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掖市设施葡萄延后栽培温湿度调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设施葡萄延后栽培的成功,人为控制环境因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分析设施葡萄延后栽培温湿度调控标准的基础上,针对张掖市设施葡萄延后栽培室内温度、湿度变化特点,提出了具体的温湿度调控措施,以期为设施葡萄延后栽培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白罗莎里奥葡萄在盐城仰徐葡萄园设施延后栽培的整形修剪延后技术、花果期管理技术、光温湿管理技术、水肥管理技术、病虫害管理技术进行总结,并对设施延后栽培表现做了比较。结果表明,延后栽培物候期推迟20~30 d,果实成熟期推迟了30 d,单粒质量小于常规栽培2 g,穗质量小于常规栽培100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于常规栽培,色泽口感均优于常规栽培,在一定程度上为扩大盐城本地葡萄鲜果的周年供应提供了初步理论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3.
设施葡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促成栽培和延后栽培2个方面介绍了葡萄设施栽培技术,以期为葡萄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红提葡萄延后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古浪县泗水镇红提葡萄设施栽培的经验和做法,探索出适合日光温室设施栽培红提葡萄延后栽培技术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不同水分处理梯度,对河西地区延后栽培设施葡萄的不同生育期土壤水分变化、耗水特性、水生产力和水分生产函数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萌芽期适度亏水尧其余生育期充分供水是延后栽培葡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优的调亏模式。采用经典的最小二乘法对延后栽培设施葡萄的水分生产函数进行拟合,通过对两种模型的比较,探索适用于河西地区延后栽培设施葡萄的水分生产函数模型,验证了Blank模型在河西地区延后栽培设施葡萄中是合理有效的,且水分敏感系数按照浆果膨大期、抽蔓期、着色成熟期、开花期以及萌芽期的顺序依次递减,葡萄的耗水规律与水分敏感系数的变化规律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6.
林果设施延后栽培是近年来在我国兴起的一种栽培模式,为了提高古浪县设施红提葡萄的知名度、产量和质量,本文对古浪县井河灌区红提葡萄延后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张掖市灌溉试验站开展了设施延后栽培葡萄灌溉试验,研究了不同生育期水分胁迫对温室栽培葡萄光合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个胁迫处理下光合速率均大于对照处理,而胞间CO2浓度相比对照均有明显下降,且以生育期的先后胁迫顺序从高到低排列。水分胁迫可以提高设施延后栽培葡萄的外观品质,以开花期胁迫处理下果粒重、纵横径最大。萌芽期胁迫处理使得果实产量增加,营养品质有所提高,并且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可为设施延后栽培葡萄节水、调质、增效的灌溉制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分析高寒冷凉地区设施内摩尔多瓦葡萄坐果率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葡萄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2003年对设施栽培的无核白鸡心葡萄品种果实生长发育动态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果实生长表现为双S曲线,经过"葡萄膨大剂"处理的果实,体积增大效果显著,但成熟期延后.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我国冷凉地区常用于温室延后栽培的葡萄品种有红地球、秋黑、摩尔多瓦、克瑞森无核等品种,品种较单一,香味品种稀少,为了增加温室延迟栽培葡萄品种的种类,丰富果农选择延迟栽培葡萄品种的多样性,开展了对晚熟葡萄品种亚历山大的研究。通过对品种的物候期调查、果实性状与产量的测定,发现亚历山大葡萄品种具备晚熟特点,较丰产,果实具备粒大、味香等特点,适宜进行温室延迟栽培。  相似文献   

11.
<正>设施葡萄栽培主要是采取人为方式的设施覆盖,建立适宜的葡萄栽培环境,该技术能够避免特殊天气造成的影响,建立适宜环境,加大栽培范围,使葡萄可以提议提前或是延后进行收货时期,或是满足特殊栽培要求。设施栽培作为农业高效高配的关键方法,各个地区按照地区的基础条件,适宜的发展设施葡萄栽培。一、设施选取与建造按照设施葡萄栽培的标准要求,可以划分成促成、延迟以及避雨与防雹栽培等,按照设施的不同,可以划分成塑料大棚以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高台县新坝乡小泉村、暖泉村地处高海拔冷凉山区,自2007年开始,这两村进行设施红地球葡萄延后栽培,并成功做到了第一年定植,第二年产量500kg,第三年产量1250kg以上,果品可延迟到1月下旬至2月上旬上市,且口感好、品质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作者根据5年来的栽培经验,总结出了适宜高海拔冷凉山区设施红地球葡萄延后栽培整形修剪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不同设施栽培条件下葡萄生长期叶片的光合特性,采用红地球葡萄日光温室(暖棚)促早,塑料大棚(冷棚)促早及延后栽培3种模式,通过设施内环境和葡萄光合特性测试分析,结果表明:3种栽培模式下葡萄生长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在1.2~2.2 mg/g;暖棚促早栽培与冷棚促早栽培的开花期与浆果生长前期葡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是单峰曲线,浆果生长中期到成熟期葡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是双峰曲线;葡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是否为单峰或双峰与胞间CO2浓度出现的最低值时间没有必然联系,在冷棚延后栽培中,葡萄生长期叶片净光合速率曲线均呈单峰曲线;3种栽培模式下生长期葡萄叶片的胞间CO2浓度日变化曲线都呈现“V”字型,先下降再深高,只是下降到最低值的时间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4.
对引进的葡萄品种"摩尔多瓦"进行设施栽培栽培试验,总结了整形修剪、肥水管理、花果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栽培管理技术,观察分析了生长结果习性、果实性状等。结果表明该品种生长势强,抗病,丰产,果实色泽艳丽,技术要求简单。  相似文献   

15.
红地球葡萄原产美国,具有粒大、色艳、耐储运的优点,是宁夏设施葡萄主栽品种。随着设施栽培技术的成熟,经济效益也日益凸显。但设施栽培条件改变了葡萄本身固有的自然生长规律。促早栽培中,冬春季覆盖塑料薄膜期间,设施内光照及CO2浓度不足,导致葡萄制造的光合产物明显减少,营养积累不足,致使新梢冬芽花芽分化不良,设施促早栽培葡萄翌年产量低,甚至绝产,严重影响了葡萄设施栽培的经济效益,因此,连年丰产问题已经成为影响设施葡萄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设施葡萄"隔年结果"这一现象,本研究以设施红地球葡萄为研究对象,进行设施葡萄栽培技术的改进以及葡萄花芽分化规律的研究,为宁夏设施葡萄的栽培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红地球葡萄日光温室延后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现代农业设施栽培反季节高档葡萄、桃、草莓等果品既可满足市场需求,又可增加果农的经济收入,是我国北方果树生产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张掖市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空气干燥,光热资源丰富,是我国北方地区红地球葡萄栽培的理想地带。2005年,张掖市银先葡萄园首次引进红地球葡萄设施栽培技术,此后甘州区梁家墩镇五号村及党寨镇烟墩村相继建立了一定规模的红地球葡萄延后栽培基地,  相似文献   

17.
自2007年开始,在位于高海拔冷凉山区的甘肃省民乐县新天镇闫户村、三堡镇何家沟村进行设施红地球葡萄延后栽培,达到了第一年定植,第二年产量180kg,第三年产量900kg以上,果品延迟到1月下旬至2月上旬上市,口感好,品质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本文根据4年来的栽培经验,总结出了及早开沟、换土、做好苗木栽前处理、精心栽植、合理调控栽植后温、湿度等提高高海拔冷凉山区设施红地球葡萄延后栽培苗木栽植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桂葡1号、意斯林、赤霞珠、奥迪亚无核、夏黑、金星无核、摩尔多瓦、高千穗、刺葡萄等9个品种为试材,在福建省闽东地区避雨设施栽培条件下对其主要物候期、生长结果习性、果实经济性状、品种抗病性及产量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表明,9个品种在成熟期、产量、品质、结果习性、抗病性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根据酿酒葡萄综合性状比较,表现最好的是桂葡1号和夏黑,这两个品种在闽东地区避雨设施下栽培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水分胁迫对延后栽培葡萄果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设施延后栽培条件下葡萄Vitis vinifera果实的精准调控提供依据.【方法】以当地主栽葡萄品种红地球为材料,采用当地普通日光温室进行延后栽培.将葡萄生育期划分为萌芽期、抽蔓期、开花期、浆果膨大期和着色成熟期,每个生育期内设置轻度、中度2个水分胁迫水平,以全生育期充分供水为对照,研究不同处理对葡萄果实纵横径膨大速率的影响及果实生长与叶片内氮含量、叶绿素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和结论】延后栽培葡萄果实存在2个明显的高峰膨大周期,且第1个膨大高峰期葡萄果实膨大速率远大于第2个膨大高峰期;葡萄膨大期前16 d的橫径膨大速率和前24 d的纵径膨大速率对葡萄最终粒径的形成具有决定作用.在抽蔓后期至果实膨大初期中度水分胁迫处理果实膨大速率有明显的复水补偿效应,膨大中后期则出现了复水补偿结束后的再减小过程.抽蔓后期至果实膨大初期葡萄叶片N和叶绿素含量对果实初期膨大速率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湖南山坡地刺葡萄避雨栽培和露天栽培模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避雨栽培技术在南方各省的鲜食葡萄种植中已经普及,但在山坡地刺葡萄种植中运用较少。对刺葡萄在避雨栽培模式与露天栽培模式下进行物候期的观测、果实品质分析、霜霉病病情发生情况分析。结果表明:避雨栽培模式下刺葡萄的物候期整体延后,避雨栽培比露天栽培条件下果实完熟期延后了20 d,落叶期延后了33 d;避雨栽培模式下的刺葡萄较露天栽培的果实品质更优,其中果实增重11.4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升39.74%,果皮变薄17.65%;避雨栽培的病情指数最低为0,低于露地栽培0.75,最高为27.57,低于露地栽培46.37。以上结果表明山坡地避雨栽培是非常好的刺葡萄栽培方式,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