地的自然属性,是土地资源评价和土地利用的基础。本文结合公主岭市余庆号小流域实际工作,探讨了吉林省丘陵区土地类型划分的原则和依据,提出了分类系统和分类单元,对高级类型单元区域环境条件进行了综合概述。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余庆号河小流域景观分异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分析,探讨了景观相的分类原则,提出了分类的依据及分类系统,划分出了景观相类型单元,并完成了1万详细景观图,为景观相分类、景观相调查与制图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也可为小流域综合研究以借鉴。  相似文献   

5.
以1/200 000 DEM为数据资料,用ArcGIS软件对延边地区的高度、坡度、坡向等地形要素的定量分析进行了农业地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延边地区平均高度691.81 m,平均坡度7.91°,4个方向的坡向面积比较均匀,高度较高、坡度较缓,广阔的平坦面积和高峻的山地面积很少,大部分由高原及台地地形组成.  相似文献   

6.
关于农业地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兴民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314-5315,5317
系统总结了农业地貌中的4个主要的研究内容,即地形要素、地貌类型、地表组成物质和现代地貌过程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并指出了农业地貌研究的5个趋势。  相似文献   

7.
基于GIS的小流域地貌分形维数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形理论为复杂地貌形态的量化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基于分形基本理论及GIS技术,选择位于辽宁东部山区的泉河小流域为研究区,以1∶10000地形图为数据源,通过建立数字高程模型,应用尺度—面积法对研究区地貌分形维数进行了分析计算。研究表明:泉河小流域地貌形态在无标度区间内表现出良好的分形特征,流域地貌分形维数D=1.9539;流域地貌分形维数能够较好地表征流域复杂的地形地貌特征,分形维数作为描述流域地形地貌的综合指标对于建立小流域降雨产沙模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贵州省修文县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探讨县级水土保持规划中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分类问题,提出了由小流域地形地貌类型、水资源功能定位、人类活动强度组成的县域生态清洁小流域三级分类系统。采用三级分类系统将修文县83个小流域级分为10个类型,分为山地水源低、中强度类,山地非水源低、中、高强度类,丘陵水源低、中强度类,丘陵非水源低、中、高强度类等10个类型。并在分类的基础上提出各类型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目标及方向,旨在为县域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浙江省红壤小流域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从资源持续开发利用角度首次提出了由小流域地形地貌类型、水资源条件类型及土地资源状况类型组成的红壤小流域生态系统的三级分类体系;明确了浙江省红壤小流域生态系统主要有8 种类型,其中以低丘岗地地形地貌、缺水或引水灌溉、土地资源较丰富这一类型为主⒚  相似文献   

10.
吴菊安 《农业展望》2013,(10):41-44
目前,水土流失及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小流域综合治理成为地方政府未来工作重点。中国流域资源丰富,可大力发展流域经济。同时,依托小流域综合治理,重点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参照2002年农业部出台的中国十大农业生态模式,结合目前流域经济和农业经济发展现状,提出了基于小流域治理型的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通过房山区两条小流域对比分析了山区小流域与平原小流域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区别,探讨了山区小流域与平原区小流域功能区划、治理思路和治理措施的区别,为进一步研究小流域功能分区划分、建立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体系和规划小流域建设治理工作奠定基础,对推进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文采用面向对象地貌自动分类方法研究黄土高原露天煤矿在开采前后的地形变化规律。[方法]面向对象分类方法,最早应用于遥感图像的分类,目前也仅仅在大尺度地貌类型中形成比较完善的地貌分类规则。选择1990年与2010年的2期分辨率为10m的DEM为数据源,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完成露天矿采矿前后原地貌黄土高原与人工地貌排土场的地貌形态自动划分。提取坡度、剖面曲率、平面曲率、相对高程4个地形因子,基于不同地形因子合成的特征影像完成原地貌与排土场的地貌自动分类。[结果]根据图像局部方差变化率曲线中的极值点,黄土高原面向对象地貌分类的最优分割尺度为14,排土场面向对象地貌分类的最优分割尺度为11;通过基于隶属度函数建立模糊规则来实现地貌斑块的分类,有效地避免了大多数自动分类方法过多受限制于地形因子的特定阈值,同时使地貌形态更具有连贯性;由于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充分考虑了地物的形状、大小、邻接等几何特征,黄土高原与排土场分类总体精度分别可以达到74.47%和81.31%,排土场作为人工地貌形态,地貌的形态更为完整,分类精度高于自然地貌;利用面向对象自动分类方法得出排土场地貌类型中凸坡肩和凸背坡所占面积比例最大,分别约占了排土场总面积的30.24%、20.32%。[结论]通过面向对象分类规则构建快速、直观的地貌分类体系,可以为煤矿区排土场地貌重塑及复垦规划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3.
甘淑芳 《甘肃农业》2014,(20):43-43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水土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不可代替的基础资源。我国对小流域的治理发展还算是比较早的国家,在水土保持工作者的不断摸索中,已经对水土流失的治理积累了不少的经验。本文就康乐县苏集镇小流域的现状及水土保持小流域的治理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农业突发事件的分类及特征分析——以广东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盈洁  刘军  邱俊荣  尹艳  刘彩霞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12):221-222,231
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农业领域发生的突发事件现状,根据农业的特点将农业突发事件分为自然灾害、种质资源受到威胁、突发动植物疫病、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和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五大类。分析了农业突发事件具有造成损失大、发生频率加快和波及范围广等特征。并以广东为例,系统分析了广东农业突发事件的特征,包括气候复杂多变,自然灾害易发;地理位置特殊,动植物疫病频发;农业生产管理落后,农产品质量状况欠佳;农业生产外向度高,种质资源保护压力大;农产品供需两旺,价格控制难度大等特征,为下一步有针对性地加强农业应急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GIS在地貌制图中的应用——以曼德勒(F47)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红  向毅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5):3610-3612
地貌是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结研究地貌基础,以ETM、TM和地貌图件为基础数据,利用历史地貌图和ETM影像来划分地貌界线,并讨论遥感地貌制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小流域内特色农业发展趋势与模式的研究,认为小流域内特色农业的发展具有市场化、产业化以及生态化的趋势,而沟域经济模式、可持续发展模式以及生态主导型模式是小流域特色农业发展的典型成熟模式。据此提出坚持科学发展观与五位一体的发展思想;完善金融财政市场政策,建立良好的政策环境;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保护协调各方利益;推动科技发展,为小流域分布地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结合地方实际,推广成熟发展模式;加强环境生态监管,促进小流域特色农业生态化发展等措施推动小流域内特色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客观科学地评价农业科技人员是建设高质量农业人才队伍的关键环节。然而,目前我国农业科技人员评价仍缺乏一个科学完善地能将管理与发展取向相结合的分类评价体系。文章以江苏省农业科学研究院为例,在对农业科技人员评价体系设计原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意见等方式确定了4类农业科技人员的评价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指标的权重大小,由此构建出农业科技人员的分类评价体系,重点阐述了该评价体系在组织中的管理取向与发展取向的应用。该文对于农业科技人员的激励与开发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丰富和拓展了地区级农业科研院所中的科技人才评价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敢上小流域农业生态系统的投入产出能量总量、结构和生态效率进行了分析,找出影响系统运行效率的障碍因素,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三峡库区农业小流域盐基离子排放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盐基离子的农业面源流失负荷与排放特征,对三峡库区涪陵段两个毗邻的集水域汇出口径流水质进行了持续两年的高频(每日)监测。两集水域气候、地貌和农耕方式相同,但其中一个集水域稻田分布零散,破碎度指数高(记为集水域A),另一集水域的稻田连片分布在集水域底部,破碎度指数低(记为集水域B)。结果表明,集水域A阴、阳离子年均输出通量分别为499kg·hm~(-2)·a~(-1)和218 kg·hm~(-2)·a~(-1),集水域B阴、阳离子年均输出通量分别为265 kg·hm~(-2)·a~(-1)和118 kg·hm~(-2)·a~(-1)。集水域A的盐基离子年均输出通量是集水域B的2倍左右,这种差异很可能是由两集水域稻田布局差异所导致。流域径流水体优势阴、阳离子分别为Cl~-和Ca~(2+),各占阴、阳离子年均排放总量的58%和67%。不同作物季中,水稻/玉米季和榨菜季均贡献了全年盐基离子排放量的1/2左右;不同时期中,5月和11月的离子排放负荷最高,分别占全年的26%和24%。研究表明,5月和11月是控制该流域盐基离子流失的关键时间节点,稻田连片布设于集水域底部是降低农田盐基离子流失的重要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20.
三峡库区典型农业小流域土壤系统氮磷收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三峡库区涪陵段王家沟小流域的农业生产活动调查数据,计算分析了流域农田土壤系统在一个完整的种植年内的氮磷收支状况及循环特征.结果表明,流域农田土壤氮磷平均收入(以纯氮或纯磷计)分别为816和115 kg/(hm2.a),支出分别为462和32 kg/(hm2.a),盈余量分别为354和83 kg/(hm2.a).化肥、作物秸秆还田和人畜排泄物及生活污水是农田土壤系统氮磷的主要输入源,它们对氮素总收入的贡献率分别为72.3%,14.7%和8.1%,对磷素总收入的贡献率分别为82.9%,9.2%和7.4%.作物收获是流域农田土壤系统氮磷输出的主要途径,分别占氮磷总支出的46.2%和98.0%.径流输出分别占氮磷输出的3.5%和2.0%,氮磷化肥径流流失分别占其投入的2.7%和0.7%.在研究流域内的三种主要农业土地利用系统中,榨菜对流域农田土壤氮磷平衡的影响最大,其对氮磷盈余的贡献率分别为61.9%和79.9%;其次为玉米,对氮磷盈余的贡献率分别为32.8%和19.9%;水稻对氮磷平衡的贡献率分别为5.3%和0.2%.因此,合理配施各种来源的肥料、降低旱作系统(榨菜和玉米)土壤的氮磷盈余量是减少流域农业活动对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