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位于滇西南德宏州的省级瑞丽江自然保护区总面积73 500hm2,主要保护对象是季节雨林、石灰山季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珍稀濒危物种、水资源及自然景观。介绍了保护区丰富的资源、管理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重要的森林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主要保护天然油松林为主的暖温带森林生态系统。选用1991年TM及2009年北京一号小卫星影像,获取保护区景观类型信息,并通过对景观多样性评价指标的筛选、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评价方法的研究,从景观结构和景观干扰两方面进行景观多样性评价。本研究为我国自然保护区提供一种动态更新、长效实用的遥感监测思路,对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运用景观空间数据分析软件计算相关景观指数,通过穆棱东北红豆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景观格局总体情况、斑块面积、周长、总数、分维数、破碎化、均匀度及多样性指数等分析,探讨保护区内森林景观空间格局。结果表明: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针叶混交林为保护区主要森林景观;景观要素的斑块面积、周长、数量差异极大;亚乔林及低矮阔叶乔木林景观宽块形状最复杂,且破碎化程度较高,针阔混交林景观斑块形状同样较复杂,但破碎化程度低,且成因不同;保护区总体景观多样性程度较低,景观类型分布不均匀,景观异质性较差。  相似文献   

4.
利用SPOT5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对云南哈巴雪山自然保护区的景观资源进行景观生态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对保护区的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景观可划分为1个景观类、9个景观系、18个景观型,景观多样性指数为2.315,丰富度较高;保护区景观破碎度为0.009,景观总体上较为完整;保护区的中海拔区域(2 500~4 000 m)的斑块多度较高,破碎度和分离度较小,是保护区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5.
概述福建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分复杂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等特点,分析了导致危机的因素,提出了提高全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保护管理能力、提高区内群众的经济水平、发挥保护区的“基地”作用等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6.
双河保护区的生态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典型的寒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为主要保护对象,总面积88 849hm2。保护区位于我国北部边陲大兴安岭地区的东北部,以黑龙江为界与俄罗斯隔江相望,是我国位置最北的自然保护区。文章从地理位置、植被类型、物种多样性等多方面对双河保护区的生态质量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7.
工程建设项目在带来一定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的同时,与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矛盾日益凸显。根据国家林业局相关技术规范,结合动物、植物、湿地调查等技术规程,对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现状调查,选取景观/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种群/物种、主要保护对象、生物安全、社会因素等6项指标,定性和定量地分析输电线路工程建设可能对保护区造成的生物多样性影响。  相似文献   

8.
文章科学评价贵定县擦耳山风电场项目对麻江县老蛇冲州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造成的影响,并提出减缓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措施和建议。从保护区景观(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种群(物种)、主要保护对象、生物安全、社会因素等六个方面的进行影响评价,计算生物多样性影响指数(BI)。项目建设对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指数值BI为50.7,即项目建设对保护区的影响程度为“中低度影响”。  相似文献   

9.
等戛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ARCGIS9和FRAGSTAT3.3软件支持下选取以下森林景观格局指标:斑块面积、面积百分率、斑块数、斑块密度、最大斑块指数、形状指数、平均斑块、平均最近距离、面积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蔓延度指数、优势度等来描述等戛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格局.结果表明:等戛保护区季风常绿阔叶林、山地雨林和中山湿地常绿阔叶林景观在总体景观中处于主导地位.农地、经济林景观破碎化严重,受人为影响大.等戛保护区森林景观多样性高,景观要素类型较丰富,物种的多样性受到较好的保护.景观类型所占比例差别较大,以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景观占优势.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自然保护区持续健康发展对优化人们的生存环境及有效保护自然资源至关重要,对保持生物多样性及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丽江市拉市海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例,从保护区管理与周边社区经济发展、保护区生态系统及保护区环境等方面分析了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构建保护区生态系统监控体系、严格依法治理、开发生态旅游业、加强保护区建设管理能力提升等方面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为基础,编制了喀什河流域生态景观图。在此基础上选取多种景观指数,从景观多样性指数、景观空间构型指数、斑块特征指数3个方面,定量地分析喀什河流域景观格局特征。结果表明:喀什河流域山地景观占全流域的88%。该区域的景观基质为山地景观;流域内部景观高度连接,生态系统稳定;城镇景观、乡村景观和建设用地景观的分布很集中,基本为连片分布,呈聚集状,镶嵌在山地景观和绿洲景观中,分维指数大,破碎度高;景观处于稳定状态,其中山地景观和绿洲景观中最稳定,景观受干扰与斑块伸长程度都较小;从总体上看,喀什河流域的景观单一,多样性指数较小,破碎化程度较低,景观异质性较低,景观优势度较高。  相似文献   

12.
瑞丽市位于云南西南部,气候湿热,竹类资源较为丰富,分布竹种达14属38种,是竹产业开发基础和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本文在对当地竹类资源进行分类和分布调查的基础上,对适于瑞丽市培育和发展的优良观赏竹种进行了系统总结和评价,并提出了瑞丽市观赏竹种的推广和应用对策,建议把观赏竹林景观打造成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的竹林生态文化旅游新亮点和特色品牌。  相似文献   

13.
湿地由于其独特的自然和文化景观为湿地生态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年来湿地资源及其管理对策研究得到人们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淮河流域(安徽段)有大量的湿地资源,而且许多是未开发的处女地,具有独特的景观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对淮河流域(安徽段)的湿地景观资源作了详尽的分析,指出本地区发展湿地生态旅游的优势所在,并提出几点发展该地区生态旅游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以肇庆市端州区9所医院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优势度指数(Berger-parker指数)、丰富度指数(Margalef指数)、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和均匀度指数(Pielou指数)对医院绿地的植物多样性进行分析研究,系统了解其多样性状况、群落结构和植物景观营造现状,为提高肇庆市等珠三角边缘地区的医院绿地园林植物景观营造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02年ETM+卫星遥感图片解译结果并结合实地调查,对雅砻江上游地区的景观生态系统类型及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结果表明:(1)本区的景观类型主要由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两大系统构成。前者稳定性较差而后者稳定性较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2)该区景观生态系统多样性为:森林群落乔木层树种比较单一;灌丛群落类型多样,多样性较高;草句分布范围广,种类繁多,具有很高的多样性。(3)该区的景观斑块数量特征为:林地、草地、耕地、水域、城乡、村落用地、未利用地分别占总面积的19.B9%、66.50%、0.82%、0.37%、0.03%和12.40%。草地是该区整体景观的基质,对景观的影响最大,林地类型在整个景观中零散、破碎。(4)该区景观类型面积多样性指数为0.9137,类型周长多样性指数为1.0224,类型斑块数多样性指数为1.2556。表明流域景观类型面积分布最不均匀,相反,景观类型斑块数分布相对较均匀。  相似文献   

16.
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北屯段景观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MSS,TM和ETM+三期遥感影像,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技术手段,结合地形图、植被图和外业调查资料,选取斑块数、平均斑块面积、平均斑块形状指数、平均斑块分维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定量分析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北屯段1972-2000年的景观格局及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荒漠植被一直是额尔齐斯河流域北屯段的景观基质;28年间,耕地面积增加了9.62%,荒漠面积减少了11.75%,居民地面积增加了0.15%,河漫滩林地和湿地类型面积分别减少了0.44%和1.06%;景观格局分析表明,整个额尔齐斯河流域北屯段斑块数增加了,平均斑块面积减少了,与1972年额尔齐斯河流域北屯段景观相比,2000年额尔齐斯河流域北屯段景观变得零散、破碎.平均斑块形状指数和平均斑块分维数的增加,揭示了额尔齐斯河流域北屯段景观斑块形状呈复杂化趋势;景观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的增加,表明额尔齐斯河流域北屯段景观类型异质性程度减弱,各景观类型分布趋于均匀化;从不同时期各类型转移概率矩阵看,河漫滩林地是28年间保持率最低的景观类型,主要转化方向是草地,其次是耕地,转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增长、牲畜数目增加、林牧政策及引水截流等.  相似文献   

17.
滇西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滇西北地区是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大峡谷地区 ,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边缘的横断山纵谷区 ,由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影响 ,山河交错 ,峰奇谷秀 ,地貌类型复杂 ,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景观资源和水能资源。滇西北横断山区是全国三大特有物种分化中心之一 ,也是世界 2 0 0个保护关键地区之一 ,动、植物区系具有东西过渡、南北交汇的特点 ,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和价值。本文通过对滇西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 ,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云南是世界竹亚科植物种类最多、生态类型和天然竹林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本文对云南竹类植物多样性的5个特征,即珍稀种质资源多样性、区系地理成分多样性、天然竹林类型多样性、生态竹林景观多样性、少数民族竹文化多样性进行了系统研究,论述了与周边地区(东南亚、南亚次大陆、珠江流域、长江流域和喜马拉稚山区等)的密切联系,提出了加强云南竹类植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的相关措施。作者建议将开发利用价值较高的世界性珍稀濒危竹种列入我国保护植物名录,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资助进行专题研究,并给予专项资金在全国建成三大种质资源引种保存和试验研究基地。  相似文献   

19.
海南海口城市河道植物群落景观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2个准则层的10个指标因子构建城市河道植物群落景观评价体系,并对海口城建区内的南渡江入海口主要河段、美舍河和海甸溪及其28块典型样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0个指标因子的重要程度排序为生态群落稳定性>植物适应性>植物配置层次性>乡土植物比例>植物绿视率>物种多样性>植物色彩丰富度>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植物形态>植物长势一致性;3条河道综合评价值从高到低排序为南渡江入海口主要河段>美舍河>海甸溪,分别是Ⅱ级、Ⅲ级和Ⅳ级;28块典型样地中仅2块样地属Ⅰ级,占7%,大多数属Ⅲ和Ⅳ级,各占32%和43%,景观质量等级不高,均需进行一定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瑞丽市竹亚科种质资源及竹产业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对当地竹类资源进行分类和分布调查的基础上,将瑞丽市竹亚科植物区系特征总结为:具有丰富的种类组成、多样的类型结构、复杂的区系成分、集中的原始类群。探讨了推进竹产业健康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