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莲藕套种晚稻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详细介绍莲藕套种晚稻高效栽培技术,充分利用莲藕和晚稻同一水生性,不同的生长季节进行时空搭配。主要包括品种的选择、选地耙田、莲藕种植、肥水管理、晚稻育秧、晚稻插秧、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内容,为莲藕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温度对莲藕组培苗生长代谢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不同温度处理对莲藕组培苗叶片光合色素、碳水化合物、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生长代谢指标的影响,确定最有利于莲藕组培苗增殖和培养壮苗的温度.  相似文献   

3.
研究鲜切莲藕在不同贮藏温度下细菌生长趋势和感官质量的变化,建立微生物生长模型,预测鲜切莲藕的货架寿命;将莲藕切片经保鲜处理、包装后,置4、8和20℃贮藏温度下贮藏,测定贮藏期间鲜切莲藕中细菌总数,利用DPS软件,建立Gompertz模型;结果表明,试验中所建立的Gompertz模型能有效地拟合在不同贮藏温度下鲜切莲藕中细菌总数的动态变化;建立的微生物模型能预测不同贮藏温度下、不同贮藏时间内鲜切莲藕中的细菌总数,为快速、有效地评估鲜切莲藕的货架寿命和微生物安全性,提供了一个方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不同母质类型水稻土上莲藕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莲藕科学施肥技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区试验研究了施用氮磷钾配比肥料及有机肥对潮土性水稻土和黄棕壤性水稻土上莲藕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母质类型的水稻土上,莲藕的长势长相和总产量相差不大,但潮土性水稻土上莲藕施K肥产量效果优于黄棕壤性水稻土,施P肥产量效果明显差于黄棕壤性水稻土,施有机肥和N肥的产量效果基本一致。2种类型水稻土上莲藕产量与不同阶段立叶总面积均呈显著正相关。潮土性水稻土上莲藕N、P和K的净吸收量之比平均为1∶0.25∶2.71,黄棕壤性水稻土上平均为1∶0.36∶5.43,说明莲藕对K素的需求明显高于N素。[结论]2种土壤比较而言,潮土性水稻土上莲藕的N素利用率较高,K素利用率较低,P素利用率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5.
氮磷钾不同配比及有机肥对莲藕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微区试验连续两年研究了NPK不同用量配比及有机肥对莲藕生长、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量NPK和较低量NPK+有机肥处理均有利于增加荷叶总面积,并显著提高莲藕产量;单施N、P或K,一般能提高莲藕中该种元素的含量,增施有机肥明显提高莲藕N、P和K的含量,莲藕对K素的吸收量较高,NPK养分吸收量之比平均约为1:0.25:2.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莲藕腐败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及光照、温度、p H、碳氮源对莲藕腐败病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菌丝在4种培养基上均能较好生长。光照对病原菌的生长无显著影响。在20~30℃范围生长较快,最适温度为28℃。病原菌在p H值4~13范围内均能生长,最佳p H值为7。不同的碳源中,麦芽糖、蔗糖、果糖较适合该菌的生长;在供试的氮源中,菌丝在含酵母浸出粉的基础培养基上生长最快。  相似文献   

7.
通过开展早藕“3414”肥料效应试验,初步研究了氮、磷、钾不同配比对莲藕生长、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探索仙桃市早藕的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施能有效增加莲藕叶面积.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2015,(8)
<正>在阳光大棚内进行莲藕与泥鳅共作的新型种养模式,较好地利用了生态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可大大减少施肥和投饵量,降低养殖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泥鳅可除虫、增肥、疏松土壤,有益莲藕生长;莲藕能改善底质,为泥鳅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泥鳅健康生长,不仅提升了莲藕与泥鳅的品质,而且塑料膜保温大  相似文献   

9.
水生蔬菜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对水层要求不同,过深或过浅对产量或品质的影响都很大。本人通过参与莲藕、茭白、荸荠三种水生蔬菜的生产实践,现将其管水技术总结如下,仅供参考。 1.莲藕 一般浅水藕以不超过0.5米为宜,深水藕以0.5~1米深为宜。具体管理如下: 种藕下田后至萌芽期灌浅水层8~10cm,提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开展早藕"3414"肥料效应试验,初步研究了氮、磷、钾不同配比对莲藕生长、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同时建立氮、磷、钾肥施肥量与产量的回归方程,探索当地早藕的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施能有效增加莲藕叶面积,提高莲藕产量;综合考虑试验土壤的特殊性,提出早藕推荐合理的养分施肥量为纯氮200~240kg/hm2、五氧化二磷50~60kg/hm2、氧化钾100~150kg/hm2。  相似文献   

11.
莲藕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特别是茎尖培养技术可培养出大量不带病菌的组培苗。影响莲藕组织培养脱毒快繁体系的因素很多,笔者主要从不同的莲藕品种和取材时间、培养基及其成分、增殖周期等方面,探讨其对莲藕组织培养脱毒快繁效果的影响,以促进组织培养技术在莲藕组织培养中的应用,为提高莲藕的产量和品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不同浓度蔗糖、葡萄糖、果糖溶液处理莲藕实生苗,研究不同糖处理对莲藕实生苗不定根形成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20、30 g/L蔗糖处理的实生苗均能促进莲藕不定根的形成,而50 g/L的蔗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利用10、20、30 g/L葡萄糖处理的莲藕实生苗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变化,40 g/L和50 g/L的葡萄糖对不定根发生起明显抑制作用。利用10、20、30、40、50 g/L的果糖处理莲藕实生苗,前期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变化,后期随着果糖溶液浓度的升高,对不定根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利用不同浓度蔗糖处理莲藕实生苗,观察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蔗糖处理过的莲藕实生苗POD活性在0~8 d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总之,不同类型的糖影响莲藕实生苗不定根的形成效果不同,这为进一步挖掘调控莲藕不定根形成的机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莲藕覆膜厢作湿润栽培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地膜覆盖技术用于水生作物莲藕栽培上,表现出增温促长、抗旱节水、杀灭杂草、转换养分、提早上市、增产增效等综合效应,较好地解决了早春低温冷害和夏秋干旱缺水两大缺大制约莲藕正常生长的障碍因子。使莲藕的生物性状、经济性状、经济效益显著优于淹水常规栽培。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大盆试验研究了氮素营养对莲藕(Nelumbo nucifera Gaertn)生长和干物质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氮素营养促进莲藕根系发育、增强根系活力,明显增加莲藕立叶数量和立叶面积、提高立叶SPAD值,从而增强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促进生育前期光合产物的累积;适宜的氮素营养还能延缓叶片衰老、适当延长莲藕成熟期,促进光合产物从叶片等器官转移并贮存到收获物中,最终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5.
<正>1.莲藕地膜覆盖栽培优势。①生育期缩短,结藕早。莲藕从萌发到新藕完全成熟,可划分为3个时期,即幼苗期、旺盛生长期、结藕期。地膜覆盖莲藕前期,生长旺盛幼苗期缩短。2008年调查武植二号露地藕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不同营养元素对剑麻生长发育和内源水杨酸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营养元素可不同程度地影响剑麻生长,其中钙素营养对剑麻生长有重要影响;剑麻幼苗生长发育阶段内源水杨酸含量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其可能与剑麻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需要不同的营养有关.  相似文献   

17.
莲藕粗放的栽培管理与过多地依赖农药的病虫害防治,不仅影响莲藕的品质与产量,同时也会影响池塘的立体养殖与水质,规范的无公害莲藕的栽培技术规程会为采煤沉陷区无公害莲藕的浅水栽培技术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苹果多酚对鲜切莲藕品质及褐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质量分数(0.1%、0.3%、0.5%)苹果多酚处理鲜切莲藕,通过测定低温贮藏期间色泽、脆度、抗坏血酸、总酚含量、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等指标变化,研究苹果多酚对鲜切莲藕褐变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苹果多酚处理显著抑制了鲜切莲藕褐变的发生,与其他处理组相比,0.1%苹果多酚处理保持了莲藕较好的色泽和脆度,延缓抗坏血酸和总酚含量的降解,减缓丙二醛含量的上升,抑制PPO和POD活性的升高。由此表明,苹果多酚处理可较好地保持鲜切莲藕的品质。  相似文献   

19.
莲藕是水生植物,在温暖湿润地区生长,需要高温和阳光充足的条件,萌芽需要气温15℃,20℃时生长莲鞭、须根及立叶,35℃生长旺盛,现蕾开花,结藕期的最适宜温度是25℃。气温低于15℃即停止生长。根据对水深度的要求,可分为浅水莲藕和深水莲藕。浅水藕藕短小,适宜在水深15cm的浅水中栽培。深水藕茎叶高大,藕节细长,适宜在0.6~1m的深水栽培。本文主要阐述浅水莲藕栽培生产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莲藕品种演变及栽培利用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湖北省是莲藕起源地之一,亦为我国莲藕重要产区.其品种演变历史可划分为传统品种阶段(1980年以前)、新品种选育的起步和奠基阶段(1980~1990年)、传统品种更新和新品种快速推广与持续选育时期(1990年以后).不仅拥有许多传统品种,而且选育了多个新品种,是我国莲藕新品种的主要选育地区.在莲藕茬口配置、设施栽培、种藕繁殖、采挖以及莲藕产品开发利用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