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中含梗率对烤烟打叶加工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烟叶的打叶复烤质量,降低加工片叶中的含梗率,在贵州黔西南和广西伊灵复烤厂采用工厂实际生产加工方法研究不同烟叶含梗率对打叶复烤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烟叶不同含梗率中,烤前烟叶中的大片叶随叶中含梗率的降低呈下降趋势,且对综合质量和油分较好烟叶的影响较小,对质量稍差烟叶的影响较大;碎片率变化不明显;含梗率和粗梗率呈下降趋势。烤后烟叶中的大片叶、中片叶和小片叶随叶中含梗率的降低呈下降趋势,碎片叶小幅升高,含梗率和粗梗率显著下降,大片叶占大中片叶的比例下降。加工后烟叶的出梗率随叶中含梗率降低而升高,出片叶率降低。因此,在打叶复烤环节,建议加工上等烟叶的含梗率以1.5%、中下等烟叶的含梗率以2.0%为宜。  相似文献   

2.
大中片率与打叶经济指标、叶中含梗率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打叶去梗过程中大中片率与经济指标、叶中含梗率的关系,确立适宜的叶片结构控制指标,进行了不同大中片率的打叶去梗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大中片率的提高,出片率、产品得率、叶中含梗率升高,碎片比例、梗中含叶率降低,打叶造碎减少。大中片率并非越高越好,过高则叶中含梗率高,过低则造碎更大,出片率更低,这对整体打叶质量是不经济的,因而应控制大中片率在适宜范围。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打叶复烤工艺路径及工艺参数对烟叶纯净度等指标的影响,最大限度地提升打叶复烤烟叶纯净度。[方法]以皖南C3F、凉山C3FA烟叶为试验载体,开展了打叶复烤不同工艺路径、工艺参数对烟叶纯净度影响试验。[结果]在试验条件下,不同工艺路径和不同工艺参数对出片率基本无影响,切把头处理烟叶中片率提高,叶中含梗率、杂物比例下降,风选除杂烟叶和挑选后碎叶分离处理后杂物比例下降,切片刀数由1刀调整为2刀烟叶中片率提高,随着整线工艺流量的下降叶中含梗率略有下降,风选除杂风机频率过大过小均不利于杂物的剔除,宜设计合理的参数值。[结论]打叶复烤工艺路径及工艺参数均对烟叶纯净度有一定程度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指导烤烟打叶加工工作科学开展,构建适宜的叶中含梗率控制指标,通过调整打叶加工中叶中含梗率,研究叶中含梗率控制对打叶加工及卷烟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度降低叶中含梗率(由1.5%降低到1.2%),能够维持烟叶的叶片结构处于适宜水平,满足后端卷烟生产的需要,能够有效保障原烟的经济效益;降低叶中含梗率后,能有效减缓烟支卷制环节的梗签剔除压力,降低卷制烟支中的梗签含量,提高烟支中的烟丝纯净度。同时,常规烟支在叶中含梗率控制在1.5%以内时,烟支中的刺破基本可控,而细支卷烟在叶中含梗率控制在1.2%以内,并结合卷包剔梗,烟支中的刺破亦基本可控。建议打叶复烤环节细支卷烟原料、高档卷烟原料的叶中含梗率控制在1.2%以下,其他卷烟原料控制在1.5%以下。  相似文献   

5.
中国烤烟烟叶含梗率研究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我国12个省份的烟叶含梗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我国初烤把烟的含梗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北方烟区烟叶的含梗率较低,南方烟区烟叶含梗率较高.烟叶含梗率最高的区域包括:湖南、江西、福建、湖北和陕西5个省份;烟叶含梗率最低的东北烟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和辽宁3个省份;烟叶含梗率介于二者之间的烟区包括广西、山东、河南和四川4个省份.在高含梗率烟区,烟叶含梗率部位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从上至下呈增加趋势;在中原烟区,从上至下烟叶含梗率增加,但中部烟叶含梗率与上部烟叶的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东北烟区烟叶含梗率部位间的差异不明显.各烟区烟叶含梗率都存在年份间差异.文中还就影响烟叶含梗率的可能因素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以云南烟叶作为分析对象,研究一打框栏形状与尺寸、打叶物料流量、打前叶片含水率对叶片结构及叶中含梗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利用直观分析法、方差分析法、综合平衡法等分析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框栏在1%水平下对大片率、叶中含梗率差异均显著;物料流量在5%水平下对大片率差异显著,在10%水平下对2.36 mm叶片率差异显著;打后烟叶含水率在5%水平下对2.36 mm叶片率差异显著;在试验范围内,各因数的最优水平为3.2寸六边形框栏、打叶流量14 000 kg/h、打前烟叶含水率17%~18%,能够较好实现"降大扩中控碎去梗"的打叶工艺理念。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首先通过对打叶工序各级打叶出叶率、叶中含梗率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工艺流量、打滚转速、风分风机频率、高速皮带速度4个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调整,结果表明:调整后1级打叶出叶率为63.38%,2级打叶出叶率为20.15%,各级打叶出叶率分配相对较为合理;叶中含梗率由调整前1.35%下降至0.86%,满足叶中含梗率小于1.0%的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8.
不同类型烟草叶片含梗率和解剖结构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烟草叶片的含梗率和解剖结构。[方法]测定了不同类型烟草(烤烟、晒红烟和白肋烟)叶片的含梗率和解剖结构。[结果]3个类型烟草叶片干、鲜重的含梗率均以白肋烟最高,晒烟次之,烤烟最低;同类型烟草叶片干、鲜重的含梗率在部位间存在差异。3个类型烟草的叶片厚度均以下部叶为最大,其中以晒烟下部叶最大。烟草类型对叶片厚度和组织结构产生影响,叶片厚度和栅栏组织厚度均为烤烟〉晒烟〉白肋烟。[结论]为不同类型烟草的优质栽培和工业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烟叶出片率的预测及其与其他物理特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烤烟叶片物理特性与出片率的关系,建立烤烟出片率的预测模型,应用逐步回归分析、偏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方法对35个烟叶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叶长(X1)、厚度(X3)、抗张力(X6)、平衡含水率(X8)和含梗率(X9)是影响烟叶出片率(Y^)的主要物理指标,叶长、抗张力、平衡含水率与烟叶出片率呈显著正相关,厚度、含梗率与烟叶出片率呈显著负相关;叶长是影响叶片出片率的最主要决策因素;厚度是影响烤烟叶片出片率的最主要限制因素;5个因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决定了烟叶出片率的99.97%,并建立了烟叶出片率的预测模型:Y^=51.173 8+0.679 9X1-0.569 2X3+8.009 4X6+3.268 8X8-0.492 1X9,R2=0.999 72。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润叶、打叶、回梗系统参数调整、新型异形筛应用进行研究,结合叶片结构、烟梗结构检测结果,得出一套提升打叶复烤成品长梗率的关键参数模型,有效提高烟叶来料与设备工艺参数的匹配性,有利于提高打叶风分后的叶片和烟梗质量,提升成品长梗率,为复烤设备的调试和操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降低烟叶含梗率,提高烟叶工业价值,以‘云烟105’为试验材料,运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纯氮量、株距、封顶时间及留叶数4个因素组合对烟叶含梗率的影响,并分析土壤养分与含梗率关系。结果表明,降低烟叶含梗率的最优方案为施纯氮量82.5 kg/hm2、株距55 cm、现蕾封顶和留叶数22片,其中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封顶时间>株距>施纯氮量>留叶数,主因素封顶时间所占权重为0.6219。烟叶含梗率与土壤全磷含量和pH呈显著相关性,回归方程为Y=-130.839+18.486X4+22.112X1(X4代表全磷含量,X1代表pH)。栽培因素的优方案组合可有效降低‘云烟105’的含梗率,且发现土壤全磷含量和pH对‘云烟105’的含梗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烤烟品种云烟87烟叶对打叶强度和复烤强度的适应性,以云烟87中部C3F和上部B2F两个等级烟叶为材料,设置5个打叶强度和5个复烤强度,研究不同打叶强度和复烤强度对烟片大小、叶中含梗率及感官质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打叶强度的增大,中部叶中含梗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上部叶中含梗率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中部叶最高叶中含梗率和最低叶中含梗率分别为1.53%、1.43%,上部叶最高叶中含梗率和最低叶中含梗率分别为1.06%、0.83%;中、上部叶中粗梗含量均变化不大。中部叶随打叶强度的增大,大片率、碎片及碎末比例降低,中片率、小片率整体呈升高趋势,大中片率变化不大;上部叶随着打叶强度的增加,大片率、大中片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中片率、小片率、碎片率及碎末率整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随复烤强度的降低,中部叶劲头以强度2为最高;透发性、厚实感呈降低趋势;流畅感、绵长感、细柔程度、圆润感均以强度3为最佳;随复烤强度的降低,上部叶劲头、透发性、厚实感呈降低趋势;流畅感、绵长感、细柔程度、圆润感均以强度3为最佳。综上,高强度打叶能有效降低中部叶大片率,提升中片率,降低碎片率及碎末率,且有利于烟片大...  相似文献   

13.
打叶复烤烤透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打叶复烤质量。[方法]总结打叶复烤烤透率的含义、测定方法,分析烤透率的原理及其与烟叶水分均匀性的关系,研究烤透率对烤后烟叶储存的影响。[结果]在复烤过程中,不同烤透率的条件下,烟叶含水率极差变化较大,对回潮后烟叶水分均匀性的影响较大。随着烤透率的提高,烟叶含水率极差呈减小趋势,即各叶片含水率趋于均匀。不同水分烟叶在同一烟箱内水分平衡较缓慢。鉴于烤透率测定方法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偏差也不易控制,建议烤透率的行业标准设定为≥98%。[结论]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通过提高烟叶复烤烤透率,可提高回潮后烟叶含水率的均匀性和储存安全性,应将烤透率作为复烤工艺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  相似文献   

14.
以13个烟草材料(K326、VA116、G70、NC82、GDH94、GDH88、韭菜坪2号、TN90、南江三号、青梗、巴斯玛、毕纳1号、湄潭大蛮烟)为亲本,采用NCII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40个杂交组合,测定亲本和杂种F1代的烟叶含梗率,分析烟叶含梗率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杂交组合间的烟叶含梗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烟叶含梗率广义遗传力为96.11%,狭义遗传力为72.32%,表明其性状传递力强,由表型选择基因型的可靠性大;一般配合力方差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极显著水平,说明烟叶含梗率受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的共同控制,且一般配合力方差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DGH88、青梗和湄潭大蛮烟3个亲本一般配合力负向效应值小,是改良烟叶含梗率的优良亲本;烟叶含梗率杂种优势表现以负向中亲优势和负向超亲优势为主,占所有杂交组合的77.5%,VA116×GDH88、K326×GDH88、VA116×韭菜坪2号的特殊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的表现较好,是选育低烟叶含梗率的优良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5.
通过回归分析,研究烟叶的原始含水率、原始含梗率、长度、宽度、单叶重、单位面积重量、叶片厚度、密度8项物理特性和打叶参数的关系,从而指导打叶生产,实现打叶生产参数化控制。  相似文献   

16.
烟叶物理特性与打叶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描述性统计、逐步回归、偏相关和通径分析,研究了烟叶物理特性与打叶质量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中片率(≥12.7 mm)和≥6.35 mm叶片率在不同品种等级地区间无明显区别;碎片率(3.18~6.35 mm)、碎末率(<3.18mm)、粗梗率和叶中含梗率差异明显;烟叶物理指标与大片率、中片率、粗梗率间达到极显著水平,与小片率达到近似显著水平,其余片烟结构规格与物理指标之间无明显关系。随着烟叶拉力增大,中片率、小片率增加,大片率、粗梗率降低;随着叶片长度和宽度增大,粗梗率降低。  相似文献   

17.
通过描述性统计、逐步回归、偏相关和通径分析,研究了烟叶物理特性与打叶质量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中片率(≥12.7 mm)和≥6.35 mm叶片率在不同品种等级地区间无明显区别;碎片率(3.186.35 mm)、碎末率(<3.18mm)、粗梗率和叶中含梗率差异明显;烟叶物理指标与大片率、中片率、粗梗率间达到极显著水平,与小片率达到近似显著水平,其余片烟结构规格与物理指标之间无明显关系。随着烟叶拉力增大,中片率、小片率增加,大片率、粗梗率降低;随着叶片长度和宽度增大,粗梗率降低。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提升烟叶打叶复烤加工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润叶工序不同强度对在制品质量和能源消耗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强度润叶有利于保持烟叶色泽的均匀性。含水率16.5%下叶梗分离平均力最小。低强度下润叶打叶去梗工序撕叶率和叶片结构指标均较优,其中含水率16.5%下一、二级打叶整体撕叶率为92.07%。低强度润叶有利于提升复烤片烟的感官质量。低强度润叶减少了加工过程中的蒸汽用量,降低了生产能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打叶复烤风选除杂烟叶分离对烟叶原料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打叶复烤风选除杂烟叶进行分离处理,从出片率、均匀性、常规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4个方面进行烟叶原料质量分析.[结果]试验表明,打叶复烤风选除杂烟叶分离处理后出片率增加0.24个百分点;叶片结构均匀性提升20.81%,化学成分均匀性提升13.08%,含水率均匀性无明显变化;总糖、还原糖、烟碱、钾含量略有增加,总氮略有下降,氯含量两者接近;香气质感变好,余味舒适度提高,杂气、刺激性降低.[结论]研究可为打叶复烤风选除杂烟叶处理工艺流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磷对不同烤烟品种调制后烟叶物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施磷和不施磷对中烟100、K326、中烟101和NC89四个不同烤烟品种调制后上、中、下3个部位叶片物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品种施磷处理的烤烟叶片单叶重较大,叶片含梗率较小.除中烟100和中烟101的上部叶外,施磷处理的烟叶叶质重均不同程度的提高,叶片平衡含水率更加适宜,并使烟叶的填充力适当减小,烟叶的抗张强度增强.4个不同烤烟品种上、中、下部烤后叶片的含梗率、平衡含水率和抗张强度3个指标均表现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