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以中熟中粳品种连粳7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株行距对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寻找稳产、高产的株行距配置。试验结果表明,实施行距33cm,株距16cm的处理能有效提高连粳7号的产量。  相似文献   

2.
2008—2011年进行了人参果不同栽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管理情况下,不同的栽植密度对人参果的产量、单果重均有明显影响。由4年平均产量得出,采用宽窄行形式株行距,宽行株行距为30 cm×70 cm,窄行为30 cm×50 cm,栽植密度为55 555株/hm2,长丽和爱斯卡两个品种的人参果产量最高,分别为51 300和48 405 kg/hm2;果实单果重也较大,长丽和爱斯卡2个品种单果重分别为219 g和231 g。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种植行距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选取15个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行距种植处理,设置两种行距分别为30 cm和25 cm,株距均为13.3 cm,两种行距栽培密度分别为251 000 和301 000穴·hm-2,对水稻生长发育情况和产量及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水稻品种间生长发育情况和产量及品质各指标间呈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行距30 cm处理可以显著增加水稻的株高、剑叶长和剑叶宽,提高水稻的结实率、每穗粒数,有利于产量的形成;行距25 cm处理单位面积内的有效穗数明显增大。丰粳3227、镇稻14、苏垦118、嘉优1号、嘉优3号和甬优2640等品种产量较高,经济性状突出,建议采用25 cm行距进行种植,甬优2640采用30 cm行距效果更好,南粳9108采用25 cm与30 cm均可。该研究为确定适宜栽培行距并筛选得出适宜泰州地区种植的优异水稻品种资源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研究不同株行距配置对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寻求通过改变种植模式提高产量的新途径。以‘郑单136’为供试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探讨同一种植密度下8种不同株行距配置对其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管理条件下,不同株行距配置在增产效应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最佳的株行距配置为100 cm等行距、株距30 cm、双株种植,比对照增产6.7%。而在抗病性、植株性状等主要农艺性状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因此,为了取得更高的产量,建议‘郑单136’在鄂北岗地常规种植模式下将株行距配置改为100 cm等行距、株距30 cm、双株种植。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行距和密度对大豆新品种‘合农76’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明确不同行距下‘合农76’最佳密度。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行距,30 cm和45 cm;副区为密度,30、35、40、45、50万株/hm~2,用D1、D2、D3、D4、D5表示。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呈先增加再降低的趋势,产量最高的密度处理为D2,即35万株/hm~2,且不倒伏;45 cm行距下最佳密度为38.00万株/hm~2时,产量为3289.79 kg/hm~2;30 cm行距下最佳密度为37.18万株/hm~2时,产量为3211.96 kg/hm~2;随着密度的增加,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蛋白质和脂肪最高的处理为D1。综上所述,‘合农76’在45 cm行距下最佳密度为38.00万株/hm~2,30 cm行距下最佳密度为37.18万株/hm~2。  相似文献   

6.
以大蒜品种‘金乡紫皮’和‘苍山糙蒜’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等行距及宽窄行栽培对大蒜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宽窄行种植和等行距种植对两个大蒜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无显著影响;宽窄行种植模式下‘金乡紫皮’蒜薹产量比等行距种植略高,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宽行距28 cm、窄行距12 cm及两小行内的错位种植栽培方式下,‘金乡紫皮’蒜头产量最高;宽行距30 cm、窄行距10 cm种植模式下‘苍山糙蒜’的单薹重、蒜薹产量、蒜头横径和横径≥5. 5 cm蒜头比例和蒜头产量均高于其它种植模式;错位宽窄行种植两个品种的蒜头产量均比其对应宽窄行种植产量高。综合分析本试验结果,宽行距30cm、窄行距10 cm为本试验条件下‘金乡紫皮’和‘苍山糙蒜’的最佳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7.
机插秧不同株行距配置生产力对比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选出机插秧适宜的株行距,以"淮稻5号"为供试水稻品种,研究了机插秧不同株行距配置生产力对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栽插行株距25cm×14.4cm和30cm×12cm,种植密度1.85万穴/667m2的有效穗数最多,单产最高。从获取高产重演性的几率方面考虑,行距以25cm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8.
试验以半紧凑型玉米品种良玉99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50 cm+50 cm、60 cm+60 cm、30 cm+70 cm、40 cm+80 cm 4个行距配置处理,分别在辽西黑山、辽南海城、辽北铁岭3个生态区,在同一密度下(75000株/hm2),研究不同行距配置对玉米形态、光合指标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探...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黄河流域棉区机采棉最优种植模式,本试验以德棉10号、德棉12号、德棉16号和鲁6269共4个棉花品种(系)为材料,设置76 cm等行距(R1)、66 cm+10 cm(R2)、92 cm+60 cm(R3) 3种种植模式,研究各种植模式对不同棉花品种株高、茎粗、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品种的株高均表现为R1 R2 R3,茎粗均表现为R3 R1 R2;品种间株高和茎粗均表现为鲁6269德棉10号德棉12号德棉16号。4个品种均以76 cm等行距种植模式籽棉、皮棉产量最高;各处理中,籽棉产量以德棉10号+76 cm等行距种植模式最高,皮棉产量以鲁6269+76 cm等行距种植模式最高。纤维品质品种间差异较大,以德棉16号和德棉10号表现最优,种植模式对其影响不显著。本试验条件下,76 cm等行距(R1)为最优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旨在构建四川盆地直播油菜适宜机收的高产群体结构。【方法】于2013/2014、2014/2015年选用中熟杂交油菜品种川油36,在成都平原区系统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15×104~60×104株/hm2)及行距配置(20 cm、30 cm、40cm、40 cm+20 cm)对直播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种植密度对直播油菜农艺性状有重要影响,增密处理(30~60万株/hm2)可提高主序角果所占比例。随种植密度的加大(15~60万株/hm2),籽粒产量呈先升、后降趋势,密度在3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继续增加密度,籽粒产量则显著降低。种植密度对籽粒品质的影响不显著。相同密度(30~36万株/hm2)下,不同行距配置(20 cm、30 cm、40 cm、40 cm+20 cm)对直播油菜农艺性状和籽粒产量均无显著影响,但较宽的行距配置(30 cm、40 cm)的主序角果数和产量均高于窄行距(20 cm),籽粒含油率则显著高于窄行距(20 cm)。【结论】在充足施肥条件下,直播油菜适宜机收和高产的种植密度为30~36万株/hm2,行距配置以等行距30~40 cm为宜,或采用宽窄行40 cm+20 cm。  相似文献   

11.
以水稻品种Y两优2号、博ш优9678为材料,研究了晚稻不同机插密度对杂交水稻机插质量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稻不同机插密度对机插质量无影响,与杂交水稻产量密切相关,杂交稻机插密度以行距30cm×株距14cm和行距30cm×株距16cm处理,即667m2机插1.39万株和1.59万株处理单位产量为最高。  相似文献   

12.
采取裂区设计法,在宁蒗县高寒海拔山区进行了不同行距与密度配置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品种会单7号采用宽窄行40 cm+80 cm种植优于等行距60 cm+60 cm种植,种植密度以6.0万株/hm2最佳,其次是7.5万株/hm2。  相似文献   

13.
在济宁市兖州区大田栽培条件下,对不同种植密度和行距设置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4 500株/亩密度和5 000株/亩密度下玉米产量均随着行距的增加而降低,50 cm行距处理产量最高,80 cm行距处理产量最低。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承豆6号大豆不同种植模式的试验,结果表明,行距40cm,株距20cm双株种植较传统的行距40cm,株距10cm单株种植增产显著。1hm^2比传统单株种植的大豆增产1159kg。而株距20cm双株种植与株距30cm三株种植,株距30cm三株种植与传统株距10cm单株种植之间增减产不显著,因此,在承德地区大豆最好采用行距40cm,株距20cm双株种植模式,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5.
脱毒马铃薯微型薯产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品种、定植期、定植密度的试验研究总结出不同品种、定植期、定植密度对脱毒马铃薯微型薯产量的主效互作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组合为费乌瑞它品种,该品种3月10日试管苗定植,株行距为5cm×7cm.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夏玉米适宜的种植密度、行距配置。[方法]采用大田试验,设计不同的品种(登海661、郑单958和先玉335)、密度(67 500和90 000株/hm~2)和行距配置(40 cm+80 cm和60 cm+60 cm)构建不同的冠层结构,研究密度和行距配置对不同玉米品种冠层结构、功能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品种对于密度和行距配置的调控响应不一致。登海661在90 000株/hm~2、大小行种植,郑单958、先玉335均在90 000株/hm~2、等行距种植时形成的冠层较合理,表现为产量、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最高。[结论]该研究可为夏玉米的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试验研究了不同行距、不同密度及其互作模式对黄淮流域机械化直播油菜主要农艺性状、产量相关性状、产量和抗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行距和种植密度对油菜农艺性状与相关产量性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密度处理对产量的影响效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相同密度下,40 cm行距处理的产量高于30 cm行距处理。油菜的抗倒性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下降,在相同密度下,40 cm行距处理的倒伏指数小于30 cm处理。因此,在黄淮流域油菜全程机械化种植,最适宜的种植行距为40 cm、种植密度为45万株·hm-2。  相似文献   

18.
以“甬榨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9个不同株行距组合对春茎瘤芥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株距20cm,行距30cm的密度田间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以2个新疆农家品种的糜子为试验材料,通过对比有无防鸟网以及2种种植行距这2组变量,测得对糜子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糜子品种受到的鸟害程度不同,但使用防鸟网可以有效的防止鸟害带来的减产,不设防鸟网WS品种的产量损失为65.72%,BRG品种的产量损失为51.45%;30cm行距有更高的产量和有效分蘖数,糜子的茎粗和高度也有小幅度的提升,对于茎节数影响不大,但千粒重有所下降。故种植糜子搭设防鸟网可以有效防止鸟害带来的减产,且在新疆乌鲁木齐地区种植糜子,播种行距30 cm的产量高于20 cm的产量。  相似文献   

20.
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是国内外玉米增产的重要途径,但合理的密植范围受品种及种植技术等的影响.本试验旨在分析种植区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生长与产量的影响,进一步发挥品种和栽培密度之间的增产优势,筛选出适宜在本地种植的优质高产玉米品种、株行距配置及密度.本试验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通过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品种、行距(宽行、窄行)、株距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穗粒数影响因素次序为品种>宽行>株距>窄行,对百粒质量影响因素次序为品种>株距>宽行>窄行,而对产量影响因素次序为品种>窄行>宽行>株距;玉米种植较优水平组合为A3 B3 C2 D2,即品种为迪卡159、宽行为80 cm、窄行为30 cm、株距为18 cm.在此条件下,迪卡159在种植密度为10.1万株/hm2(宽行80 cm、窄行30 cm、株距18 cm)时可获得较高产量,为实现西北玉米区玉米高产、稳产提供了科学指导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