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花药培养技术的总结与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总结了水稻花药培养 (花培 )技术中影响培养力的主要理化因素、花培后代遗传特性的利用、花培技术育种应用的关键 ,分析提出花培技术和遗传育种应用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并对水稻花培的发展作了初步的探讨 .  相似文献   

2.
水稻花药培养技术的总结和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了水稻花药培养(花培)技术中影响培养力的主要理化因素,花培后代遗传特性的利用,花培技术育种应用的关键,分析提出花培技术和遗传育种应用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并对水稻花培的发展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水稻花药培养是水稻育种中的重要技术。通过研究总结水稻花药培养技术中影响花药培养力的主要因素及存在问题,分析得出在完善花培育种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花培技术的应用领域,并讨论了花培育种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结合花培育种实践,总结了水稻花药培养技术中影响培养力的主要因素,分析提出花培技术和遗传育种应用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并对水稻花培的发展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提高水稻花培综合效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3种培养基对4个水稻品种进行花药培养,探讨了低温预处理时间,碳源,外源激素预处理,培养基,基因型对水稻花药培养力的影响,水稻花培材料取样后低温处理8天接种了。碳源以蔗糖最好。外源激素处理接种前的离体材料对花药培养力没有影响,不同的培养基影响花药培养力。  相似文献   

6.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水稻转基因技术、花药培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基因组辅助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阐述了水稻产量性状、抗病虫性、抗逆性状、营养品质和特异种质的遗传研究及分子育种的最新进展、水稻基因设计育种数据库建设和水稻基因设计育种的展望,反映了在水稻分子育种方面获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水稻产业的发展,花药培养辅助育种成为研究者重点探索的一种育种方法。介绍了近年来我国水稻花药培养技术在水稻育种中取得的进展和成就,分别从花药培养在水稻育种方面的价值、应用、基础研究等方面作了探讨,以期待为水稻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安徽农业科学》2020,(1):39-41
[目的]研究基因型对粳稻花药培养效率的影响。[方法]利用水稻花药培养技术,对16个农艺性状优良的粳稻品种进行了花药离体培养。根据其愈伤诱导率和绿苗分化率,筛选花药培养力强的优良粳稻品系。[结果]17y155适用为花药培养F1代的亲本,在水稻花药培养领域有很大的应用潜力。[结论]该研究对水稻花药培养高效体系的建立以及创制优良水稻新品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花药培养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药培养不仅缩短了水稻的育种年限,也加快了各种基因材料的获得速度.本文概述了水稻花药培养育种的特点及其在常规杂交育种及杂交稻育种中的广泛应用,尤其在抗病性转基因及其他与育种技术相结合中展现的成果,说明了该技术大大提高了育种效率.但是花药培养技术在出愈率、绿苗分化率方面都不太高,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水稻花药培养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概述水稻花药培养的基础理论研究以及水稻花药培养在杂交水稻育种方面的应用,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同时展望花药培养与转基因工程相结合成为杂交水稻育种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1.
小麦花药培养力的基因型差异和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选用13个小麦亲本基因型及其F#-1代进行花药培养,测定了其中6个基因型的配合力,初步分析了花药培养力的遗传控制,对白化苗的DNA进行了随机引物扩增。结果表明,培养力在基因型间的差异十分显著,其遗传控制非常复杂,各种遗传学效应都可能存在,表现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包括显性效应、加性效应、互作效应、胞质效应和核质互作效应等;白化苗的发生由基因突变引起,第一次为白化苗的发生提供了分子遗传学证据。建议在花培育种工作中选用高培养力、高配合力亲本配制组合,并继续改进培养基,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叶绿素合成的中间物质或其它生理活性物质来控制白化苗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水稻综合育种技术及在杂交稻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花药培养是当今生物技术育种中较为成熟、实用、有效的育种新技术。用于杂交水稻恢复系和保持系的选育,效率高,成本低。然而由于籼稻的花药培养力极低,很难形成育种规模,到目前为止,采用花药培养育成的籼稻品种极少;核技术能诱导基因突变,杂交育种后代变异丰富,但...  相似文献   

13.
水稻花药培养创造水稻新质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水稻花药培养的基本涵义,重点讨论了花培在杂交稻、常规稻育种及水稻种质创新上的作用、意义,并揭示出21世纪水稻花药培养技术将结合传统育种、杂交稻育种及生物技术等对水稻质源创新发挥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3种培养基对4个典型水稻品系进行花药培养,结合2002—2004年工作分析了低温预处理时间、碳源、激素浓度、培养基、基因型对水稻花药培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花培材料取样后,粳稻经低温处理8天接种最好,籼稻10天最好。碳源以蔗糖最佳。MET理想浓度为2mg/L时可提高移栽成活率。不同的培养基影响花药培养力。培养力和基因型之间有一定的互作效应。N6、A4培养基适应性较广,A5适应于籼型水稻。  相似文献   

15.
水稻综合育种技术的设计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作物遗传育种基因重组,突变与纯合的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育种方法。即将常交育种,诱变育种和花药培养等技术结合,使创造变异与快速稳定变异得到较好的结合,而形成一种综合育种技术体系,本文还论述了综合育种技术的理论依据及其特点,建立了较为系统的育咱程序,在杂交水稻恢复系选育中已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花药培养在杂交水稻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就杂交水稻花培育种的技术、程序和主要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花培技术、花粉植株遗传、纯合选优育种和“三系”、“两系”的提纯等,尤其阐述了我国花药培养与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水稻花药培养已成功地用于水稻育种,许多研究都证明水稻花培育种与传统的杂交育种相比,具有年限短、选择效果高的优点。但是,水稻花药培养成败的关键之一是不同种类的激素。以往的研究表明,植物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对水稻花药培养至关重  相似文献   

18.
水稻花培是水稻育种中重要的技术手段,通过总结材料基因型、培养条件中的各种理化因子等水稻花药培养效率主要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进展,认为从整体上综合优化花培各阶段不同培养方法才能大幅提高水稻花培效率,并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三明农业科技》2006,(1):14-16
中国的杂交水稻解决了中国的主要粮食问题。杂交水稻的深入研究与生产应用,是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如何应用生物技术,尤其是水稻花药培养技术,以更快更好地实现育种目标,是我们开展本项研究的目的。项目开始于1996年,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水稻花药培养技术进行探索,现将结果与认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水稻花药培养过程中各种影响因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水稻花培是水稻育种中重要的技术手段,通过总结材料基因型、培养条件中的各种理化因子等水稻花药培养效率主要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进展,认为从整体上综合优化花培各阶段不同培养方法才能大幅提高水稻花培效率,并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