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引进俄罗斯的11个专用型马铃薯品种进行综合评价,旨在筛选出适宜该区域的优良专用型马铃薯品种,以期为该区域专用型马铃薯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品种筛选与性状比较的方法,研究11个俄罗斯专用马铃薯品种的产量和品质。[结果]综合各个参试马铃薯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在大兴安岭地区表现较好的品种为俄15、俄16、维拉斯。[结论]俄15、俄16、维拉斯可作为专用型马铃薯品种在该区域进行种植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液态降解地膜在春播脱毒马铃薯生产中具有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改变脱毒马铃薯结薯性状、不用人工放苗、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的作用,可以取代塑料地膜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3.
引进马铃薯品种在云南的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云南广泛种植的马铃薯品种会-2、合作88为对照,2007年冬季在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县富有乡对来自欧洲法国的19份栽培马铃薯品种的适应性进行了评价,以期明确欧洲马铃薯品种在云南马铃薯遗传改良和生产应用中的可能性.以3次重复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试验,在田间和室内进行了产量性状、农艺性状、蒸煮品质、外观品质(薯形、薯皮类型、皮色、肉色、芽眼)、淀粉含量、炸片品质等6类性状的评价.结果表明,大部分性状在品种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评价性状的多样性信息(PIC)丰富,其和云南生产品种的相似度差异明显.大部分欧洲马铃薯在云南昆明的小春作条件下难于直接利用,可以利用欧洲马铃薯品种的优良性状来拓宽云南马铃薯的遗传基础,特别是在产量性状、农艺性状、外观品质、蒸煮品质及淀粉含量方面,其中H-43表现出产量和对照持平,且外观品质优于对照,可以进行生产试验以便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密度试验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马铃薯在不同播种密度条件下的产量和个体经济性状表现,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马铃薯播种密度的增加亩产量也在逐渐的增加,密度为5800塘/亩时亩产量达2052.3kg。但马铃薯个体经济性状表现却是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马铃薯个体经济性状表现是先升高后降低,当密度为4300塘/亩时,个体经济性状表现达最高点。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系不同种植方式对马铃薯各种性状的影响。本文通过对间套作马铃薯和玉米的主要性状的调查,并且与净作马铃薯和净作玉米的主要性状相互比较、研究,从而对马铃薯的间套作的理论依据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我国马铃薯种植活动不断增多,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在种植马铃薯过程中,提高马铃薯质量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以马铃薯种植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种植密度与马铃薯农艺性状的关系、种植密度与马铃薯产量的关系,分别从不同土地、品种、密度控制和不同耕作方式等方面详细阐述马铃薯种植密度与产量的有效控制技术,从而提升马铃薯种植质量,提高马铃薯产量。1.种植密度与马铃薯农艺性状、产  相似文献   

7.
广州地区冬种马铃薯适宜播期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4个不同播种期对马铃薯的主要农艺性状、商品性状、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种的马铃薯生育期较长、生长较好、产量较高,是广州地区冬种马铃薯的最佳播种期。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出适宜德宏冬作区马铃薯种植的基肥施用量,本试验以丽薯六号为材料,在冬作高垄双行条件下采用田间试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N、P、K不同施用量对马铃薯丽薯6号生育性状及产量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尿素20kg~过磷酸钙45kg~硫酸钾40kg处理产量最高,折合亩产达2201.7kg/亩。在处理基肥施用梯度内,增施N、P、K基肥用量均能有效提高马铃薯产量,且K、N不同施用量对冬马铃薯生育性状及产量性状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马铃薯-棉花连作栽培模式中分别使用黑色地膜、黑色地膜+稻草、白色地膜、白色地膜+稻草4个不同覆盖材料组合进行试验比较,通过分析不同覆盖材料组合对马铃薯和棉花农艺性状、商品性状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综合分析不同覆盖材料组合薯-棉连作栽培模式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结果表明,黑色地膜+稻草覆盖材料组合在改善马铃薯生长环境,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种植马铃薯后改善棉花种植土壤理化指标,提高棉花纤维品质,提高棉花产量方面,优势较明显。  相似文献   

10.
就"壮园"牌微生物菌肥对马铃薯的经济性状、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菌肥对马铃薯生长性状、产量、产值有一定作用,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适宜德宏州冬作区马铃薯种植的基肥施用量,本试验以丽薯6号为材料,在冬作高垄双行条件下采用田间试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N、P、K不同施用量对马铃薯丽薯6号生育性状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尿素300 kg/hm~2、过磷酸钙675 kg/hm~2、硫酸钾600 kg/hm~2处理产量最高,折合产量达33 107.77 kg/hm~2。在基肥施用梯度内,增施N、P、K基肥用量均能有效提高马铃薯产量,且K、N不同施用量对冬马铃薯生育性状及产量性状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选择7个马铃薯品种,设置自然光照、35%遮光、70%遮光处理,对各马铃薯品种植株农艺性状、单株结薯性能、块茎干物质含量等性状进行分析比较,评价不同马铃薯品种耐弱光性.试验结果表明:晋薯16号在遮光处理条件下生长势强、抗倒伏,产量构成性状受光照影响较小.因此,晋薯16号适用于保护地栽培和间套作马铃薯种植,具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13.
石敏  周元福  李树林 《农技服务》2012,29(6):711-712
为优化马铃薯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提高产量和商品薯率,2010年在施肥总量确定的情况下,采用"3414"二次回归最优设计方案,研究氮、磷、钾肥不同比例配合施用对马铃薯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肥配施对马铃薯经济性状和产量影响较是显著,优化氮、磷、钾肥配施,能有效改变经济性状和提高产量,采用氮150 kg/hm2、磷75 kg/hm2、钾180 kg/hm2配合施用,马铃薯综合经济性状和商品性最好,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马铃薯种植活动逐年增多,这能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马铃薯种植的过程中,为提高马铃薯质量、增加马铃薯产量,应合理控制种植密度。本文首先介绍种植密度与马铃薯农艺性状间的关系,然后介绍种植密度与马铃薯产量间的关系。1种植密度与马铃薯农艺性状间关系马铃薯种植的过程中,应合理控制种植密度,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马铃薯生长周期,导致不同生长阶段的生长周期受影响,最终会降低马铃薯质量,减少产量。受种植密度影响,马铃薯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新品种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5个马铃薯新品种引种试验结果表明,鄂马铃薯8号、鄂马铃薯5号、青薯6号等品种综合性状较好,推荐在龙山县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为了减少化肥用量,筛选适用于干旱、半干旱区马铃薯稳产增收的新型肥料,以青薯9号为试材,探究了施用生物拌种剂、药肥、复合肥、复混肥、微生物菌肥等对其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肥料对马铃薯的生育期无显著影响,但对马铃薯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产量和效益影响显著。其中施用药肥处理和生物拌种剂处理的马铃薯商品薯率达到80%以上,分别为86.19%、81.06%;施用药肥处理的马铃薯亩产量最高,达1 924.27kg,较常规对照增产31.74%,亩净收益达906.7元,亩增收139.36元。综合考虑,施用药肥可促进马铃薯生长,增加产量,提高农户收入,在本地生产上可作为马铃薯新型肥料优先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验证含氨基酸水溶肥料(智能聪)在马铃薯上的肥效情况,本试验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智能聪对马铃薯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增施智能聪可使马铃薯增产7.9%~15.2%,且株高、茎粗、叶绿素、单株结薯量都明显好于常规施肥对照处理,说明在该地区马铃薯生产上施用含氨基酸水溶肥料(智能聪)能有效提高产量,改善马铃薯的性状、品质。  相似文献   

18.
较为简要地叙述了目前中国马铃薯品种的品质现状,对中国马铃薯育种中品质性状上存在的问题及品种的品质性状改良目标建立进行了探讨,结合分析了中国马铃薯种质资源品质性状研究与利用现状,从倍性育种技术、分子技术与种质资源等的研究与利用方面着眼,提出了中国应加强育种新技术开发和利用以及扩大种质资源利用范围的马铃薯品质改良策略,为今后开展马铃薯品质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套作马铃薯主要农艺性状的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套作条件下马铃薯单株块茎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在田间试验条件下,采用马铃薯与胡萝卜套作,通过回归和通径分析对马铃薯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分枝数、分枝长、地上部鲜重、单株块茎数对马铃薯的单株块茎产量有显著的影响,它们对马铃薯的单株块茎产量的相对作用大小依次为:地上部鲜重>单株块茎数>分枝数>分枝长。  相似文献   

20.
不同生态条件下马铃薯品质性状的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陈蓉  方子森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0937-10939
[目的]探讨不同马铃薯品种在中国北方不同试点间淀粉、蛋白质及还原糖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以在西北综合性状表现良好的12个马铃薯新品(系)种为试验材料,种植在3个不同类型的生态区域,对参试品种产量、淀粉、蛋白质、还原糖含量进行测定和稳定性分析,探讨生态条件与马铃薯品质性状的关系。[结果]马铃薯淀粉和还原糖含量与综合纬度呈显著正相关,蛋白质含量与综合纬度呈显著负相关。在定西、张掖、景泰3个试点间,参试品种品质性状相对稳定的有大西洋、夏波帝、克新17、内薯3号、新大坪。[结论]为马铃薯品种合理布局及加工利用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