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田试验条件下设置常规水稻和覆草旱作水稻两个处理,研究不同水分条件下水稻根系生长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旱作水稻根冠比较常规水稻高23.2%。常规水稻最大根深为28cm,旱作水稻为35cm。水稻旱作后根系呼吸强度有明显增加。早造常规水稻断根后产量下降15% ̄23%,而旱作水稻断1/4根产量增加约20%。晚造常规水稻断根处理之间产量没有显著性差异,而旱作水稻断3/4根处理产量较不断根处理下降20.4%。早造水稻断根不利于水稻贮存物质输出而有利用于净光合产物积累。断根后旱作水稻穗增重增加,而常规水稻断根后穗增重下降。晚造旱作水稻断根后贮存物质输出减少,断1/4根处理水稻净光合生产量有升高趋势,但断根过多则引起净光合生产量下降,最终导致穗增重下降。常规水稻断根后对贮存物质的输出影响不大,断1/4根水稻净光合生产量有升高趋势,但断根过多则导致净光合生产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2.
内容:阐述芒市江东乡烤烟生产及烟后水稻生产现状,分析烟后水稻减产原因,提出江东乡烟后水稻种植措施,选择适宜烟后水稻适宜品种,培育壮苗,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小麦秸秆还田后水稻生产施用配方肥,校验水稻配方肥的肥效和经济效益,探索研究小麦秸秆还田后水稻的肥料运筹,进行了水稻秸秆还田后肥料运筹技术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秸秆还田后水稻施用自己配制的配方肥,促进了水稻生长,水稻的穗长增加、穗粒数增多,效果极明显,稻谷增产达到1 673.5 kg/hm~2,增产率达到21.44%。  相似文献   

4.
绿肥翻压后对土壤养分资源及水稻产量影响试验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田田间试验,研究了绿肥翻压后种植水稻作物的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绿肥翻压后种植的水稻其农艺性状及产量都较闲置区种植的水稻要好,绿肥翻压后种植的水稻和土壤养分含量都较闲置区要好,绿肥翻压后水稻亩产量达590.05kg,较闲置区种植的水稻亩增产56.45kg,增产率10.6%。  相似文献   

5.
张邦寨  冯大祥 《现代农业科技》2009,(16):115-115,119
进行水稻栽后施用稻思达防除杂草试验,结果表明:稻思达在水稻栽后拌细潮沙撒施,对稻田杂草有较好的防效,且对水稻基本安全,可作为水稻栽后使用的除草剂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6.
基于ENVISAT ASAR数据的水稻遥感监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江苏省兴化市水稻试验区为例,利用单时相多极化ENVISAT ASAR(Advanced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数据进行水稻识别和生长参数反演。通过分析水稻和其他地物在该时相上的VV极化和HH极化后向散射特征,选择合适的阈值和条件,利用阈值分类算法从影像中提取水稻分布。另外,利用实测水稻生长参数和获取的植被指数(NDVI)数据与水稻后向散射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水稻VV极化后向散射强度与水稻形态结构、叶面积指数和生物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而水稻HH极化后向散射强度对水稻冠层含水量的变化更敏感。基于上述分析,建立反演水稻株高、叶面积指数和NDVI等参数的关系模型。经过验证,水稻识别精度为84.36%,反演的水稻生长参数的空间变化和实际情形相符合。  相似文献   

7.
水稻生产是我们国家粮食生产的主要品种之一,水稻插秧后的管理与产量的高低关系紧密,如何做好水稻插秧后的田间管理技术意义重大,对水稻插秧后的田间进行科学合理地管理,能够大大地增加稻田的水稻产量,增强稻田出产水稻的质量,保证人民的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8.
张岩  贾萍  高敬伟  张妤  孙成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7799-7800,7887
介绍了建国前后水稻品种演变历程和水稻生产发展历程:建国前水稻是吉林省的次要粮食作物,当时多用外来品种,抗逆性不强,产量不高不稳,品种不良限制了水稻种植面积的扩大;建国后,伴随遗传育种技术的改进与提高,水稻品种不断更新换代,促使水稻产量迅速提高,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加;吉林省的水稻生产发展历程与品种更新换代历程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9.
合成孔径雷达(SAR)具有全天时、全天候、高分辨率、大幅面监测地物的特征,利用SAR在阴雨天气多、云量大的水稻种植地区开展水稻识别、监测和估产具有光学遥感无可比拟的优势。目前基于雷达对水稻进行识别和监测的研究多用ERS/SAR、RADARSAT/SAR、ENVISATASAR等,其多是以民用或军民两用为主的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在用SAR数据监测水稻时,其后向散射系数来自4个方面:①入射波直接被水稻散射回去,即直接散射项(D-BS);②入射波经水稻层的散射到达水面后,经水面反射到水稻层,经水稻层衰减回到雷达(SRE);③入射波经水稻层衰减到达水面,经水面反射回到水稻层,经水稻层散射回去(ERS);④入射波经水稻层衰减到达水面,经水面反射到水稻层,经水稻层的散射改变方向下行,再次经水面反射到水稻层,并经水稻层的衰减后回到雷达(W-R-W)。其中,后向散射系数的主要来源是SRE项和ERS项。SAR数据后向散射系数不仅要受到水稻物候期、植株高度、生物量、含水量等的影响,也受到自身入射角、波段、极化方式等的影响。一般地,水稻后向散射系数总体上是先随水稻生长增大,然后略有下降;水稻生长早期,后向散射系数随入射角波动的幅度较小,在水稻生长后期,后向散射系数随入射角波动的幅度变大,波动起伏次数增加;L波段和C波段的后向散射系数表现基本类同,但值要小很多,X波段则与L、C波段的表现相差较大。已有研究中大部分采用同极极化方式的后向散射系数作为研究对象。VV极化的后向散射系数变化比较平滑,HH极化的后向散射系数变化比较复杂。随着雷达卫星技术的发展,多极化、多模式、特殊波段将更能突出星载SAR的优势,拓宽SAR的应用范围,为进一步分析、识别和检测目标提供更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通过研究在稻田系统种植利用紫云英后减少不同化学氮肥用量对水稻的产量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此明确在水稻生产上种植利用紫云英后化学氮肥适宜用量。研究结果表明,常规氮肥处理水稻的产量为7515 kg/hm2,与对照(不施氮)处理相比,水稻增产45.9%。种植利用紫云英后减少化学氮肥对水稻产量影响显著。其中种植利用紫云英后减少20%化学的氮肥处理后,水稻的有效穗数和穗粒数高于其他处理,从而提高水稻产量。通过对不同处理的经济效益分析可知,种植利用紫云英后减少20%化学的氮肥处理产值和纯收入最大,与单施化肥处理差异不显著。综合水稻的产量和经济收益结果,紫云英替代一定量化学氮肥较单施化肥处理水稻不减产,其中以替代20%的化学氮肥处理施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示范试验优美达水稻苗床施肥,能够在水稻出苗后改善水稻秧苗素质,有利于培育壮秧,水稻移栽后,提早返青,增加有效分蘖,平方米收获穗数增加67穗,为水稻高产稳产奠定基础,公顷产量比对照增收稻谷800kg,增产率9.41%,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水稻旱种、旱作的灌溉制度和灌溉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水稻旱种、旱作技术的特点水稻旱种是由水稻旱直播发展而来。水稻旱直播是在干田状态下播种,播后灌水。水稻旱种则是在播后出苗,旱长一段时间再灌水,然后按水稻一般栽培管理,或等雨来解决对水分的需要。我国五十年代渤海地区国营农场曾大面积推行水稻旱直播,后因灌溉水源紧张,  相似文献   

13.
金稻利     
水稻黑条矮缩病主要是由带毒飞虱危害水稻而引起,当病毒侵入水稻后,在水稻体内不断地复制繁殖,从而阻止水稻对营养成分的吸收,水稻的生长出现紊乱,从而导致矮缩。金稻利是专门针对水稻黑条矮缩病研制的配方,富含的中微量元素可有效补充因为病毒造成的元素缺失,含有的芽孢杆菌、黄链霉菌使用后可释放出病毒抑制剂诱抗素,阻断水稻矮缩病毒的...  相似文献   

14.
田间测定了35%噻·咪FS对水稻蓟马、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和对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5%噻·咪FS 200 g/100 kg包衣,播后15、20 d对水稻蓟马的防效分别为93.0%、84.7%,播后30d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效为90.8%,35%噻·咪FS 250 g/100 kg包衣,播后15、20 d对水稻蓟马的防效分别为98.2%、94.9%,播后30 d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效为94.6%,两者均对水稻秧苗安全无药害,且能够有效促进秧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以水稻空育131为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以氮、磷、钾肥为基础研究,研究了寒地水稻施用镁肥后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其主要结果是水稻施镁肥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提高水稻产量增产6.1%,水稻施用镁肥还可以提高水稻品质。  相似文献   

16.
光合细菌施用于水稻,经紫外线照射后对水稻色素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紫外线照射后的水稻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叶绿素含量发生变化,紫外线辐射对水稻的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叶绿素含量均有诱导作用,而光合细菌对水稻接受紫外线照射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水稻栽后早发是水稻高产的关键,要使水稻早发快长获得高产,必须抓好"栽前三带"、"栽时四忌"和"栽后三早".  相似文献   

18.
赵国臣  武志海  徐克章  邸玉婷  姜楠  凌凤楼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481-15483,15486
[目的]为水稻优良杂交亲本选择提供依据。[方法]研究了吉林省在20世纪50和90年代育成的8个水稻品种在水稻抽穗后叶片SOD、POD、CAT和MDA含量的变化以及保护酶活性与光合速率、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在抽穗后20、30d,新品种水稻叶片SOD活性和POD活性在0.05水平显著高于老品种;齐穗期和齐穗后10d,新品种水稻叶片CAT活性在0.05水平显著高于老品种,齐穗后新品种水稻叶片MDA含量均低于老品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灌浆期叶片SOD、POD和CAT活性与叶片光合速率呈正相关,叶片MDA含量与光合速率呈负相关。新育品种抽穗后叶片保护酶活性增强,可延缓水稻开花后叶片衰老,增强光合速率,提高结实率和产量。[结论]齐穗后叶片保护酶活性可作为水稻优良杂交亲本选择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翻压紫云英、不同化肥减量水平对水稻生长、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紫云英翻压后,若不配合施用化肥,后茬水稻产量、经济效益降低;在翻压紫云英、化肥减量40%~60%的条件下,后茬水稻产量、经济效益高于单施化肥处理,其中紫云英+60%化肥处理水稻产量、经济效益最高,与纯化肥处理相比,水稻增产6.3%,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合成孔径雷达SAR具有全天时、全天候、高分辨率、大幅面监测地物的特征,利用SAR在阴雨天气多、云量大的水稻种植地区开展水稻识别、监测和估产具有光学遥感无可比拟的优势.总结了目前用于水稻识别和监测的SAR的类型和特征,以及SAR水稻监测后向散射机理模型,分析了影响水稻后向散射系数的主要因素,综述了国内外基于SAR的水稻识别和监测研究进展,并对未来SAR水稻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