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3 毫秒
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叫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本病以损害法氏囊引起法氏囊病肿大、出血,病鸡拉水样、白色稀便为主要特点,传播迅速,病程短,死亡率高。由于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鸡只发生免疫抑制和免疫缺陷,从而降低了机体的免疫应答反应,降低了机体对接种其他疫苗的免疫效果,给养鸡  相似文献   

2.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因为该病主要侵害鸡的法氏囊,而法氏囊是鸡的免疫中枢器官,所以,发生该病后会出现对其他疾病的免疫抑制,造成免疫失败,使鸡群发生多种病原合并感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一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并发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TBDV)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法氏囊是鸡机体的免疫器官,法氏囊受到病毒感染能导致鸡机体免疫抑制,对各种疫病的抵抗力降低,因此常继发感染或混合感染其它疫病.如果没有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可引起鸡只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4.
于宏 《油气储运》2011,(30):25-26
近年来,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严重危害养鸡业发展,受到人们普遍的关注。该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以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受损为特征,从而引起鸡的免疫机能障碍,干扰各种疫苗的免疫效果,极易导致鸡只死亡,给养鸡生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5.
郑钢 《农技服务》2010,27(7):895-895,93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阐述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类症鉴别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以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受损为特征。从而引起鸡的免疫机能障碍,干扰各种疫苗的免疫效果。发病率高,几乎达100%,死亡率低,一般为5-15%,是目前养禽业最重要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简称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幼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发病率高、病程短,且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幼鸡感染后,可导致免疫抑制,并可诱发多种疾病或使多种疫苗免疫失败。在世界养鸡的国家和地区广泛流行。是我国近几年来严重危害养鸡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有血清Ⅰ型和Ⅱ型,但只有血清Ⅰ型才能引起鸡发病[1]。由于法氏囊是鸡的中枢免疫器官,病毒主要侵害鸡法氏囊,从而使病鸡的抗体生成受阻,造成免疫抑制,因而导致接种失败,抵抗力明显下降,诱发混合或者继发感染其他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以破坏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为主要发病机理的病毒性传染病。鸡法氏囊病毒能引起鸡生理机能障碍,导致钙盐排出过多过快而使鸡体缺钙,血中钙离子含量骤然降低引起鸡体衰竭。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严重危害养禽业的传染病之一,介绍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发病特点、病理变化、临床诊断等,并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免疫、预防和治疗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中雏和青年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免疫抑制性传染病。本病病毒主要侵害鸡的法氏囊,导致鸡体免疫机能障碍。降低疫苗的免疫效果,传染性法氏囊的特征是机体脱水、肌肉出血、法氏囊肿大、出血。  相似文献   

1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IBDV主要侵害3~12周龄雏鸡的免疫器官———法氏囊,在孵化后3~6周,当法氏囊生长成熟时,此时鸡群极易感染病毒。该病不但会使感染鸡致病死亡,生产性能下降,而且还会引起免疫抑制和免疫缺陷,导致其它疫苗免疫失败,因而常继发和混合感染多种疾病。近年来,各地虽然对该病加强了防控力度,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仍然是严重威胁养鸡业的一种重要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13.
鸡法氏囊病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的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腔上囊炎或博罗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鸡腹泻、打寒战和法氏囊肿大或出血。鸡的传染性法氏囊病不仅感染鸡的死亡,而且能破坏法氏囊引起免疫抑制或免疫机能降低,致使其它的传染病疫苗接种达不到预期免疫效果,并且易感染其他传  相似文献   

1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流行现状及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简介 本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高、病程短。主要病状为腹泻、颤抖、极度虚弱。法氏囊、肾脏的病变和腿肌胸肌出血,腺胃和肌胃交界处条带出血是具有特征性的病变。幼鸡感染后,可导致免疫抑制,并可诱发多种疫病或使多种疫苗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防治对策郭岚吉安县畜牧兽医站目前是小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高发季节,它给养鸡业带来较大的危害性。1、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病特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以损害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为主的病毒性传染病。该病一般发生于2~15周龄的小鸡,尤其以...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鸡传染性法氏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免疫抑制性疾病。该病发病突然(潜伏期2~3d)、病程短(7~8d)、呈双尖峰死亡曲线。此病对养鸡业危害巨大,该病毒诱发免疫抑制,使鸡体对多种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下降,容易引起并发或继发其他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17.
通过诊疗实例剖析,指出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临床特征及剖检病变,对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因做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治疗方法,为鸡法氏囊病的免疫提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8.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3-6周龄雏鸡和青年鸡,以损伤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中的淋巴细胞为特征,临诊表现为精神不振,厌食,间歇性腹泻.震颤和高度虚弱;剖检以脱水.骨骼肌出血,肾小管尿酸盐沉积和法氏囊肿大、出血为特征。除直接引起鸡死亡和生产性能下降外,还可导致感染鸡免疫抑制。从而增加了机体对其他疫病的易感性,降低了对其他疫苗的免疫应答反应。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我省养禽业生产由原来分散零星粗放型的放养转变为现在的规模化、集约化的饲养,由于综合防制技术跟不上,监测手段滞后,免疫程序不当,老病未消灭,新病又不断出现,严重威胁着禽业的健康发展,现笔者根据我地情况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及肠毒综合征识别与防控措施介绍如下。一、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以破坏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为主要发病机制的病毒性传染病。该病的危害不仅是鸡只死亡、淘汰率增加、影响增  相似文献   

20.
鸡IBD免疫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王建国(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牧医系,新乡453003)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IBDV)所致雏鸡法氏囊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不但能引起鸡群大批死亡,还严重破坏鸡体的免疫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